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北固山下》的写作背景是什么?最后一句写了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受?

作者&投稿:葛军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王湾作为开元初年的北方诗人,往来于吴楚间,被江南清丽山水所倾倒,并受到当时吴中诗人清秀诗 风的影响,写下了一些歌咏江南山水的作品,这首《次北固山下》就是其中最为著名的一篇。尤其其中“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两句,得到当时的宰相张说的极度赞赏,并亲自书写悬挂于宰相政事堂上,让文人学士作为学习的典范。由此,这两句诗中表现的那种壮阔高朗的境象便对盛唐诗坛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直到唐末诗人郑谷还说“何如海日生残夜,一句能令万古传”,表达出极度钦羡之情。
  这首诗是诗人由楚入吴,在沿江东行途中泊舟于江苏镇江北固山下时所作。当时正值冬尽春来,旭日初升,诗人面对江南景色,置身水路孤舟,感受时光流驶,油然而生别绪乡思。但是,由于诗人情感内容完全融纳于特定时空的生动可感的自然境象之中,因而诗的情感基调不仅略无哀伤凄婉,反而表现出在昼夜转接、时序交替之际对独特的江南景致与蓬勃的自然生机的发现的喜悦,并且形成高朗壮阔的审美境界。特别是“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一联,被后人视为盛唐气象的标志。即使是“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其阔大的境界实际上也不失为“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的审美范型。
  次北固山下虽是写羁旅乡愁,但只有淡淡一缕,更多的显现了作者积极乐观的心境。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公元712年王湾中进士,次年(唐玄宗开元元年)出游吴地,由洛阳沿运河南下瓜州,后乘舟东渡大江抵京口(今镇江,即北固山所在地),接着东行去苏州。此诗当于此时写就。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诗人看着眼前的“平潮、悬帆、海日、江春”,不由得萌发出一个美好的想法:我写上一封书信让那北归的鸿雁捎给洛阳的家人,让他(她)们也知道我此时此地的心情吧。尾联不仅与首联相照应,也使诗中客观景物全着上了人的感情色彩,原本自然之景物也就有了人的灵性,向人们诉说着诗人心中的美好感觉和愿望

背景:这首诗是作者旅途思乡之作,主要写诗人清晨在江面上的所见所感,作者在江南北固山下停宿,为北固山下壮美秀丽的景色所陶醉,不由生起思乡之情,写下了这首千古传诵的名篇。
尾联见雁思亲,与首联呼应。全诗笼罩着一层淡淡的乡思愁绪。

次北固山下写作背景~

《次北固山下》创作背景:王湾旅行江中,即景生情,而起乡愁。
王湾作为开元初年的北方诗人,往来于吴楚间,被江南清丽山水所倾倒,并受到当时吴中诗人清秀诗风的影响,写下了一些歌咏江南山水的作品,这首《次北固山下》就是其中最为著名的一篇。这首五律最早见于唐朝芮挺章编选的《国秀集》。这是诗人在一年冬末春初时,由楚入吴,在沿江东行途中泊舟于江苏镇江北固山下时有感而作的。

扩展资料:
《次北固山下》是唐代诗人王湾的作品。此诗以准确精练的语言描写了冬末春初时作者在北固山下停泊时所见到青山绿水、潮平岸阔等壮丽之景,抒发了作者深深的思乡之情。
开头以对偶句发端,写神驰故里的飘泊羁旅之情怀;次联写“潮平”、“风正”的江上行船,情景恢弘阔大;三联写拂晓行船的情景,对仗隐含哲理,“形容景物,妙绝千古”,给人积极向上的艺术魅力;尾联见雁思亲,与首联呼应。全诗用笔自然,写景鲜明,情感真切,情景交融,风格壮美,极富韵致,历来广为传诵。

诗歌鉴赏14,次北固山下鉴赏

《次北固山下》写作背景是什么?请简要回答!16个字左右答对加10到5分...
答:先天元年,他中了进士,以后曾往来于吴、楚间,这首是就是他在吴、楚期间写的.体裁是五言侓诗 (八句)

次北固山下描写了什么景色???
答:《次北固山下》此诗以准确精练的语言描写了冬末春初时作者在北固山下停泊时所见到青山绿水、潮平岸阔等壮丽之景。抒发了唐代诗人王湾深深的思乡之情。原文: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译文:郁郁葱葱的山外是旅客的道路...

次北固山下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答:抒发了作者身在他乡,过着游子生活,思念自己的家乡和思念自己的亲人的情感。《次北固山下》是唐代诗人王湾的作品。原文:次北固山下 客路青山外, 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 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 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译文:孤单漂泊青山之外,独自行舟绿水之间。潮水上涨...

《次北固山下》中描绘了( )、()、( )的江南早春景色。
答:《次北固山下》中描绘了青山绿水、风正帆悬、旭日东升的江南早春景色。出自:《次北固山下》是唐代诗人王湾的作品。原文:次北固山下 唐代: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译文:旅途在青山外,在碧绿的江水前行舟。...

次北固山下诗中以什么开篇点题。
答:译文 :旅途在青山外,在碧绿的江水前行舟。潮水涨满,两岸之间水面宽阔,顺风行船恰好把帆儿高悬。夜幕还没有褪尽,旭日已在江上冉冉升起,还在旧年时分,江南已有了春天的气息。寄出去的家信不知何时才能到达,希望北归的大雁捎到洛阳去。创作背景 :该首题为《次北固山下》的五律,最早见于唐朝芮...

次北固山下散文50字
答:却在描写景物中蕴含理趣。海日生于残夜驱尽黑暗,江上景物呈现“春意”闯入旧年,赶走严冬,蕴含了时序变迁,新旧交替的自然规律,表现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生活哲理,给人乐观积极向上的力量。《次北固山下》是唐代诗人王湾的作品。原文:次北固山下 唐代: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

次北固山下的全诗赏析是什么啊?
答:《次北固山下》是唐代诗人王湾的作品。【全文赏析】此诗以对偶句发端,既工丽,又跳脱。“青山”点题中“北固山”。作者乘舟,正朝着展现在眼前的“绿水”前进,驶向“青山”,驶向“青山”之外遥远的“客路”。这一联先写“客路”而后写“行舟”,其人在江南、神驰故里的漂泊羁旅之情,已流露于字...

《次北固山下》诗中“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一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
答: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大好山河的热爱之情,并流露出诗人乡愁乡思的真挚情怀思念故乡、思念亲人。出自:《次北固山下》是唐代诗人王湾的作品。原文:次北固山下 唐代: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译文:旅途在青山外,在...

《次北固山下》诗歌体裁是什么
答:《次北固山下》的诗歌体裁是五言律诗。《次北固山下》是唐代诗人王湾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全诗如下: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全诗翻译:郁郁葱葱的山外是旅客的道路,船航行在绿水之间。潮水涨满,两岸与江水齐平,整个...

《次北固山下》和《天净沙秋思》是什么体裁?
答:《次北固山下》:此诗写冬末春初、作者舟泊北固山下时看到的两岸春景。 描绘了昼夜和冬春交替过程中的景象和心中的喜悦,由此而引动末句的乡思,以归雁传书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春景和乡思和谐交融。《天净沙 秋思》体裁是元曲小令。《天净沙 秋思》的写作背景:这首小令寓情于景,生动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