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水浒》2,《骆驼祥子》3,《钢铁是怎样炼成的》4,《童年》某些人物形象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骆驼祥子》《朝花夕拾》的问题

作者&投稿:左丘修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林冲

林冲是《水浒传》中出场次数较多的一个人物,也是一个完全被恶势力、被黑暗
社会逼上反抗道路的形象。一开始林冲对奸臣恶势力的迫害逆来顺受、委曲求全
。可是恶势力总是不放过他,要置他于死地。当他完全看清社会的本质,认识到
对恶势力妥协是没有出路的时候,他由软弱变的刚强,积极地与命运抗争,表现
出了一个英雄形象。在林冲形象发展变化的过程中,也表现出了悲剧性。

林冲本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有一个美满幸福的家庭,若非林冲的妻子意外的
遇上高衙内,林冲的一生可能会平静的度过。然而,自从林冲的妻子遇到高衙内
后,林冲平静的生活被打破,这也成为林冲人生命运的转折点。从此,恶势力开
始迫害起林冲的家庭、家人和林冲本人。林冲先是受高俅迫害,差点被判成死罪
,后被发配沧州,但是高俅并没有放过他。高俅收买了押送林冲的两个差役董超
和薛霸,要他们在半路上杀掉林冲。幸得鲁智深相救,林冲才免于一死。到沧州
后,林冲被派去看管草料场,这时,高俅又派陆谦一伙去杀林冲,林冲被逼上了
绝路,同时也认清了社会的本质和奸人的面目,最终他杀掉陆谦一伙,上了梁山
踏上了反抗的道路。
林冲上山前后的形象是完全不同的,他的形象有一个发展转变的过程。一开始他
表现出的是逆来顺受、委曲求全,软弱的形象。这一形象在小说中有多处描写:
如小说第七回写到,林冲的妻子遭人调戏时,林冲本要发作的,可一看是高衙内
就立刻忍住了,赶紧息事宁人。同时,他也阻止别人为他抱打不平;当鲁智深赶
来为他出气时,林冲劝阻道:“原本是高太尉的衙内,不认得荆妇,实在无礼”
。[1]林冲本要痛打他一番,但怕太尉面上不好看。自古道,不怕官,就怕管。林
冲不合吃着他的请受,权且放过他这一会,最后只得放高衙内走。
1.委曲求全的软弱英雄
林冲在发配往沧州的时候,押送他的两个差役一路上对他百般折磨。给他带厚重
的枷锁、让他光脚走路、给他吃很少的食物,甚至用开水烫他的脚。这一切林冲
都毫无反应,顺受了对自己的折磨。后来走到野猪林,两个差役要杀他时,林冲
还是一点警惕都没有,要捆就捆吧,要是换成其他的好汉,在这种情形下是决不
会听天由命的。他到沧州后因为没有及时送给牢头银子被牢头骂做贼配军,一番
话说的林冲哪敢抬头。等他骂完了,林冲去取了银两,陪着笑脸说:“差拨小哥
,些小薄礼,休言轻微”。[2]想想林冲昔日在京师作教头时也是很威风的,现在
却被原属于自己手下的人辱骂,骂完后还要陪上笑脸,这些都表现了林冲的软弱
和逆来顺受。
林冲火烧草料场,风雪山神庙是其形象发展、变化的转折点。林冲沧州后被派去
看管草料场,这时他仍抱有幻想。希望通过改造,挣扎回去重见天日,继续过平
常人的生活。林冲的幻想太天真了,高俅又派陆谦一伙来杀他,幸亏他当时为在
草料场中,才逃过一劫。当他在山神庙里听见陆谦一伙的谈话时,林冲忍无可忍
了,他决心要为命运抗争了。于是,他一脚踢开山门,毫不犹豫的杀掉陆谦一伙
人,从这里已经可以看出林冲形象开始发生变化了,开始变得坚强了,但是他还
是有一点犹豫,如他在杀陆谦的时候,面对陆谦的求饶,他又心软了下不了手。
可是恶人就是恶人,陆谦却趁此偷袭林冲。这让他看清了恶人的本质,最终杀掉
陆谦一伙,义无返顾的踏上了去梁山的道路,踏上了积极反抗的道路。林冲也变
成了刚强的、积极抗争的英雄了。
2.积极反抗的真英雄
林冲上梁山以后,就完全是一个刚强的、积极反抗的英雄形象了。他上山以后,
面队王伦的排挤和压制,他先是争取留了下来,也没有因受气而鲁莽地将王伦杀
掉,毕竟王伦和高俅等奸人是完全不同的,可是当王伦要赶林冲下山时,林冲就
开始积极的抗争了,因为他已经走投无路了,赶他下山就等于把他往死路上逼。
此时的林冲已不会就此认命了,在王伦的一再相逼下将王伦杀掉,为自己争取到
了安身之处。后来朝廷派大军来围剿梁山,林冲总是积极请战,而且每次出战总
是胜利而归,完全的表现出了积极反抗的英雄形象。
“悲剧是历史的必然要求和这种要求实际上不可能实现的冲突”。[3]在林冲形象
的发展变化过程中,从另外的角度来看,林冲又是一个悲剧性的形象。林冲本来
是宋朝官僚阶层中的一员,有着幸福、美满的家庭。就因为高俅之子贪恋林冲妻
子的美色,害的林冲家破人亡,自己也沦为囚犯,最后不得不上梁山落草。此外
,陆谦本是林冲十分信任的好兄弟,但陆谦为了高官厚禄,背叛、出卖了林冲,
并且帮助高衙内霸占林冲的妻子、帮助高俅陷害林冲,甚至不惜要杀掉林冲来换
取荣华富贵。被自己十分信任的人出卖、陷害不能不说是一件可悲的事。后来,
高俅被捉上梁山林冲本可以杀掉他以解心头之恨,因为宋江的劝阻,林冲不得不
放高俅走,就因为这林冲被气的吐血而亡。一个为梁山作出巨大贡献的英雄竟被
气死,让人不由的为之感到惋惜。从这些方面都可以看出林冲的一生是很不幸的
,是一个悲剧英雄的形象。
总之,《水浒传》中林冲形象在上梁山前后是不同的,他的形象有一个发展变化
的过程。由一开始的软弱,委曲求全、逆来顺受,转变为上山后的刚强、积极反
抗的英雄形象。同时,小说中林冲也是一个不幸的、悲剧性的形象。

鲁智深

鲁智深,位列天罡,盖世英豪,从来处来,到去处去,赤条条无牵挂,说打就打,说骂就骂,说杀就杀,说砍就砍,不来一丝一毫的虚假,也决不受半点腌气,自己不受,也见不得别人受,路见不平,拔刀相助,顶天立地,仗义执言,禅杖打开危险路,戒刀杀尽不平人,拼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延安城里,三拳打死镇关西,五台山上,赤膊薅恼佛罗汉;大闹赤松林,烧瓦官古寺,夜宿桃花村,灭周通威风;倒拔垂杨柳,镇东京泼皮,授命野猪林,救林冲危难;水泊梁山,奏响聚义凯歌,中华青史,留得万世英名。响当当的男子汉,当当响的大丈夫,豪杰中的豪杰,英雄中的英雄。金圣叹自愧弗如:鲁达一片热血,直喷出来,令人深愧虚生世上,不曾为人出力!李卓吾赞不绝口:是仁人!是智人!是勇人!是圣人!是神人!是菩萨!是罗汉!是活佛!

“灵光一点,价值千金,佛法广大,赐名智深”,敬拜高僧,摩顶受记,智深乃佛门弟子,方外之人。但他却不守戒律,扰乱清规,我行我素,胡作非为,既不坐禅——十字横罗,鼻息如雷,又不忌口——酒也吃得,肉也吃得,人家骂和尚是秃驴,他也骂和尚是秃驴,佛殿后拉屎撒尿,酩酊中砸烂金刚,卷堂搅闹选佛场,出手打倒众禅客。然而,“率性而行,不拘小节,方是成佛做祖根基”。智深初上五台山,众僧谓其形容丑恶,貌相凶顽,不似出家模样,不可剃度。智真长老力排众议:“此人上应天星,心地刚直。虽然时下凶顽,命中驳杂,久后却得清净,正果非凡。汝等皆不及他。”中国禅宗,乃民众的宗教,批判的宗教,革命的宗教,不立文字,不尊佛祖,我心即佛,率性而为。智深即最具禅宗精神,不读经,不礼佛,心性本静,无念为宗,揭竿斩木,乃光大佛法,放火杀人,皆修行的功课。水浒传诗赞:

