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读不懂张爱玲

作者&投稿:台谢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读张爱玲中短篇小说,需要读者沉淀一定岁月、阅历,还有短篇小说知识,才能读懂它。

虽然张爱玲广为流传的作品,大多数都是出自于她23~4岁时。可张爱玲是张爱玲呀,她不是普通出身,也不是一个普通人,我有时甚至怀疑,她一出生,可能就是200岁的老妖精。

唯有一个人有了深厚阅历,才能写出如此剔肤入骨文字。不然谁人见过,一个只有23~4岁女子,能说出活了几个世纪,都难以说出的话语。

唯有张爱玲,她能。

虽然我算不上是张迷,可我读她的书,应该不下10遍了,要是哪一个作家作品,可以在时间河流奔腾中,越看越觉得好看,张爱玲就是其中一个。

记得我第一次读她的书,是懵懂的20岁时。

那时,我捧着张爱玲的书,如看一部天书,完全读不懂。

当时,我能读下来,只是着迷于她书中的一些句子,太锐利,太通透了。每次我读她的书,都是挑拣句子,然后勉励自己,将一本天书读了下去。

到我36岁时,那时我想学习写作,开始认真读起张爱玲全集,一套读了下来,我还是读不懂。

至于我不懂的是什么,我问过自己很多次。书里的字,我都是认识的,句子也是理解的,她说的事情,我也是明白的,可一通篇读下来,就是昏头昏脑的,感到不懂,究竟我不懂的是什么,思考了久久,都说不出一个缘由。

要是你说我阅读能力差,那是我不能承认的事,那时我一年的阅读量,已经上百本了。四大名著,我读过了几遍,就连难读的伦理书籍,哲学书籍,也好好地啃过好几本,可我就是读不懂张爱玲。

说来可笑,这两年,我都要不惑之年了,依然读不懂。可我还是为了学习写作的原因,依然经常要读张爱玲的书,依然读不懂。

事情的转机,发生在最近。

我接触了短篇小说的写作,才体悟到,我为什么不懂张爱玲的书。

原来,我读不懂的,除了生命的阅历肤浅,还有就是我不懂短篇小说。

这次,我读张爱玲,倒是有点曲线救国的意味。我在读张爱玲中短篇小说之前,深读了《契诃夫短篇小说精选》,还有理查德·耶茨的《十一种孤独》,以这两部短篇小说垫底,再来读张爱玲的中短篇小说,才知道张爱玲写的是真正短篇小说。

契诃夫和理查德·耶茨,他们俩的短篇小说写作风格,跟张爱玲的很接近,都是在讲述故事中,随时拿出一把手术刀,一刀轻轻挥去,见血见骨地剖析出人性。

张爱玲的短篇小说,也是这么一种效果,挖掘出人性,再放在显微镜下,让你看到人思维里,刹那之间一闪而过的思想。

这里很有点像《列子·汤问》中“纪昌学射”。赵国的纪昌,要学射。他的师傅告诉他,要学会见微如著,就是要能将很小的东西,看得很大,要将一只虱子,看到了如一匹马那么大,才能学习射箭。

张爱玲,她的没落贵族出身,和她的阅历,使得她具备了对人性的“见微如著”,所以她中短篇小说一出手,就是展现显微镜下的人性。

岂止是将人性,还有世情展现得通透,她还是一个一流的中短篇小说家。

以前我看不懂张爱玲短篇小说,说来就是不明白,为什么将人物,塑造得如此可悲可恨,不给对方一丁点转身的余地,步步逼进,直逼到悬崖边上,让人物俯视万丈深渊,再一跃而下。

例如,《金锁记》的曹七巧,她一步一步地活坏了自己,还伤害了娘家的哥嫂外甥,直到逼死自家儿媳妇,破坏自己大龄的女儿即将到来的婚姻。总的一句话,曹七巧可恨到了头,一定要跳下悬崖。

这就是张爱玲小说,最高明的地方。

因为小说,就是将角色放入一个环境。然后,把他当作你今生的仇人,不断地折磨他,逼迫他,让他进入绝处,看他做出的反应和折腾。

这才是一个人物真实的反应。凡是事件留有余地,就是角色人性还没有逼出来,只是徒有其表。

小说人物,要的从来不是表面,而是深入内里,获得人性的呈现,所以必须不择手段地逼迫他,折磨他,让他露出最深的人性本质。

张爱玲,她做到了。

可能许多读者,就如当年的我一样,所谓读不懂张爱玲的书,其实只是不能接受张爱玲小说,这种步步逼进的风格,逼到最终,人性淋漓展现,读来心里拔凉拔凉的,过于沉郁,还有冷酷。

