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广东这边有个说法:阴历7月14日是鬼节呢?有什么由来吗?鬼节要注意什么呢? 7月14日鬼节的由来是什么?

作者&投稿:肇往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在中国,每年农历七月十四是中国鬼节——正名“盂兰节”。 鬼门关 相传农历七月是“鬼月”。七月初一是“鬼门关”大开的日子,从七月初一鬼门关开启起,到三十日鬼门关关闭这段日子里,阴间的无主孤魂都会涌到阳间,徘徊于任何人迹可到的地方找东西吃。所以人们纷纷在七月里以诵经作法等事举行「普渡」以普遍超渡孤魂,恐防它们为祸社区,又或祈求鬼魂帮助治病和保佑家宅平安。 道家说法 道家全年的盛会分三次(合称为“三元”)盂兰节的起源是博爱的表现。 正月十五日称为“上元” 主要是举行赐福的仪式 七月十五日便称“中元” 用以赦免亡魂的罪 中元法事是为亡魂赦罪,但是绝对不能完全解除罪孽,只是减轻了一些,希望他们旱日安息。 十月十五日称为“下元” 是为有过失的人解除厄运 在法事中,他们不单只超度亡魂,而且更为无主孤魂和那些为国捐躯,战死沙场的死难者施予救侪。而在法事中得的香油钱,主要是用作购买祭品之用。 佛教典故 关于“盂兰节”的起源,有着以下一个典故,相传佛祖释迦牟尼在世时,收了十位徒儿,其中一位名叫目连的修行者,在得道之前父母已死,由于目连很挂念死去的母亲,就用了天眼通去察看母亲在地府生活的情况,原来他们已变成饿鬼,吃的、饮的都没有,境况堪怜。 目连看了后觉得很心痛,于是就运用法力,将一些饭菜拿给母亲吃,可惜饭菜一送到口边,就立即化为火焰,目连看到这种情境后非常心痛,就将这个情况告诉释迦牟尼,佛祖教训他说,他的母亲在世时,种下了不少的罪孽,所以死后就堕入饿鬼道中,万劫不复,这孽障不是他一人能够化解的,必须集合众人的力量,于是「目连」就联同一众高僧,举行大型的祭拜仪式,以超渡一众的亡魂。 后来,这个传说一直流传后世,逐渐形成一种民间习俗,每年到了农历七月中,人们都会宰鸡杀鸭,焚香烧衣,拜祭由地府出来的饿鬼,以化解其怨气,不致于遗害人间,久而久之,就形成了鬼节的风俗。 所以每年到了农历七月中,人们都会宰鸡杀鸭,焚香烧衣,拜祭由地府出来的饿鬼,以化解其怨气,不致于遗害人间。 久而久之,就有了盂兰节这一节日。 因此,我国许多地方界时将举办祭祀、参佛、净墓、回顾、赏花、垂钓等活动以示庆祝。 书上说古时候的这一天,人们会事先在街口村前搭起法师座和施孤台。法师座跟前供着超度"地狱"鬼魂的地藏王菩萨,下面供着一盘盘面制桃子、大米。施孤台上立着三块灵牌和招魂幡。过了中午,各家各户纷纷把全猪、全羊、鸡、鸭、鹅及各式发糕、果品、瓜果等摆到施孤台上。主事者分别在每件祭品上插上一把蓝、红、绿等颜色的三角纸旗,上书"盂兰盛会"、"甘露门开"等字样。仪式是在一阵庄严肃穆的庙堂音乐中开始的。紧接着,法师敲响引钟,带领座下众僧诵念各种咒语和真言。然后施食,将一盘盘面桃子和大米撒向四方,反复三次。这种仪式叫"放焰口"。清代文人王凯泰曾有诗曰:“道场普渡妥幽魂,原有盂兰古意存。却怪红笺贴门首,肉山酒海庆中元。”描写的便是我国东南沿海一带过鬼节的习俗。 由此可见,“鬼节”是因传统美德的孝心而起的。如今我国北方的人们仍然在这一天用烧纸钱的方式祭奠早去的先人,表达对亲人的思念之情。虽然祭祀方式简单,但基本上保存了鬼节淳朴的意义。因为血脉的召唤,感情的延伸,以及对自己未来的提醒,都赋予了鬼节丰富的人文内涵。即使年代不同了,烧去的礼物也不同了,但永远捎不完活着的人对远去亲人无尽的绵绵哀思和深深的怀念。但“不同年龄段的人对这个特殊的节日有着不同的感受,因为,未来的节日正毫不留情地向自己走来,从朦胧到清晰,从思念到恐惧,从恐惧到坦然,想念过去人的时候,其实也在思考着自己今天活的经历、内容、方式和活的追求。” 七月十五,鬼门关大开之日。不管是烧纸钱送祝福,还是捧雏菊寄哀思,或者互联网上祭先人,或者是放河灯,今天活着的人一起思念过去的人,共同送去对先人的祝福,是人灵性的自发,是感情的延伸,是最基本的信仰。而且同时“活着的人要好好珍惜活着的每一天,不要愧对社会和朋友,不要愧对了已经永远离去的亲人。因为,总有一天我们要和他们相见,到时候,你可以自豪地说,在人间是好汉,在阴间也要做鬼雄!”

