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藏法师:从天台圆教之建立试论圆教止观的实践(中)

作者&投稿:章鸿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三、天台圆教止观之观境

如前所述,教理—尤其是圆教之理—的预先理解,固然是非常重要的,然而佛法的最终目的,则是解脱的实践。而欲实践解脱道,则非实际的禅修无以竟其功!因此本章将进一步地尝试探讨:依于圆教的中道实相之最高佛教原理为基础(教相门),其所当采取的禅观方法(禅观门)为何?

回忆前章所谈,天台的最高佛教原理既然是圆教,而支持圆教的主要理论正是「圆融三谛」,至于把握此圆融三谛所运用的修心方法,乃是所谓的「一心三观」前已述及,此中,一心三观是能观之行,而圆融三谛则是观后所得到的宇宙人生万法之真理(谛)。然而这要由一心三观对什么样的「所观境」进行观察,才能得到这样的真理呢?前一章中,为了讨论上的方便,我们分别以「三谛」和「三观」两个主题来说明四教的成立,但据实而论,真理(三谛)的发现与建立,是必须透过观察与思惟之过程的,不同的观察与思惟将产生对所谓「真相」的不同认知结果,因此谈「三谛」是无法独立于「三观」之运作的。三观既然代表着一种理解真理的内心之作意观察与思择过程,则三观的运作就势必要有被其观察的「观境」,藉此境界的观察,吾人乃得以发生「智慧」,从而掌握宇宙人生的「谛理」,行者再依此所得之谛理将之内化、外弘,而完成了自他道德与解脱的建立,从而圆满了佛法的修行。其过程或可依下图加以略示:

此中最为关键的,正是「以三观观于境而发智解」的过程,这也正是禅修止观所要努力的地方。换言之,禅观最重要的,便是观境的建立,以及对此观境的正确理解!因为什是佛法所说的「观」呢?其实就是指一种对「所观境」所进行的一连串符合佛法规范(三法印、一实相印)的观察、理解及体证过程而言。但我们又要如何才能在禅修当中,正确地观察和理解我们所要观察的境界,从而现见、体认境界所内涵的实相谛理呢?其最直接而有效的方法就是:先于禅修之前,直接对于所欲观察的境界,进行理论性的理解(上一章最后一节的所谓「先开圆解」正是指这种事先的努力而言),而后才依此一理解为基础,再于定中加以直接而细密的观察、思择与体认,在持续的定、慧等持之止、观交互运作下,吾人方有机会以超越知识、经验的直观体证方式(禅宗云:离心、意、识参),去「现见」三谛圆融的中道实相之理(这与之前「先开圆解」时,乃是以〝分别意识〞之思惟而得的〝认识〞是不同的),从而开显出大乘不共的实相智慧来。因此本章第一节,将首先对于圆教禅观的十种「所观境」,先进行理解。(待续)

【批注】

注 74 :见 T9 , p7b 。

注 75 :见 T9 , p13c 。

注 76 :《金纲经》云:

        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

注 77 :见 T46 , p938c 。又静修大师于《纲宗科释》中解释此段文云:

修证以开圆解为急务,设圆解不开,不足以语修证之方……纵然修持,邪行险径且勿置论,即使永无诸过,亦难免日劫相倍!未开〔圆〕解者修一劫,不如开解者一日之功。( p62  莲因寺版)

注 78 :见 T46 , p942a 。

注 79 :见 T33 , p681a 。

注 80 :参见《纲宗》( T46 , p938b )。

注 81 :见 T33 , p681b 。

注 82 :见 T9 , p43a 。

注 83 :见 T33 , p701c ~ 702a 。

注 84 :语出《纲宗》, T46 , p937b 。

(一)十种观境之提出

天台圆教止观所观之境界,依于其生起之次第而列,主要有十种境,《止观》卷九<正修止观>第七开章明见段云:

开止观〔所观之境〕为十:一、阴界入,二、烦恼,三、病患,四、业相,五、魔事,六、禅定,七、诸〔倒〕见,八、增上慢,九、二乘,十、〔二乘〕菩萨 【注 85 】 。

此之十境以阴、界、入列为最前,乃是由于大乘经中如此教示,凡列法门,无不皆以五阴等为首之故。其次则是因为此五阴等境随时现前,一方面行者不必因此而另觅观照之对象,同时依于这阴、界、入为根本,方有以下九境之生起,有此二义之故,立五阴、十八界、十二入为吾人修观最初,同时也是最根本的「所观境」。故《止观》续云:

此十境,通能覆障,「阴〔界入〕」在初者,二义:一、现前;二、依经。

《大品》云:声闻人依四念处行道,菩萨初观色,乃至一切种智。章章皆尔,故不违经。

又,行人受身,谁不〔有〕阴入〔之〕重担现前?是故〔列为〕初观。后发异相,别为次耳 【注 86 】 。

复云:

阴入一境,常自现前,若发〔余境〕不发〔余境〕,恒得为〔所〕观。余九境〔若〕发可为观,不发何所观 【注 87 】 ?

