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实效

作者&投稿:黎沫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初中思想政治课是中学德育教育的重要渠道,由于其思想性、时代性强,而且是理论性较强的科目,普遍存在着教师难教、学生难学、教学质量不高等问题。要改变这一种状况,达到既牢固掌握知识,又达到知识、能力、觉悟全面提高的目的,需要从多个方面着手。我现就二十多年的教学实践谈谈心得。 一、面向全体,全面提高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让学生接受,首先就要使学生不反感,不拒绝。因此,老师对课堂的把握十分重要,以下是我平时比较注重也是比较有效的方法。 1.兴趣法导课。“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可见,好的导课对一节课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师在讲授新课前,要针对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教学需要,精心设计导语。这样,上课伊始妙趣即生,一下子就抓住学生的心。导课没有固定的形式,一堂课如何开头也没有固定的方法,教授内容不同,开头也就不相同,即使同一内容,不同教师运用的教学方法也不会一样。我常用的几种导课方法如下: (1)故事法 针对学生爱听故事的年龄特点,教师适当引用一些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故事、寓言作为开头,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发散思维,丰富联想,使之主动地投入到新知识的学习中,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安安静静地听故事,激发兴趣。 如:我在讲授初二品德“维护人格最重要”一节时,先讲述了“晏子使楚”的故事,同学们被故事深深吸引,然后引导学生讨论:a)晏子为什么坚持要从大门进城?b)在生活中,我们怎样维护自己和他人的人格? 又如:在讲授“积极承担责任”一节时,我先给学生讲了英国著名传奇故事“少了一个马掌钉”。这故事出自查理三世逊位的史实。因为少了一个铁钉,丢了一只马掌,进而败了一场战争,失去了一个国家。然后引导学生讨论:a)这则故事给你什么启示?讲讲你身边的人积极承担责任的故事。b)你打算怎样做一个有责任的人?从而明确负责任要从小事做起,从自己做起。 (2)情境法 情感的触发,往往与一定情境有关,而生动感人的情境又能增加学生的内心体验,引发学生的愉快情绪,使学生进入情境就会引起思想共鸣。因此,教师在导入新课时,要把握教材特点,通过图画、播放歌曲或以多媒体渲染课堂气氛,使学生的学习情绪迅速达到最佳状态,并置身于特定情境之中,深入体会教材内涵。 如在讲授“自尊是人人都需要的”一节时,我先用多媒体播放了1997年香港回归,举国欢腾的盛况场面的录像,然后组织学生讨论:a)看到这种场面,你有什么感想?请解释一下这种尊严和快乐是怎样产生的。b)在你的个人生活中,有没有过类似的情感经历? 又如:在讲授“法不可违”一节时,我播放了重庆打击以文强为首的黑恶势力的有关新闻报道,引导学生思考:法律就在我们身边,任何人只要违法犯罪了,就会受到相应的惩罚。 (3)漫画导入法 漫画生动形象、逼真、趣味性强,学生乐于接受,用它导入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在讲授“孝敬父母”一节时,我出示了一则漫画:儿子在看电视,母亲在洗衣服。儿子对母亲说:“今天是母亲节,您歇歇吧,衣服明天再洗。”然后设问:a)漫画中的儿子是真的孝敬母亲吗?b)在生活中,你准备怎样孝敬父母? 又如,我在讲初一政治“情绪——奇妙的窗口”一节时,出示喜、怒、哀、惧等不同表情的漫画,让学生辨认并猜想每种表情产生的原因,学生情绪高涨,纷纷举手,争着发言,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完成了教学任务。 2.激发式解析 教材中有大量的漫画、图片和资料,这些资料都是精心挑选的,具有较强典型性。教师必须重视这些现成材料,充分运用这些会使学生情趣盎然,学习兴趣倍增,课堂气氛活跃,能收到很好的效果。在讲授理论前,可先让学生阅读材料,然后分析、讨论、归纳总结,让他们自己得出结论。运用这种方法达到了既掌握知识又用知识理解社会现象的目的,提高了学生获取知识的兴趣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了素质教育关于培养学生能力的要求。 如:在学习“多重角色,多种责任”一节时,教材配有一组图:“我与爸爸”,“我与妈妈”,“我与同学”,“我与售货员”,“我与医生”。我让学生先看图,然后讨论:当在这些人面前或与他们打交道时,“我”扮演着什么角色?“我'应该怎样扮演好自己的角色?而他们对我又有什么责任?从而使学生懂得生活中我们扮演着多重角色,承当着多种责任。 又如:在讲授“磨砺意志,学会坚强”一节时,教材有一段介绍国画大师齐白石刻苦练习篆刻艺术的故事。学生阅读材料后思考:(1)齐白石的“化石为泥”与其炉火纯青的篆刻艺术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2)你打算如何磨砺自己的坚强意志?