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沙巴〔风下之乡〕名称由来?? 沙巴的早期历史

作者&投稿:玉航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沙巴被称为“风下之乡”有两种说法:

一种说法是:相传沙巴西面海岸的居民喜欢种植一种称为“Pisang Saba”的香蕉,于是人们便把这里称为“Sabah”。

另一个说法是:因为沙巴处于北半球的台风地带以南,不受台风的干扰,故被称为“风下之乡”,吸引那些到苏禄群岛经商的回教商人停驻以避台风;而在阿拉伯语,“风下之乡”被称为Zir-e Bad,发音接近“Sabah”。

扩展资料

沙巴州,简称沙州,旧称北婆罗洲,是马来西亚十三个州之一,首府亚庇(旧称哥打京那峇鲁),位于加里曼丹岛东北部,属于热带雨林气候。沙巴州下设5省,即西海岸省、内陆省、古达省、山打根省、及斗湖省。

沙巴于1881年至1963年间被英国人统治,直到1963年8月31日起自治(国防、外交、财政、内政等事务仍由英国殖民政府掌管)。1963年9月16日,沙巴加入马来西亚。1984年,沙巴州政府将纳闽分割出来设立成联邦直辖区,是马来西亚唯一的岸外金融中心。

沙巴州官方承认的族群共有32个,最大的原住民族群是卡达山-杜顺族群,其次是巴瑶族和穆鲁特人,其他少数族群有:居住在斗湖省的科科斯人。

最大的非土著族群是华人,华人主要是在19世纪时才大量移民到沙巴州,主要是客家人、广府人、潮州人、闽南人、海南人及一些20世纪前来的天津人、河北人。在沙巴大多数华人都集中在大城市和城镇,即亚庇、山打根和斗湖等地。相较于马来西亚其他州属,沙巴州内的印度人和其他南亚裔群体规模非常小。

文化风俗

(1)文化禁忌

当地人视左手为不雅,握手或传递物品时切记只用右手;马来人觉得用食指指人是一种侮辱,所以千万要记得不要用食指指人;等女士先行握手才可以,不要主动要求握手;头被认为是很神圣的部位,记得不要随便摸当地小孩子的头;和伊斯兰教徒共餐事,要避免吃猪肉;不要随便询问马来人的年龄;即使对于马来人的婚姻制度好奇,也不可以谈论他人的家务事。

(2)节日庆典

丰收节,是当地土著庆祝丰收、感谢神明的节日,庆典在每年五月共历时一个月,亦称“五月节”。庆典在5月30-31日达到高潮,也是州内及纳闽联邦直辖区的公共假期。

(3)语言

在沙巴州,马来语和英语是普遍用语,此外当地华人使用华语或汉语方言如客家话、广东话、福建话。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沙巴州



沙巴州(马来语:Sabah),是马来西亚面积第二大的州,位於东马,在婆罗洲的北部,以前被称为北婆罗洲(英语:North Borneo),在1881年开始被英国人统治,至到1963年9月16日和砂拉越一起脱离英国统治结合马来亚及新加坡组成马来西亚联邦。

沙巴享有风下之地(Land Below The Wind)或是风下之乡之美誉,原因是台风经过菲律宾时不会经过这里。沙巴的首府是亚庇(Kota Kinabalu),其他主要城镇有山打根(Sandakan)、斗湖(Tawau)、根地咬(Keningau)、保佛(Beaufort)、古达(Kudat)、仙本那(Semporna)、拿笃(Lahad Datu)、斗亚兰(Tuaran)、吧巴(Papar)、实必丹(Sipitang)、丹南(Tenom)、兰脑(Ranau)、古打毛律(Kota Belud)、万劳(Kota Marudu)等等。纳闽(Labuan)在1984年由当年的哈里士所领导的人民党组成的州政府送给了联邦政府,现在已经是联邦直辖区了,也是马来西亚的唯一的岸外金融中心。

东南亚第一高峰京那巴鲁山(又称中国寡妇山,俗称神山)位於沙巴东海岸内陆地区,山高4095米。关於这座山,记载著一个动人爱情故事,她也是杜顺人(Dusun)/卡达山(Kadazan)族传说中的灵魂归属地。州首府也是以她来命名,Kota是「城」的意思,而中文名称亚庇则是由「Api-Api」得来的[1]。

