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汽车叶庭文:2022年,冲向年销百万辆大关 PHEV市场进入爆发前夜!比亚迪之外,2022年多个新玩家将...

作者&投稿:剑裘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比亚迪交卷了,不仅再次刷新了国内新能源车的销量记录,还一举夺得年度销售冠军。

在刚结束的2021年最后一月,比亚迪乘用车全系销售97990辆,同比上涨77.9%;新能源乘用车同比大涨236.4%,连续两个月突破9万辆大关,销量达92823辆。

“一打十”的局面再度延续:比亚迪一家的新能源汽车销量,与小鹏、蔚来、理想、哪吒、威马、零跑、岚图、极氪等十家车企品牌的销量总和几乎持平。

由此望向全年,比亚迪全系累计销量达到730093辆,同比增长75.4%;新能源乘用车全年累计销量达到593745辆,同比增长231.6%。

其中,中部省份(河南、湖南、湖北、安徽、江西)更是迅猛发展。中部2021年全系销量125344辆,新能源乘用车年销售75151辆。

与此同时,中部的市占率也一路上涨:从1月份的2.07%持续上涨到5.27%。中部新能源市占率创历史新高,由1月份的7.05%持续上涨到22.31%。

据比亚迪王朝网中部总监叶庭文透露,由于中部没有双限城市,新能源的意识和基础也相对薄弱一些,为了更好的推广,在意识普及和市场教育上做了很多尝试。

“我们通过试驾体验活动、DM-i技术解析会、续航长测等活动,培养消费者新能源车使用习惯,让用户真实感受新能源车的优势所在。2022年是我们的一个产品大年,预计中部的市占率也会持续突破。”叶庭文总监表示。

从新能源汽车市场大盘来看,2021年无疑是新能源市场蓬勃发展的一年,这一年新能源车渗透率上升至14.24%,较2020年5.8%的渗透率提升明显。

对于2022年,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曾预测,“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远超想象,到年底,渗透率可以高达35%,远远超过原来的总规划。”

由此不禁想象,如果比亚迪能够借势继续维持增速,或将冲向年销100万辆的里程碑时刻。

一、销量疯涨的背后

从比亚迪公布的2021年销量细分上来看,比亚迪新能源乘用车销量呈现出EV纯电、DM混动“两条腿、齐步走”的态势。在刀片电池、DM-i超级混动和e平台3.0等核心技术加持下,2021年12月,比亚迪EV车型和DM车型销量分别达48317和44506,同比增长148.0%、448.6%;年内,比亚迪EV车型和DM车型累计销量分别达320810和272935,同比增长144.9%、467.6%。

据叶庭文总监透露,“在中部销量排名中,秦PLUS DM-i和宋Plus DM-i卖的最好,DM-i产品贡献较多,后期会成为持续上量的贡献产品。”

与过去以内燃机为主的插电混动不同,比亚迪DM-i超级混合动力系统以纯电驱动为主。汽油机负责发电,电机给汽车提供动力。必要时发动机也可直接输出汽车动力。整车综合能耗不但远低于燃油车,也低于传统油电混动节能车。

据了解,比亚迪DM-i产品在低油耗、与同级别燃油车逐渐平价及更低的使用成本的竞争优势非常突出。

“目前我们依靠技术领先和产品优势,获得了市场领先,带动了销量的上涨,但是要想保持长期的市场领先,除了硬核产品的支撑外,在市场端的体验营销和市场教育也非常重要。”据叶庭文总监透露,今年将会向完善销售服务、提升售后服务、提高营销格调等多个方向发力。

在采访团队与其深入接触中发现,比亚迪中部的团队是一支非常年轻,而且战斗力十分顽强的团队,这支队伍从上至下都非常年轻,而且极富创造力和创新力。

在介绍起团队情况时,叶庭文总监满脸自豪的谈起,“中部很多一线运营经理都是90后,这样的团队会更加亲和市场和客户,尊重市场、尊重科技,以最大化服务客户为出发点,在2021年,这个团队也获得了集团优秀指挥部的称号。