学生通过阅读、分析,明确:成功的大门是朝着每一个人敞开的,能否进去,关键是我们是否有坚强的意志,而坚强的意志又是磨砺出来的。 3.情境化引导 把政治理论与具体实际有机结合起来,可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政治理论一般都比较抽象,从理论到理论,学生不爱听。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培养他们的能力和提高他们的觉悟,我把生活实际、社会实际和学生的思想实际引入到教学中,并要求学生用学过的理论来解释实际,运用到实际中去。 (1)联系社会实际 把国内外的重大时事和全国人民普遍关注的热点与焦点问题适时适当地充实到教学内容中,依据教材而又不拘泥于教材。例如,从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焦点访谈》、《东方时空》、《朝闻天下》这些固定的栏目中了解国内外重大时事,了解我国的基本国情、党的重大方针政策和改革开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好的内容可以录下来或摘下来,以备后用。 如:在讲授“珍爱生命”一节时,我结合当时社会上的一个热点话题:“南京的彭宇案”,引导学生思考:a)当他人的生命遇到危险时,我们要不要伸出援助之手?被人误解了怎么办?b)当遇到类似事情时,你会怎么做?让学生明确:我们既要珍爱自己的生命,又要尊重他人的生命,在助人为乐时注意方式方法。 (2)联系学生的思想实际 政治课教学的一个任务,就是要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在教学中可以结合学生思想上模糊甚至错误的认识,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如在初二品德课中讲如何与父母、老师相处的问题时,我就结合学生实际:有的学生较为叛逆,常和父母顶撞;有的不能正确对待老师的批评,我就运用社会家庭中的实例进行分析,一针见血地指出他们的认识误区和行为错误,有效地引导学生树立健康正确的思想意识。 二、抓好两头,积极转化和辅导后进生 要实施素质教育,就要转变以往的教学思想,努力为国家培养合格的人才。要面向全体,对学生全面负责,着眼于大多数和大面积的提高,决不让一个学生落伍。既要培养优等生和中等生,保证为上一级学校输送优秀的学生,更要注意积极转化和辅导后进生,这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 对于优等生,除了学好基础知识外,更强调综合能力的培养。每期确定一些主题,让他们通过多种途径去收集素材,然后组织讨论、分析、提高。而对于后进生则具体得多。 首先,转化后进生是一项艰苦、细致的工作,对后进生要热心,要有耐心,爱护他们的自尊心,激励他们的上进心。教师应首先端正教育思想,认识到后进生、优等生同样是祖国建设的后备军,后进生学习基础差,需要得到教师和同学的尊重,更需要得到教师的精心培育。对后进生,决不歧视他们,而应重视他们,关心爱护他们,切忌一味指责。课外多花一点时间与他们谈心,和他们交朋友,让他们感受到老师的爱,老师的关心与尊重。帮助他们分析落后的原因,指导他们查漏补缺,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培养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其次,要努力去寻找、去发现后进生身上的闪光点,多表扬,少批评,多肯定,少否定。每位后进生都有自己的闪光点,常为自己的优点不被人所知而感到委屈。有位学生成绩不是很好,但对军事武器特别有兴趣,桌子上贴满了飞机、大炮、潜艇等图片,还经常在书本上自己设计。我发现这种情况之后,多次与他交谈,肯定了他对武器的爱好,指出他有这种兴趣,如果在学习上多加努力,以后就一定会成为一个难得的武器专家。并指出学习基础差只是暂时的,关键在于自己的勤奋努力。勤能补拙,只要自己有信心,讲究学习方法,就一定能够进步。此后,这位学生学习上有了变化。我又及时给予督促、帮助,指导他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并同其他教师一起为他补习功课,同时,对他学习上的每一个进步,都及时给予鼓励和表扬。到学期结束,他的各门功课的成绩都有了很大提高,得到全体教师和同学的认可。 最后,要耐心辅导,逐步提高。在教学上要充分考虑到后进生的接受能力,从易到难,循序渐进。课外,要组织后进生给予耐心辅导,只有耐心辅导,才能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我们经常利用早午自修等课余时间,组织三至五名后进生,给予耐心辅导,决不歧视、讽刺、打击他们。在辅导中,主要是纠正他们错误的学习态度,教给他们正确的学习方法,而且针对后进生知识的缺漏,循序渐进,多启发、多引导、多鼓励他们,使他们不至于破罐子破摔,而学有信心。经过一年的努力,大部分后进生的学习成绩明显提高。 总之,政治教学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每位政治教师坚持不懈,勇于创新。在新课程改革的春风吹拂下,每位政治教师都要抓住时机,为祖国的教育事业作出贡献。