1、由来:广东那边的鬼节,其实就是中元节,别名七月半、七月十四、祭祖节、盂兰盆节、地官节。节日习俗主要有祭祖、放河灯、祀亡魂、焚纸锭、祭祀土地等。

它的产生可追溯到上古时代的祖灵崇拜以及相关时祭。节期与古老文化中的阴阳消长循环之理有关,在《易经》中,“七”是一个变化的数字,是复生之数。

2、广东当地的习俗:在华南地区七月十四有祭祀的传统,这一天无论贫富都要备下酒菜、香烛和纸钱祭奠先人,以示对先人的怀念。广东人称为“七月十四”。

旧时居民们于节日前上冥店买来金银纸衣(即各种色纸,俗以为可制冥衣)、溪银(冥币)、元宝等冥具,盛于纸袋中,加封,俗称“包袱”,择日于午后配上牲醴、果品拜祭祖先,拜毕焚化冥具(包袱),俗称“烧衣”。

入夜以后,又以各种冥具及水饭、酒菜、香纸等祭于门前,施以无主之鬼魂。祭毕燃冥具,将祭品(酒饭)留在门外不收回,俗称“烧幽”。港澳地区中元习俗与广东一致。

3、禁忌:床头挂风铃;夜游;非特定场合烧冥纸;忌偷吃祭品;5、忌乱踩冥纸。



农历7月14,俗称鬼节,来看看小雪家乡广东阳江有哪些习俗吧?



我们都知道,农历七月十五是我国传统的中元节,也就是俗称的鬼节,但是在南方部分地方,尤其是广东、广西的很多地区过鬼节却是在七月十四,到底哪一天才是真正的鬼节?



相传南方原并无中元节,是古代汉人南迁传入的。但为何南方过的中元节是“七月十四”而不是“七月十五”。有这样一种传说是:大约在宋代,北方战乱,一批汉人仓促南逃。
但就在逃走前夕,他们遇到了一个难题:如何把祖宗带走?按传统,只有在除夕、清明、重阳和中元节祭祀祖先时,祖先们的亡灵才会聚拢回家,能跟着灵牌走。此时离中元节(农历七月十五)只有一天,但他们已经等不及。   
七月十五鬼节禁忌,为了聚拢祖先们的亡灵,他们决定提前一天过中元节,把祖宗的亡灵集中起来,然后带着祖宗牌位逃往南方避难。后来,为了纪念这个日子,逃往南方的汉人就把中元节改为在每年的农历七月十四过。现在,“七月十四”已经是许多南方汉人和少数民族共同的节日。

7月14日鬼节的由来?~

1、鬼节又称盂兰节,中元节。鬼节的由来,众说纷纭,在民间有不同的说法:(1)中元节本是民间祭祖的日子,因地宫掌管地狱之门,这一天地宫会打开地狱之门,已故祖先可回家团圆,因此又称鬼节,各地设有道场,放馒头给孤魂野鬼吃,这一天要祭祖、上坟、点荷灯为亡者照回家之路。道观举行盛大法会祈福吉祥道场,内容是为死者的灵魂超度。
(2)佛教这一天是盂兰盆会的日子,内容也是为亡灵超度,盂兰本意是解放倒悬,来自目莲救母的故事,故鬼节又称盂兰节
(3)七月十四的午夜,即七月十五的十二点之前,鬼门是从大开到关上。古籍记载,这个时候,应该是游荡人间的鬼魂回归地府的最后限期。农历的七月初二这一日是鬼门正式大开的日子,所有鬼魂就可以自由出入,各自享受人间为他们而准备的供品,一直到七月十五凌晨十二点前。
(4)相传,每年从七月一日起阎王就下令大开地狱之门,让那些终年受苦受难禁锢在地狱中的冤魂厉鬼走出地狱,获得短期的游荡,享受人间血食。所以人们称七月为鬼月,这个月人们以为是不吉的月份,既不嫁娶、也不搬家。
扩展资料:
1、鬼节禁忌:
(1)床头挂风铃
(2)非特定场合烧冥纸
(3)偷吃祭品
(4)吹口哨
(5)游泳
(6)乱看
(7)榕树放在家门口
(8)拖鞋头朝床的方向
(9)不可随地勾肩搭背