自从落发闹禅林,万里曾将壮士寻。

臂负千斤扛鼎力,天生一片杀人心。

欺佛祖,喝观音,戒刀禅杖冷森森。

不看经卷花和尚,酒肉沙门鲁智深。

成佛做祖,当之无愧。

武松

古代英雄似与酒结下了不解之缘,尤其是那些性格豪爽的壮士武夫,古典小说中常常通过写酒来表现英雄。酒在突出人物性格,深化主题思想,烘托环境气氛等方面,都显示出其特有的艺术魅力,而成为作品艺术美的重要组成部分。《水浒传》中的酒活了起来,与英雄融为一体,密不可分。酒成就了水浒的好汉,使其成为英雄,酒也因水浒好汉而五彩纷呈,在文学史上为人所称道。
在梁山泊众好汉中,武松应该算是最抢镜头的酒中豪杰。一出场还没多久,就是接二连三的醉打系列,十八碗烈酒下肚,景阳冈上赤手空拳打老虎;受施恩相托,快活林醉打蒋门神;还有醉打孔亮。第一次是无心之醉,顺手打虎;第二次是有心买醉,专门找茬;第三次则是酒后生事无理取闹。三段故事都写得都极其生动,前两次尤其精彩。
武松是一个专打天下强暴的义士,是一位叱咤风云的孤胆英雄。这一形象,数百年来一直激荡着人们的心灵,受到读者敬仰。施耐庵为什么能把这一形象刻画得如此鲜活动人呢?我认为其中最主要的艺术手段就是运用美酒烘托,可以说武松是美酒烘托出来的英雄。施耐庵运用浪漫主义的想象和夸张手法,借助“酒”这种媒介,塑造了武松的旷古英雄形象。
武松打虎是一系列精彩故事即所谓“武十回”中的第一个。通过他在景阳冈与老虎惊心动魄的生死搏斗,这位草泽英雄便初露头角,使他在卷入尖锐激烈的矛盾之前就在读者面前显出了英雄本色。
武松景阳冈打虎之前,进入酒店的第一句话是:“主人家,快把酒来吃。”有此句,才有连吃十八碗酒的豪饮,才有“三碗不过冈”的韵味,才有半醉半醒上冈的逸趣,才有醉态折棒的波折……一句话生出多少文章,故金圣叹批道:“好酒是武二生平,只此开场第一句,便如闻其声,如见其人。”[1]情节的高潮固然是打虎,写得惊心动魄。然而在此之前,作者却用了大量篇幅叙写了武松在酒店喝酒的情形。先写阳谷县地面一家酒店在招旗上写着“三碗不过冈”五个大字,点明了酒的烈性、后劲。下边一系列戏剧性情节都由此敷衍而出,正是围绕着这叫“透瓶香”又名“出门倒”的烈酒,反复铺写喝酒的武松与店家之间的争执冲突,增添了许多韵味情趣。
接着,则是借助巧妙的醉态描写,着意加重打虎气氛的紧迫感和危机感。从武松的言行可以看出,他处于一种半醉状态。文章之妙就在这半醉半醒中:若武松醉成烂泥,那定然是酿成虎吃人的恶果。若武松全然清醒,则不会误入乱树林的险恶境地,也不至于手忙脚乱地打折哨棒,造成赤手空拳打虎的局面,从而使显示出英雄的刚强与勇力。至此,作者通过层层渲染,已最终完成了浓重的打虎氛围的布置。
一般过往行客“三碗不过冈”,而武松则是一气吃了十八碗“却又不曾醉”。数次斟酒,写武松三番叫好:“这酒好生有力气!”“好酒!”“端的好酒!”粗看似乎主次不分,轻重倒置。然而这正是作者的高明之处:写酒就是写武松,写吃酒就是写打虎。英雄赞好酒,好酒衬英雄。单是通过他的酒量食量,一个“大碗喝酒,大块吃肉”、性格豪爽、争强好胜的打虎英雄就已经站在我们的面前。
酒壮英雄胆,酒添英雄力,饮酒与打虎,紧密相连,不可分割,成为一个有机整体。如果删去吃酒的描写,武松打虎就要大为减色,甚至简直不可思议,人物形象也绝不可能象现在这样血肉丰满,真实动人。
第二十九回写“武松醉打蒋门神”,这是全书极为精彩的回目之一。精彩在于传神的细节刻画,在于绘声绘色地表现人物的个性、神态和气质,在于惟妙惟肖地披露人物的心理活动。如描写武松与施恩那充满自信乐观,而又荡漾着诙谐轻松气氛的对话;描写那一波三折、悬念高筑的“无三不过望”;描写武松那机敏灵活,又令人发笑的挑逗撩拨……这都是人物个性气质的活生生体现,计有五千余言,占这个回目篇幅的百分之九十以上。而真正写“打”,则只有三百字左右。虽然“打”的描写也非常成功,但如果去掉前面那些铺垫、渲染,这“打”的艺术将黯然失色。所以“醉打蒋门神”一回,关键词不是“打”,而是“醉”。
醉打蒋门神,夺取快活林这一回目,写出了武松有勇有谋,既写他借酒发威,凭着超人的勇力制服蒋门神,又表现了他粗中有细,他要在看清对手的相貌及周围环境后才开始摆开架式与之对打。
要打蒋门神,武松只提一个要求:“无三不过望”,即出城后,每遇见一个酒店,你必须请我喝三碗酒,否则“便不过望子去”。武松教训了蒋门神后,邀众高邻庆贺,直吃得尽醉方休。
对喝酒过程,施耐庵是用墨如泼,通过层层铺垫,把个“身长八尺,一貌堂堂”的血性男儿,“浑身上下有千百斤气力”的江湖好汉武松借酒“寻衅”,为民除害的壮举描写得淋漓尽致。醉打蒋门神的故事,一言以蔽之,酒也。因酒店被夺而起,靠酒引蛇出洞,凭借酒力制敌,最后又喝酒庆功。故金圣叹评点说:“奇绝妙绝之文,无一笔不在酒上出色。”
前面醉打蒋门神还是“假醉”,那么第三十二回写“醉打孔亮”却是“真醉”了。武松夜走蜈蚣岭以后,不分青红皂白,醉打孔明和孔亮!这只是作者为了以后文字的发展做铺垫。在关于武松的故事中,特别注意细节的真实,着眼于刻画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英雄并非不食人间烟火,英雄并非十全十美,唯其如此,英雄才有真实性,文学才有生命力。王望如评曰:“其于虎也,先醉后打;其于蒋门神也,先醉后打;其于王道人也,先杀后醉;其于张都监也,先杀后醉。或打或杀,皆籍酩酊以佐其神威,酒之动气甚矣哉!”[2]
衬托是文学描写的重要手法之一,通过烘云托月能更好地突出主体描写对象。《水浒传》对武松形象的塑造很少通过正面描写来进行,而主要是通过施恩父子、景阳冈店家等人物的言行以及惊讶的表情,通过写酒性之烈、碗数之多来侧面描写武松的勇力,这样写无疑能取得更加引人入胜的艺术效果。
总而言之,《水浒传》中描写最光彩夺目的英雄莫过于武松,景阳冈打虎、斗杀西门庆、醉打蒋门神、血溅鸳鸯楼,都很痛快。而与武松有关的一切活动几乎都是与酒联系着的。酒是英雄的伴侣,友情的纽带。难以想象,如果没有酒这一媒介,武松还会有这样大的艺术魅力吗?在中国老百姓的心目中,武松几乎成了力量和正义的化身。但作为宋代绿林好汉的一个典型,他却带有那个时代的草莽英雄与生俱来的性格缺憾:常常嗜酒若命,仗酒使性。此为美酒带给武松的缺憾。
他的身上集合着许多英雄的特征,所以金圣叹称他为“天人”。但他并不是真正的天人,而是地上的人。他有人的局限性。例如在景阳冈打虎这段文字中,施耐庵除生动地描写了他一波三折的打虎过程,表现了打虎的艰难,进而表现了他的英雄气概外,还突出了他打死老虎之后的筋疲力尽,以至于当他看到伪装成老虎的猎人时,以为又见到老虎,心里产生了“我今番罢了”的恐惧。这种与大无畏的英雄气概似成天壤之别的畏惧心理,非但没有玷污英雄,反而使武松的形象更为逼真动人。作品的成功之处正在于此。作者在较广阔的层面上,在对一些重大事件的叙述中,真实而准确地反映了人物性格的多面性,尤其是不掩饰与其英雄本质相矛盾、相杂糅的某些缺憾。那么,美酒带给武松的性格缺憾到底表现在哪些方面呢?我们还是先来看看第二十三回中打虎上山前的武松吧。
武松自在柴进府上与宋江分手后,本来是想回家看哥哥的。可是当路过景阳冈下的酒店时,不禁被“三碗不过冈”的招旗吸引了。于是全不顾酒保的提醒和劝阻,一气喝了常人酒量极限的五倍——十五碗。以至于酩酊大醉,误入虎口。不可避免地爆发了一场不是虎死就是人亡的惊心动魄的殊死战斗。最后借助酒力打死了大虫,保住了性命。这次行动虽然在客观上为百姓除了大害,其实是并不值得过于褒扬的。因为:其一,他上山前喝酒,并不是为了壮胆打虎,而是一种不听忠告的肆意酗酒。他曾扬言威胁酒保说,不让他吃饱喝足,“引老爷性发,通叫你屋里粉碎!把你这鸟店子倒翻转过来!”其二,后来打虎,也不同于鲁智深为仗义救人而主动去拳打镇关西,而是误入绝境时的一种被动的、本能的抗争,是别无他途的惟一选择。因此可以说,景阳冈打虎,实属因酒而起、迫于无奈。这一事件除展示了武松的勇猛过人、力大无比外,还反映了他的好酒、嗜酒,以酒为命的性格缺憾。作者在叙述武松英雄故事的过程中,还在多处对他的这一性格缺憾作了有意无意的披露。例如:在第二十三回武松刚出场时,作者就通过写宋江与武松的灯下交谈告诉读者,武松当初在家乡干事时,“因酒后醉了,与本处机密相争,一时间怒起,只一拳,打得那厮昏沉”以为出了人命,因而逃亡江湖。在这一回中作者还写道,柴进之所以对武松先亲后疏,也是因为武松“但吃醉了酒,性气刚,庄客有些顾管不到的,他便要下拳打他们,因此满庄里庄客,没有一个道他好”。
此外,在第二十六回中还有两处对武松的侧面描写。一处是在武松东京出差回来之前,作者借何九叔之口告诉读者,“他(武松)是个杀人不眨眼的男子”;另一处是在武松回来之后,又借写邻居的反应这样写武松:“两边众邻居看见武松回了,都吃了一惊,大家捏两把汗,暗暗地说道‘这番萧墙祸起了!这个太岁归来,怎肯干休?必然弄出事来!’”这些侧面描写既写出了武松的不容欺侮、不畏邪恶的英雄气概,也反映了他凶狠暴戾、令人畏惧的性格缺憾。
从这些材料中可以看出,作为一个义胆侠客,武松除具备刚烈、正直的英雄本色外,还常常嗜酒如命、爱使酒性,甚至寻衅滋事。他血溅鸳鸯楼、再进十字坡,被孙二娘改扮成行者后的经历,更加充分地证明了这一点。请看第三十二回的有关叙述:离开十字坡后,武松来到了白虎山下孔家庄小酒店里。由于他是出家人打扮,再加上当时酒店里确实没有好酒,只有地主孔太公小儿子孔亮预订的肉及其自备的白瓷瓮酒,因此店主以实相告。这本来不该再计较了,可是看着对面而坐的孔亮一行好酒好肉香气四溢,而自己面前却只有茅柴白酒和家常熟菜,我们这位视酒肉为第二生命的英雄半刻也不能容忍了!于是上演了一场为酒肉而战的闹剧。最后,店主庄客被打得瘸手瘫脚,如鸟兽散。就连还会几套拳脚的独火星孔亮也被武松在其“实落处”一连打了二三十拳,末了被丢进了门外的溪里。结束了这场酒肉之争后,武松志得意满地说:“好呀!你们都去了,老爷却吃酒。”这自鸣得意的话,再次表现了武松嗜酒如命,为了酒肉而不顾一切的性格缺憾。这种缺憾在他后来浪迹江湖的生涯中还有多次表现。这种性格缺憾不仅表现在武松身上,还表现在水浒中不少绿林好汉这个英雄群体身上。如第十回写林冲在山神庙杀了陆谦等仇人后,在庄外草屋里与几个看夜的庄客争酒吃,因夜深天寒,人多酒少,最后林冲轰散了庄客,也曾志得意满地说:“都去了,老爷快活吃酒。”再如,表现梁山好汉基本的人生追求的口头禅“大碗喝酒,大块吃肉”、“大秤分金银,大碗吃酒肉”就是明证。可见这种性格缺憾的典型性和普遍性。
纵观武松的性格,我们对《水浒》人物描写的特点有了更为具体的了解。《水浒》人物描写的成功之处不仅在于它将108将中的许多英雄描写得个个面目不同,更在于它活生生地勾画出了这些英雄性格的不同侧面:既描写了他们“路见不平一声吼,该出手时就出手”的扶危济困、除暴安良的英雄业绩,也反映了他们有时不该出手也出手的蛮横霸道;既展示了他们“你有我有全都有”的大同世界的理想蓝图,又渲染了他们“生死不渝一碗酒”(电视连续剧《水浒》主题歌词)的简单盲目的豪侠情怀。总之,小说既展示了他们光彩照人的崇高精神,也不掩饰其作为当时特定社会土壤的产物所不可避免的“土腥味”——混迹于中下层社会中的江湖侠客的义气和痞气。通常说来,缺憾总是不完美的。然而它又是任何一个真实的人所不可避免的。真实的人既具有人的创造性、能动性,又具有人的缺陷、缺憾,或曰局限性。具有创造性、能动性,人才区别于动物;具有局限性,人才区别于神。同理,“当一个人被排除一切善的时候,便成了魔。而当他被排除一切缺点及弱点时,又成了神;这种魔性与神性,乃是人的性格一极的畸形化——性格单一化的极端化。”[3]文学艺术一旦堕入这种极端化,就会变质,就会从人学蜕化成魔学或神学,从而丧失文学的本性。那当然谈不上什么文学价值、艺术价值和美学价值了。“美学中的所谓‘缺陷美’,往往能有力地表现出人性美。‘完美’与‘美’并不相等,‘缺陷’与‘丑’也不相等。”[4]由于人世间纯粹完美与纯粹缺陷的性格并不存在,因此,真实的性格,美而有魅力的性格,常常是在美丑、善恶矛盾统一的关系之中。“‘美恶并举’是矛盾状况,‘美丑泯灭’是统一状态。‘高大全’性格的追求在美学上的错误,就是不了解“缺陷”在艺术环境中也可以作为美的构成成分,不了解绝对“完美”并非真正的美的境界。[5]由此看来,作者这种“美恶并举”、“美丑泯灭”如“明镜照物,妍媸毕露”的写法,非但不会贬损这些英雄在读者心目中的地位,反而会使之更真实可信、更亲切动人。正如狄德罗所言:“说人是一种力量与软弱、光明与盲目、渺小与伟大的复合物,这并不是责难人,而是为人下定义。”[6]今天,我们对武松的性格缺憾作如上浅析,决非苛求于古人,而是为了走近古人、看清古人,进而从熠熠生辉的我国古典文学的人物画廊中寻得艺术的和人生的真谛,为塑造出更为真实可信的艺术形象提供一面历史的镜子。

