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伯特18岁做的那首歌曲,叫什么名字 舒伯特的《魔王》的背景是什么

作者&投稿:何以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1.《魔王》D328(op.1)
《魔王》是一首戏剧性、艺术性很强的叙事歌曲。演唱者要善于用不同的音色变化和感情处理来表现四个不同人物。这首歌曲创作于1815年,是舒伯特最著名的歌曲之一。
全曲以德国诗人歌德的同名叙事诗为词,通过不同的旋律音调,配上不同的唱腔,以及钢琴模仿持续不断的急驰马蹄声和呼啸的风声的三连音,表现了叙事诗里儿子、父亲、魔王以及叙事者四个性格各异的人物和特定的环境。叙述了一个在昏暗的大风之夜,父亲怀抱生病的儿子在烟雾笼罩的森林里策马疾驰,黑暗中传来昏迷的孩子紧张、惊恐的呼叫,凶恶、狡猾的魔王幻影正引诱、威逼孩子随他而去的故事。这首歌曲虽然是自由发展,但保持结构的统一和形式的完美。
第一段:叙事者以口语化的朗诵调唱出。
第二段是父亲和儿子的对话。音乐在声部的低音区,以沉着、平衡的声调,刻画父亲的关切和抚慰,父亲慈爱地问。
第三段魔王的音乐旋律是抒情歌唱性的,显得甜蜜、虚假、狡猾。
接着,父与子再次对话,魔王步步进逼,儿子心里害怕,一次次呼喊父亲,一次比一次惊惶,直到第五段,魔王软硬兼施,威逼恐吓。
最后一段,叙事者用焦急沉痛的音调描述了可悲的结局:父亲急驰到家,儿子早已在怀抱中死去。钢琴以两个特强和弦,表现了精疲力竭的父亲悲痛欲绝的心情。
2.《圣母颂》
舒伯特的这首《圣母颂》是他在1825年根据英国诗人瓦尔特·司各特的叙事长诗《湖上美人》中的《爱伦之歌》谱写而成。歌曲抒发了叙事诗主人少女爱伦祈求圣母饶恕其父罪行的纯真感情。歌曲采用分节歌形式,曲调柔美委婉、纯净朴实,音乐表情细腻丰满,表现了作者对真善美的向往。由于这首歌曲的艺术魅力,后人将其改编成器乐曲演奏,又以小提琴独奏及弦乐演奏主旋律、竖琴伴奏的谱本流传较广。
歌曲开始的前奏,采用了六连音的分解和弦造成一种感情上的起伏。
歌曲旋律优美、舒展、动人,感情委婉、真挚、感人至深,歌曲里的临时变化音、装饰音和三连音运用得特别巧妙,恰到好处,使歌曲新颖不俗,独具魅力。
当歌曲唱到第八小节,出现了感情的高潮,然后逐渐平静下来,轻声呼唤圣母的名字。
最后,全曲在宁静的气氛中结束。
3.《小夜曲》
舒伯特于1828年他逝世前数月完成这首小夜曲。原为作者声乐套曲《天鹅之歌》的第四首,由维也纳音乐出版家哈斯林格题名,意借天鹅临死才放喉歌唱之说,暗示这一套曲为作者绝笔。《小夜曲》是作者根据诗人莱尔斯塔勃的诗所作,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名曲。这首《小夜曲》由于旋律优美、动听,也被改编成器乐曲演奏,广受人们喜爱。
歌曲结构为二部曲式,大小调交替发展。第一段d小调旋律轻盈婉转,情绪柔和明朗,模仿吉它的伴奏,表现了一位青年向心爱的姑娘倾诉爱慕之情。
第一段歌词是对四周幽静环境的描绘。接着是8小节抒情而安谧的间奏。
第二段中部转D大调,运用了变化音,调性的变化使感情变得激动,形成全曲高潮。
尾声的旋律和节奏加入了新的因素。随着以D大调为主,带有大小调综合倾向的结束句由强渐弱,表现了爱情的歌声在优美恬静的夜色中渐渐远去。