此外当知,如是十境,由于是属于凡夫入圆教止观修持时之所观境,因此皆属于凡夫之位。《止观》卷九判示段云:

此十种境,始自凡夫正报,终至圣人〔之〕方便 【注 88 】 。

也正因是凡夫位,所以前之引文方云「此十境,通能覆障」,如彼文更自释此云:

通言烦恼者:见、慢〔二境〕同〔于〕烦恼〔之异名〕;阴入病是烦恼果;业是烦恼因;禅是无动业,业即烦恼〔所起之〕用;魔即统欲界,即烦恼主;二乘菩萨,即别烦恼 【注 89 】 摄 【注 90 】 。

由引文我们可以明白,此十境是通指凡夫之烦恼境而言的。然而虽此十境皆是凡夫之烦恼所摄,但这是就未修之前吾人所对待的事相而说的,若就其理体而言,则理体唯有一中道实相,故而一一境皆与不思议中道相应,其当体即是解脱,这也正是下一章中所欲谈及的【注91】。

至于观境遍于法界有无量无边,何以却偏以此十境为修持圆教止观的所观境呢?这主要有三项原因:一者,以五阴为吾人现前最为必然存在的境界之故,其余境界或不必然发生、现前,或必须另外他求,于修观之时或有不相续、不熟悉,乃至不方便的缺失,而观于五阴则反此。彼文云:「 受身之始,无不有身(义通五阴等),诸经说观,多从色起,故以阴为初耳 【注 92 】 」。二者,五阴为吾人一切烦恼、苦患之根本,修行离苦亦以观此苦本为先。三者,以修道的立场出发,初从观己五阴入手,次必见三毒烦恼之病心,再次则可能有脉脏不调之病患生起等,如此乃至到最后,则因不了究竟佛乘,而偏入二乘菩萨之修行因地之中为止。如此从最初至第十,恰好是一个凡夫道人在修行始末之中,大体上所会「次第」发生的境界【注93】。因为有以上三个原因之故,所以在所观境中,具列这十项内容,行者若能于此十项观境中,一一以圆教一心三观的观法,观彼当下皆是三谛圆融之境,则必能直证天台圆教唯佛一乘的果位。所谓天台圆教的四部止观,其内容所说,虽有浅深、广略乃至顿渐不定【注94】等之差别,然其所观之境则皆以此为根本。

(二)拣取识心为主要之观境

以十境为所观大抵已如上说,然而若论实际之修观,则十种境互发不定,且对境非一,为了禅观专门深入的理由,初修之时则不宜同时观于十境,因此乃依前节所说之理由,当以恒自现前的阴、入、界境为开始入手之处,同时并以之为主要之观境,其道理已至为明显,此是拣余九境而取前一。然而所谓的阴、入、界境,即是色、受、想、行、识之「五阴」,眼根、色尘、耳根、声尘、鼻根、香尘、舌根、味尘、身根、触尘、意根、法尘之「十二入」,以及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六识)与十二入所合之「十八界」。由此可知,阴、入、界三者不过是对色(物质性之感觉器官)、心(意识、觉受等心识作用)等两项生命之组成元素的不同分类而已,并无本质上之不同。《止观》卷九观阴入界境段引《毘婆沙》云:

《毘婆沙》明三种开合:若述心,开心为(受、想、行、识)四阴,〔合〕色惟一阴。若述色,开色为(眼根、色尘乃至身根、触尘)十入,及一入少分 【注 95 】 ,〔合〕心为一意入。若俱述者,开为十八界也 【注 96 】 。

然而虽有开合不同而分三种,若总束回来,不过色、心二法!如《大智度论》卷二十七即引《利众经》云:

复有一切法,所谓名(心)、色,如《佛说利众经》中偈:若欲求真观,但有名与色;若欲审实知,亦当知名色。虽痴心多想,分别于诸法,更无有异事,出于名色者 【注 97 】 。

可见此色、心二法,乃是佛法中追求真实观察的主要两种对境。然而此二法中,又以「心」法为其根本,因此于阴、入、界三法,又再拣取心法一境为所观之境。《止观》卷九同前段文云:

若依《华严》云:「心如工画师,画种种五阴」。〔则知〕界内界外,一切世间中,莫不从心造 【注 98 】 。

又云:

然界内外,一切阴入,皆由心起 【注 99 】 。

今透过第二番拣择,既于阴、入、界中独取「心」之一境,然而就五阴而言,所谓「心」者,其实正是受、想、行、识等四阴之通称,《止观》卷九复依《成实论》师解释云:

《〔成实〕论》人说:「识」先了别,次「受」领纳,「想」取相貌,「行」起违从(顺),「色」由行感 【注 100 】 。

既通含此四阴,则正观心时亦当更择取一阴为吾人修观之对象才可,否则境相宽漫难以专措其心,则不能收到圆教止观的利益。于此,天台则指示更当第三番拣择吾人当下一念阴妄之识心(心王)为最终的所观境。《止观》文云:

若欲观察,须伐其根,如灸病得穴。今当去丈就尺(略入、界二者而就五阴)去尺就寸(略四阴从于「识」心)。置色等四阴,但观「识」阴。识阴者,〔此处所说〕心是也 【注 101 】 。

《辅行》并解释此中之用意云:

以由界、入,所摄宽多,阴唯有为 【注 102 】 。有为之中,义兼心、色,故置色存心。心名复含心〔王〕及心所,今且观心王,置于心所。故初观识(即「心王」),余下例知 【注 103 】 。

由以上之讨论与三番之拣择可知,以凡夫之修行者立场说,观心过程中所观之境界虽然前后共有十种,然而若要取其至直接、至明显之所观缘,则应以吾人当下所现前的这一念第六意识心为所观境,如此才能达到木伐其根,病灸其穴的对症下药之效果!

最后亦可再引《玄义》卷二上<广释心法>段云:

众生法太广,佛法太高,于初学为难。然心、佛及众生是三无差别者,但自观己心则为易 【注 104 】 。

依此直接之文证,亦可知天台大师欲初修行人,以自心为所观境之用意更是明白矣!(待续)

【批注】

注 85 :见 T46 , p49a ~ b 。又藏教等菩萨亦立为所观之境者,乃是因为藏教菩萨(义含凡夫,当分通教菩萨及三十心以前之别教菩萨),不见中道佛性,尚有闻法兴谤之可能。《止观》卷九开章明见段引《大品》云:

《大品》云:有菩萨不久行六波罗蜜,若闻深法,即起诽谤,堕泥黎中,此是六度菩萨耳。通教方便位,亦有谤义,入真道〔方〕不谤也。别教初心,知有深法,是则不谤。( T46 , p49b ~ c )

注 86 :见 T46 , p49b 。

注 87 :见 T46 , p49c 。

注 88 :同上。

注 89 :《辅行传弘决》(下简称《辅行》)释云:

发出世心,虽有烦恼,不同前七,故名为「别」。( T46 , p285a )。

注 90 :见 T46 , p50c 。

注 91 :《辅行》卷 19 释此十境云:

前(指「体相」篇)从理说,故体惟一(三谛圆融);今从事边,故境有十。事即理故(皆于一心具故),故一一境,皆不思议;理即事故(一念具三千性相故),故一一境,相别不同。( T46 , p280c )。

注 92 :同注 88 。

注 93 :见当然此十境或者次第相生,或不次第;或者具足而发,或不具足等,随人因缘不同,其相不一,《止观》文中多有述及,可参见 T46 , p49b ~ 50c ,此不具述。

注 94 :天台圆教「一心三观」的止观修持,依于操作方法的不同,可分为圆顿、渐次及不定等,见注 6 。其整体之关系,可见〔附表三〕:天台禅观总图及〔附表四〕:四部止观一览表。

注 95 :法尘具含色法与心法,故云「一〔法〕入〔之〕少分」。

注 96 :见 T46 , p51c 。

注 97 :见 T25 , p259b 。并参考《天台学》 p257 。

注 98 :见 T46 , p52a 。又此处虽云「莫不从心造」,乃是 大师欲强调观心之重要而说此,亦随顺所引《华严》经文而说。虽稍似唯心论之立场,不过是文字之方便,考 大师后文(下当明)可知,天台并不认为心是诸法的「能生之主体」,此处阅者幸勿望文生义。