这里住著32种土著,其中以杜顺人/卡达山人为主,他们主要信奉基督教、天主教,其他的则有巴夭族(Bajau,主要信奉伊斯兰教)、毛律族(Murut)等。他们每年五月会庆祝丰收节(Tadau Kaamatan),官方假期则在5月30日及5月31日。华人是在十九世纪时才大量移民来到这里,主要是客家人、广府人、潮州人、福建人、海南人及一些二十世纪来的天津人、湖北人。

虽然陆路交通方便、人们也很少依赖火车服务、但是沙巴现在还保留著婆罗州唯一的火车轨道,从亚庇的丹容亚路火车站通到内陆省的丹南。由於地广人希、山脉纵横、相对之下航空系统比较重要。有一些地方更需要经由水路才能到达,这些地方也缺少良好的水电供应。

观光区
沙巴有很多闻名世界的观光区:

1.神山公园(Kinabalu National Park) 这个国家公园坐落在神山山脚下,气候凉爽。要登山的游客可以在几个月前预定自己的位子,山脚下的公园总部可以办理登山手续,那里也有一些旅店让有人休息、度假。是个避暑的好地方。

2.东姑阿都拉曼公园(Tunku Abdul Rahman Park) 由五个岛屿组成(Pulau Sapi, Pulau Gaya, Pulau Manukan,Pulau Mamutik 还有 Pulau Sulug),距离亚庇市区大约30分钟。是个潜水爱好者的好去处。那里的海水清澈见底,还可以看见鱼儿游来游去。

3.西必洛人猿保护中心(Sepilok Orang Utan Rehabilitation Centre)

4.哥曼洞(Gomantong Cave)

5.西陵安海龟岛(Selingan Island National Park)

6.Danum Valley

7.西巴丹岛(Pulau Sipadan) 西巴丹岛,坐落在斗湖的岸外,是著名的潜水中心。

8.Maliau Basin

9.沙巴州博物馆

更多旅游资料请浏览沙巴旅游局的网页(http://www.sabahtourism.com/)

沙巴……被称为风下之乡(Land Below The Wind),是“台风时常从北部的海洋经过菲律宾时不会经过该地”的原因而取之。

由於缺少正式的官方历史文件纪录,沙巴早期的历史比较模糊,也只能由一些国外的纪录及考古学家所发现的考古证据来考证。

据马来西亚国家图书馆的记载,在1881年,英国人前往沙巴之前,当地的土人就已经使用着“沙巴”这个名字。也有记载说当地的土人使用着“苏当”(Sudang)作为他们的地名。一些在15世纪流传的记载说,当时的苏禄岛(Pulau Sulu)和文莱(Brunei)的商人已经把该地称作“沙巴”。亦有人认为“沙巴”之名是取自当地种植的一种香蕉(Pisang Saba)的名字。

据记载,沙巴早在公元六世纪就和中国有经济来往,当时中国商人来这里多数为了香料、木材、燕窝等等。在中国各朝代古书、史书中都有记载著渤泥(Borneo),可见当时中国人已经踏足婆罗洲了,甚至在中国南京还保留著明朝渤泥国王的坟墓。

可见沙巴在以前就被世界各国的商人以两种名字来称呼:沙巴(Saba)或渤泥(Borneo),1881年英国管治的时期,沙巴被定为“婆罗洲”(Borneo),直至1963年9月16日,沙巴加入新成立的马来西亚,才改名为沙巴(Sabah)。