其实,对汽车企业而言,中部的市场一直是销量增长的机会。

一方面,作为中部经济发展仍有上行空间,且汽车保有量相对较低,无疑将激励销量的增长;另一方面,中部消费也倾向提档升级。

因此,做好网络渠道以及营销等领域的针对性战略举措,无疑也是抢占市场机会的关键。

二、“BYD”的向上之路

“向上”是2021年车市的关键词,尤其是传统自主品牌的向上趋势非常明显。

据国信证券测算,比亚迪乘用车的单车平均客单价从2020年的13.52万元,达到了2021年的15.17万元,这一数字甚至超过了大众品牌。

其中,比亚迪汉作为中国品牌高端车型代表,成交均价达到了25万以上,在中大型轿车市场上比肩了BBA,稳居销量榜前三名。在乘联会公布的12月零售销量中,比亚迪汉荣膺中大型轿车销量第二,与第一名的奔驰E级不分伯仲。

2008年,比亚迪推出了第一款新能源车F3 DM,那时的中国新能源车市场几乎还是一片空白。从2008年到2018年,新能源车用了十年时间将市场份额提升到了2%。

到了2021年,新能源汽车开始以更快的速度攫取市场份额,数据显示,2021年12月新能源车渗透率高达21.82%。

你很难分清如今比亚迪的增长是借了新能源的东风?还是这股东风本就是比亚迪的坚持所推动的。

当风口降临,比亚迪自身的研发体系、供应链体系、销售体系以及品牌向上体系,均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由量变引发的质变。

“今年我们的目标是在排位赛中争做第一名,实现销量翻番。”在有了上一年的优异成绩作背书,叶庭文总监对已经到来的2022年,做出了充满信心的预测。

三、今年的挑战

比亚迪有挑战吗?当然。

比如让王传福总裁几番亲自道歉的DM-i交付问题。订单量充足,但产能吃紧,大概是比亚迪2021年的真实写照了。

早在2021年9月的年中交流会上,王传福总裁透露,2021年订单量或将达到90万辆左右,但受限于交付能力,销量预计在70万~75万辆。

在比亚迪跨越式前进的道路上,产能短缺属实是比亚迪销量提升的掣肘。

叶庭文总监表示,“去年是整个超级混动产品的爆发年,市场供不应求,秦Plus DM-i、唐DM-i、宋Pro DM-i均存在排队交车的情况。”

但比亚迪也在努力。

“今年我们也积极布局加大生产供应、新开基地加大生产,包括今年春节,我们的产线也会开动生产,明年的供应情况会显著改善。”叶庭文总监说道。

不可否认,身处疫情、芯片短缺、供应链承压等多方不利因素的冲击下,比亚迪能够交出这样一份答卷,实属不易。也从侧面证明了其自身抵御风险的能力,以及整套体系的愈发成熟与完善。

更令人兴奋的是,2022年整个中国新能源市场的预期销量,极有可能突破600万辆。站在这个节点,比亚迪早已准备就绪。无论技术、产品还是销量,多维度的井喷与爆发,亦是最好的证明。如果能够继续维持强势增速,那么这家车企最终要触及的里程碑时刻,或许将会是年销百万辆大关,那时将彻底坐稳“新能源汽车领导者”的标签。

 



对话比亚迪叶庭文 关于比亚迪汉你还不知道的事~

“北京比亚迪终端市场在2月10日全面复工,2月份,比亚迪在北京个人乘用车市场的市占率为17.43%,纯电动车型的市占率更高达34.71%。并且在近日媒体根据2019年度北京新能源乘用车上牌情况所进行的分析中,比亚迪还成为北京人最喜爱的新能源品牌。”
专访的话匣子刚打开,比亚迪汽车销售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叶庭文就向我们透露出比亚迪在北京市场取得的骄人成绩,并表示:“北京市场的开头远远超预期,在这样超预期的开头之下再加上比亚迪汉的推出,我对2020年的北京市场充满了期待。”

第一季度成绩喜人 全新秦EV月销1429台
在聊比亚迪今年推出的重磅车型——比亚迪汉之前,叶总对于疫情之下的2月份能取得这一成绩是非常意外,甚至曾一度以为“是数据出了错”。毕竟受疫情的影响,无论是4S店还是其它的线下店都面临“低客流、不敢进店”等情况。

比亚迪北京地区4S店在2月10号就已经全面复工,复工前的每一位销售人员也都经过14天的居家隔离,确保安全复工后,各大门店为顾客安全着想,都推出了相应的线上看车方式。在新出行此前的调查中,比亚迪北京地区4S店不仅推出了第三方线上直播,还提供微信视频看车以及送车上门试驾等服务。
受疫情的影响,很多消费者都处于“被关家中”的状态,所以2020年各家车企的销量都比较惨淡,整个新能源汽车市场在2020年2月总销量仅为15323辆,而2019年同期则是50783辆。当然,如此“惨淡”的销量并不是真正市场需求体现,不过即使在这样的环境之下,比亚迪纯电动车型在北京地区依然有不俗的表现。