舒伯特(F.P.Schubert 1797—1828)
奥地利作曲家舒伯特于1797年1月31日出生在维也纳贫困的小学校长家庭。他从小学习钢琴和小提琴,十一岁被帝国小教堂唱诗班录取,并住进神学院,成为该校乐队小提琴手,同时还担任指挥,这使他有机会接触维也纳古典乐派一些著名作曲家的名作,他1813年为该乐队创作了《第一交响曲》。1813年因变声离开神学院,舒伯特为了减轻家庭负担,到父亲所在的学校里担任助理教师,同时继续创作。
1814年10月19日为歌德的诗《纺车旁的格丽卿》谱曲,舒伯特的这第一部歌曲杰作,打开了他创作灵感的闸门。仅1815年一年,舒伯特就写了144首歌曲,其中10月的一天就写了8首歌曲。除歌曲外,他还创作了1部交响曲,2部弥撒曲和其它作品。1816年,他辞去教师的职务,专心从事作曲。由于没有固定收入,生活比较贫困,在他的一些作品里也常常反映出苦闷和压抑的情绪,尽管这样,他还是满怀热情地创作了大量的歌颂民族解放斗争的优秀作品。长期的困苦生活,使舒伯特身心受到极大的摧残,1828年11月19日,年仅三十一岁的舒伯特在维也纳溘然长逝,他被人们崇敬地安葬在贝多芬墓旁。
舒伯特的创作生涯虽然很短暂,却给后人留下了大量的音乐财富,600多首委婉动听的艺术歌曲,为世界音乐宝库增添了耀眼的光辉,在音乐史上被誉为“歌曲之王”。其最有代表性的歌曲有《魔王》、《野玫瑰》、《圣母颂》、《菩提树》、《鳟鱼》、《小夜曲》、声乐套曲《美丽的磨坊女》、《冬日的旅行》等;另有18部歌剧、歌唱剧和配剧音乐,10部交响曲,19首弦乐四重奏,22首钢琴奏鸣曲,4首小提琴奏鸣曲以及许多其它作品。

18岁那年,一天午后,他拿起歌德的叙事诗《魔王》来读,忽然心情激荡,一小时后,脍炙人口的世界名曲《魔王》诞生了。这首名曲,立即轰动了维也纳,使他从此走上音乐创作之路。

舒伯特音乐作品有那些~

《美丽的磨坊少女》、《野玫瑰》、《普罗米修斯》、《魔王》、《鳟鱼》、《菩提树》、《天鹅之歌》、《未完成交响曲》、《死神与少女》、《鳟鱼》、《冬之旅》、《流浪狗》等等。
1、《美丽的磨坊少女》
美丽的磨坊少女叙述了一个十七八岁的天真少年对爱情的憧憬与幻灭的过程。流浪的少年在河边磨坊邂逅了磨坊主人的女儿,因着她的美丽,他不再流浪,期盼这份蕴藏在心中的情感有个美好结局;怎奈这份憧憬却让一个突然到来的猎人粉碎。
痴情少年抱着患得患失、又爱又恨的复杂心情开始放逐自己,他沿着河岸走下去,爱情的幻灭让他痛不欲生,最后只好殉情,投入小溪流的怀抱中。舒伯特笔下的乐声,便把这出精致的“歌曲小说”经营得非常感人。
舒伯特在创作之时,赋予每一个角色固定的调性。例如小溪流用G大调表示,这条溪流引他进入一个爱情的漩涡,听过他的低声细诉,也提供他生命的最后归宿。心情愉快时表现磨坊用C大调,哀伤时则用C大调的关系小调A小调。描述爱情的幸福时一定是A大调,猎人的出现则用C小调。

