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异同

作者&投稿:边蚀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一、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相同点

1、目的相同

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都是为了推翻清政府,挽救中国当时的现状,救亡图存。

2、背景相同

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都是在清朝政府腐败无能,导致中国被迫签订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中国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的背景下。

二、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不同点

1、时间不同

戊戌变法:戊戌变法发生在1898年6月11日至1898年9月21日,历时103天。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1911年10月10日至1912年元旦。

2、地点不同

戊戌变法:戊戌变法的地点主要在当时的北京。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的地点主要在湖南、湖北、广东、四川等省。

3、主张不同

戊戌变法:戊戌变法主张君主立宪制。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主张推翻帝制,实行民主共和。

4、结果不同

戊戌变法:戊戌变法的结果是慈禧发动政变,变法失败。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的结果是清帝退位,民国建立,袁世凯上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戊戌变法

百度百科-辛亥革命



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相同点

1、目的相同

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都是为了推翻清政府,都为改变现状,救亡图存,发展资本主义。

2、背景相同

都发生在世界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清政府极端腐败,使中国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的背景下。

3、最终结果相同

都没能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4、根本原因相同

根本原因都在于资产阶级本身的局限性和脱离广大人民群众。

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不同点

1、时间不同

戊戌变法:1898年6月11日至1898年9月21日。

辛亥革命:1911年10月10日至1912年元旦。

2、地点不同

戊戌变法:北京。

辛亥革命:湖南、湖北、广东、四川等省。

3、政治主张不同

领导戊戌变法的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君主立宪制。

领导辛亥革命的资产阶级革命,实行民主共和。

4、手段及性质不同

戊戌变法是一次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

辛亥革命采取自下而上的武装斗争,是比较完整意义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戊戌变法

戊戌变法,又称百日维新、维新变法、维新运动,是晚清时期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人士通过光绪帝进行倡导学习西方,提倡科学文化,改革政治、教育制度,发展农、工、商业等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

戊戌变法从1898年6月11日开始实施。其主要内容有: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任用维新人士;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开办新式学堂吸引人才,翻译西方书籍,传播新思想;创办报刊,开放言论;训练新式陆军海军同时规定,科举考试废除八股文,取消多余的衙门和无用的官职。但因变法损害到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守旧派的利益而遭到强烈抵制与反对。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等发动戊戌政变,光绪帝被囚,康有为、梁启超分别逃往法国、日本,谭嗣同等戊戌六君子被杀,历时103天的变法失败。

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是指发生于中国农历辛亥年,即公元1911年至1912年初,旨在推翻清朝专制帝制、建立共和政体的全国性革命。狭义的辛亥革命,指的是自1911年10月10日(农历八月十九)夜武昌起义爆发,至1912年元旦孙中山就职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前后这一段时间中国所发生的革命事件。广义上辛亥革命指自十九世纪末迄辛亥年成功推翻清朝统治在中国出现的连场革命运动。

1911年夏天,湘、鄂、粤、川等省爆发保路运动,运动在四川省尤其激烈。9月25日,荣县独立,成为全中国第一个脱离清王朝的政权。把保路运动推向高潮。10月10日晚,新军工程第八营的革命党人打响了武昌起义的第一枪。汉阳、汉口的革命党人分别于10月11日夜、10月12日攻占汉阳和汉口。起义军掌控武汉三镇后,湖北军政府成立,黎元洪被推举为都督,改国号为中华民国。武昌起义胜利后短短两个月内,湖南、广东等十五个省纷纷宣布脱离清政府宣布独立。1912年2月12日,清朝发布退位诏书。至此,2132年的帝制历史告终结。



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异同

(1)相同点

①历史背景:都发生在世界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清政府极端腐败,中国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

②目的:都为改变现状,救亡图存,发展资本主义。

③领导阶级及其特点:都是资产阶级领导的,都既有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要求,又有对帝国主义封建势力的软弱妥协。

④最终结果及其原因:都没能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根本原因都在于资产阶级本身的局限性和脱离广大人民群众。

(2)不同点

①政治主张:领导戊戌变法的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君主立宪制,保留皇帝。领导辛亥革命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主张推翻帝制,实行民主共和。