祥子

http://www.shineblog.com/user4/qianmoyehe/archives/2006/415927.shtml

保尔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62676689.html

阿廖沙和外祖母的分析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62676689.html

文字太多放不下了,所以就放连接了.LZ你另外加分怎么个加法?

1。

林冲:
在《水浒》中,林冲算是出现的比较早的人物。绰号豹子头。曾跟随周侗学艺。原为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武艺高强。因他的妻子长得漂亮,所以被高俅儿子高衙内调戏,林冲被当朝权奸高俅设计误入白虎堂,蒙冤刺配沧州,在发配沧州时,幸亏鲁智深在野猪林相救,才保住性命。被发配沧州牢城看守天王堂草料场时,又遭高俅心腹陆谦放火暗算。林冲杀了陆谦,冒着风雪连夜投奔梁山泊。被迫投奔梁山农民起义军,一直得不到白衣秀士王伦的重用。晁盖、吴用等智取生辰纲后来到梁山,林冲一怒之下杀了王伦,把晁盖推上了梁山泊首领之位。屡建战功。 在征讨江浙一带方腊率领的起义军胜利后,林冲得了中风,被迫留在杭州六和寺养病,由武松照顾,半年后病故。他一出场就让我们觉得这个人物是个角色。因为英雄识英雄,他杀了王伦,捧上了晁盖,在之后屡次的征战之中,经常在危急时刻出手相助。当然,这个英雄的性格也有他的不足之处。他完全可以说是一个悲剧英雄,因为他是被恶势力逼上梁山。他的性格中有着顺应天命与懦弱,缺少着一股豪迈、敢于抗争的英雄之气,有着太多的中国人的影子,但人物形象却深入人心。

鲁智深:
中国四大名著之一、古典章回小说《水浒传》里的重要英雄形象,在梁山一百零八好汉中排名十三,他姓鲁名达,出家后法名智深,又因其天性不喜被拘束且好抱打不平,故又被人称作“花和尚”。鲁智深在上梁山之前是经略府提辖,因救民女金氏而打死当地恶霸镇关西,为避祸在五台山文殊院出家为僧;在寺院因酒后闹事,在智真长老的推荐下携书信往投汴京大相国寺,在东京相国寺守留菜园期间偶遇林冲并与之结下深厚的友谊,后来在林冲蒙冤受难之际救下林冲,直到后来遇到杨志,与曹正等人夺得二龙山并做头领,在三山聚义大战呼延灼后,同其他人一起上了梁 。他的人物形象性格正与林冲相反:爱憎分明,刚爽豪迈,见义勇为,粗中有细,扶危济困,疾恶如仇,慷慨大方,重义疏财,率直粗犷,勇而有谋。他的骨子里就没有“顺从”这个词,只要是遇见恶势力,绝对是要与其抗争到底,所以他的一生“逢夏而擒,遇腊而执,听潮而圆,见信而寂。”他的结局更能够让人们理解与认同。而这个人物形象也多用作为好汉的象征。

武松:
称号“行者”,因为排行第二,又名武二、武二郎,河北邢台清河县(有记载武松早是阳谷县人,经近期考证为今邢台市清河县人)人,是《水浒传》的一个主角及《金瓶梅》的重要配角。他是陕西大侠铁臂膀周侗的弟子,其武艺高强,有勇有谋,是一个下层侠义之士,崇尚的是忠义,有仇必复,有恩必报,他是下层英雄好汉中最富有血性和传奇色彩的人物。他是义烈典型,其武艺高强,有勇有谋,是一个下层侠义之士,崇尚的是忠义,有仇必复,有恩必报。武松的性格最能让老百姓接受,“打虎英雄”的形象更是深入人心。山东人喜欢别人称自己为“二哥”也是源于武松。他是下层英雄好汉中最富有血性和传奇色彩的人物,被广为传诵。

2。

祥子:
老舍先生在塑造这个人物形象时,可谓是用心良苦。祥子是个有着好胜心的年轻人,总希望自己能够干出成绩,老实、健壮、坚忍、自尊、好强、吃苦耐劳,他的性格里有着当时的人们所缺少的良好品格。而随着人生的三起三落,他的性格也随之起了变化,特别是在小福子自杀后,他彻底被旧社会吞没了:麻木、潦倒、狡猾、好占便宜。就像鲁迅先生的话“哀其不幸,怒其不争”。这个人物形象充分表现了在20年代之后中国社会是怎样吞噬一个有着优秀品质的人。这个人物形象更是当时中国人的真实写照。

3。
保尔: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刻画了一个勇敢、坚韧、顽强、无畏,有着很强的自尊心的人物形象。保尔的成功塑造在于,他的那种人们最欣赏的顽强拼搏、与死亡相抗争的勇气。年轻时候的保尔倔强、放荡不羁,这也为之后作为布尔什维克党的重
要骨干出现的坚持,以及面对死亡时的奋力抗争做了极大的铺垫。对于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保尔来说,可以为了党而牺牲,但决不能被病魔击倒。保尔一直没有参加过什么战争,而他的经历却比其他参加战斗的人物形象更加让人钦佩与感动。人最宝贵的是生命。它给予我们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
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时不因虚度年华而懊悔,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这样在他临死的时侯就能够说:“我已把我整个的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保尔的这句话使得这个人物更加丰富而成功。

林冲

从艺术角度而言,小说形象中所包含的性格特征的层次越丰富越好。纵观林冲这一人物形象,他具有四个层次的性格特征。其一:委曲求全的忍耐性格。作为一个禁军教头,他曾得到高俅的提携,他对他的顶头上司毕恭毕敬。即便是刺配沧州,言及高俅,仍称之为高太尉。如课文中林冲对李小二这样说:“我因恶了高太尉,生事陷害,受了一场官司,刺配到这里⋯⋯”这给人的感觉是林冲受罪乃因自己有过在前。而反观林冲之前的表现,无一不是逆来顺受。其二:以牙还牙的报复心理。就节选部分看,课文先借李小二的话“林教头是一个性急的人,摸不着便要杀人放火”,侧面传达出林冲这一性格特征。当他得知陆谦、富安追至沧州欲加害于他时,不禁大怒,四处寻仇,最后在山神庙手刃仇敌,上了梁山,走上反抗的道路。其三,救弱济贫的侠义气概。作为达官显宦,林冲不同于谄上欺下的贪官污吏。他对下层百姓具有恻隐之心,是一个有正义感的将官。课文开头有关林冲救过李小二免送官司的插叙,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其四:谨小慎微的细致个性。最能体现此点的就是在林冲往市井买酒之前,先将草屋里火炭盖了;而当他回到草屋时,发现两间草厅已被雪压倒,此时课文这样描写: (林冲) 恐怕火盆内有火炭延烧起来,搬开破壁子,探半身入去摸时,火盆内火种都被雪水浸灭了。这些细节,固然对情节发展具有铺垫作用,但也生动地凸现出林冲个性中精细的一面。
应该指出,林冲四个层次的性格特征并不是面的叠加,而是线的交错,而且它们的强弱也是不一样的。
二、两极化的性格变异
美学家朱光潜曾说过:“世间事物最复杂因而最难懂的莫过于人。”人之所以复杂难懂,其中一点就在于人性格的多样性。成功的小说是很能表现这一点的,并且很注意多样性之间的发展变化,充分地表现人物的性格变异。林冲写得比其他水浒人物好,除了写出他多层次的性格特征外,还写出其性格的发展变异。林冲的性格,最突出的是他委曲求全的忍耐性格和以牙还牙的报复心理,这是两极化的性格。施耐庵并没有把林冲的某一性格侧面单极地夸张化地层层递进,而是通过时空环境的改变,引发人物的性格产生变异。
在发配沧州之前,林冲生活在一个养尊处优的安逸环境中(顺境) ,突来的横祸(逆境) 使他性格中忍耐的一面充分地显现出来。直至发配沧州,陆虞侯、富安未来之前,林冲基本上是扮演一个委曲求全、逆来顺受的角色。随着时间的推移,对立一方不断加害(这其实是作者在制造一种极端情景,通过层层加压,把林冲性格的另一极逼出来) ,于是,潜隐在林冲性格深处的反抗元素经过相当程度的积淀后,骤然飙升。陆谦等人火烧草料场,此时的林冲,所有的幻想消失殆尽,在报仇的同时也完成了性格的变异过程。这种变异了的性格决定了林冲走上梁山,并且日后成为水浒阵营里最为“革命”的一个人物,较之同类人物(本为朝廷官员,后上梁山) ,林冲与朝廷的决裂要彻底得多。
必须注意,林冲这两极化的性格元素,并非是前此后彼,你有我无的排斥对立,更不是简单机械地相加;相反,它们互相融合,互相转化。区别的只是在不同环境、不同阶段,它们的主次地位不同而已。所以,林冲最后反抗性格的形成,不是一种从无到有的突现,而是一种主次转化的结果。
三、一元化的性格整体
林冲这一人物形象之所以丰满完整,除了以上两点外,还在于他的性格运动呈现出一种相对稳定性和一贯性。而只有性格的丰富性和统一性相统一的人物形象才是一种有机的生命体。正如黑格尔说:“人物性格必须把它的特殊性和它的主体性融会在一起,它必须是一个得到定性的形象,而在这种具有定性的状况里必须具有一种一贯忠实于自己的情致所显现的力量和坚定性。如果一个人不是这样本身整一的,他的复杂性格的种种不同的方面就会是一盘散沙,毫无意义。”
那么,林冲形象的“定性”又是什么? 我认为是随遇而安。顺境时的林冲自不必说,逆境时的林冲也不是那种忍辱负重、将以有为的人物。这种定性使林冲在不同环境中都在认真地扮演不同的角色:在东京,他逆来顺受,连老婆给高衙内调戏了,都忍了,目的就是当好他八十万的禁军教头;野猪林险遭不测也忍了;在沧洲,他苟且偷生,既来之,则安之,当好囚徒;逼上梁山后, 便安心当个“梁山贼寇”。“忍”和“安”是林冲性格定性的核心内容。
因此,林冲多层次的性格特征是围绕随遇而安这一定性的,以此为核心作“向心式”的扩散。即使是像忍耐屈从和报复反抗这样完全不同两极化的性格,也还是相互统一于其定性内部的。

