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有《孔子》《孟子》中的成语

作者&投稿:姚士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温故知新

  既往不咎:
  《八佾》:“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咎:责备。对已成过去的错误,不加责备追究。

  (B)文质彬彬
  《雍也》:“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彬彬:形容配合协调。孔子提出做人的标准:礼乐是文,仁义是质,二者兼备,可谓君子。后多形容举止文雅,态度端庄从容。

  (C)述而不作:
  《述而》:“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我于老彭。”后泛指只阐述前人的成说,自己不创新。

  (D)色厉内荏:
  《阳货》:“子曰:色厉而内荏,譬诸小人,其犹穿窬之盗也与?” 荏,怯弱。外表严厉内心怯弱。

  (E)杀身成仁:
  《卫灵公》:“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为了成全仁德,可以不顾自己的生命。后指维护正义事业而牺牲生命。

  (F)当仁不让:
  《卫灵公》:“当仁不让于师。”当仁,面临仁义之事。对于应做之事应勇于承当而不推让。

  (G)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乡党》:“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食饐而竭,鱼馁而肉败,不食。”厌,通“餍”,满足。脍,切细的鱼、肉。粮食舂得越细越好,鱼肉切得越细越好。形容极其讲究。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犯上作乱
  巧言令色
  吾日三省吾身
  言而有信
  温良恭俭让
  和为贵
  一言以蔽之
  三十而立
  四十不惑
  五十而知天命
  从心所欲(随心所欲)
  温故知新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见义勇为
  是可忍,孰不可忍
  既往不咎
  尽善尽美
  朝闻夕死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见贤思齐
  父母在,不远游
  朽木不可雕
  听其言,观其行
  无欲则刚
  不耻下问
  三思而后行
  愚不可及
  轻裘肥马
  文质彬彬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举一反三
  临事而惧
  三月不知肉味
  生而知之
  三人行必有我师
  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任重道远
  死而后已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空空如也
  循循善诱
  欲罢不能
  逝者如斯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登堂入室(升堂入室)
  过犹不及
  克己复礼
  非礼勿听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死生有命,富贵在天
  四海之内皆兄弟
  成人之美
  察言观色
  以文会友
  名正言顺
  一言兴邦
  欲速则不达
  临危授命(见危受命)
  以德报怨
  怨天尤人
  仁人志士
  杀身成仁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下不忍则乱大谋
  当仁不让
  有教无类
  道不同不相为谋
  分崩离析
  血气方刚
  杀鸡焉用牛刀
  色厉内荏
  道听途说
  患得患失
  饱食终日,无所用心
  四体不勤,五谷不分
  学而优则仕
  天下归心

  (1)杯水车薪(《孟子·告子上》):用一杯水去救一车着了火的柴。比喻无济于事。

  (2)浩然正气((孟子·公孙丑上》):正大刚直的精神。

  (3)岌岌可危(《孟子·万章上》):形容十分危险,快要倾覆或灭亡。

  (4)拒人于千里之外(《孟子·告子下》):形容态度傲慢,不愿跟人接近。

  (5)明察秋毫(《孟子·梁惠王上》):比喻为人非常精明,任何小问题都看得很清楚。

  (6)挟泰山以超北海(《孟子·梁惠王上》):夹着泰山跨过北海,比喻难以做到的事。

  (7)揠苗助长(《孟子·公孙丑上》):比喻违反事物的发展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

  (8)摩顶放踵(《孟子·尽心上》):从头顶到脚跟都擦伤了。形容不辞劳苦,舍生忘死。多用来称颂舍己为人的行为。

  (9)箪食壶浆(《孟子·梁惠王下》):古时老百姓用箪盛饭,用壶盛汤来欢迎他们爱戴的军队。后用来形容军队受欢迎的情况。

  (10)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告子下》):忧愁患害,使人奋斗而得生存;安逸快</PGN0101B.TXT/PGN>乐,使人沉迷于享乐,反易致死亡。

  (11)舍生取义((孟子)):指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来维护正义

不耻下问-------论语十则----孔子
解释;--不以向学问或职位比自己低的人请教为耻辱。
洪水猛兽-----孟子,滕文公下
解释;本指造成灾害的大水和野兽,后比喻极大的祸害。