叶总表示:“2月北京地区比亚迪纯电动车型市占率高达34.71%,能有这样的成绩是秦EV家族、宋EV家族、元EV以及唐EV等车型的产品力的体现。特别是全新秦EV车型,它的推出更好地弥补了12-14万元的纯电家轿市场,单在2月份就销售了1429台。在这个基础之上,我们在2020年将迎来‘汉’这款全新车型,新车的推出让我对2020年的北京市场更加期待。”

全新秦EV
5G 理工男技术宅的黑科技
这份期待除了常规的参数之外,更多是来自对比亚迪汉配置及科技层面的自信。叶总表示:“比亚迪汉有不少亮眼成绩,目前可以透露的有,比亚迪汉EV的风阻系数低至0.233Cd,零百加速成绩仅3.9秒。同时汉EV是首款搭载刀片电池的车型,综合续航里程达到605公里,汉还是支持整车OTA升级、中国首个搭载博世‘IPB智能集成制动系统’并且未来将首款搭载5G车载服务的新能源量产轿车”。

不过,关于这些具体“第一”的信息还需等待正式确认,但从专访中我们还是可以轻易的捕捉到搭载刀片电池以及5G车载服务等亮点配置。
DiPilot上线 汉首次搭载全新智能驾驶辅助系统
在此之前,更多消费者对比亚迪的认知是埋头苦干搞“三电”技术的“理工男、技术宅”形象,觉得比亚迪在智能、辅助驾驶方面投入过少。其实在比亚迪唐DM车上,比亚迪已经做到了L2级别辅助驾驶。

这一次,比亚迪更是推出了一款全新的智能辅助驾驶系统,新功能将首次搭载在比亚迪汉上。在对辅助驾驶系统的命名上,比亚迪或将其命名为“DiPilot”,DiPilot基于行业领先的自动驾驶辅助功能,融入比亚迪独到的算法优势,具有自学习、自进化特点的智能驾驶辅助系统。这对于比亚迪来说将是一个新的开始。所以,这个时候比亚迪推出全新智能辅助驾驶系统,我还是比较期待最终会有怎样的具体表现。

推506/550/605km三种续航版本
从发布的官图来看,比亚迪汉采用了比亚迪全新的设计语言,同时,内饰的布局上也有明显的改变。

从之前的工信部申报信息来看,比亚迪汉EV将会有至少三个版本,多版本的推出也是为了更好的去照顾不同消费者之间的不同需求,那比亚迪汉EV有几个版本?前脸是否会有多版本的选择?

针对这一问题,叶总表示:“比亚迪汉EV只有一个前脸版本,不过可以透露一点信息,新车高续航版本的NEDC为605km,高性能版本NEDC续航为550km,0-100km/h加速成绩为3.9s,更多信息还需要大家持续关注。”
不过,从工信部的申报目录来看,比亚迪汉EV将有三款续航版本四款车型,其工信部NEDC续航为506km、550km以及605km。
汉EV小秀肌肉 北京地区预订用户已破百
产品的表现和实力是衡量车企实力的重要依据,这一次比亚迪仅通过比亚迪汉和刀片电池“小秀了一下肌肉”。先抛开刀片电池不说,具体落地的比亚迪汉车型在无具体价格、无具体配置的情况下,已经表现出超高热度。叶总表示:“在意向交付1000元抵2000元的情况下,北京市场比亚迪汉EV的预订数量早已破百。”
当然,这种1000元抵2000元只是意向金预定,并不是真正购车预定政策。不过,对于这种“悄无声息”的预订策略,我还是更希望比亚迪可以早点开放线上预定政策,让更多意向客户能更好的开启自己的预定。
政策力度大 或将在4月底发布预售政策
在产品实力足够清晰的情况下,对比亚迪汉的预售政策也是十分关心,在聊到预售政策时,叶总表示:“目前,关于比亚迪汉的具体预售政策还未公布,不过我们对汉的配套政策、服务政策、置换政策以及金融政策都会有,并且力度是非常大,特别是针对比亚迪汉客户服务政策方面,会高于比亚迪唐”,但具体政策可能要在4月底公布。
4月29日北京亮相6月上市
最后,关于比亚迪汉的信息早已在各种渠道曝光,但对于那些预定车主来说肯定是想早点见到实车。关于车辆的亮相时间,叶总表示:“比亚迪汉将会在4月29日在北京亮相,亮相的同时也会有更多信息的发布。另外,亮相后汉EV会在北京停留几天,给首批预定用户鉴赏。”
完成4月29日的亮相后,比亚迪汉将会在6月份上市。因此,在这样快的节奏下,“刀片电池”在产能也是我们关心的问题,毕竟电池的产能直接影响量产车的交付。叶总表示:“重庆工厂已经准备好,全部力保比亚迪汉EV的交付,开足马力产量问题不大。”