鲁智深

(1)爱憎分明,刚爽豪迈,见义勇为,粗中有细,扶危济困,疾恶如仇:他非常同情关心被当地恶霸镇关西欺侮的金家父女,在倾听完金氏父女的控诉后,主动向金氏父女赠送银两,亲自保护他们逃离虎口;等到金家父女逃离虎口后,他才来到镇关西肉铺前激怒郑屠,让其对自己动手,最终为民除害,这些表现了他扶危济困、嫉恶如仇的优秀品质。

(2)慷慨大方,重义疏财:与金家父女没有任何关系,但当倾听完金家父女的控诉后,马上主动提出要给金家父女盘缠让他们回东京,当他掏出自己所有的银子觉得不够时,便向旁边的李忠求助银两,当李忠不爽利地摸出二两银子时,鲁达便认为李忠不仗义,将那二两银子丢还他。

(3)率直粗犷,勇而有谋,粗中有细:为了保证金氏父女能平安的离开,鲁达竟在店门口“坐了两个时辰”拖住店小二追寻金氏父女的举动,“约摸金公去得远了,方才起身。”
在惩治恶霸镇关西的时候,不是不问青红皂白就动手,而是采取先激后打的策略,让郑屠手持剔骨尖刀先动手,将他引到街上,当众质问郑屠,让大家了解“拳打郑屠”是正义的行动,直到后来不慎失手打死郑屠,他也是随机应变,遇险不惊:“这厮诈死,洒家和你慢慢理会。”“一头骂,一头大踏步走了”……这些都表现了鲁达的勇而有谋、粗中有细的性格特点。

武松

在后代传说中,武松一直被认为体现了中国人心目中英雄“快意恩仇”的形象。但是,近代也有人,特别是女权主义者认为,武松不分青红皂白的杀戮行为,以及其对妇女生命的藐视,并不值得提倡。
赞诗
直裰冷披黑雾
戒箍光射秋霜
额前剪发拂眉长
脑后护头齐项
顶骨数珠灿白
杂绒条结微黄
钢刀两口迸寒光
行者武松形像
■人物分析:
●武松:义烈典型,宋江内心潜意识快意歼仇的表徵。
http://baike.baidu.com/view/2817.html

祥子
起初:老实、健壮、坚忍、自尊好强、吃苦耐劳;

最后:麻木、潦倒、狡猾、好占便宜
老舍的《骆驼祥子》中的祥子是身强力壮的青年农民,失去父母和土地后,被迫跑到城里,在刘四开办的人和车厂当上了人力车夫。好胜、要强的祥子凭著力气拉车挣钱,指望自己能买一辆漂亮的洋车,不再受拴车人的气,做 一个"自由的洋车夫"。他早出晚归,忍饥受冻,风里雨里整整拼了3年,终於攒足了100元,买了一辆新车。

20年代的北京,军阀混战,兵荒马乱,祥子了生存,还是起早贪黑地拉车,一天,他拉著车刚出西直门就被几个抓夫的大兵连人带车给抓走了。在队伍逃走时,祥子痛心地看到自己的洋车拉著炮弹滚到山涧里去了…… 大兵们逃散了,祥子意外地拣了乱军留下的三匹骆驼。他卖了骆驼,又回到了车厂,幻想著再买辆洋车。大家传说祥子卖了30匹骆驼,发了大财,给他取了个绰号叫"骆驼祥子"。

人和车厂厂主刘四的女儿虎妞,三十七八岁了还没嫁人。车厂里的大事小事全凭她一人操持,她人泼辣,没人敢惹。她爱上了比自己小10多岁、老实巴交的祥子,拉他到屋里喝酒,祥子被灌醉后不能自持,被虎妞给缠住了。

事后,祥子又羞又悔又恨,摆脱虎妞,他来到一位具有民主思想的大学教授曹先生家拉包月车。曹家人待他非常和蔼,主仆相处十分融洽。祥子把挣的钱都攒在闷葫芦罐里,一心还想买辆车。不料,虎妞找上门来,硬说有了身孕,一定要和祥子成亲。这时,一个跟踪曹先生的侦缉队员来到下房,把祥子辛辛苦苦攒的钱全抢走了。连遭厄运的祥子只好离开曹家,又回到人和车厂,地痞流氓出身的刘四,认定祥子高攀虎妞,是惦记他那60多辆洋车,认女儿嫁给一个车夫是丢他的脸,扬言宁肯放火把车厂烧了,也不让他们得到便宜。

虎妞表示非嫁给祥子不可,祥子只得和虎妞成了亲。刘四卖掉了车厂,人也无影无踪了。祥子婚后住在穷苦人生活的大杂院里,街坊二强子也是拉车的,他了一家人活命竟逼女儿小福子卖身娼,祥子对小福子的遭遇充满了同情。

不久,虎妞难而死,小福子心中早已隐藏著对祥子的感情,可是穷困却不能使他们结合。祥子对小福子说:"你等著,等我混好了就来接你!"然而,生活的煎熬,使小福子再不能等待了。当对未来充满希望的祥子去接她时,只见到树权上挂著她上吊的绳套。

好胜心强的祥子在绝望中走向毁灭,终於被那吃人的社会吞没了。

保尔

保尔从小在苦水中长大,早年丧父,母亲替人洗衣、做饭,哥哥是工人。保尔12岁时,母亲把他送到车站食堂当杂役,他在食堂里干了两年,受尽了凌辱。

十月革命爆发后,保尔的家乡乌克兰谢别托夫卡镇也和苏联其他地方一样,遭受了外国武装干涉者和国内反动派的践踏。红军解放了谢别托夫卡镇,但很快就撤走了,只留下老布尔什维克朱赫莱在镇上做地下工作。朱赫莱在保尔家里住了几天,给保尔讲了关于革命、工人阶级和阶级斗争的许多道理:“现在全世界都着火了,奴隶们起义了,他们要把旧世界推翻,但是,为了这个,需要的是一伙勇敢的、能够坚决斗争的弟兄。”朱赫莱的启发和教育对保尔的思想成长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突然,朱赫莱被匪徒抓去了。保尔急着四处打听。一天,在匪兵押送朱赫莱的时候,保尔出其不意地猛扑过去,把匪兵打到壕沟里,与朱赫莱一起逃跑了。但是由于波兰贵族李斯真斯基的儿子维克多的告密,保尔被投进了监牢。从监狱出来后,保尔拼命地跑,他怕重新落入魔掌,不敢回家,便不自觉地来到冬妮亚的花园门前。他纵身一跳,进了花园。冬妮亚喜欢保尔的“热情和倔强”的性格,保尔也觉得冬妮亚“跟别的富家女孩不一样”。后来他们又有几次见面,慢慢地产生了爱情。保尔为了避难,便答应了冬妮亚的请求,住了下来。几天后冬妮亚找到了保尔的哥哥阿尔青,他把弟弟送到喀查丁参加了红军。

在一次激战中,保尔头部受了重伤。但他以惊人的顽强毅力战胜了死亡。出院后,他已不宜于重返前线,便参加恢复和建设国家的工作。在这里他同样以工人阶级主人翁的姿态,紧张地投入各项艰苦的工作。他做团的工作、肃反工作年的《德法年鉴》。编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文章,并直接参加艰苦的体力劳动。在兴建窄轨铁路中,保尔表现了高度的政治热忱和忘我的劳动精神。

保尔自从在冬妮亚家里与她告别后,只见过她两次面。第一次是他伤愈出院后,最后一次是在铁路工地上,保尔发现,随着革命的深入,他们之间的思想差距越来越大了,他们已经完全没有共同语言了,于是便分道扬镳。

在筑路工程快要结束时,保尔得了伤寒。病愈后他又回到了工作岗位。他参加了工业建设和边防战线的斗争,并且入了党。但是,由于保尔在战争中受过多次重伤和暗伤,后来又生过几次重病,加之他忘我的工作和劳动,平时不爱惜自己的身体,体质越来越坏了。1927年,他几乎完全瘫痪了,接着又双目失明。严重的疾病终于把这个满怀革命热情的年轻人束缚在病榻上。但保尔在肉体和精神上都忍受着难以想象的痛苦的情况下,重新找到了“归队”的力量。他给自己提出了两项任务:一方面决心帮助自己的妻子达雅进步;另一方面决定开始文学创作工作。这样,“保尔又拿起了新的武器,开始了新的生活。”