注:Sabah 在阿拉伯文里的意思是“早晨”或“曙光”。

相传沙巴西面海岸的居民喜欢种植一种称为“Pisang Saba”的香蕉,于是人们便把这里称为“Sabah”。

沙巴州,简称沙州,旧称北婆罗洲,是马来西亚十三个州之一,首府亚庇(旧称哥打京那峇鲁),位于加里曼丹岛东北部,属于热带雨林气候。

沙巴州官方承认的族群共有32个,最大的原住民族群是卡达山-杜顺族群,其次是巴瑶族和穆鲁特人,其他少数族群有:居住在斗湖省的科科斯人。

丰收节,是当地土著庆祝丰收、感谢神明的节日,庆典在每年五月共历时一个月,亦称“五月节”。庆典在5月30-31日达到高潮,也是州内及纳闽联邦直辖区的公共假期。



马来西亚沙巴岛说什么语言~

马来西亚沙巴岛是一个多元文化的社会使用马来西亚语、华语、英文,由超过30种族群组成,多信仰伊斯兰教。
这里有着简单淳朴的生活,也有着繁荣进步的经济。在沙巴首府亚庇,游人随时可遇到会讲普通话、客家话、闽南话和粤语的华人,华人是在十九世纪时才大量移民来到这里,华人在当地的经济活动中也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
沙巴于1881年至1963年间被英国人统治,直到1963年8月31日起自治。1963年9月16日,沙巴加入马来西亚。1984年,沙巴州政府将纳闽分割出来设立成联邦直辖区,是马来西亚唯一的岸外金融中心。

扩展资料:
沙巴岛位于马来西亚,同时也位于世界第三大岛婆罗洲岛的北上端,西临南中国海,以其金色的沙滩而闻名。
这里处于台风地带之下,终年没有台风、地震、海啸等灾难,故得以“风下之乡”的美誉。未经人工破坏的小岛群、清澈见底的海水、美丽的珊瑚以及山上公园里繁茂的各类动植物都是沙巴独特的宝贵资源。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沙巴州

人类最早迁移和定居到沙巴地区的时间,可追溯到约距今2-3万年前。这些早期人类据信是棕色人种或矮黑人的群体。下一波的人类迁徙,据信是南岛语族黄色人种,发生在大约公元前3000年。由于缺少正式的历史文件纪录,沙巴早期的历史比较模糊,只能由国外的纪录及考古学家所发现的考古证据来考证。沙巴博物馆收藏了这方面的资料。
【名称由来】
相传沙巴西面海岸的居民喜欢种植一种称为“Pisang Saba”的香蕉。这种香蕉成为远近驰名的特产,于是人们便把这里称为 “Sabah”。另一个说法是,因为沙巴处于北半球的台风地带以南,不受台风的干扰,故被称为“风下之乡”(Land Below The Wind),吸引那些到苏禄群岛经商的回教商人停驻以避台风;而在阿拉伯语,“风下之乡”被称为Zir-e Bad,发音接近“Sabah”。
早在15世纪,文莱和菲律宾南部一带的商人已经把这个地方称为沙巴。然而,英国人于1881年统治沙巴后,就把地名改为北婆罗洲(North Borneo)。直至1963年,沙巴成为马来西亚的一州,才恢复原有的名称。
【文莱帝国】
在第七世纪,有一个定居的社会名为 Vijayapura,向三佛齐帝国进贡,被认定是当时已存在于婆罗洲东北海岸附近的文莱帝国的最早封地。[12]另一个让人怀疑是否确实存在的王国是第九世纪的渤泥(Po-ni)。学者认为,渤泥位于文莱河口,并且是文莱苏丹国的前身。[13]在文莱统治者开始接受伊斯兰教之后,成立了文莱苏丹国。在第五任苏丹博尔基亚于1473年至1524年间的统治下,文莱苏丹国的领海延伸到沙巴、北方的苏禄群岛和马尼拉,以及南方的砂拉越一直到婆罗洲岛南端的马辰。 [14]在1658年,文莱苏丹将婆罗洲北部和东部的一部分割让给苏禄苏丹,以答谢协助弭平文莱苏丹国的一场内战。在1749年,婆罗洲苏丹国将菲律宾巴拉望省南部割让给西班牙。
据记载,沙巴早在公元六世纪就和中国有经济来往,在沙巴博物馆可以看到各式各样的瓮,足证沙巴与中国的关系源远流长。当时中国商人来这里多是为了香料、木材、燕窝等等。中国各朝代古书、史书中都有渤泥的记载,可见当时中国人已经踏足婆罗洲了,甚至在中国南京还保留着明朝渤泥国王的坟墓。

我要知道沙巴早期的行政地区资料,急!
答:沙巴在1881年开始被英国统治,直到1963年9月16日和砂拉越一起脱离英国统治,并结合马来亚及新加坡组成马来西亚联邦。沙巴享有风下之地(Land Below The Wind)或是风下之乡之美誉,原因是台风经过菲律宾时不会经过这里。沙巴的首府是亚庇,其他主要城镇有山打根、斗湖、根地咬、保佛、古达、仙本那、拿笃、...