②手段及性质:戊戌变法靠皇帝进行自上而下的改革,是一次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辛亥革命采取自下而上的武装斗争,是比较完整意义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③结果也有不同的一面:戊戌变法半途夭折,完全失败,变法法令被废除。辛亥革命毕竟推翻了清王朝统治,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政体,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取得了很大成功。

==========
维新派和革命派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1、相同点:向西方学习,试图改变中国的落后面貌。
2、不同点:
(1)洋务派主张利用西方先进的军事技术,维护清王朝的统治。他们兴办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编练海军等。p
(2)维新派主张兴民权,设议院,变君主专制为君主立宪发展资本主义,他们多次上书请求变法,并在光绪帝支持下发动了戊戌变法。
(3)革命派主张实行“三民主义”,以革命暴力推翻君主专制政体,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他们建立了资产阶级政党,发动了一系列武装起义和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建立了中华民国。

最简单归纳,戊戌变法是改良,希冀于君主立宪;辛亥革命是彻底的,流血的改革。你可以比较英国的改革史以及法国的大革命史来看,就了然了。
另外,阶级分析论只是马克思理论而已,一家之言。若想深究,建议阅读《剑桥中国晚清史》,辅助阅读《剑桥中华民国史》,不必仅限于国内的一家之言。

(2018·随州)在中国近代化的探索中,一些先进分子梦想有西方的政治制度。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是为了实现这一梦想。

比较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异同点~

要比较戊戌变法与辛亥革命有什么异同点,可以从它们的目标、性质来分析。
就二者的目标而言,有相同之处。那就是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目的,都是为了拯救危难中的中国,十九世纪末叶,中国处于列强的瓜分危机之中,孙中山称当时的中国实际上是处于次殖民地的地位,这种次殖民地较之全殖民地更为悲惨。因为全殖民地只是一个列强的属国,而次殖民地是许多列强共同的附属国,其地位较之全殖民地更不如。一切有志救国的仁人义士,都深感亡国灭种的危险,都竭力奋起救国,虽然方法不同,但目的都是一样的,都是为了使中国摆脱亡国灭种的危险。戊戌变法是用自上而下的办法,采取改良主义,试图由清皇室通过改良使中国走上强国之路,其范例就是日本,日本正是通过明治维新而强强盛起来,改良派也正是试图仿效日本,在保持清皇室不变的条件下,实现强国的目标。如果说这条路走通的话,中国就会成为一个像日本、英国那样的君主立宪国家。孙中山最初也是想走改良的道路,1894年他曾上书李鸿章,提出了改良的建议,但未被李鸿章采纳。甲午战争的惨败,使孙中山看到改良之路走不通,这才被迫走上革命救国的道路。
辛亥革命的目的也是为了拯救危难中的中国,使中国摆脱亡国灭种的危险。这个目的是和戊戌变法的目的相同的。不同的是,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是一次民主革命,它不仅要使中国摆脱亡国灭种的危险,而且要推翻清王朝,结束两千年的封建帝制,使中国变成为一个像美国、法国那样的民主共和国。
综上所述,戊戌变法与辛亥革命的异同点,相同之点是:两者都是为救中国免于亡国灭种危险的目标,都是为了使中国走上强盛之路的最终目标。
不同之点是,戊戌变法是改良主义,是在保留清王朝的基础上通过改良走强国之路;而辛亥革命是要推翻清王朝,结束两千年封建帝制的基础上,实现中国的强国梦。

相同点:
都发生在世界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清政府极端腐败,中国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都为改变现状,救亡图存,发展资本主义;都没能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不同点:
领导戊戌变法的资产阶级维新派主张君主立宪制,保留皇帝;领导辛亥革命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主张推翻帝制,实行民主共和。
戊戌变法靠皇帝进行自上而下的改革,是一次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辛亥革命采取自下而上的武装斗争,是比较完整意义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扩展资料:戊戌变法从1898年6月11日开始实施。其主要内容有:
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任用维新人士;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开办新式学堂吸引人才,翻译西方书籍,传播新思想;创办报刊,开放言论;训练新式陆军海军同时规定,科举考试废除八股文,取消多余的衙门和无用的官职。
但因变法损害到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守旧派的利益,而遭到强烈抵制与反对。
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发动戊戌政变,光绪帝被囚,康有为、梁启超分别逃往法国、日本,谭嗣同等戊戌六君子被杀,历时103天的变法失败。