阿廖沙

阿廖沙 ——父亲 彼什科夫(手工业者、老实本分)
——母亲(善良的下层妇女)
——继父(脾气暴躁毒打妻子)
童年》是高尔基以自身经历为原型创作的自传体小说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其他两部分别为《在人间》《我的大学》)。它讲述的是阿廖沙(高尔基的乳名)三岁到十岁这一时期的童年生活。小说从“我”随母亲去投奔外祖父写起,到外祖父叫“我”去“人间”混饭吃结束,生动地再现了19世纪七八十年代俄罗斯下层人民的生活状况。外祖父开了家染坊,但随着家业的衰落,他变得吝啬、贪婪、专横、残暴,经常毒打外祖母和孩子们,狠心地剥削手下的工人。有一次阿列克谢因为染坏了一匹布,竟被他打得昏死过去。幼小的阿廖沙也曾被他用树枝抽得失去知觉。他还暗地里放高利贷,甚至怂恿帮工去偷东西。两个舅舅也是粗野、自私的市侩,整日为争夺家产争吵斗殴,疯狂虐待自己的妻子。在这样一个弥漫着残暴和仇恨的家庭里,幼小的阿廖沙过早地体会到了人间的痛苦和丑恶。
然而就是在这样一个可怕的环境里,也不乏温暖与光明。这就是以外祖母为代表的另外一些人,另外一种生活。外祖母慈祥善良,聪明能干,热爱生活,对谁都很忍让,有着圣徒一般的宽大胸怀。她如一盏明灯,照亮了阿廖沙敏感而孤独的心,她还经常讲一些怜悯穷人和弱者、歌颂正义和光明的民间故事给阿廖沙听,她对阿廖沙的影响,正像高尔基后来写的那样:“在她没有来之前,我仿佛是躲在黑暗中睡觉,但她一出现,就把我叫醒了,把我领到光明的地方……是她那对世界无私的爱丰富了我,使我充满坚强的力量以应付困苦的生活。”另外,还有乐观纯朴的小茨冈、正直的老工人格里戈里、献身于科学的知识分子“好事情”,都给过阿廖沙以力量和支持,使他在黑暗污浊的环境中仍保持着生活的勇气和信心,并逐渐成长为一个坚强、勇敢、正直和充满爱心的人。
作为一部自传体小说,《童年》讲述的是作家一段沉重的童年往事。对于他所经历过并在心中留下过伤痛记忆的人和事,那些“铅一般沉重的丑事”,作家在叙述的时候,心情不可能是轻松的,因此这部小说的基调在整体上显得严肃、低沉。但另一方面,小说是以一个小孩的眼光来描述的,这样就给一幕幕悲剧场景蒙上了一层天真烂漫的色彩,读起来令人悲哀但又不过于沉重,使人在黑暗中看到光明,在邪恶中看到善良,在冷酷无情中看到人性的光芒,在悲剧的氛围中感受到人们战胜悲剧命运的巨大力量。

外祖母

与对外公那类人的厌恶相反,作者通过对外婆等人的回忆,表达了对以外婆为代表的劳动人民的热爱、崇敬之情。外婆善良慈祥,爱亲人,爱邻居,爱所有的人。她心甘情愿把生活中的一切压力都承担下来而毫无怨言。生活的困苦、丈夫的殴打、儿子的忤逆……都熄灭不了她内心深处的仁爱之光。她是一个充满生活气息与诗意的劳动妇女,她能歌善舞,善于讲形形色色的传说、童话、民间故事。她还是一个勇敢的人,作坊起火时,所有的人都惊慌失措,只有她冲进火海,抢出水桶大小的一桶硫酸盐。因此,尽管她有对恶势力顺从忍耐,对上帝盲目信仰的缺点,这并不影响她整体人性上的光辉。

大家看了《水浒传》以后,林冲有一个突出的性格特点,是什么?能忍,忍辱负重、忍气吞声、不敢反抗。一出场,这个大家要注意,要充分地理想化的话,那么一开始,写一个正面的英雄人物,一开始就要写他的优点。但是《水浒传》不一样,《水浒传》人物出场,林冲在《水浒传》里边是个响当当的英雄,了不起,作者是热烈地歌颂他的。可是一出场就写他的弱点,写他性格里边的弱点,不好的一面,就是能忍。

你想想看,一个八十万禁军教头的军官妻子,在光天化日之下,妻子被人家调戏,奇耻大辱,不能忍受的。所以他非常气愤地去了以后,他把这个人、把调戏他妻子的人肩胛扳过来。这个地方有一句描写非常精彩,怎么写的呢?就是“当时林冲扳将过来,扳着他的肩胛,却认得是本官高衙内,先自手软了”。“先自手软了”这五个字非常值得注意,这不是简单的、一般人物的动作神态的描写,而是一下子挖掘到人的内心世界。所以小说写林冲怒气未消,知道以后,扳过来,先自手软了。但是“怒气未消,一双眼睁着瞅那高衙内”。但是敢怒而不敢言,敢怒而不敢打,他忍下了这口气。这个小说写得非常好,因为刚刚认识鲁智深,大家好武,而且讲义气,新认识的结义兄弟。鲁智深就带着一帮泼皮来帮他打,结果鲁智深来了以后,他把高衙内放走了。

但是鲁智深就不买账,鲁智深怎么说呢?有一段话是响当当的,跟林冲形成鲜明的对比。他说“你却怕他本官太尉,洒家怕他甚”,我不怕。他说“俺若撞见那撮鸟时,且教他吃洒家三百禅杖去了。”你看,一个是忍辱怕事;一个是疾恶如仇。一个是自己受侮辱、受压迫不敢反抗;一个是看见自己的朋友受压迫,就不能忍受,这两个人的性格形成鲜明的对比。另外《水浒传》不只是写人物的性格特点,有生活的依据,而且能够随着生活矛盾的发展,他的性格要产生变化。《水浒传》写林冲的性格转变,写得非常出色,有根有据。他为什么要变化?什么时候变化?都是从生活出发,这是《水浒传》的现实主义。

林冲上山的过程就是从能忍到不能忍、从懦弱到坚强、从屈辱到反抗,这么一个转变过程。所谓上山就是造反的意思,就是反叛统治阶级,就是敢于起来抗争。林冲上山是走了一个非常艰苦的道路。《水浒传》写人物,我在这儿提一句,大家注意,不同的英雄有不同的性格,上山走的是不同的道路。这个不同的道路是跟他性格有关系的,这个性格又是跟他的家庭出身、他的生活境遇有关系的,这个写得非常好的。你看李逵上山是最痛快的,宋江是最曲折的,我就不细说了,大家去看,很曲折。鲁智深是最爽朗的,爽朗跟痛快不完全一样;李逵是最痛快,鲁智深是非常爽朗,一点都没有瞻前顾后,凄凄惨惨切切,那种情景一点没有,非常爽朗、见义勇为、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主动地向统治阶级出击。军官当不成就当和尚,和尚当不成就上山,非常爽朗。但是林冲走的道路是非常艰苦,林冲走了一个很漫长的、很艰苦的道路。作者写林冲的转变,它是有很多伏笔,大家不要忽略了。譬如说他和陆谦是好朋友、结义兄弟,但是后来陆谦害他了,那么他就曾经跟陆谦讲过,他说“贤弟不知,男子汉空有一身本事,不遇明主,屈沉在小人之下,受这般腌臜的气”。也就说,就是他在统治阶级的压迫之下,满腔不平之气。这个满腔不平之气,就是林冲能够一步一步向前迈进,最后实现了思想转变,造反上山的基础。所以你看小说写得很好,他虽然是一个八十万禁军教头,是个中级军官,但是他一出场就是被压迫的。所以虽然是统治阶级里边的人物,但是他所处的地位和广大被压迫的人民群众有相通之处,这是他能够转变的一个基础。林冲能忍,宽容了压迫他、侮辱他的人,但是他的对手可没有放过他。一计不成,又生一计。所以他非常不满的胸中,有一腔不平之气的那个对立面、那个社会的黑暗势力、罪恶势力,不断地向他紧逼而来。

所以接着就写他想苟安,忍。想苟安也不能苟安,想忍也忍不下去。所以小说接着就写高衙内又收买了陆谦,就是林冲的结义兄弟,让陆谦把林冲的妻子骗到他的家,骗到陆谦的家里面楼上,要想强暴,想侮辱。这个时候他也不加追究,只是气愤地把陆谦的家里砸了个粉碎。因为在陆谦的家里,把陆谦的家砸一个粉碎。这时候有一段描写,小说有一段描写也是值得注意的。就写“林冲拿了一把解腕尖刀”,大家注意这个解腕尖刀很有文章的, “径直奔到樊楼,前去找陆虞侯”。找陆谦去了,他拿起这个解腕尖刀不是去找高衙内,而是去找陆谦。注意这个地方,写得非常准确、非常精彩。也就说,林冲已经开始反抗了,但是他反抗的程度和范围有限。你应该找高衙内,对不对?你怎么去找陆谦?这里边有两个意思我觉得大家要体会。第一个意思,还是怕高衙内,吃着他的请受,不敢惹他。前面说了,权且饶他这一次。这是第二次了,他又忍让了,这是第一个意思。第二个意思,这就是写林冲重义。通过这个情节,还有弦外之音,还有潜台词,就是说陆谦是我的结义兄弟,背信弃义,不讲义气的人林冲是最痛恨的。注意,讲义气是林冲性格当中非常美好的东西,很宝贵的东西。这是他以后能够转变,而且转变以后革命性非常强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那么到了以后,他发配沧州以后,作者又一次点示我们林冲好义。就是什么呢,大家读过很熟悉的“风雪山神庙”。他到了沧州以后,正好有一个卖酒的李小二,李小二称林冲是“恩人”,而且报告他陆谦、高俅他们、高衙内派陆谦到沧州杀害他。那么李小二为什么要跟他报告呢,因为这个很冒险的、冒生命危险的,就是因为过去林冲救过他,他吃了官司以后,他帮助了他,而且给了他钱,所以他称林冲是恩人。那么这就写出了林冲的克己好义、乐于助人的这种侠义心肠、讲义气。所以后边是明点,前面有暗点,这都是写林冲思想性格转变的依据。

所以作者就是通过这么一个情节,通过林冲妻子被花花太岁高衙内看得长得漂亮,去加以调戏,这样一个情节,写出了林冲的性格。既写出了林冲的性格,又揭露了封建社会的黑暗和罪恶,统治阶级的黑暗和罪恶。这样也就揭示出来梁山起义事业为什么会逐渐发展壮大,很多人都要投奔梁山,梁山事业壮大,就是因为逼上梁山。逼上梁山在林冲的身上体现得最鲜明、最突出,走投无路了,然后才上山。但是,林冲到这个时候发配沧州以后,还是能忍,还是忍辱负重。你看小说写得非常精彩,他临走之前写了一封休书。这纸休书我觉得有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写出林冲的善良,他替妻子考虑得很周到;另一方面也写出他能忍的性格,也天真幼稚。你以为写了一纸休书以后高衙内就不来了?照样来。所以这些地方,一方面写出他的善良,引起读者对他的同情,这样的话,读者就对于罪恶势力更加憎恨。