出自《孟子》. 《孔子》的成语~

与孔子有关的成语故事
(1)至圣先师 (2)有教无类 (3)见贤思齐 (4)慎终追远 (5)举一反三 (6)温故知新 (7)见义勇为 (8)怨天尤人
■尽善尽美:形容好到极点,毫无缺陷.
孔子在齐国,有机会欣赏到他认为最美妙的音乐[[韶]]. 谓其"尽善矣,又尽美也!"而后大受感动,一连好多天老是想着它,吃肉也没有味道了.三月不知肉味,原是形容孔子对于音乐入迷的情况.后人却借它来形容贫穷,真是怪哉.
■侃侃而谈:不慌不忙地谈着
在周代的等级制度中,孔子的地位相当于下大夫. 孔子是个一举一动都力求合乎周礼的人.他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在家乡,他显得温和恭顺,好像不会说话;在朝见场合,却长于谈论,有些谨慎罢了;在朝廷上,国君不在之时,他与同级官员说话,侃侃而谈,理直气壮;同上级说话,和颜悦色;君主来了,既恭敬而又不安,非常之小心.
■不舍昼夜: 表示时间不停地流逝之意.
孔子的时间观念强,曾对着河流叹道:"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意思是:光阴一去不复返啊!就如河水这样昼夜不停地奔流吧!
时间如流水,一定要珍惜.孔子之所以青史留名,是因为他懂得:时间就是财富啊!
■道不拾遗:形容社会风气道德良好.
孔子在鲁国当了几任官,他在任之时,鲁国政治有了极大改良:卖东西不讨价还价;掉了东西不必惊慌,老百姓都有自已的人格,不肯拾起收为已有.
■登堂入室:表示已达到一定的程度或是已得到老师专授指点.
孔子的弟子子路,为人刚勇,一日在孔家弹瑟,瑟声中带有杀气,犯了孔子的大忌--仁.孔子自然不喜欢,又不便发作,就不满道:"子路弹瑟的本领已经登上厅堂,但尚未能进入内室.他为何要在我家弹瑟啊? 无聊!" 孔子的众弟子一听老夫子对子路不满,马上就改变对子路的看法和态度,越来越鄙视他.
两个启示:在别人家里最好安份些;
对于头儿,要懂得投其所好才是啊!
■道听途说:泛指没有根据的传闻
子曰: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涂同途)
意为:从道路上听来一些没有根据的话,就在道路上不负责任地传播,这种道德作风是要不得的.
有很多类似的玩艺,被人一本正经地转来转去,实际上这些谣言里漏洞百出,只要自己稍微认真想一想、查一查,就能够看出其中的谎言成分,然而很多人却信以为真,乐此不疲。是我们自己太脆弱太轻信还是网络里情绪的煽动太容易?要警惕啊!
■发愤忘食:形容学习努力,工作勤奋.
楚国某县尹问孔子弟子,请他谈谈对孔子的看法,弟子木讷小心,一言不发,县尹只得怏怏而回.孔子得知后,很不高兴,怨道:你为什么不说:我的老师是个发愤忘食,乐而忘忧的好学者啊!弟子一听马上明白,愧道:"老师,是我糊涂啊,现在我终于明白了.今后若有人再问我,我必遵师嘱答之." 孔子一听舒服,欣然笑道:"好,好,好."
俗话说酒香不怕巷子深,可孔夫子都懂得在适当的时候吹一把,真是我们学习的楷模啊!
■鸣鼓而攻:形容声讨犯罪的人.
孔子弟子冉求在朝中干活,准备试行新法,向孔子请教,孔子刚好是站在保守一边,于是气愤无比,把冉求骂个狗血淋头,冉求一再坚持自已的改革,于是孔子对众徒发出追杀令:冉求不是我的门徒,你们一起向他攻击吧!"[[ 论语.先进篇]]"求,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
哇靠,人多力量大,自古都是人多胜人少,以强凌弱的风格早已定型.
你的社会关系如何? 你有硬梆梆的后台吗?你的朋友多吗? 如果没有,可得小心行事,洁身自好呀!
■以强凌弱:凭借强力欺负弱小.
跖,一奴隶起义首领,士大夫蔑称起义者为盗.孔子想游说盗跖走入正途,于是斗胆找了他,不料惹来盗跖一阵乱骂,骂得孔子是眼光失神,脸色如土,满怀感羞啊! 来,那些看着孔夫子就烦的人们有机会了,跟着盗跖英雄一起骂:
"你这死夫子,你不劳动却吃得香,不纺织却穿得好,整日摇唇鼓舌,惹是生非,迷惑天下君主,虚假做出孝敬父母,友爱兄弟之举,以求得封候,求得富贵,你就天下最大的盗.尧,舜兴起后,设立百臣,商流放国君,周武王杀死商纣,从此社会都是以强凌弱.你所说的那一套,是我所唾弃的,不能保全人的本性,都是奔走钻营,虚伪巧诈的东西.
天下人为啥不叫你盗丘,而叫我盗跖!你这个罪大恶极的人,赶快滚回去,不然,我将用你的肝拿来加菜配酒吃了哈!"
■东家之丘:比喻不认识身边著名人物.
孔子名丘,老家山东,几千年来几乎无人不知.然而他在世时,并没有如此名气.[[孔子家语]]说:孔子的西邻住着一老头,却不是邻居是啥大人物,每次提到孔子都会直呼其小名,说是俺东家之丘如何如何.