2、《死神与少女》
《死神与少女》(亦称《d小调第14号弦乐四重奏》),一部由奥地利作曲家弗朗兹·舒伯特(Franz Schubert)创作的弦乐四重奏,共分为四大乐章。这首四重奏,d小调,作品编号D810,因第二乐章主题旋律与舒伯特1817年创作的歌曲《死神与少女》类似而具标题。作于1824-1826年,1826年2月1日在维也纳约瑟夫·巴尔特的家中首演。
3、《冬之旅》
舒伯特的《冬之旅》是德国艺术歌曲文献中最重要的连篇套曲,其在诗与音乐的完美结合、声乐与钢琴的相互补充、音乐优美与深度兼顾等方面都达到了一个顶峰。
能与之相提并论的只有《美丽的磨坊女》和舒曼的《诗人之恋》、《妇女的爱情与生活》和《连篇套曲Op.39》,但在规模上都不如它庞大丰满。为了表达原诗的情感,作曲家在节奏、旋律、织体、调性方面都根据原诗的情绪进行了处理。使其在情感上产生更强的感染力。
4、《魔王》
舒伯特根据歌德的同名诗所创作的叙事曲。奥地利作曲家舒伯特是著名的浪漫乐派作曲家,他一生创作了600多首歌曲,开创了艺术歌曲发展的新纪元。《魔王》作为他重要的代表作品,有着较高的艺术价值。本文试从多个角度讨论作品中各音乐要素的特点,浅析该作品创作的风格特征。
奥地利作曲家舒伯特根据歌德同名诗创作,作于1815年。当时作者只有18岁,这首叙事曲被编为作品第1号。全诗的故事情节:父亲怀抱发高烧的孩子在黑夜的森林里骑着马飞驰,森林中的魔王不断引诱孩子,孩子发出阵阵惊呼,最后终于在父亲怀抱中死去。
歌曲采用通谱手法,一气呵成,气势宏大。诗歌中叙述者、父亲、孩子及魔王四个不同角色由不同的音调体现出来。作者充分展示了戏剧性的情节,如钢琴伴奏模拟马蹄疾奔的节奏贯穿全曲,低音奏出的风声描绘出夜幕中的森林冷风飒讽、咄咄逼人的情景,烘托出沉闷恐惧的气氛。作者还以小二度上行模仿孩子的惊呼,形象地刻画出孩子愈加惊恐的神情。
5、《鳟鱼》
《鳟鱼五重奏》, "歌曲之王"舒伯特在1817年创作了著名的艺术歌曲《鳟鱼》。这部为钢琴与大、中、小提琴和低音提琴所做的作品共分五个乐章,以第四乐章最为著名。在原作的歌曲中,作者先以愉快的心情,生动描绘了清澈小溪中快活游动的鳟鱼的可爱形象;
而后,鳟鱼被猎人捕获,作者深为不满。作者用分节歌的叙事方式表达了他对鳟鱼的命运无限同情与惋惜的心情,揭示了歌词深刻的寓意:善良与单纯往往要被虚伪与邪恶所害。
舒伯特这首A大调五重奏与通常的钢琴五重奏不同,不是那种钢琴加弦乐四重奏的标准形式,而是钢琴与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和低音提琴这样四件弦乐器的组合,亦即比标准形式少了第二小提琴,而以低音提琴取代。再者,这首曲子有五个乐章,这一点也与众不同。因为第四乐章是采用舒伯特本人的歌曲《鳟鱼》的旋律而作主题与变奏,所以此曲俗称《鳟鱼五重奏》。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舒伯特

《魔王》作于1815年,当时作者只有18岁,这首叙事曲被编为作品第1号。全诗的故事情节:父亲怀抱发高烧的孩子在黑夜的森林里骑着马飞驰,森林中的魔王不断引诱孩子,孩子发出阵阵惊呼,最后终于在父亲怀抱中死去。
歌曲采用通谱手法,一气呵成,气势宏大。诗歌中叙述者、父亲、孩子及魔王四个不同角色由不同的音调体现出来。如钢琴伴奏模拟马蹄疾奔的节奏贯穿全曲,低音奏出的风声描绘出夜幕中的森林冷风飒讽、咄咄逼人的情景,烘托出沉闷恐惧的气氛。作者还以小二度上行模仿孩子的惊呼,形象地刻画出孩子愈加惊恐的神情。

扩展资料:《魔王》是一首戏剧性、艺术性很强的叙事歌曲。演唱者要善于用不同的音色变化和感情处理来表现四个不同人物。这首歌曲创作于1815年,全曲以德国诗人歌德的同名叙事诗为词。
他一生创作了600多首歌曲,开创了艺术歌曲发展的新纪元。《魔王》作为他重要的代表作品,有着较高的艺术价值。这首歌曲虽然是自由发展,但保持结构的统一和形式的完美。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_魔王

一首歌里有重复“new york”歌词的英文歌,女生唱的,蛮好听的~
答:2018-07-18 · TA获得超过1万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118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4913 我也去答题访问个人页 关注 展开全部 名字叫《Empire State of Mind》是由美国说唱歌手Jay-Z和女歌手艾丽西亚·凯斯演唱的歌曲。 词曲由亚历山大·舒克伯勒、艾丽西亚·凯斯、安吉拉·亨特、伯特·凯斯、珍妮·塞维...