你看我们读到“野猪林”,就记得这个情节。一路上押监他的是董超、薛霸,两个差人,一路上对他真是非常地厉害,虐待他。水也很烫的,用烫水让他洗脚,烫得非常厉害。后来走到什么地方呢?走到野猪林,就是笼罩着烟雾的野猪林,这时候受到高俅、高衙内之托付要杀害林冲的地方。到这个时候了,一点都没想到可能要杀他,你要捆就捆吧。所以你想,换成另外的人,像鲁智深也好、李逵也好,在这种情景下绝不会这样说。所以《水浒传》写人物在特定情景之下,不同的人物会说不同的话,这个很多的。比如说武松打虎,打虎之前在酒店里面喝酒,喝了很多酒。店老板叫他不要上山,因为山上有老虎,这儿有政府的文告,他不信。他说你是开黑店的,想我留在这儿晚上害我,他走了。而且说就是有虎,老子也不怕,豪言壮语。但是快上山的时候,小说写得很准确,看见印信榜文,他在路上看见两次公告,一次只有白纸,没有盖章的。第二次看见印信榜文,这个小说写得很准确,就是政府盖了官印的,这个是真的,这个时候就写武松他有思想斗争。武松是非常好面子的,在生死关头宁可冒着生命危险上山,但是这个面子还是要要的。大家想想,如果是李逵和鲁智深,那就痛快得多,不怕就上去,要怕就回去,没有那么多讲究。所以《水浒传》写人物在特定情景之下,特定的人物性格他会说什么话,不能换的,是性格化的。

然后这个时候,一路保护他的鲁智深到了野猪林,就要跳出来,跳出来以后,想把杀害他的两个人干掉。你看这个时候,林冲又出来跟他说好话。林冲的这个能忍的性格我们读者都不能忍,对他这种性格不能忍,把你迫害成这样,马上就要把你杀掉了,你还替他们说好话,这种能忍的性格,真是无以复加,简直叫我们读《水浒传》的人都不能忍。但是现在他忍了,不断地写他这种能忍的性格,同时也揭示他善良的一面。一直后来到草料场,让他到草料场,也是个阴谋诡计,放火烧死他,他不知道。他以为给他一个好的差事,到那儿去过得比较安稳。结果去了以后,最后火烧草料场,他在山神庙里面听见陆谦他们三个人,亲耳听见,说要把林冲的骨头,烧死了以后,把他的骨头拣回去到高俅那儿去领赏。这个时候是满腔怒火一下子爆发出来,打开山神庙的门出去把几个人杀了,然后造反上山,由此就实现了彻底地转变。

你看林冲转变以后,从“火并王伦”开始,到以后,以后反对招安也是很坚决的,判若两人。但是这种性格的巨大转变,是一步一步写出来的,有生活的依据,令人信服,这才是有血有肉的英雄。

第二点,我想讲一讲《水浒传》的细节描写。细节可以说是生活的血肉,我们在生活里边,并不是每天都是那种惊天动地的大事件,总是普普通通,平凡的生活琐事比较多。所以细节是生活的血肉,也是小说艺术的血肉。所以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离开了细节描写,就没有小说的艺术。“风雪山神庙”大家都非常熟悉的,中学里面就学了。那个戏真是非常细腻。让他管那个草料场,我刚才讲了,他以为是好差事,实际上是一场阴谋,放在那儿去准备烧死他。他去了以后是一个什么情况呢?外边下着大雪,进屋以后,他就拿起柴炭点火,生起焰火来。但是这个草棚已经坏了,风都可以刮进来,很冷,所以当时写林冲怎么想呢?怎么过冬呢?他就想等到天暖和以后,待雪停了以后,到城里边去要唤一个泥水匠来,把它修好。这是什么意思啊?这是想在这个地方好好过日子,对不对,不是凑合,想等雪停了以后,把这个草棚修好。然后就写他烤了一会儿火,烤了一会儿火以后还是冷,就想到前面那个老军指示他五里之外有一个卖酒的地方,可以去买酒喝。他因为太冷,就想到那儿去买酒。走以前,你看写这个林冲性格非常精细。把这个火炭盖了,“取毡笠子戴上,拿了钥匙,信步投东”。注意他锁门,前后两次写他锁门,这个门有什么好锁的,里面什么东西都没有,而且都破了,他还锁,林冲这个人很谨慎。然后在半路上经过一个古庙,就是山神庙,他还怎么呢?还进去顶礼膜拜,求这个神来保佑他,保佑什么呢?就是安安稳稳地过日子,都走到这步田地,简直是走投无路了,他还是这种心思、打算。然后喝完酒以后,又买了一葫芦酒,包了两块牛肉,迎着风又回到草料场。结果一看雪下得越来越大,把草厅压倒了。他这个时候想,怎么办呢?就把这个花枪,注意这个花枪,花枪、葫芦放在雪地里边,生怕那个火没有灭,伸着手从破败的墙壁伸进去摸一摸,摸到雪水已经把火完全浸灭了,他才放心。然后抱着一床破棉絮,挑着他的那只枪,挑着他的酒葫芦,然后到山神庙去。这个金圣叹读《水浒传》我劝大家好好去看看,他有的批语很精彩的,他这个地方读得很细。他就批了一句,他说:“只拿一条破絮被,说明过一夜,第二天还要回来。”他读得很细,那就是说什么呢?就是今天晚上暂时过不下去了,我到山神庙躲一个晚上,我还得回来。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还是能够忍受,还是要想平平安安地在这个地方过日子。

所以通过“风雪山神庙”,一系列的非常细腻的细节描写,揭示了林冲的内心世界。好端端的一个八十万禁军教头、一个美好的、幸福的家庭,被高俅、高衙内迫害到这种凄凄惨惨的地步,还没有想到要反抗,还要想到安安生生地过日子。你们看,作者是到无以复加之处还要加一笔。一直到草料场火起了,他听到火起的声音,想起来了。一般的人,人之常情,想到这个情况,我是看草料场的,现在草料场火起了,赶快逃跑啊,对不对?他不,他首先想到的是赶快去救火,你说林冲忍受到什么程度,善良到什么程度,他想到要去救火。我刚才讲了,亲耳听到门外陆谦他们说,这次把林冲烧死了,我要拣他的骨头去请赏。这一下子,怒气爆发出来了,打开门出去报仇,这才最后进行了转变。

所以这个细节描写,“风雪山神庙”一系列的细节,描写他的动作、他的心思、他的整个发展过程,都写得非常细。下边就是写林冲最后打开庙门出来杀人了,林冲出来以后先是举手一枪,先把那个差役杀死。作者在这个地方写林冲杀陆谦写得很细的,比那两个人要细。这就说明他不是为写杀人而写杀人,而是通过杀人写林冲思想性格的转变,写他走上革命的道路。所以他满腔的怒火、满腔的怨愤、满腔的仇恨,一下子爆发出来,是要痛痛快快地报仇。所以他对付这两个人以后,就来对付陆谦。他就大声地喝道,“好贼,你待哪里去”,往哪儿跑,“批胸只一提,就把他提起来,然后丢翻在雪地上”。这个时候小说写林冲杀陆谦写得很有讲究。他这个时候不要花枪了,他把枪拿来插在雪地上,“脚踏陆谦的胸口上”,踩在他的胸口上,然后从身边取出一口刀来。我前边讲,你们要注意这个解腕尖刀,这个时候取出来解腕尖刀在陆谦的脸上割着,先不杀他。然后发表了一篇革命的宣言。

所以作者写林冲杀人,不是一般的杀人,是写他革命造反的革命性和正义性,他杀人杀得堂堂正正,光明磊落,写出一个英雄人物。所以这里写林冲杀人写得是很有讲究的。有这么几点:第一,他能分清主次,主要敌人是陆谦,我先不对付你,我先把两个次要的解决了,然后集中力量来收拾主要的仇人陆谦,这是一点,能分清主次;第二,不是不明不白地就把对方杀死,而是先问罪谴责。刚才我讲的,杀得光明磊落、理直气壮,革命宣言,我为什么要杀你?你太坏了,背信弃义;第三点,就是写他杀三个人的杀法是不一样的,用的武器不一样,杀法也不一样,详略也不一样。所以总体来说,林冲杀人杀得有身份。什么叫有身份?八十万禁军教头,武艺高强,有斗争的经验。有性格,他很精细,很讲究策略。有思想,那就是为正义而杀人,不是不明不白,随随便便地去杀人。有思想,有章法,就像我们写文章一样,主次、详略都要搞清楚。哪个为主,哪个为次,哪个详、哪个略,先杀谁、后杀谁,很有章法。

鲁达的性格特点
(1)爱憎分明,刚爽豪迈,见义勇为,粗中有细,扶危济困,疾恶如仇:他非常同情关心被当地恶霸镇关西欺侮的金家父女,在倾听完金氏父女的控诉后,主动向金氏父女赠送银两,亲自保护他们逃离虎口;等到金家父女逃离虎口后,他才来到镇关西肉铺前激怒郑屠,让其对自己动手,最终为民除害,这些表现了他扶危济困、嫉恶如仇的优秀品质。

(2)慷慨大方,重义疏财:与金家父女没有任何关系,但当倾听完金家父女的控诉后,马上主动提出要给金家父女盘缠让他们回东京,当他掏出自己所有的银子觉得不够时,便向旁边的李忠求助银两,当李忠不爽利地摸出二两银子时,鲁达便认为李忠不仗义,将那二两银子丢还他。

(3)率直粗犷,勇而有谋,粗中有细:为了保证金氏父女能平安的离开,鲁达竟在店门口“坐了两个时辰”拖住店小二追寻金氏父女的举动,“约摸金公去得远了,方才起身。”
在惩治恶霸镇关西的时候,不是不问青红皂白就动手,而是采取先激后打的策略,让郑屠手持剔骨尖刀先动手,将他引到街上,当众质问郑屠,让大家了解“拳打郑屠”是正义的行动,直到后来不慎失手打死郑屠,他也是随机应变,遇险不惊:“这厮诈死,洒家和你慢慢理会。”“一头骂,一头大踏步走了”……这些都表现了鲁达的勇而有谋、粗中有细的性格特点

就知道这俩

小说《水浒传》中人物。绰号豹子头。原为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武艺高强。因他的妻子长得漂亮,所以被高俅儿子高衙内调戏,林冲被当朝权奸高俅设计误入白虎堂,蒙冤刺配沧州,在发配沧州时,幸亏鲁智深在野猪林相救,才保住性命。被发配沧州牢城看守天王堂草料场时,又遭高俅心腹陆谦放火暗算。林冲杀了陆谦,冒着风雪连夜投奔梁山泊。被迫投奔梁山农民起义军,一直得不到白衣秀士王伦的重用。晁盖、吴用等智取生辰纲后来到梁山,林冲一怒之下杀了王伦,把晁盖推上了梁山泊首领之位。屡建战功。 在征讨江浙一带方腊率领的起义军胜利后,林冲得了中风,被迫留在杭州六和寺养病,由武松照顾,半年后病故。

