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字的笔顺 《鼎》字笔画、笔顺

作者&投稿:妫岭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鼎字的笔顺:竖、横折、横、横、横、竖折撇/竖折折、横、撇、竖、横、竖、横折,如下:

鼎拼音:dǐng

释义:

1、古代烹煮用的器物,一般是三足两耳:铜鼎。鼎食(列鼎而食,指豪侈生活)。鼎镬。

2、锅:鼎罐。鼎锅。

3、古代视为立国的重器,是政权的象征:鼎彝。九鼎。定鼎。问鼎。鼎祚(国运)。

4、象征三方并立、互相对峙:鼎峙。鼎足之势。

5、大:鼎族。鼎臣。鼎力支持。

6、正当,正在:鼎盛(shèng )。

扩展资料


汉字演变:

相关组词:

1、鼎味[dǐng wèi] 

鼎中美食。

2、鼎贵[dǐng guì] 

正当显贵。

3、鼎昌[dǐng chāng] 

盛大;昌盛。

4、台鼎[tái dǐng] 

古称三公为台鼎,如星之有三台,鼎之有三足。

5、孔鼎[kǒng dǐng] 

正考父庙之鼎。

6、鼎争[dǐng zhēng] 

三方相争。



一、鼎字的笔顺是竖, 横折, 横, 横, 横, 竖折撇/竖折折, 横, 撇, 竖, 横, 竖, 横折,鼎的笔画图是:

二、鼎字的基本释义:

1、古代煮东西用的器物,圆形,三足两耳,也有方形四足的。

2、比喻王位、帝业:定鼎。问鼎。

3、大:鼎力。鼎言。

4、锅。

5、姓。

6、正当;正在:鼎盛。

扩展资料

相关组词 鼎鼐 鼎沸 鼎立 赝鼎 鼎盛 鼎足 鼎助 九鼎 定鼎 问鼎 鼎鼎 鼎峙 鼎新 鼎革

一、九鼎

[jiǔ dǐng] 

古代传说夏禹铸了九个鼎,象征九州,成为夏、商、周三代传国的宝物:诚信就是说话算话,一言九鼎,一诺千金。

二、鼎足

[dǐng zú] 

鼎有三条腿,比喻三方面对峙的局势:三国时期,魏、蜀、吴各据一方,鼎足而立。

三、鼎峙

[dǐng zhì] 

三方对立。鼎有三足,故名:自有唐失御,天步方艰,六纪于兹,瓜分鼎峙。

四、鼎助

[dǐng zhù] 

敬辞,鼎力相助(表示请托或感谢时用):作为领路人与铺路石的他,鼎助了潍坊棋史的嬗变与飞跃。

五、鑫鼎

[xīn dǐng] 

鑫代表金钱。鼎被视为传国重器、国家和权利的象征,也被赋予显赫、尊贵、盛大等延伸意。



竖、横折、横、横、横、 竖折折、横、撇、竖、横、 竖、横折 (12画)

竖、横折、横、横、横、竖折撇/竖折折、横、撇、竖、横、竖、横折


笔画数:12

笔画顺序:
笔画名称:竖、横折、横、横、横、竖折撇/竖折折、横、撇、竖、横、竖、横折

http://www.51240.com/e9bc8e__bihuachaxun/【
链接后点击“笔顺”后,再点击“连续(或分步)”


鼎的笔画顺序~

鼎,部首鼎,笔画数为12画,这12画按顺序书写的名称如下:竖、横折、横、横、横、竖折撇/竖折折、横、撇、竖、横、竖、横折。鼎(拼音:dǐng)为汉语一级通用规范汉字(常用字)。此字始见于商代甲骨文,其古字形像鼎。鼎是古代的一种煮食物的器具。在古代,鼎不仅仅是用来烹煮食物,也是放在宗庙里祭祀用的一种礼器。鼎很大、很重,所以“鼎”又表示很盛大。

“鼎”字笔画12画,笔顺是:丨、𠃍、一、一、一、𠃑、一、丿、丨、一、丨、𠃍。

拼音:dǐng。
五笔编码:HNDN。
含义:
1、古代煮东西用的器物,圆形,三足两耳,也有方形四足的。
2、比喻王位、帝业:定鼎、问鼎。
3、大:鼎力、鼎言。
4、锅。
5、姓。
6、正当;正在:鼎盛。