出自《孟子》的成语有136条 太多了 就举几个列子

语焉不详——荀与扬也,择焉而不精,语焉而不详。
修心养性——孟子一书,只是要正人心,教人存心养性,收其放心。
千变万化——千变万化,只说从心上来。
始作俑者——始作俑者,其无后乎!
心有戚戚——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
明察秋毫——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则王许之乎?
权衡轻重——权,然后知轻重。
缘木求鱼——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
尽力而为——以若所为,求若所欲,尽心力而为之,后必有灾。
寡不敌众——然则小固不可以敌大,寡固不可以敌众,弱固不可以敌强。
水深火热——如水益深,如火益热,亦运而已矣。
出尔反尔——戒之戒之!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
出类拔萃——出于其类,拔乎其萃,自生民以来,未有盛于孔子也。
以德服人——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
自作孽,不可活——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
恻隐之心——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绰绰有余——我无官守,我无言责也,则吾进退,岂不绰绰然有余裕哉?
怨天尤人——君子不怨天,不尤人。
舍我其谁——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吾何为不豫哉?
为富不仁——阳虎曰:‘为富不仁矣,为仁不富矣。’阳虎,阳货,鲁季氏家臣也。
天理不容——天理人欲,不容并立。
守望相助——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则百姓亲睦。
长幼有序——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富贵不能淫——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自暴自弃——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
男女授受不亲——男女授受不亲,礼与?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孟子曰: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手舞足蹈——生则恶可已也,恶可已,则不知足之蹈之、手之舞之。
好勇斗很——好勇斗很,以危父母,五不孝也。
自怨自艾——三年,太甲悔过,自怨自艾,于桐处仁迁义。
一介不取——一介不以与人,一介不以取诸人。
却之不恭——却之却之为不恭,何哉?
专心致志——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
鱼与熊掌不可兼得——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
也。
舍生取义——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杯水车薪——今之为仁者,犹以一杯水,救一车薪之火也。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
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独善其身——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不言而喻——其生色也,睟然见于面,盎于背,施于四体,四体不言而喻。
一毛不拔——杨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
当务之急——知者无不知也,当务之为急。
天下无敌——国君好仁,天下无敌焉。
百世之师——圣人,百世之师也,伯夷、柳下惠是也。
有所不为——人皆有所不为,达之于其所为,义也。
自以为是——众皆悦之,自以为是,而不可与入尧舜之道,故曰德之贼也。
匹夫之勇——此匹夫之勇,敌一人者。
左右逢源——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源。
同流合污——同乎流流,合乎污世。
岌岌可危——天下殆者,岌岌乎。
事半功倍——故事半古之人,功必倍之。
流连忘返——从流下而忘反,谓之流,从流上而忘反谓之连。
负隅顽抗——有众逐虎,虎负隅,莫之敢撄资料来自百度知道。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不耻下问,