注 99 :同上。

注 100 :同上。

注 101 :见 T46 , p52a ~ b 。

注 102 :阴唯有为,是指五阴中色、受、想、行、识以凡夫之五阴而论,纯是有为生灭之法,不如十二入或十八界,于「法尘」中尚含有无为法故。

注 103 :见 T46 , p291a 。

注 104 :见 T33 , p696a 。

(三)一念心之本质

又此中关于以第六识阴妄之心,为吾人修持圆教一心三观之所观境,尚有三事,为吾人在取用为所观境时,所应当了解的:

一者、此第六意识心,正是吾人一念现前阴妄之心,而非于此妄心外,另立所谓的「真如清净心」为所观。盖前文既已说明此十境皆以凡夫之境界为内涵,而此处复又三科拣境,唯取识阴,则知天台一心三观所观的「心」正是指凡夫的阴妄之心。如《辅行》于此即有说明云:

今家用此十法为境,不同常途别立清净真如,无生无漏〔之心〕。〔若立〕如是观者,如离此空,别更求空。今依经准行,以〔识〕阴为首,下之九境,随发而观,一一皆用十乘观法。老子尚知观身为患,而世间人,〔只知〕保护秽身,〔却向〕他〔处另〕求净理,失之甚矣 【注 105 】 !

所谓「观身为患」、「他求净理,失之甚矣」者,正是譬喻行者应以当下阴妄之第六意识心为所缘,而不应另立「真如心」为所缘,否则即有「 离此空,别更求空 」的过失。宋初以来有天台山外派,由于受到华严宗及禅宗的影响【注106】,而主张当以「真如心」为修观之所缘境,对照天台及荆溪之文,显然有违天台教法本意应无庸置疑矣!

二者,第六识心由于仍为前五识所依,因此前五识自身的意识感(五识)及透过彼等之认取过程,而在第六意识中所生起的了别作用(五意识)等,亦皆属第六识的范围,至于第六意识本身,则亦只取其能了别诸法的作用为所观。而其他因前五识所生起的受、想、行等「心所」,乃至因第六意识之不当作意而引生烦恼时(此烦恼境则已属于前述十种观境中的第二烦恼境所摄),皆已不属于所观的识阴之境矣!如《辅行》于此即有料简云:

问:〔前〕五识、〔前〕五意识及第六识,并能生于受〔想、行〕等三心。何等识心,及所生三心,是今观境?答:五识、五意识,定是今〔之所观〕境,〔以彼等〕未属烦恼,在无记故。于第六〔识〕中,取能招报者,仍须发得,乃属烦恼境。余之分别,方属今境 【注 107 】 。

由上引文可知,吾人所观者,乃是第六意识中,非善、非恶的〝了别〞之境,故文云「 在无记故 」。总之,必须是离于善、恶执取的无记之性,方是吾人的所观境。

三者,三科拣境中,虽云去丈、去尺而后就寸取识心为所观境,则此之识心,似乎与余十境隔别分立?然而若预先以修观时所观照的不思议境来看的话,其实此一念阴妄的第六意识心,与余四阴、十法界中的十二入、十八界,乃至烦恼境等余九境,当下不过都同是三谛圆融的同一实相罢了,其彼此是无二无别的!《辅行》于此三科拣境文中,即有引申说明:

若探取不思议意以对喻者,则一念心,十界三科如丈,一界五阴如尺,惟在〔第六〕识心如寸。若达〔此识〕心具一切法已,方能度入一切法心。如一一尺,无非是寸;及一一丈,无非是尺。是故丈、尺全体是寸 【注 108 】 !

至此,我们已可依稀感受到天台圆教止观中,教导吾人观察当下一念心即具足一切诸法,皆即空、即假、即中,三谛圆融无碍的气氛矣!于前第二章第一节<四教八法比较表>中,对于观所缘之「一念」的比较中,显示出圆教的「一念」,为「三千诸法」,其固然已不同于藏、通二教的第六意识心及阿梨耶识,甚至也不同于别教的如来藏心(能生诸法),实有其深义焉。

~

佛教各宗大意
答:大乘七宗:1、法相:主要是继承古印度瑜伽行派学说发展而来。中国这边是唐僧开创,根据弥勒菩萨的教法而建立起的一支大乘学源。2、三论:以《中论》、《百论》和《十二门论》为宗依,故名。又以“诸法性空”为理论核心,所以又称“性宗”、“法性宗”。3、天台:因本宗的主要开创者智顗住天台山而...