关于莎拉布莱曼
答:十六岁时曾经在电视节目《Pan's people》中担任舞群之一。十八岁是加入Aroene Phillops的舞团Hot Gossip,并以由她担任主唱的“Ilost my heart to a starship Troop”获得她生平第一张全英Top l0单曲。1981年,莎拉参加了著名音乐剧《猫》的首演。1982年,她参与制作并主演了一部颇受好评的儿童...

wwe芬·巴洛尔出场歌曲叫什么
答:wwe芬·巴洛尔出场歌曲叫《EmpireStateofMind》。《EmpireStateofMind》词曲:亚历山大·舒克伯勒、艾丽西亚·凯斯、安吉拉·亨特、伯特·凯斯、珍妮·塞维尔、肖恩·卡特和思薇雅·罗宾森 原唱:Jay-Z、艾丽西亚·凯斯 歌词:Yea,yeaI'moutthatBrooklyn,nowI'mdowninTribeca 我成长于布鲁克林区,现在信步于...

凭借《江南style》火遍全球的鸟叔,现在为什么销声匿迹了呢?_百度知 ...
答:大劈叉、高抬腿、超短裙、比基尼等设定也都带有强烈的X暗示,有媒体评论其“给孩子做了不良示范”。不仅如此,鸟叔在MV中配合音乐旋律踢走禁止停车牌的动作,也广受民众批判,称其故意破坏公共财物。同时,歌曲的歌词也饱受诟病,“嫩腰,大腿,小腿,很好”,“感觉,很好,那啥很柔软”句句都充斥着小流氓的姿态。 一时...

推荐几首欧美儿童的歌曲
答:Danny Boy——Declan Galbraith的演唱让歌曲犹如天籁之声。放牛班的春天主题曲— 《Vois sur ton chemin看看你经过的路上》是法国电影《放牛班的春天》的主题曲,也是这部电影中经典而感人的部分。《蝴蝶》电影主题曲《Le Papillon》是一首充满童趣与天真,又带着浓浓温情的歌曲。做小孩真难—法国儿歌Dur...

求影视金曲
答:看你要表达什么气氛才好具体选用。比较经典的TOP 10 10、《Shaft》主题曲 1971 电影中的乔(John Shaft)也许不是个好妈妈,但是1971年这部电影的主题曲却是深入人心。当年《Shaft》的主题曲由埃塞克·海斯(Isaac Hayes)创作,这部作品为海斯赢得了第一个最佳原创歌曲奖,这也是黑人音乐家首次获得奥斯卡奖...

!英文歌曲!
答:请各位友友介绍几首英文歌曲.带点摇滚的!例如:ONET+COOLTHEMAGICKEY在百度MP3能搜索!好听的我可以加赏!!!谢!... 请各位友友介绍几首英文歌曲.带点摇滚的! 例如: ONE T+COOL THE MAGIC KEY在百度MP3能搜索! 好听的我可以加赏!!! 谢! 展开

绯闻女孩插曲
答:《I'm In Here》是由sia演唱的一首歌曲,收录在专辑《We Are Born》中,这首歌出现的那个地方应该是所有gg粉丝都能脱口而出的一个经典片段,就是第四季开头Blair去巴黎的车站寻找Chuck的时候,一袭红裙,配上车站古老昏暗的灯光。Mika,全名米卡·彭尼曼,1983年8月18日黎巴嫩出生,来自伦敦的唱作...

流行歌手阿黛尔,都获得过什么荣誉?
答:我太急功近利了 。”阿黛尔的前一张专辑,也就是2011年推出的个人第二张专辑《21》斩获了多项大奖,包括7项格莱美大奖、2项全英音乐奖、2项德国回声音乐奖、加拿大朱诺奖、MTV音乐录影带奖、法国NRJ音乐奖等。销售上也大获成功,几乎就和首次登月一样。阿黛尔总共获得18项提名,获奖15座是历史上唯一...

卓亚君的《洛丽塔》要表达什么?
答:从精神层面上来说,是由于对朝气蓬勃的生命的饱含向往的爱怜所引发的某种强烈占有欲达到人格扭曲的程度。老男人为了挽回自身逝去的青春,一种惧怕死亡和衰老的特征。洛丽塔原先的“名声”并不好,亨伯特这个男人由于幼年的心理创伤,在中年时被强烈的情结所支配,难以自拔地爱上了少女洛丽塔。在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