关于孔子孟子的成语
答:与孔子有关的成语常见的 1、色厉内荏 sè lì nèi rěn 〖释义〗色:神色,样子;厉:凶猛;荏:软弱。外表强更,内心虚弱。 〖出处〗《论语·阳货》:“色厉而内荏,譬诸小人,其穿窬之盗也与。” 2、言不及义 yán bù jí yì 〖解释〗及:涉及;义:正经的道理。指净说些无聊的话,没有...

求孔子,孟子名言以及从中演变的成语
答:《论语十则》里面的成语:敏而好学 温故知新 不耻下问 三人行,必有我师 任重道远 择善而从 不亦乐乎 见贤思齐 《孟子》里的成语 安富尊荣 拔苗助长 杯水车薪 彼一时,此一时 必由之路 从这两位大贤的作品中衍生的成语太多了,写不完,你要是真的要都知道就去看看他们的作品吧。

《论语》语《孟子》中的成语
答:(《卫灵公篇》)释:不是的,我有一个基本观念来贯串它。 (29) 杀身成仁:“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人,有杀身以成仁。”(《卫灵公篇》)释:志士仁人,不贪生怕死因而损害仁德,只勇于牺牲来成全仁德。 (30)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卫灵公篇》)释:孔子说:“一个人没有...

有关孔子,孟子的成语
答:与孔子有关的成语故事 (1)至圣先师 (2)有教无类 (3)见贤思齐 (4)慎终追远 (5)举一反三 (6)温故知新 (7)见义勇为 (8)怨天尤人与孔子有关的成语故事韦编三绝:孔子年老时,回家乡编书和讲学,工作挺忙的,但仍坚持学习。有一次,他得到一部《周易》。这是一部最难懂的古书。孔子决心...

各写一个与孔子孟子有关的成语
答:与孔子有 关的成语——有教无类 温故知新 与孟子有关的成语——孟母三迁 一曝十寒

孟子中的成语有哪些?
答:绰绰有余(《公孙丑章句下》)自怨自艾(《万章句上》)不言而喻(《尽心章句上 问题六:出自《孟子》的成语有哪些? 《孟子》的故事和成语 1、孟母三迁 孟子的母亲为了他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搬了三次家。 2、始作俑者 这句成语出自于《孟子・梁惠王上》:“仲尼(孔子)曰:始作...

关于孔子的成语
答:语出《孟子·公孙丑上》〖拔萃出群〗成语典故:出于其类,拔乎其萃,自生民以来,未有盛于孔子也。《孟子·公孙丑上》〖百福具臻〗成语典故:伏望陛下每以汉文孔子之意为准,则百福具臻。《旧唐书·李藩传》〖博古通今〗成语典故:吾闻老聃博古知今。《孔子家语·观周》〖拔类超群〗成语典故:...

有关孔孟的成语有哪些?
答:有关孔孟的成语有:丛雀渊鱼、鱼与熊掌、得道多助、任重道远、死而后已。

《论语》中有哪些成语
答:《论语》中有哪些成语  我来答 5个回答 #热议# 职场上受委屈要不要为自己解释? 匿名用户 2013-11-07 展开全部 成语典故 出处及注释 1.有教无类 《论语.卫灵公》受教育不分贵贱,贤愚,机会都是均等的. 2.金声玉振 《孟子.万章下》 孔子之谓集大成,集大成也者,金声而玉振也.(孟子称赞孔子 ...

关于孔子和孟子的故事成语
答:孔子孟子名言!1、孟母三迁 孟子的母亲为了他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搬了三次家.2、始作俑者 这句成语出自于《孟子·梁惠王上》:“仲尼(孔子)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为其象人而用之也.”战国时,有一次孟子和梁惠王谈论治国之道.孟子问梁惠王:“用木棍打死人和用刀子杀死人,有什么不同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