扩展资料
1、笔顺规则
先横后竖(如:“干”)
先撇后捺(如:“八”)
从上到下(如:“主”)
从左到右(如“林”)
先进后关(如:“田”),
先中间后两边(如:“水”)
从外到内(如:“回”)
如“仗”,笔顺为丿,丿丨,丿丨一,丿丨一丿,丿丨一丿乀。笔顺在一定程度上关系到书写的速度和字形的好坏。
2、 组合方式
汉字笔画的组合方式有以下三种方式(笔画数为1画的汉字除外):
1、相离:八 儿 三 川 心
2、相接:人 几 丁 口 正 而 臣𠘧
3、相交:十 又 也 井 及 车 丈
多数汉字是综合运用以上两种或三种方式构成的。
有时候笔画相同,组合方式也相同,由于位置不同,也会形成不同的字。如:丄丅、回吕、玉玊。
有时候笔画相同,组合方式相同,笔顺也相同,由于位置不同,也会形成不同的字。如:吕吅、玉玊、𣥄正。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笔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笔画

字的笔顺笔画
答:字的笔顺笔画是点、点、横撇/横钩、横撇/横钩、竖钩、横、字(拼音:zì)为汉语一级通用规范汉字(常用字)。此字始见于商代金文,其古字形像在屋子(宀)里生养孩子(子)。“字”的本义指生育孩子,引申为抚养,又引申为女子许婚。古时把象形字称作“文”,把在象形字基础上滋生出来的字称作...

字的笔顺笔画顺序表
答:字的笔画顺序为:点、点、横撇/横钩、横撇/横钩、竖钩、横 字(拼音:zì)为汉语一级通用规范汉字(常用字)。此字始见于商代金文,其古字形像在屋子(宀)里生养孩子(子)。“字”的本义指生育孩子,引申为抚养,又引申为女子许婚。古时把象形字称作“文”,把在象形字基础上滋生出来的字称作...

字笔顺怎么写
答:字的笔顺是:点、点、横撇、横撇、竖钩、横。字共有6画,其部首是宀,结构是上下结构。第一笔是点,第二笔同样是点,这两笔的笔画都是点。第三笔是横撇/横钩,第四笔也是横撇/横钩,这两笔的笔画都是横撇/横钩。第五笔是竖钩,第六笔是横,这两笔的笔画分别是竖钩和横。字的拼音是zì...

字怎么读笔顺
答:字怎么读笔顺:[zì]。点、点、横撇/横钩、横撇/横钩、竖钩、横。一共6笔。中国文字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数千年前的甲骨文和金文。这些古老的文字主要刻写在龟甲和兽骨上,用于记录祭祀、战争等事件。随着时间的推移,文字逐渐演变成了篆书、隶书、楷书等不同的书写风格,并且在印章、碑文、书法等领域...

字的笔顺 正确
答:字的笔画共有6画,笔画顺序为:点、点、横撇/横钩、横撇/横钩、竖钩、横。字(拼音:zì)常用字。此字始见于商代金文,其古字形像在屋子(宀)里生养孩子(“字”的本义指生育孩子,引申为抚养,又引申为女子许婚。古时把象形字称作“文”,把在象形字基础上滋生出来的字称作“字”。后统称...

字的笔顺
答:笔顺:点、点、横撇/横钩、横撇/横钩、竖钩、横。字,汉语一级字,读作zì,最早见于商代文字。“字”的本义为妇人孕育。《山海经·中山经·中次七经》:“其上有木焉,名曰黄棘,黄华而员叶,其实如兰,服之不字。”《易·屯》:“好贞,不字。”虞翻注:“字,妊娠也。”引申为雌性...

字的笔顺怎么写(字笔顺怎么写)
答:例句:28、老张的散文文字优美,格调高雅,他的小说就相形见绌了。29、许多非法出版物只求销路,不惜诲淫诲盗,刊载不道德的文字、图片。30、那股强烈的气味,那种陌生的语言,以及许多稀奇古怪的文字写的花里花哨的招牌,叫他头昏眼花。6笔。1、字的结构是:上下结构。2、“字”字共有6画,笔画顺序为:...

汉字的笔画顺序是什么?
答:汉字的笔顺规则是:1、先横后竖(如:“干”),2、先撇后捺(如:“八”),3、从上到下(如:“主”),4、从左到右(如“林”),5、先进后关(如:“田”),6、先中间后两边(如:“水”),7、从外到内(如:“回”)等。如“仗”。

字笔顺笔画顺序怎么写的
答:字的笔顺读写为:点、点、横撇/横钩、横撇/横钩、竖钩、横。共计六笔,下面是每个笔画的写法和注意事项:点:第一笔是点,轻起笔,向右下方行笔,逐渐加重力度,最后收笔时要有一个轻微的顿笔。这个点的位置要在横中线的上方,大约在整个字高度的五分之一处。点:第二笔也是点,写法和第一...

字的笔顺 正确
答:1点,2点,3横撇/横钩,4横撇/横钩,竖钩,6横 释义:表字,也叫字,在本名以外所起的表示德行或本名的意义的名字。汉族男子二十岁冠礼女子十五岁笄礼后,不便直呼其名,故另取一与本名涵义相关的别名,称之为字,以表其德。凡人相敬而呼,必称其表德之字,后称字为表字。1.文字。2.字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