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化学学习小组采用下图所提供的仪器装置(夹持仪器已略去)设计实验:验证浓硝酸的氧化性.实验表明浓硝

作者&投稿:章复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1)根据题意,装置①发生反应生成二氧化氮,装置②把二氧化氮转化为一氧化氮,然后用③中浓硝酸氧化一氧化氮(要长管进气,短管出气),装置④用于除去二氧化氮气体,即装置连接为:a-c-b-d.
(2)检验装置的气密性要体现“封气、变压、看现象”,为了改变压强,因为装置较多,用手捂热已不能达到要求,可以采取用酒精灯加热的方法,即:关闭弹簧夹和分液漏斗活塞,往烧杯中加水至浸没导管,用手(或酒精灯微热)抱紧三颈烧瓶,导管口有气泡逸出,放开手或移开酒精灯,水会沿着导管上升,形成一小段水柱,则表明该装置气密性良好.在装置①中通入二氧化碳是为了排净整个装置中的空气,因为空气中的氧气能把一氧化氮氧化为二氧化氮,干扰实验.装置④时为了除去生成的二氧化氮,以免二氧化氮排放到空气中污染环境.
(3)装置①中反应生成了二氧化氮,在装置②中二氧化氮会与水反应,即3NO2+H2O=2HNO3+NO.
(4)如果装置②得到的一氧化氮在通过装置③时,根据题意“浓硝酸能将NO氧化成NO2”,则无色一氧化氮会被装置③中浓硝酸氧化为红棕色的二氧化氮,即确定浓硝酸具有氧化性结论的现象是:②中逸出的无色气体通过③时变成红棕色.
故答案为:(1)a-c-b-d
(2)关闭弹簧夹和分液漏斗活塞,往烧杯中加水至浸没导管,用手(或酒精灯微热)抱紧三颈烧瓶,导管口有气泡逸出,放开手或移开酒精灯,水会沿着导管上升,形成一小段水柱,则表明该装置气密性良好.
排尽装置中的空气;    吸收二氧化氮,防止其扩散到空气中污染空气
(3)3NO2+H2O=2HNO3+NO
(4)②中逸出的无色气体通过③时变成红棕色

某化学学习小组采用下图所提供的仪器装置(夹持仪器已略去)设计实验:验证浓硝酸的氧化性.实验表明浓硝~

(1)根据题意,装置①发生反应生成二氧化氮,装置②把二氧化氮转化为一氧化氮,然后用③中浓硝酸氧化一氧化氮(要长管进气,短管出气),装置④用于除去二氧化氮气体,即装置连接为:a-c-b-d.(2)检验装置的气密性要体现“封气、变压、看现象”,为了改变压强,因为装置较多,用手捂热已不能达到要求,可以采取用酒精灯加热的方法,即:关闭弹簧夹和分液漏斗活塞,往烧杯中加水至浸没导管,用手(或酒精灯微热)抱紧三颈烧瓶,导管口有气泡逸出,放开手或移开酒精灯,水会沿着导管上升,形成一小段水柱,则表明该装置气密性良好.在装置①中通入二氧化碳是为了排净整个装置中的空气,因为空气中的氧气能把一氧化氮氧化为二氧化氮,干扰实验.装置④时为了除去生成的二氧化氮,以免二氧化氮排放到空气中污染环境.(3)装置①中反应生成了二氧化氮,在装置②中二氧化氮会与水反应,即3NO 2 +H 2 O=2HNO 3 +NO.(4)如果装置②得到的一氧化氮在通过装置③时,根据题意“浓硝酸能将NO氧化成NO 2 ”,则无色一氧化氮会被装置③中浓硝酸氧化为红棕色的二氧化氮,即确定浓硝酸具有氧化性结论的现象是:②中逸出的无色气体通过③时变成红棕色.故答案为:(1)a-c-b-d(2)关闭弹簧夹和分液漏斗活塞,往烧杯中加水至浸没导管,用手(或酒精灯微热)抱紧三颈烧瓶,导管口有气泡逸出,放开手或移开酒精灯,水会沿着导管上升,形成一小段水柱,则表明该装置气密性良好.排尽装置中的空气; 吸收二氧化氮,防止其扩散到空气中污染空气(3)3NO 2 +H 2 O=2HNO 3 +NO(4)②中逸出的无色气体通过③时变成红棕色

(1)a→c→b→d (2)检验装置气密性;排尽装置中的空气;吸收二氧化氮,防止其扩散到空气中污染空气(3) 3NO 2 +H 2 O=2HNO 3 +NO (4)②中逸出的无色气体通过③时变成红棕色 (1)①是气体的发生装置,浓硝酸和铜反应生成NO 2 ,NO 2 溶于水即生成NO,所以要检验浓硝酸的氧化性,需要把NO通入到浓硝酸中,氮的氧化物属于大气污染物,需要进行尾气处理,因此最后要通入到氢氧化钠溶液中,即顺序为a→c→b→d。(2)装置连接好以后,必须最÷检验装置的气密性。因为空气中的氧气也能氧化NO,所以为了防止干扰,需要排尽装置中的空气。(3)NO 2 溶于水的方程式为3NO 2 +H 2 O=2HNO 3 +NO。(4)NO是无色,被氧化生成NO 2 后气体颜色变为红棕色,所以当②中逸出的无色气体通过③时变成红棕色,即说明结论是正确的。

