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晚上12点睡到早上8点 还是不如10点睡觉,睡到7点,质量好? 从12点睡到7点睡眠时间够吗

作者&投稿:毕马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睡眠作为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占据人生1/3的时间,睡眠对我们的健康至关重要,该睡就睡,不要“浪费”宝贵的睡觉时间。

不过,由于每个人的身体机能都不一样,所以不要执着于“8小时定律”,要求自己晚上一点要在几点前入睡,找到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属于自己的睡眠习惯,才能有好的睡眠。

举个栗子:晚上12点后睡,早上9点起。从严格意义上来说,如果作息是有规律的,睡眠周期是圆满的(一周大概能完成35个以上睡眠周期),可不算是熬夜。毕竟这样的睡眠习惯&时长,符合了作息规律,只能算作晚睡。而且,这要比那些晚上12点睡觉,早上依然6点起床的人健康得多。

当然,舒小羊这样说,并不是鼓励大家晚睡,或者超过晚上12点之后再睡。毕竟清醒的时间越久,来自本能的睡眠需求就越强烈。灯光、智能手机、电子产品、工作……正在剥夺睡眠时间,阻碍褪黑素分泌,打乱睡眠系统,进而引发各种健康问题。

长期晚上12点后睡,是以透支健康为代价,未免就有点得不偿失了。

当你没办法入睡的时候,只需拉上窗帘,将所有电子产品移出卧房,调整呼吸,放松身体。只要在黑暗中待的时间够长,身体睡眠系统就会分泌褪黑素,帮助入睡。

此外,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困了就睡,不困就不睡,养成规律的睡眠习惯;通过保持规律生活作息来调整,每天均衡饮食,一周进行1-2次有氧运动,以调节身体机能;最重要是在睡前尽量把一切交付给床,放松身心,拒绝光源,关闭所有电子设备。

此外,若是采用了很多方法都没有改善失眠症状,那么就需要及时就医治疗,切勿讳疾忌医。

以上

觉得还不错就给舒小羊点个赞鼓励一下吧!



睡眠是不可以补回来的。充足的睡眠时间,良好的睡眠质量和最佳的睡眠时间都与健康息息相关。有的人经常熬夜到后半夜,一直补觉到九至十点起床,虽然睡眠时间够了,但是时间段却不对,睡醒后精神不一定会充沛,还可能会出现倦怠无力的情况,这是违背自然规律的后果。

中医讲究“天人合一”,人的生活活动规律一定要遵循和顺应大自然的阴阳消长变化规律,气血才会平衡。每天睡觉最佳时间是21:00到凌晨5:00点,此时三焦经旺盛,因为三焦经通百脉。

所以二十一点开始入睡,百脉都可以得到濡养,全身经脉变得充盈。
熬夜会对身体健康造成一定的损害,若是错过最佳的睡眠时间,一般无法在白天的时候通过补觉把健康弥补回来。长期熬夜还会造成身体免疫功能低下,会有情绪反复无常、易怒等情况。
晚上12点睡到早上8点,这就属于熬夜了,即便你睡眠时间够了,也会对身体造成损害,为了自己的身体考虑应该的11点前睡觉,这样才能够更好的进行调整

人的身体是有生物钟的。晚上十点之前睡觉符合生物钟规律,睡眠质量就好。晚上十二点甚至以后睡觉,违法了生物钟的自然规律。貌似睡着了,睡的时间也足够,但是质量却差了一大截。就是生物钟导致的区别。

这个说法是不对的。只要每天睡眠的时间充足。睡眠的深度足够那么这个睡眠的质量就好,所以平常你习惯什么时候睡到什么时候都可以。

因为到了晚上12点之后,已经算是熬夜了,所以人的睡眠应该是在11点前睡觉比较好

晚上12点睡到早上7点可以吗~

可以啊,七小时而已,我认为应该睡八小时左右比较好
新生儿 20-22小时 2月婴儿 18-20小时 1岁 15小时 2岁 14小时 3-4岁 13 小时 5-7岁 12 小时 8-12岁 10 小时 12-18岁 9 小时 成年人 7-8 小时(不宜少于6小时) 60-70岁 9小时 70-90岁 10小时 90岁以上 不宜少于10小时
1. 正常人睡眠时间6--8小时(老人、孩子是10小时,婴儿更长)
2. 美容觉的时间22点--凌晨2点
3. 长时间熬夜……就算是有睡足8小时,几年下来会容易内分泌失调生理时钟也会乱掉
4. 小孩最好在晚上20:30之前睡觉,因为长身体嘛
5. 青少年应该在晚上22点左右睡觉
6. 至于爱美的人,一定要在凌晨2点之前睡,因为皮肤在凌晨2点前新陈代谢
7. 老人,应该在晚上21—22点之间睡觉比较好
每天保证正常的睡眠时间是很重要的,一般成年人应该在6-9个小时。比如晚上10-11点睡觉,早上6-7点起床,这样可以使人维持一个较稳定的生物节律,对人体身心都是有益的。
对于睡眠时间的长短,没有统一的说法。因人而异可以分为长睡眠型(8小时左右)和短睡眠型(6小时左右),其实4-10小时都属于正常范围,主要以第二天醒后精神饱满为准。实际上,各种人群对睡眠的要求是不同的。一般而言10-18岁的人群,每天需要8小时的睡眠时间,18-50岁的人群,每天需要7小时的睡眠时间,50-70岁的人群,每天需要5-6小时。特别对于上了年纪的人,睡眠质量比不上年轻人是自然规律,只要不影响身体健康就好。关于每天应该睡多少小时,因个人体质存在差异,只要符合自己的睡眠习惯、能够保证白天精力充沛、醒后没有疲乏感即可。很多伟人,他们睡得很少,但却精力旺盛,原因在于他们补充的主要是深睡眠,量虽少、质却高。