最后的闲聊:
新出行:比亚迪汉推出后对秦Pro EV的影响挺大的,秦Pro EV价格会不会有影响?
叶庭文:汉的是基于高档车市场需求推出的中大型轿车,这和秦Pro EV的定位有很大不同。更何况目前北京市场秦Pro EV已经给出了1000抵20000的感恩回馈,因此两者完全不会相互影响。
新出行:比亚迪今年会不会对秦Pro EV和宋Pro EV进行续航升级或者改款?
叶庭文:目前不会,因为宋Pro EV去年刚刚上市,而秦Pro EV的NEDC续航也是达到了520km,520km对于城市日常使用来说够用,所以对于续航升级今年没有计划。
编辑总结?/
作为2020年最值得期待的纯电动轿车之一,比亚迪汉EV在硬实力上绝对够硬,高性能版3.9s的0-100km/h加速、0.233Cd的风阻系数等配置均将出现在这款车型上,再加上安全性超高的“刀片电池”加持,比亚迪汉已经具有出圈的实力,期待。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近期,比亚迪汽车2022年内部销量目标在网络流出,即2022年比亚迪新能源销量指引为150万辆,其中60%为PHEV插电混动,40%为BEV纯电动。
销量配比足以看出比亚迪对PHEV产品的重视可见一斑。而刚刚过去的2021年,正是因为PHEV系列产品提供的近30万辆销量,才最终让比亚迪稳坐新能源一哥位置。
2021年,随着比亚迪DM-i系列秦PLUS、宋PLUS等优质供给的出现,PHEV历史性地迈入了“油电同价”阶段(与核心合资竞品价格相近),PHEV产品也开始走入主流消费者的视线。从11月份乘联会公布的数据看,PHEV市场批售销量已经达到8.5万辆的水平,在整个乘用车市场的占比达到惊人的4%。
如果说2021年是纯电动市场爆发元年,那么随着越来越多优质供给出现以及消费者认知的改变,我们认为PHEV市场已经进入了“爆发前夜”,2022年注定将成为PHEV的崛起之年。