农历7月14日是中元节,也称为鬼节或兰花节,是祭祀鬼魂的大节日。中元节起源于道教,后来佛教改为现在俗称的鬼节。

兰花节在印度语中是“倒挂”的意思。“倒挂”是指释迦牟尼第十子的母亲死后,遭受饿鬼折磨,无法进食。后来得到释迦牟尼的帮助。供养十神佛各味五果,救我妈功德。所以现在为了祭拜孤魂野鬼,在鬼月的第七个月举行普渡节,也就是现在所说的鬼节。



扩展信息:

过去“七·一四”的气氛在民间相当浓厚。在中午,广东和广西的许多地方都用鸭子祭祀祖先。

传说中,鸭子是背上祖先的灵魂过河的精灵,为了节日完成这一使命而被杀。事实上,由于鸭子在“六月田”(即早收季节)吃了大量散落在田里的五谷杂粮而长胖,正是进食的好时机。祭祖之后,鲜美嫩滑的鸭肉就可以享用了。

阴历七月十四的生日,有什么说法吗,过了有什么不好吗.。
答:中元节是道教的说法,中国古代以一、七、十月之十五日分称上元、中元、下元。上元是天官赐福日,中元为地官赦罪日,下元为水官解厄日。所以会在中元时普渡孤魂野鬼。中元节——农历7月15日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中元节”。在南方,亦称“鬼节”。也有说法中元节是在农历7月14日。节日这天,人们带上祭品,...

每年农历7月22日是什么日子
答:财神爷赵公明乃家喻户晓之神,逢年农历正月初五及七月二十二全世界约有四分之一之人要祭祀财神爷,祭祀时,红烛高烧,鞭炮齐鸣,用面做成元宝、圣虫,或用钱做成钱龙,吃水饺谓之元宝,意谓招财进宝。财神自南宋兴盛以来,经历代衍化,逐渐形成一个财神体系,按文武职位分:有文财神,武财神;按管辖...

农历七月十五日
答:第二种说法: 关于鬼节的来历,传说地藏菩萨,他的母亲去世后来到阴朝地府,被关在牢房里少不得受十八层地狱的种种折磨,地藏菩萨是个孝顺的儿子,看到母亲受罪心中不忍,在七月十五这天竟恂私情,让看守牢房的小鬼偷偷把牢门打开放他母亲出来,谁知这一开牢门不要紧,牢房中的小鬼们蜂拥而出跑到人间为害百姓,所以就有...

农历七月十五下雨有什么说法
答:“古语‘七月十五日雨不休,整个秋天都是毛毛雨’,意思是说,如果阴历七月十五日整天下雨,就预示着整个秋天雨水频繁。虽然雨量不大,但毛毛雨可以下一整个秋天;和另一句老话“七月十五下雨,十月半下雨”是一致的。因此,如果7月15日下雨和洪水;虽然降雨量不大,但持续的降雨也会造成土壤湿滑泥泞...

农历七月十五是什么节日
答:即使亲人活着的时候,有不孝顺或照顾不周的情况,在上坟烧纸的时候,念叨几句,也能求得心理的一种平衡。也许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文化程度的提高,我们民族会找到更好的纪念先人的办法,但对先人的纪奠和追思却是什么时代都不可缺少的。传说中阴历7月15日是鬼门关大开的日子,在那天它们可以在阳间逗留...

2022年阴历七月初十立秋,老人说:今年是“脱衣秋”,有啥说法?
答:2022年立秋的时间是8月7日,阴历七月初十,具体时间是2022年20点28分57秒,那么今年立秋属于“穿衣秋”还是“脱衣秋”?下面笔者通过具体谚语详细说说,大家看完后就有答案了。“早立秋,冷飕飕;晚立秋,热死牛”按照这句谚语的说法,如果当年属于早立秋,那么立秋之后的天气会变得凉飕飕,也就是迎来...

我的生日是阴历7月15号,也就是鬼节,有什么说法没有啊?
答:七月十四才是你说的鬼节。那天出生的人成千上万而且只是民俗节日LZ不用怕。

今天是鬼节,也就是阴历七月十五,请问这天出生的人有没有什么说法
答:不要迷信了,哪天都有人死,也有人生。信则有,不信则无。

阴历7月29的女人的命好不好?老家这边有个习俗,说女人7。29生的命硬,不...
答:这个说法当然没有道。中国每天出生5万多人,按一半计,每天有两万多女性出生。人的命运如果能这么简单通过选择出生日来趋利避害,那就好办了,只需算好儿女哪天出生将来是必定做富翁的,新婚夫妻依时行乐就是了,等着儿女长大享受荣华富贵得了,何苦瞎忙?用看历史、了解民俗的眼光去看这些旧习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