一、8小时睡眠并非健康之道
“8小时睡眠”是人们普遍认同的健康之道,但JaPaN一项10万人参加、历时10年的大规模跟踪调查表明,每天睡7小时的人最长寿。JaPaN名古屋大学副教授玉腰晓子等人在最新一期美国睡眠协会会刊上撰文说,不论男女,每天睡7小时最合适,睡得越多死亡率越高,睡得越少死亡率也越高。在这10年中,每天睡7小时的人死亡率最低;每天睡眠时间在4小时以下的人比睡7小时的人,男性死亡率高62%,女性高60%;每天睡10小时以上的人比保持7小时睡眠的人,男性死亡率高73%,女性高92%;另外,8小时睡眠的男性死亡率也比7小时睡眠的男性高11%,女性高23%。另外,睡眠时间因年龄和季节的变化都会有所不同,并不一定要局限于7小时睡眠,最重要的是适合自己。
专家分析:人体正常的睡眠时间为5到10小时,成年人平均每晚睡7.5小时。每一百人中约有1到2人每晚只需睡5小时,其它少数人则需睡10小时.我们中的大多数人在多数时间里,睡眠质量达不到自身的实际需要。研究发现,那些被允许想睡多久就睡多久的自愿者总是要花一个或几个小时才能入睡。对于睡眠时间的长短,没有统一的说法。因人而异可以分为长睡眠型(8小时左右)和短睡眠型(6小时左右),其实4-10小时都属于正常范围,主要以第二天醒后精神饱满程度为准。

二、睡眠分为哪几种类型
不同的人,其睡眠习惯也不一样。根据入睡时间和起床时间,睡眠大致可以分为四种:
  1)早睡早起型,
晚上10点前上床,早上5点左右起床,是一种被认为最健康的睡眠模式。这种睡眠模式的人,中午前精神特别好,下午稍差,晚上最差。如果中午适当午睡,将一天精力充沛。
  2)早睡晚起型,晚上10点前上床,早上7点以后起床。这种睡眠模式的人,由于睡眠时间长,入睡较迟,熟睡时间相对较短,整夜的睡眠比较浅,不能熟睡。白天精神好,但是到了傍晚后精神明显变差。
  3)晚睡早起型,深夜12点以后上床,早上6点左右起床。这种睡眠模式的人,容易入睡,睡得也很熟。白天的精力不如晚上,喜欢在夜里从事各种工作活动。
  4)晚睡晚起型,夜猫型,深夜12点以后上床,早上9点以后起床。这种睡眠模式的人,多数有睡眠不足的感觉,上午会感到头脑不清,下午会稍好转。
  睡眠的类型,主要都是长期的生活及工作安排培养起来的,它不存在明显的好坏差别,主要因人而异,只要能保持充分的精力进行工作生活就无可厚非,但是,如果你每天都精神不振,那么你的睡眠类型可能就有问题了。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你可以改变现在有问题的睡眠类型。
三、打盹10分钟时效果最好
  澳大利亚心理学博士泰泽尔女士测试和分析24人的白天打盹时间。结果发现,打盹10分钟能最大程度减少疲劳,“疗效”最长可持续155 分钟。打盹5分钟因时间太短,效果有限;打盹20分钟和30分钟的人由于时间较长造成迟钝,通常要在醒后半小时才能彻底清醒。
四、午睡多长时间最科学
德国科学家经研究发现,人在一天 24小时中,生理周期会有两次低潮,第一次低潮是在晚上10点—第二天早上6点。第二次低潮是在下午2点左右。这时会出现想睡的状态。而早上和傍晚最为清醒,即使头一天晚上睡眠不足也不容易在这两段时间内进入睡眠状态。第二次低潮,除表现想睡外,还表现为下午的工作效率明显下降,出现差错或事故的可能性也比其他时间内大。
那么,午睡该睡多长时间为宜呢?专家们经过多次测验和追踪调查,发现午觉30分钟到60分钟之间是适当的。如果只睡10来分钟,由于时间较短,只能维持在浅睡眠的状态,醒来后会感到不大舒服甚至很不舒服,对智力及清醒的促进效果不大。相反,睡30—60分钟,通常都能使人处于深睡状态,对智力、体力、清醒度的促进会有很大的效果。假如前一天晚上睡眠不足这样的午觉也可以让他头脑清醒精神充沛,注意力集中,工作效率高。因此,中午有条件休息的人,尽可能争取 30分钟或更长一些的午睡时间,特别是夏季更应午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