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自清的《春》,为何要放在秋天讲?

作者&投稿:道钓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相信大家的脑海中或多或少对这句话都有些印象,这是初中语文教材第一课《春》里的内容。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过跟老师一样的困惑,明明是秋季,为什么不选一篇和季节更相符的文章来讲,比如完全可以把这本书里史铁生所写的《秋天的怀念》提前来讲,而把这篇《春》放到来年开春再讲,不是更应景吗?

非也!毕竟教材怎么编排,还用得着咱们来管吗?但这个问题其实细究起来还真有值得说道的地方。

首先《春》这篇文章其实是朱自清先生的“考场作文”,是他在1933年应邀写给中国国文课本的。文章描绘了一幅十分优美的春景图:小草发出嫩芽,花朵争相开放,春风温柔拂面,春雨细如牛毛等等,可算是将春天观察得十分仔细了。朱自清先生很重视语言的力量,也常常鼓励学生们写新体诗和白话文。所以,在这篇应邀写给中学生的作品中,他自然也会展现语言的美。你会看到《春》这篇文章真的是将各种修辞手法集中运用,“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形容花朵“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他里面所选取的景物,从诗歌的角度来看,也是很重要的意象,很有诗意。你看“桃花”“梨花”,还有“吹面不寒杨柳风”的春风,“春雨”,这哪一个不是诗歌作品里的常客呢?加之结构非常整饬、清晰,对于刚刚升入中学的孩子来说,很好理解,很容易看明白,很实用的同时又很容易模仿、学习,的的确确是作为“开学第一课”很好的选择。

而第二点呢,老师个人认为要从作者的自身经历来说。结合文章创作的时间来看,1933年正是朱自清先生结束欧洲漫游回到了祖国,重新组建小家庭,应邀出任清华大学中国文学系主任的时候……你想想,这段时光该多么甜蜜而幸福啊!所以,我猜想当他坐在桌前,铺开稿纸时,一定花了一点时间整理自己的思绪,藏起自己曾经的悲伤与孤独,只把当时当刻的快乐传递出来,所以他的笔下,才有那么多的春意盎然。

所以,亲爱的同学,当你第一次踏入初中生活,遇到这样一位充满爱意的作者,一定要去细细品味。那是一个在日后会再次经历人生大痛的人,此时此刻短暂的欢愉与安宁;那是一个温柔的人,经历了人生凉薄后,仍愿给你一份美好的温暖;那是一个深情的人,穿透时间的长河后走到你的身边,对你的声声叮咛,愿你珍惜时光。

所以啊,他当得起开篇之作。说不定,这也是我们教材编排人的一种温柔,愿你的初中生活绽放如春,毕竟文章里已经有了答案嘛:“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功夫,有的是希望。

~

帮我想一个作文题目
答:在温暖的春风中,孩子们高兴得放着风筝。在春天,春雨是寻常的,它滋润着世间的万物。在《春》这篇文章中,我认为最重要的一句话是:“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功夫,有的是希望”。是呀,春天代表着绿色,寓意着复苏,象征着希望。我们只有在春天播下希望的种子,到秋天才会有累累硕果。...

朱自清 作品 读后感
答:每当我听到这珍惜时间的句子时,我就想起了朱子清的散文《匆匆》。 这篇文章讲的是时间一去不复返,不要虚度光阴。从中我体会到时间就是金钱,联想到了自己已度过了四千六百多个日日夜夜,而这四千六百多个日日夜夜我却干了些什么呢?只有徘徊罢了,只有匆匆罢了。在四千多日的匆匆里,除徘徊外又剩些什么呢? 我曾...

金基德的《春夏秋冬又一春》到底讲是什么?
答:观者可以看见金基德为了维持叙事的冷静而做出的努力,这种冷静与神秘感相伴生,也是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的描摹需要。老年人抚养了来历不明女子的孩子,并以绳索身缚石块,将一座佛龛带至山坡处,完全是出于一种俯瞰众生的需要。五、又一春 孩子成长为小僧,他将石头放在小鱼、青蛙和蛇的口中,任由它们窒息,...

描写春天的文章
答:1、《春天里的秋天》—— 巴金《春天里的秋天》是1932年由开明书店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巴金。本书介绍了个温和的 哭泣的故事,它还是整整一代的青年的呼吁。我要拿起我的笔做武器,为他们冲锋,向着这垂死 的社会发出我的坚决的呼声“I’accuse”(我控诉)。2、《春》——朱自清《春》是一篇...

朱自清的《春》和老舍的《济南的春天》
答: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技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看吧,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这块水晶里,包着红屋顶,黄草山,像地毯上的小团花的灰色树影。这就是...

诗词中春与秋的意象
答:有的只是秋风的萧瑟、草木的枯败,一片肃杀的景象。所以当他们需要表达悲伤的心情时往往就会借助“秋”这一透着凉意的意象。“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离愁别恨,自古就是诗人词家难以割舍的情怀,因而也是他们常咏的对象。如: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白居易《琵琶行》)...

"春者,天之本怀也;秋者,天之别调也。"的出处,含义
答:出自,张潮《幽梦影》之三,论春秋。春者,天之本怀也;秋者,天之别调也以白话翻译,即:春天才是大自然本来的面目, 秋天只是额外加出来的景象。作者就是认定了春天和秋天给人的感觉,而将春、秋联系到为人处事。

著名作家的描写春天的著名文章
答:叶圣陶《倪焕之》江南之春 春天的江南是美丽的,风很柔和,空气很清新,太阳很温暖;大田里的麦苗像一片海,星罗棋布的村庄是不沉的舟;纵横交错的弯弯曲曲的河道,河边的柳 枝吐了嫩芽,芦笋也钻出来放叶透清了,河道里平静的水,从冬天的素净中苏醒过来,被大自然的色彩打扮得青青翠翠;真是山山水水都爱娇,好不动人...

秋天作文600字,要模仿《春》的写法,要快,好的再加
答:也或许在家里吃饭。在我的家乡,秋,雨大多是雷阵雨,在下雨的时候千万不要不拿伞出门,或许你现在看雨小,但一出门它或许一下就从淅淅沥沥的小雨,就变成了倾盆大雨,这时在外面没拿伞的人就可能变成“落汤鸡”了。秋天像是一位天神莅临人间为人们带来了收获,带来了凉爽。啊,使人爱恋的秋!

苏雪林的《春》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流水却瞧不过这小姐腔,他泛着潋滟的霓彩,唱着响亮的新歌,头也不回地奔赴巨川,奔赴大海……春是烂漫的,春是永远地向着充实和完成的路上走的。春光如海,古人的譬喻多妙,多恰当。只有海,才可以形容出春的饱和,春的浩瀚,春的磅礴洋溢,春的澎湃如潮的活力与生机。春在工作,忙碌地工作,它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