康居国的华严之祖,康居法藏
答:华严宗是唐初继法相宗之后成立的又一佛教宗派。它以《华严经》为宗经,主要发挥“法界缘起”的意旨。华严宗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南北朝时北方的地论学者和南方的三论学者,华严宗人自称的学统传承关系则以隋唐之际的法顺为本宗初祖,唐初的智俨为二祖,法藏为三祖。其实,法顺和智俨只是华严宗的先驱者,...

密宗是认为众生的如来藏(法身)都是同一个大日如来吗?
答:我对密宗不是很了解,但是道理是一样的。大乘佛法有藏、通、别、圆的次第,有的教法认为大家的佛性是一样,可以成很多的佛,那么你看众生同一法身,其实法界只有一尊佛,在圆教看来,天地万法只是一人一念,在《楞严经》中说的明白,就是一心三藏。这个道理,印广法师讲的最明白,你可以在网络上搜索...

六即的印光法师说六即佛
答:六,明阶级浅深;即,明当体就是。譬如初生孩子,与其父母形体无异,而力用则大相悬殊。不得谓初生孩子非人,亦不得以成人之事令孩子担当也。若能知六而常即,则不生退屈;知即而常六,则不生上慢。从兹努力修持,则由凡夫而圆证佛果,由理即佛而成究竟即佛矣。理即佛者,一切众生,皆有佛...

明心见性的人还有因果吗?
答:六祖大彻大悟,明心见性,最起码是天台家讲的分证即佛。佛的定义,按天台判教有以下几种:1.藏教佛;2.通教佛;3.别教佛;4.圆教佛。藏通别圆,四种佛果,六祖惠能大师见性成佛属于“别教佛”,其实密宗常常讲的即身成佛也是讲的“别教佛”。而印光大师讲的释迦牟尼佛以及未来的弥勒佛属于“...

"菩萨"具体是什么意思?
答:没有见性的人,是从识里面建立的愿心。我们讲有过去世,还有过去世,多生多劫都发这个愿,这是从识...后贮甘露。即是显圆三德。证入五十七位也。言横意者。始从名字。终于究竟。位位各论除□涤器贮露...前三教中修心之士是也。自有男而非善。圆教名字初心。未起观行者是也。自有非善非男。一切迷流是...

为什么汉人学藏传佛教
答:另一方面,台宗的次第虽然完备无缺,它能圆满融贯佛陀时教所说的一切经典,但是正如祖师所言,台宗的根本意趣,是针对真正具备圆教根器的人。而台宗的名相晦涩,概念繁多,难以入门等等,也是比较大的缺憾。南怀瑾曾说,广论,摩诃止观,宗镜录等都是佛教的真正意义上的佛学概论,但是如果要末学推荐别人去...

佛教的教证是什么意思
答:第三段赞武后之善政。第四段则叙述夕阳西下,法会结束时,武后乘舆入宫。 问题六:佛法中说的圆教,别教是什么意思 天台宗判一代时教为五时八教。五时是:华严时、阿含时、方等时、般若时、法华涅时;八教是:藏、通、别、圆,顿、渐、秘密、不定。五时是从竖的方面说,把一代时教,分为五个时期;八教...

真心悔过。求各佛,菩萨,法师。明鉴!
答:八关斋戒的好处:《佛说斋经》第一戒者。一日一夜。持心如真人。无有杀意。慈念众生。不得贼害蝡动之类。不加刀杀。念欲利安。莫复为杀。如清净戒。以一心习。第二戒者。一日一夜。持心如真人。无贪取意。思念布施。当欢喜与。自手与。洁净与。恭敬与。不望与。却悭贪与。如清净戒。以...

佛教宗派是什么意思
答:中国佛教产生学派之初,僧人未必属于一定之僧团。直至各种教义纷纷确立,祖师之传承逐渐受重视,宗派之名称,遂成为该一僧团之代表。中国佛教宗派之产生,约于隋唐时代,有十三宗之说。所谓十三宗,即:毗昙、成实、律、三论、涅盘、地论、摄论、净土、禅、天台、华严、法相、密宗等。禅宗有五家七宗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