q吸= cm△t, q是什么?

作者&投稿:仇由虎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Q:是热量。c:表示比热容。m:表示物体的质量。△t:表示物体的变化温度,即t-t0。

该公式是计算物体吸收(放出)的热量。物体在温度升高(或降低)时,吸收或放出热量的计算公式是Q=cm△t,当物体吸热时,物体温度升高(从t0到t),Q吸=cm(t-t0)。

当物体放热时,物体温度降低(从t0到t),Q放=cm(t0-t)。当吸热时,△t指的是升高的温度值;当放热时,△t指的是降低的温度值。Q吸=cm(t2-t1)=cm△t,其中,c是比热容,单位是J/kg;m是质量,单位是kg;t1、t2是初始温度和终点温度,℃。△t=t2-t1,是温度差。

对于吸热来说,就是升高了的多少度。备注:比热容,又称比热容量,简称比热,是单位质量物质的热容量,即使单位质量物体改变单位温度时的吸收或释放的内能。比热容是表示物质热性质的物理量。通常用符号c表示。

热与内能:

热量(Heat)与内能之间的关系就好比是做功与机械能之间的关系一样。热量是物体内能改变的一种量度。若两区域之间尚未达至热平衡,那么热便在它们中间温度高的地方向温度低的另一方传递。

任何物质都有一定数量的内能,这和组成物质的原子、分子的无序运动有关。当两不同温度的物质处于热接触时,它们便交换内能,直至双方温度一致,也就是达致热平衡。这里,所传递的能量数便等同于所交换的热量数。

许多人把热量跟内能弄混,其实热量指的是内能的变化、系统的做功。热量描述内能的变化量,而内能是状态量,是系统的态函数,对应系统的一个状态点。充分了解热量与内能的区别是明白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关键。

热传递过程中物体之间传递的热量与过程(绝热,等温,等压)相联系,即吸热或放热必在某一过程中进行。物体处于某一状态时不能说它含有多少热量(热量是过程量,变化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