鲁智深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古典章回小说《水浒传》里的重要英雄形象,在梁山一百零八好汉中排名十三,他姓鲁名达,出家后法名智深,又因其天性不喜被拘束且好抱打不平,故又被人称作“花和尚”。鲁智深在上梁山之前是经略府提辖,因救民女金氏而打死当地恶霸镇关西,为避祸在五台山文殊院出家为僧;在寺院因酒后闹事,在智真长老的推荐下携书信往投汴京大相国寺,在东京相国寺守留菜园期间偶遇林冲并与之结下深厚的友谊,后来在林冲蒙冤受难之际救下林冲,直到后来遇到杨志,与曹正等人夺得二龙山并做头领,在三山聚义大战呼延灼后,同其他人一起上了梁山。

武松,称号“行者”,因为排行第二,又名武二、武二郎,河北邢台清河县(有记载武松早是阳谷县人,经近期考证为今邢台市清河县人)人,是《水浒传》的一个主角及《金瓶梅》的重要配角。他是陕西大侠铁臂膀周侗的弟子,其武艺高强,有勇有谋,是一个下层侠义之士,崇尚的是忠义,有仇必复,有恩必报,他是下层英雄好汉中最富有血性和传奇色彩的人物。

老舍的《骆驼祥子》中的祥子是身强力壮的青年农民,失去父母和土地后,被迫跑到城里,在刘四开办的人和车厂当上了人力车夫。好胜、要强的祥子凭著力气拉车挣钱,指望自己能买一辆漂亮的洋车,不再受拴车人的气,做 一个"自由的洋车夫"。他早出晚归,忍饥受冻,风里雨里整整拼了3年,终於攒足了100元,买了一辆新车。

20年代的北京,军阀混战,兵荒马乱,祥子了生存,还是起早贪黑地拉车,一天,他拉著车刚出西直门就被几个抓夫的大兵连人带车给抓走了。在队伍逃走时,祥子痛心地看到自己的洋车拉著炮弹滚到山涧里去了…… 大兵们逃散了,祥子意外地拣了乱军留下的三匹骆驼。他卖了骆驼,又回到了车厂,幻想著再买辆洋车。大家传说祥子卖了30匹骆驼,发了大财,给他取了个绰号叫"骆驼祥子"。

人和车厂厂主刘四的女儿虎妞,三十七八岁了还没嫁人。车厂里的大事小事全凭她一人操持,她人泼辣,没人敢惹。她爱上了比自己小10多岁、老实巴交的祥子,拉他到屋里喝酒,祥子被灌醉后不能自持,被虎妞给缠住了。

事后,祥子又羞又悔又恨,摆脱虎妞,他来到一位具有民主思想的大学教授曹先生家拉包月车。曹家人待他非常和蔼,主仆相处十分融洽。祥子把挣的钱都攒在闷葫芦罐里,一心还想买辆车。不料,虎妞找上门来,硬说有了身孕,一定要和祥子成亲。这时,一个跟踪曹先生的侦缉队员来到下房,把祥子辛辛苦苦攒的钱全抢走了。连遭厄运的祥子只好离开曹家,又回到人和车厂,地痞流氓出身的刘四,认定祥子高攀虎妞,是惦记他那60多辆洋车,认女儿嫁给一个车夫是丢他的脸,扬言宁肯放火把车厂烧了,也不让他们得到便宜。

虎妞表示非嫁给祥子不可,祥子只得和虎妞成了亲。刘四卖掉了车厂,人也无影无踪了。祥子婚后住在穷苦人生活的大杂院里,街坊二强子也是拉车的,他了一家人活命竟逼女儿小福子卖身娼,祥子对小福子的遭遇充满了同情。

不久,虎妞难而死,小福子心中早已隐藏著对祥子的感情,可是穷困却不能使他们结合。祥子对小福子说:"你等著,等我混好了就来接你!"然而,生活的煎熬,使小福子再不能等待了。当对未来充满希望的祥子去接她时,只见到树权上挂著她上吊的绳套。

好胜心强的祥子在绝望中走向毁灭,终於被那吃人的社会吞没了。

保尔.柯察金(爱称:保夫鲁沙,俗称:保夫卡)

是著名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俄语:Как закалялась сталь)的主人公,是苏联作家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所著的一部长篇小说,于1933年写成。

保尔从小在苦水中长大,早年丧父,母亲替人洗衣、做饭,哥哥是工人。保尔12岁时,母亲把他送到车站食堂当杂役,他在食堂里干了两年,受尽了凌辱。

十月革命爆发后,保尔的家乡乌克兰谢别托夫卡镇也和苏联其他地方一样,遭受了外国武装干涉者和国内反动派的践踏。红军解放了谢别托夫卡镇,但很快就撤走了,只留下老布尔什维克朱赫莱在镇上做地下工作。朱赫莱在保尔家里住了几天,给保尔讲了关于革命、工人阶级和阶级斗争的许多道理:“现在全世界都着火了,奴隶们起义了,他们要把旧世界推翻,但是,为了这个,需要的是一伙勇敢的、能够坚决斗争的弟兄。”朱赫莱的启发和教育对保尔的思想成长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突然,朱赫莱被匪徒抓去了。保尔急着四处打听。一天,在匪兵押送朱赫莱的时候,保尔出其不意地猛扑过去,把匪兵打到壕沟里,与朱赫莱一起逃跑了。但是由于波兰贵族李斯真斯基的儿子维克多的告密,保尔被投进了监牢。从监狱出来后,保尔拼命地跑,他怕重新落入魔掌,不敢回家,便不自觉地来到冬妮亚的花园门前。他纵身一跳,进了花园。冬妮亚喜欢保尔的“热情和倔强”的性格,保尔也觉得冬妮亚“跟别的富家女孩不一样”。后来他们又有几次见面,慢慢地产生了爱情。保尔为了避难,便答应了冬妮亚的请求,住了下来。几天后冬妮亚找到了保尔的哥哥阿尔青,他把弟弟送到喀查丁参加了红军。

在一次激战中,保尔头部受了重伤。但他以惊人的顽强毅力战胜了死亡。出院后,他已不宜于重返前线,便参加恢复和建设国家的工作。在这里他同样以工人阶级主人翁的姿态,紧张地投入各项艰苦的工作。他做团的工作、肃反工作年的《德法年鉴》。编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文章,并直接参加艰苦的体力劳动。在兴建窄轨铁路中,保尔表现了高度的政治热忱和忘我的劳动精神。

保尔自从在冬妮亚家里与她告别后,只见过她两次面。第一次是他伤愈出院后,最后一次是在铁路工地上,保尔发现,随着革命的深入,他们之间的思想差距越来越大了,他们已经完全没有共同语言了,于是便分道扬镳。

在筑路工程快要结束时,保尔得了伤寒。病愈后他又回到了工作岗位。他参加了工业建设和边防战线的斗争,并且入了党。但是,由于保尔在战争中受过多次重伤和暗伤,后来又生过几次重病,加之他忘我的工作和劳动,平时不爱惜自己的身体,体质越来越坏了。1927年,他几乎完全瘫痪了,接着又双目失明。严重的疾病终于把这个满怀革命热情的年轻人束缚在病榻上。但保尔在肉体和精神上都忍受着难以想象的痛苦的情况下,重新找到了“归队”的力量。他给自己提出了两项任务:一方面决心帮助自己的妻子达雅进步;另一方面决定开始文学创作工作。这样,“保尔又拿起了新的武器,开始了新的生活。”

阿廖沙 ——父亲 彼什科夫(手工业者、老实本分)
——母亲(善良的下层妇女)
——继父(脾气暴躁毒打妻子)
童年》是高尔基以自身经历为原型创作的自传体小说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其他两部分别为《在人间》《我的大学》)。它讲述的是阿廖沙(高尔基的乳名)三岁到十岁这一时期的童年生活。小说从“我”随母亲去投奔外祖父写起,到外祖父叫“我”去“人间”混饭吃结束,生动地再现了19世纪七八十年代俄罗斯下层人民的生活状况。外祖父开了家染坊,但随着家业的衰落,他变得吝啬、贪婪、专横、残暴,经常毒打外祖母和孩子们,狠心地剥削手下的工人。有一次阿列克谢因为染坏了一匹布,竟被他打得昏死过去。幼小的阿廖沙也曾被他用树枝抽得失去知觉。他还暗地里放高利贷,甚至怂恿帮工去偷东西。两个舅舅也是粗野、自私的市侩,整日为争夺家产争吵斗殴,疯狂虐待自己的妻子。在这样一个弥漫着残暴和仇恨的家庭里,幼小的阿廖沙过早地体会到了人间的痛苦和丑恶。
然而就是在这样一个可怕的环境里,也不乏温暖与光明。这就是以外祖母为代表的另外一些人,另外一种生活。外祖母慈祥善良,聪明能干,热爱生活,对谁都很忍让,有着圣徒一般的宽大胸怀。她如一盏明灯,照亮了阿廖沙敏感而孤独的心,她还经常讲一些怜悯穷人和弱者、歌颂正义和光明的民间故事给阿廖沙听,她对阿廖沙的影响,正像高尔基后来写的那样:“在她没有来之前,我仿佛是躲在黑暗中睡觉,但她一出现,就把我叫醒了,把我领到光明的地方……是她那对世界无私的爱丰富了我,使我充满坚强的力量以应付困苦的生活。”另外,还有乐观纯朴的小茨冈、正直的老工人格里戈里、献身于科学的知识分子“好事情”,都给过阿廖沙以力量和支持,使他在黑暗污浊的环境中仍保持着生活的勇气和信心,并逐渐成长为一个坚强、勇敢、正直和充满爱心的人。
作为一部自传体小说,《童年》讲述的是作家一段沉重的童年往事。对于他所经历过并在心中留下过伤痛记忆的人和事,那些“铅一般沉重的丑事”,作家在叙述的时候,心情不可能是轻松的,因此这部小说的基调在整体上显得严肃、低沉。但另一方面,小说是以一个小孩的眼光来描述的,这样就给一幕幕悲剧场景蒙上了一层天真烂漫的色彩,读起来令人悲哀但又不过于沉重,使人在黑暗中看到光明,在邪恶中看到善良,在冷酷无情中看到人性的光芒,在悲剧的氛围中感受到人们战胜悲剧命运的巨大力量。

《水浒传》《西游记》《骆驼祥子》《童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你最喜欢的一个人物是谁?并说明理由!~

《水浒传》:最喜欢燕青...一身俊秀的功夫,脑子也灵活,身边还有美女~~
《西游记》:土地公....貌似是老孙的救命使者,每次出问题他都来帮忙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冬尼娅...千金小姐,心好 人又好 还漂亮

  一、填空题

  1.原苏联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作者是 。他双目失明,全身瘫痪,这部书是他强忍病痛,在病榻上历时三年才写成的。其后,他又开始了另一部小说《 》的创作,但只完成了第一部,就与世长辞了。

  2.《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以主人公 的生活经历为线索,展现了从1915到1930年前后苏俄广阔的历史画面和人民的艰苦卓绝的斗争生活。主人公当过童工,从小就在社会最低层饱受折磨和侮辱。后来在 的影响下,逐步走上革命道路。