可当人活到中年时,读懂了短篇小说的写法,就能明白,一个人是如何一步步活坏,如何走到了自身的悬崖,这本来就是一个沉郁,和冷酷的事实。

最终,我们读懂了张爱玲,看清一些生命的可悲走向,才懂得避免步入后尘,同时发出一声深深的无奈叹息。

人的慈悲,可能从读懂张爱玲开始。

~

从《第一炉香》看,许鞍华太不懂张爱玲,你怎么评价这部电影?
答:当年姑妈嫁给梁富商,用自己前半辈子的青春年华换来后半辈子的荣华富贵,和薇龙现在嫁给乔琪,变成姑妈敛人、乔琪敛财的工具,本质上并没有不同,这种命运的“代际遗传”,真有一丝张爱玲的刻骨寒冷。薇龙结婚后,也成为乔琪大家族的一份子,和众人的合影被挂在乔琪家的照片墙上,其中的女性主义色彩也非常...

看不懂张爱玲是不是就很白痴
答:张的小说用词丰富,描写细腻,要读懂她的基础是你的阅读理解能力较强,阅读经验丰富。另张爱玲的小说小资情调浓郁,要真正读懂她需要有一定的生活经验。

#年少不懂张爱玲 读懂已过少年时#你眼中的张爱玲究竟是怎样的人?_百度...
答:在外界眼中,张爱玲是一个孤傲,高冷,不懂人情世故的人,其实这也是她性格中的一部分,她确实非常冷血无情,拒人于千里之外,谢绝参加一切社交活动。这和她的成长环境应该有很大关系。张爱玲是名门望族之后,那应该是一个十指不沾阳春水娇滴滴的大小姐,其实不然。有身份,就会有责任。张爱玲7岁就开始...

为什么不读张爱玲不懂女人读了张爱玲更不懂女人
答:因为张爱玲的小说把女性刻画的很全面、很深刻,很复杂(也就是说很真实),正因为如此,你读了张爱玲之后会感觉女人很复杂,很感性,也就更难懂的女人了

为什么女不读张爱玲?
答:如果没有那么多痛苦经历怎么可能写出这么好的文章,她的那种孤独无助甚至偏激,清高和自傲都是值得人们同情的,应该说写尽了人间悲欢离合,人情冷暖,世态炎凉。这么优秀的女作家也是那样孤独的死去。其实人活一生就是悲苦的。读她的文章觉得凄惨,以前不懂张爱玲,但当到一定的年龄你就读懂了她的一切。

少年不读张爱玲 读懂已是不惑年
答:虽然张爱玲没啥大忌,但是我这种根正苗红,每年看几遍《小兵张嘎》《闪闪的红星》长大的青年直到这时才敢去接触张爱玲。随后张爱玲的文集通读一遍,故事讲的精彩,只可惜没有皆大欢喜的团圆。说是悲剧吧,除了一群作女,又道不明悲从何来。评论说张爱玲冷酷,没感觉;评论说她不可一世,也没感觉。看到《倾城之恋》圆满...

为什么女不读张爱玲?
答:1. 张爱玲的作品描绘了女性的多面性,她的笔触深入揭示了人性的复杂,让女性读者在阅读时既能感受到被深刻理解,又可能因此学会洞察人心。2. 她的书籍常常让人感受到生活的真谛,但也可能让读者对现实失去一部分幻想,从而减少了生活中的惊喜和快乐。3. 张爱玲对于情感的投入极为深沉,这使得她的作品中...

如何评价张爱玲的一生?
答: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乃至更广泛的评价维度上,她都是一个不世处的传奇天才。面对这个世界,她选择了最坚硬的活法,却也从未忘记做一个最柔软的人,让我们一起走进张爱玲美丽传奇的一生。三,爱情中的爱玲 网上总是说“只有真正经历过爱情,才能够读得懂张爱玲”。这句话不能全信,但也还是有半个道理的...

很多人不喜欢张爱玲,为什么?
答:当你去读张爱玲作品的时候,你会有一种时空被拉长的感觉。慢慢的品读他的文字,逐渐的你也会把自己带入到这些文字里面去。书里的那些故事,好像自己也经历了一般。也许有人会读不懂张爱玲的文字,体会不出其中的意思。张爱玲就是特别善于描写那些不易被人察觉的细微之处,一些容易被覆盖的黑暗。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