某学习小组利用下列装置进行相关气体制取的探究,请你分析并填空:(1)写...
答:(1)试管是常用的反应容器,集气瓶是收集气体的仪器,故答案为:试管、集气瓶 (2)实验室制取CO2,是在常温下,用碳酸钙和盐酸互相交换成分生成氯化钙和水和二氧化碳,因此不需要加热;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因此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某同学计划用该组装置制取氧气,则其所用药...

(6分)某学校化学学习小组同学设计出下图所示装置,并进行白磷燃烧实验...
答:(1)酒精灯 (2)2H 2 O 2 MnO 2 2H 2 O + O 2 ↑ 向上排空气法 排水法(3)温度未达到着火点(4)4P + 5O 2 2P 2 O 5 (条件写加热给分) 试题分析:(1)图中标“①”的仪器名称是酒精灯。(2)图A是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 2 O ...

(12分)某学习小组用下图装置测定铝镁合金中铝的质量分数和铝的相对原子...
答:(12分)(1)NaOH溶液 (2)除去铝镁合金表面的氧化膜(3)⑤①④③② 使D和C的液面相平(4)2Al+2NaOH+2H 2 O 2NaAlO 2 +3H 2 ↑或2Al+2OH - +2H 2 O 2 +3H 2 ↑(5) (6)偏小 略

下图是某化学学习小组用来探究钠与水反应的实验装置。该装置可以集反应...
答:(1)①打开;关闭;②调节水面高度以控制钠块与水的接触 (2)2Na+2H 2 O=2NaOH+H 2 ↑(3)①检查氧气的纯度;收集到的氢气是比较纯净的;②2H 2 +O 2 2H 2 O

某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制取氯气及探究其性质的方案,并按下图所示...
答:Cl2+2KI═2KCl+I2;(3)湿润的红色布条中的水和氯气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生成的HClO具有漂白性,将湿润的红色布条漂白褪色,故答案为:褪色;HClO;(4)氯气是污染性气体不能排放到空气中,需要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过量的氯气,氯气与NaOH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次氯酸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l2+2NaOH=...

某学校化学学习小组为探究二氧化氮的性质,按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请...
答:(1)分液漏斗;Cu+4HNO 3 (浓)=Cu(NO 3 ) 2 +2NO 2 ↑+2H 2 O (2)生成红棕色气体;生成无色气体、蒸馏水中有气泡;3NO 2 +H 2 O=2H + +2NO 3 - +NO(3)氧气 (4)黄;红(或“血红”)

化学小组同学用下图所示装置(夹持 仪器已略去)做了2个兴趣实验。每次实...
答:因为大气压呀,,,汞的密度那么高还能760mmHg柱呢。。。H2O能支撑3米多呢!打开后,则有气体进入平衡了大气压,而D的导管比B的短,所以水向下流 祝学习进步O(∩_∩)O~,望采纳

(2011?扬州)某学习小组对硫酸进行如下研究:(1)如图中仪器①的名称为...
答:硫酸的质量分数越大溶液的酸性越强,溶液的pH越小,所以常温下18%的稀硫酸的pH<2% 的稀硫酸;向稀硫酸中加入铁粉时,铁和硫酸反应,酸性转减弱,溶液的pH要增大,向稀硫酸中加入氢氧化钾时,氢氧化钾和硫酸反应,溶液的pH要增大,所以,溶液的pH因化学变化而升高的有 BC;(3)①要配置体积比为1...

实验室制取气体时,常用到如图所示的装置.某兴趣小组的同学要利用所给...
答:(1)由仪器的图和用途可知①为锥形瓶,②为集气瓶;故答案为:锥形瓶 集气瓶;(2)由发生装置A可以看出反应不需加热,故只能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来制取,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反应生成水和氧气,故化学方程式为:2H2O2 MnO2 . 2H2O+O2↑;故答案为:2H2O2 MnO2 . 2H2O+O2↑;(3)...

(2011?昌平区二模)某学习小组用如图装置测定铜锌合金中锌、铜的质量分 ...
答:(1)依据锌能与酸反应生成氢气而铜不可以来进行,所用的酸可以是稀盐酸也可以是稀硫酸,所以本题答案为:Zn+2HCl═ZnCl2+H2↑(或Zn+H2SO4═ZnSO4+H2↑);(2)要根据排开液体的体积来测定生成氢气的体积,首先需记录C的液面,然后使反应进行,当充分反应时在记下C的位置,最后可以对剩余固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