中国近代的辛亥革命与戊戌变法有什么异同?
答:维新派和革命派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1、相同点:向西方学习,试图改变中国的落后面貌。2、不同点:(1)洋务派主张利用西方先进的军事技术,维护清王朝的统治。他们兴办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编练海军等。p (2)维新派主张兴民权,设议院,变君主专制为君主立宪发展资本主义,他们多次上书请求变法,并...

戊戍变法和辛亥革命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答:《戊戍变法》领导力量是以康有为首的保皇派,实现目标的方式是通过资产阶级改良在中国实行君主立宪制.《辛亥革命》领导力量是以孙中山为首的中国同盟会,主张通过武力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戊戍变法》失败说明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半封建半殖民社会的中国走不通.《戊戍变法》和《辛亥革命》失败说明资产主义在中国行不通. ...

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进步运动,两者的共同点有...
答: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进步运动,两者的共同点是向西方学习、追求现代化和社会变革。1、两者都是向西方学习,追求现代化。2、两者都促进了中国的社会变革和思想解放。3、两者都失败了,但留下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4、两者都有资产阶级领导或参与,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5、两者都有资产...

比较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异同
答:1、学习内容不同。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三者向西方学习的内容分别是:洋务运动——仿造器械;戊戌变法——学习制度;辛亥革命——学习思想。2、指导思想不同。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三者的指导思想不同:洋务运动——魏源、林则徐等,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戊戌变法——变法图强。辛亥革命—...

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共同点有
答:历史背景相同,主张变革图强。1、历史背景相同:戊戌变法发生在甲午战争期间,而辛亥革命则是在清政府日益腐败、帝国主义侵略加剧的背景下发生的。两者都是在国家面临内忧外患的情况下展开的自强自救运动。2、主张变革图强: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都主张通过改革和革命来改变现状,实现国家的现代化和独立自主。...

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共同点
答: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共同点:①历史背景:都发生在世界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清政府极端腐败,中国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②目的:都为改变现状,救亡图存,发展资本主义。③领导阶级及其特点:都是资产阶级领导的,都既有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要求,又有对帝国主义封建势力的软弱妥协。④最终结果及其原因:...

列举四次近代化探索的异同点
答:2、进行探索的背景相同:洋务运动,辛亥革命,戊戌变法与新文化运动进行的背景都是在中国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的时候。3、探索的结果相同:洋务运动,辛亥革命,戊戌变法与新文化运动最终都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社会性质。四次近代化探索的不同点:1、领导的阶级不同:洋务运动由地主阶级领导,戊...

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的异同点
答:目的:洋务运动——维护封建统治;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救亡图存,发展资本主义。结果:洋务运动——成功;戊戌变法——失败;辛亥革命——可说失败也可说成功。向西方学习内容:洋务运动——仿造器械;戊戌变法——学习制度;辛亥革命——学习思想 指导思想不同:洋务运动——魏源、林则徐等,中学为体,...

新文化运动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向西方学习方面的不同之处
答:1、相同点首先都是西化(向西方学习)2、不同点:洋务运动是在经济方面做了第一次尝试;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是在政治方面尝试(辛亥革命比戊戌变法先进:戊戌变法主张君主立宪、辛亥革命是主张民主共和);新文化运动是在思想方面尝试。从洋务运动到新文化运动是一次比一次彻底。首先是范围不同啊...洋务...

戊戌变法与辛亥革命的相同点
答:戊戌变法与辛亥革命的相同点如下:1、历史背景:都发生在世界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阶段,清政府极端腐败,中国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社会矛盾激化。2、目的:都为改变现状,救亡图存,发展资本主义。戊戌变法与辛亥革命都是当时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振兴中华的深切愿望的集中体现。3、领导阶级及其特点: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