  3.保尔救出了朱赫来后,被贵族的儿子 出卖,被白匪关押起来。

  4.红军攻下了小城谢佩托夫卡,保尔的好朋友 参军了,当了团区委书记。

  5.保尔最爱读英国小说 ,敬佩主人公的斗争精神。

  6.“他们真是无价之宝。钢铁就是这样炼成的!”是_______到修铁路的工地视察视察时说的。

  7.“难道你不能在现在的政府里找到一个比挖土好一点的差事吗?我还以为你早就当了委员或是有了什么同样的职位呢”这是________对保尔说的。

  8.“现在你浑身已经发出卫生球的味道了”是保尔对________说的。

  9.在铁路就要修完时,无情的________和________最终夺去了保尔的战斗力。

  10.《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是一本名副其实的 ,保尔是 的“良师益友”,他的

  对广大读者有极深的教育意义。

  11.保尔在黑海疗养所企图自杀未遂,又找到了新的生活目标,他要靠 回到

  队伍中去,他把写的小说寄往科托夫斯基师征求意见,但 ,他不气馁,重新开始创作,小说最终获得了成功。

  12.《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通过保尔的成长经历,描绘了从第一次世界大战起,经________ 国内战争到经济恢复时期广阔的社会画面,被誉为“生活教科书”。

  13.保尔以自己的毕生精力,实践了自己的生活原则: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 , ,

  ;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的精力,都已经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这是保尔战斗一生的 真实写照,也是他革命乐观主义的深刻概括。

  14.人们提出“在新时代,要作保尔还是比尔”的新命题。人们把他和比尔·盖茨相提并论的保尔,就是苏联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___________________》中的主人公___________,他受__________、__________等人物影响很大,经过艰苦的锻炼,成为共产主义战士。

  15.《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和高尔基的“自传性三部曲”一样,都是 的小说。

  二、选择题

  1.在下列选项中选出与原文不符的一项( )

  A、保尔13岁时就开始参加革命活动。

  B、书中描写了保尔怎样对待监狱、战争、工作友谊、爱情、疾病、挫折等。

  C、保尔是以作者自己为原型塑造出来的带有自传性质的典型形象。

  D、《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曾被邮差弄丢过。

  2.保尔的妻子是:( )

  A、瓦莉亚 B、冬尼娅 C、达雅 D、丽达

  3.下列人物与其它人物不同类的是?( )

  A阿基姆 B杜巴瓦 C.托卡列夫 D.潘克拉托夫 E.奥尔利克 F.老李特克 G.扎尔基

  4.《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多次描绘了一条美丽的河,它是( )

  A、西德维纳河 B、第聂伯河 C、顿河 D、伏尔加河

  5.下列不是保尔女朋友的是( )

  A、冬妮亚B、卡秋莎C、安娜D、达雅E、丽达F、赫里斯季娜 G、巴扎诺娃 H、穆拉

  6.小说以“钢铁”命名的原因分析不正确的是( )

  A、不是蓝色的眼睛,而应该象钢铁般灰色的眼睛。

  B、“斯大林”在俄语里就有“钢铁”的意思,这部小说体现了斯大林的思想。

  C、人们应有保尔钢铁般的意志。

  D、打仗需要用钢铁作的武器。

  三、列举简述。

  1.保尔的一生中有三位非常重要的女性,请列举出来。


  2.保尔是为什么被校长开除的?


  3.奥斯特洛夫斯基一生中写了几部文学作品?其主题的共同点是什么?


  4.《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在什么情况下创作出来的?


  5.用一句话评价《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部小说。


  四、简答题。

  1.《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部小说给你印象最深的故事是哪一个?用简短的语言概括出来。


  2.《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部小说给你印象最深的人物是谁?他有怎样的性格特点?


  3.你知道《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一题目的含义吗?


  4.我们生活在这样的一个年代,可以从保尔身上汲取到什么精神?


  五、综合题。

  1.根据下面的情节片断,在横线上写出故事中人物的名字及作品名称。

  莫斯科的一个专科医院。 住进医院,此时此刻有许多感想:对于一个身强力壮的年轻人来说,坚强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但对于一个病魔缠身的人来说,坚强是难而又可贵的。

  医院里的阿维尔巴赫教授直截了当地告诉了他,他的视力是无法恢复了。

  作品名称: 。

  2.名著阅读。

  “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对于我们只有一次。一个人的生命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这样,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整个的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一一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1)上面这段文字出自《 》,作品的主人公是

  (2)从整部作品看,主人公是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

  答:

  3.什么样的人才能称得上英雄?《三国演义》中以勇武助刘备建立一番功业的张飞固然是,《水浒传》里用谋略帮晁盖智取生辰纲的吴用何尝不是?《 》中不屈服于命运、坚持崇高理想追求的保尔·柯察金固然是,《名人传》中“扼住命运的咽喉”、创作了不朽乐章的音乐家贝多芬又何尝不是?

  4.名著是美的,《繁星·春水》美在它对母爱、童心的赞美;《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美在它 ;鲁智深美在它疾恶如仇、有勇有谋的性格;祥子美在他质朴勤劳、不向命运低头的顽强精神。

  5.读一定数量的课外文学名著,是语文学习的基本要求。但读书除了积累知识外,更重要的是学会思考。初中三年,你一定在老师的指导下读了不少好的课外书。下面请你做一个简要的读书札记。

  书名 作者 印象最深的人物 该人物形象给你的人生启示


  6.请按下面的格式,自选角度写一段话介绍保尔。要求结合名著中的其它情节,最少使用一个成语。

  保尔是一个


  7.请从下列名著中选择一部,写出其中的两个人物,并分别用一句话概括与这个人物相关的一个故事。
  《西游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8.为了打造绿色精神家园,学校开展了营造书香校园的“名著竞读”活动。请你从《西游记》、《水浒》、《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三部名著中任选一个典型人物,按下面三个栏目完成一期黑板报内容的撰稿。
  (1)“名著人物”形象栏。(写出人名并简介其性格特点)
  (2)“精彩情节”大家看。(简要概述与此人物紧密相关的一个精彩情节)
  (3)“读后一得”交流台。(写出你对此人物或此情节感受最深的一点体会)

跪求《骆驼祥子》1~24章节梗概,和《骆驼祥子》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答:跪求《骆驼祥子》1~24章节梗概,和《骆驼祥子》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和《水浒传》的读后感。 谢谢... 谢谢 展开  我来答 2个回答 #热议# 生活中有哪些成瘾食物?menghuanyixi 2010-08-20 知道答主 回答量:7 采纳率:0% 帮助的人:0 我也去答题访问个人页 关注 展开全部 《骆驼祥子》1~...

《西游记》《水浒传》《简爱》《骆驼祥子》《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主要内...
答:《西游记》:主要写孙悟空保护唐僧前往西天取经,途中战胜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完成任务 《水浒传》:宋朝被压迫的农民起义的过程,后归顺朝庭.简爱:原本寄人篱下的孤女在被送去寄宿制学校后在艰苦孤独的环境中成长的故事.后来她成为家庭女教师后和男主人慢慢发展的坚贞爱情.《骆驼祥子》:祥子来自农村,他老实...

《骆驼祥子》《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水浒传》的400字读后感
答:《骆驼祥子》《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水浒传》的400字读后感 注意我要的不是整本书的读后感而是1本书的某一部分或某一章的读后感一共7篇都是围绕这3本书的急!!!7.22日前回答... 注意 我要的不是整本书的读后感 而是1本书的某一部分或某一章的读后感 一共7篇 都是围绕这3本书的 急!!!7.22日前回答 ...

《西游记》《水浒传》《简爱》《骆驼祥子》《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主要内...
答:《骆驼祥子》旧中国北平城里一个人力车夫祥子的悲剧故事。祥子来自乡间,日益凋蔽衰败的农村使他无法生存下去,他来到城市,渴望以自己的诚实劳动,创立新的生活。他试过各种工作,最后选中拉洋车。这一职业选择表明祥子尽管离开了土地,但其思维方式仍然是农民的。他习惯于个体劳动,同时又渴望有一辆像土地...

《伊索寓言》《童年》《骆驼祥子》《水浒》《名人传》《简爱》《钢铁...
答:外祖母的形象在阿列克谢暗淡的童年岁月里闪耀着母性的光辉,带给了小阿列克谢一生的爱和感激。《骆驼祥子》是老舍的代表作,以北平(今北京)一个人力车夫祥子的行踪为线索,以二十年代末期的北京市民生活为背景,以人力车夫祥子的坎坷、悲惨的生活遭遇为主要情节,深刻揭露了旧中国的黑暗,控诉了统治阶级对...

《骆驼祥子》第3章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祥子连夜带了逃兵丢下的三匹骆驼逃命,天亮的时候来到一个村庄,他把三匹骆驼卖给一位养骆驼的老人,得到三十五元钱。祥子病倒在海甸一家小店里,迷迷糊糊地过了三天。这三天里,他与三匹骆驼的关系由梦话或胡话中被人家听了去,从此他便有了“骆驼祥子”的绰号。他强打精神,回到人和车厂。人和车厂...

请简述《骆驼祥子》第3章好句赏析。
答:《骆驼祥子》第三章好句赏析有如下:1、她,现在,就是他的命,没有她便什么也算不了一回事。赏析:写出了小福子对祥子的重要性,为下文小福子死后,祥子的彻底堕落做铺垫。2、慢慢的他想起一点来,这一点只有小福子那么大小,小福子在他心中走过来,又走过去,像走马灯上的纸人,老那么来回的...

总结《西游记》《骆驼祥子》《水浒传》
答:《西游记》读书笔记 从小到大,我读过很多回《西游记》,第一次读时,纯粹是为了它曲折有趣的情节;后来再读,对书中的各个人物的性格和行为就有了一些看法。 《西游记》中我最喜欢的是孙悟空,喜欢他的善良、调皮、机灵、法力无边、对各天神说话时的直率、打妖怪时的执着(尤其是在三打白骨精那一...

《骆驼祥子》第三章主要人物形象是什么?
答:他已经变成了麻木,潦倒,狡猾,好占便宜,吃喝嫖赌,自暴自弃的行尸走肉。一个曾经是那么要强的头等车夫,最后却还是没有挣扎出悲惨的命运。祥子是旧社会贫苦劳动人民的缩影,他反映了旧社会劳动人民生活苦难与无奈。《骆驼祥子》:第3章:祥子已经跑出二三十步去,可又不肯跑了,他舍不得那几匹骆驼...

谁知道《骆驼祥子》《水浒传》《朝花夕拾》《名人传》中的好段落 写...
答:谁知道《骆驼祥子》《水浒传》《朝花夕拾》《名人传》中的好段落 写读书笔记用  我来答 ...施耐庵的诗文中也常用"江湖"二字,如元曲《秋江 送别》中就有"遍历江湖"之句,他在为江阴许恕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