如何提高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实效~

  传统的品德课教学存在着诸多弊端.教师讲授多,学生思考少;师生一问一答多,学生探讨研究少;重知识,轻能力等.这些问题严重妨碍和限制了学生的个性和潜能的发展,抹杀了学生的创新精神,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

品德与社会课程承担着学生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重要任务,课程资源不限于传统课程资源的利用应该做到位教学服务,不求花样繁多,但求切合实际。

如何提高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实效
答:一、面向全体,全面提高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让学生接受,首先就要使学生不反感,不拒绝。因此,老师对课堂的把握十分重要,以下是我平时比较注重也是比较有效的方法。 1.兴趣法导课。“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可见,好的导课对一节课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师在讲授新课前,要针对学生的心理特...

如何提高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答:一、创设与生成并重,注重备课的双向性、灵活性一份好教案,对于上好一堂课来说,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要提高政治课教学的实效性,教学设计要坚持创设与生成并重。首先,要求熟悉课本知识,清楚把握思路,创设问题情境,反映学生的认知、思想情感的疑问、困惑和要求,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过程,应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浅谈提高农村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实效的几点做法
答:成功的导入既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又能引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将学生的注意力迅速转移到课堂内,使学生能够很快地进入课堂角色,为整堂课的教学奠定良好的心理氛围。因此,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教师应根据不同的课型设计导入形式,比如音乐、漫画、故事、小品、诗歌、谜语等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

如何提高初中政治课堂教学效率
答:一、以情激趣 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就能在教学中起到事半功倍之效.然而,长期以来,政治课大都以单纯的讲解和说教为主旋律,课堂犹如“一潭死水”,荡不起半点涟漪,常此以往就形成了这样一种恶性循环,老师讲得索然无味,学生听得昏昏欲睡.那么,如何才能让政治课堂生机勃勃,激情...

[浅谈思想品德课教学资源的开发与整合]浅谈如何上好初中思想品德课
答:3、汲取时政资源,教学活动时代化。 教学活动面向的是每一个学生,内容应该贴近学生生活的实际和国家大事以及诸多的社会热点问题,这样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好思想品德课的兴趣,让他们学习去认识社会、认识时代。例如在学习“一国两制”的内容时,首先让学生通过学生们查找资料,讨论、总结出了香港和澳门回归的原因:一是“弱国无...

如何提高品德课堂教学导入的实效性
答:提高品德课堂教学导入的实效性的方法:1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精心设计课堂教学导入环节,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我在讲授八年级的“肖像权”时,上课一开始,就以“认识他们吗”(多媒体出示班上十名同学的肖像)导入,一张张熟悉的面孔,很快就把学生课间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中。接着我自然地提出问题:老师...

如何提高政治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刘永梅
答:一、创设与生成并重,注重备课的双向性、灵活性一份好教案,对于上好一堂课来说,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要提高政治课教学的实效性,教学设计要坚持创设与生成并重.首先,要求熟悉课本知识,清楚把握思路,创设问题情境,反映学生的认知、思想情感的疑问、困惑和要求,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过程,应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如何提高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有效性
答:笔者认为,提高思想品德课教学设计的有效性应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一、教学设计要贴近学生生活 教育学和心理学研究表明:在教育过程中,只有当外部的教育因素触及学生内在的精神需求时,才能使受教育者处于一种积极的接受状态,从而产生良性的内化过程。中学时期正是学生长知识、长身体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

如何打造初中思想品德高效课堂教
答:那么,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如何应用情感教育进行教学,我是从以下几方面做了努力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一、思想品德课教学要坚持以理服人要摆脱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说教形象,就必须以理服人。教学的成败很重要一点取决于实际案例引用与理论分析。因此,大量的事实和案例分析,不仅活跃了教学气氛,淡化了理论说教,而且使教学更...

...与中学思想品德课有效整合,最大限度的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答:因此,我们应以积极的态度参与到多媒体教育技术与思想品德课教学整合的研究中,努力提升自身多媒体教育技术素养,讲究科学与实效,使多媒体教育技术真正成为学生认知、探究和解决问题的工具,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及利用多媒体教育技术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思想品德课教学实效。一、多媒体教育技术与思想品德课教学整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