而比亚迪的DM-i系列之外,也注定会涌现更多强势的PHEV新玩家,比如长城魏牌/哈弗DHT-PHEV、长安蓝鲸iDD以及吉利雷神混动等插电混动产品。而溢价能力虚高、产品综合素质较差的合资品牌命运则将和其在纯电动市场一样,毫无竞争力可言。
1、PHEV是汽车行业电动化转型的必由之路
刚刚过去的2021年,国内新能源乘用车(BEV纯电动+PHEV插电混动)市场迎来爆发式增长,行业全年批售量有望达到330万辆左右。
但,人们目光所至更多的是BEV,相比之下兼具燃油车、纯电动产品优势且市场增长潜力巨大的PHEV却被“忽视”。
事实上,在整个汽车行业“双碳”转型道路上,“纯电动+氢燃料汽车”的最终形态并非一蹴而就的,这意味着插电混动技术注定将在汽车行业这场渐进式的电动化过程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如何理解PHEV在这个过程中的重要性,不妨通过一个愉快的话题了解一下。
去年底NIO DAY期间,蔚来创始人李斌“搞不明白为什么大家还买油车”的言论,在网上引起极大的争议,一度冲上热搜榜。
支持纯电动车,支持油车的网友隔空喊话,一边倒推销着自己的观点,这也再度将“该买油车,还是该买纯电车”的问题抛到台前。
从产品供给端看,该买油车还是电车并非只有“非A即B”的选择,也可以“AB兼顾”,PHEV尤其是拥有较长纯电续航(100km+)的PHEV产品就是个很好的解决方案。
对纯电动车用户,痛点无非是则是续航里程焦虑、充电难、使用场景受限等问题,而燃油车用户则面临限号限行、综合使用成本较高以及NVH表现较差等问题。
但以比亚迪DMi、魏牌DHT-PHEV、长安iDD系列等为代表的长续航PHEV车型,则可以很好地解决两类用户的痛点,并兼具纯电动、燃油车的产品优势。
基于汽车行业渐进式电动化转型的现实性问题,以及PHEV产品本身所具备的拥有更广泛使用场景等优势,这也是中短期内我们更看好PHEV市场前景的主要原因。
2、PHEV市场将迎来“爆发”,最快2022-2023年迎来10%市占率
接下来我们了解下国内PHEV市场,在此之前,不妨先看看更成熟的欧盟市场。
2021年第三季度,欧盟乘用车市场PHEV渗透率达到9.1%,和BEV(9.8%)极为接近,几乎为1:1的比例。
但反观国内新能源市场,1-11月PHEV渗透率仅为2.6%,而BEV渗透率则高达12.3%,极不成比例。
不过,从11月份乘联会最新数据看,PHEV、BEV渗透率已经分别达到4%、16%,比率也从1:4.7变为1:4,显然PHEV细分市场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快速增长。
另外,易车研究院的一份调研数据显示,2021年有选购PHEV意向的用户占比高达15.37%,比2020年的4.67%高出三倍多,呈现爆发式增长态势,快速逼近由量变到质变的爆发临界点。
综上,可以看出目前国内新能源市场结构并不够“合理化”,同时PHEV细分市场即将迎来“爆发期”。而2022年则是这一轮PHEV黄金周期的开启之年,同时考虑到今年是PHEV新品大年(比亚迪DMi系列将迎来新款唐、汉、驱逐舰等,魏牌摩卡/拿铁DHT-PHEV、长安iDD、吉利雷神系列等新产品),预计全年PHEV市场有望达到120-150万辆区间。
而按照美国分析师Harry S. Dent, Jr的说法:一项新技术在渗透率达到10%之前被称之为导入期,发展相对缓慢;而一旦越过10%这一阀值,发展速度加快,进入成长期。
2021年国内乘用车市场BEV渗透率越过了10%阀值,甚至超过15%。同理,我们也有理由相信比BEV拥有更多使用场景的PHEV,最快会在2022-2023年复制这一成功。
3、2022年PHEV市场或呈现“一超多强”局面
从2021年全年的数据看,国内PHEV乘用车市场体量大概在60万辆左右,剔除以理想ONE等为代表的增程电动车,常规PHEV细分市场总量大概在50万辆左右。
这其中,仅比亚迪一家就拿下来272,835辆的销量,占据国内插电混动市场半壁江山,这也是比亚迪2021年全年新能源销量能够碾压其他车企(其他车企多为BEV路线,比亚迪为BEV+PHEV双产品路线),甚至单月销量“以一打十”(比亚迪单月销量达到特斯拉中国2-3倍,超过国内新势力品牌总和)的主要原因。
当然,尽管比亚迪当前在插电混动市场拥有压倒性的优势,但这仅仅是个阶段性现象。因为在任何一个竞争足够充分的细分市场,都不会出现一家市场占有率长期超过50%的品牌。
两年前的特斯拉如此,今天的比亚迪同样也会如此。
就像2020年下半年以来比亚迪汉、小鹏P7等自主品牌优质供给蚕食特斯拉Model 3的市场份额一样,我们相信长城魏牌DHT-PHEV、长安iDD以及吉利雷神系列等插电混动产品,也会靠着差异化的产品策略蚕食比亚迪在主流PHEV市场的份额。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考虑到溢价能力虚高且产品续航参数远低于自主同级别竞品等因素,在BEV市场毫无竞争力的合资品牌,在PHEV市场同样会被上述四大头部自主车企吊打。
因此,我们认为未来PHEV市场将是一场自主品牌,尤其是上述四大头部自主的狂欢,而PHEV市场的格局也将出会出现“一超多强”局面,即比亚迪(DMi+DMp)市占率稳居第一,长城魏牌+哈弗DHT-PHEV、长安iDD、吉利雷神系列插混产品进入第二销量梯队。
结语:
2022年国内PHEV市场将迈过100万辆门槛,甚至有望突破150万辆大关。
在“呼之欲出”的PHEV插电混动蓝海市场,比亚迪已经捷足先登,稳坐钓鱼台。
而比亚迪之外,2022年长城魏牌/哈弗DHT-PHEV、长安iDD、吉利雷神系列插混产品也将进入快速成长期,进而在PHEV市场收获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