沙巴岛旅游注意事项
答:在马来语中,“沙巴”有安全的意思,沙巴岛虽然地处飓风地带,却是终年没有台风、地震、海啸等灾难,因此有“风下之乡”的美誉。未经人工破坏的小岛群、清澈见底的海水、美丽的珊瑚以及山上公园里繁茂的各类动植物都是沙巴独特的宝贵资源。沙巴是马来西亚面积第二大的州,是一个由30多种族群组成的多元...

前往马来西亚沙巴旅游需注意哪些?
答:首先,沙巴岛位于马来西亚,西临南中国海,同时也位于世界第三大岛婆罗洲岛的北上端,以其金色的沙滩而闻名。这里处于台风地带之下,终年没有台风、地震、海啸等灾难,因此有“风下之乡”的美誉。那里有未经人工破坏的小岛群、清澈见底的海水、美丽的珊瑚以及山上公园里繁茂的各类动植物。其次,前往...

马来西亚沙巴旅游怎么样?
答:沙巴素有风下之乡(Land Below The Wind)的浪漫美誉,原因是沙巴位于台风带下面, 不受台风和其他天灾(如地震、海啸)的袭击影响。沙巴首府亚庇 (旧名称: 哥打京那巴鲁),是一个迅速发展的城市,除了要迅速追上大都会的繁华之外,还尽力保存许多不同的人文历史面貌,例如自然生态、原住民文化、英国殖民...

沙巴旅游怎么样
答:首先说说沙巴有哪些好玩的地方啊,海市蜃楼般的水上清真寺,红树林、萤火虫和长鼻猴,还有美人鱼岛寻找蓝眼泪,在亚庇丹绒路看最美夕阳,深入亚洲第一峰神山的神山公园,等等。沙巴不大,好玩又有意思的景点也不是特别多,所以在沙巴玩5-6天就差不多了,预算的话,看个人选择,正常的话当地5000元基本...

沙巴旅行有什么特产买
答:五、保佛面:是指加入肉类或海鲜,以及合适的可口新鲜菜心煮炒的黄面条,是沙巴特色美食。六、达拜烈酒:达拜烈酒的味道酸酸甜甜,是沙巴最为出名的酒精饮料,一般在当地的节日、聚会和宴会,畅饮达拜烈酒是较为常见的行为活动。沙巴州是个多元文化之地,因此在沙巴能够品尝到不同族群的美食,包括马来菜...

7,8月沙巴旅游有什么好玩的
答:八月份去沙巴旅游好玩的地方 沙巴是婆罗洲的乐园。如果你爱好挑战自我,可以攀登东南亚的第一高峰京那巴鲁山,接受寒冷的考验 如果你珍爱生命,可以在世界最大的森林保护区零距离接触婆罗洲人猿,欣赏世界上最大的花卉——大王花;如果你崇尚运动,可以尽情冲浪、滑水或是在高尔夫球场大力挥杆。沙巴的气候...

巴沙岛是哪个国家?
答:巴沙岛是马来西亚的州。沙巴州(Negeri Sabah)简称沙州,旧称北婆罗洲,有“风下之地”之美誉,是马来西亚十三个州之一,首府亚庇(旧称哥打京那峇鲁)。位于加里曼丹岛东北部,面积74500平方公里,人口共385.38万(2017年),属于热带雨林气候。沙巴州下设5省,即西海岸省、内陆省、古达省、...

沙巴是哪个国家的 沙巴在哪里
答:沙巴州(Negeri Sabah)简称沙州,旧称北婆罗洲,有“风下之地”之美誉,是马来西亚十三个州之一,首府亚庇(旧称哥打京那峇鲁),位于加里曼丹岛东北部,面积74500平方公里,人口共380.28万(2016年),属于热带雨林气候。沙巴州的西半部普遍是多山地区,包含马来西亚三座最高的山峰。最突出的山脉...

去沙巴 如何换马币
答:吸引那些到苏禄群岛经商的回教商人停驻以避台风;而在阿拉伯语,“风下之乡”被称为Zir-e Bad,发音接近“Sabah”。早在15世纪,文莱和菲律宾南部一带的商人已经把这个地方称为沙巴。然而,英国人于1881年统治沙巴后,就把地名改为北婆罗洲。直至1963年,沙巴成为马来西亚的一分子,才恢复固有名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