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如何进行教材分析? 如何进行教材分析

作者&投稿:习勉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教师做好教材分析的基本步骤:

1、分析全册教材总体要求及基本内容

分析教材时,教师一定要站在课程纲要与学科课程标准的高度,研究教材、研究教法。只有充分领

会了教材的总体要求和内容结构,才能为制定科学的学期教学计划、把握各单元、各单课的教学奠

定基础。

在制定学期教学计划之前,教师必须对全册教材有较全面的了解。只有这样,才能很好地把握教

材,增强制定教学计划的针对性,提高设计教学预案的实效性。

2、分析单元教材的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分析了全册教材的总体要求及基本内容后,接下来就是要进行单元教材的分析。分析的是单元的教

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了解整个单元的教学内容在全册教材总体要求下的编排、结构思路。

分析了解了单元教材的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是准确领悟各单课教材、科学设计预案及实施有

效课堂教学的基础条件。

3、分析单课教材的具体目标及内容结构

具体分析单课教材具体目标、重难点及内容结构,是分析教材的第三步,也是整个教材分析的主体

部分。一般来讲,有以下四个环节:

(1)分析单课教材在整个学科和整册教材中的地位,分析单课内容在单元教材中的前后联系。

(2)分析单课教材的具体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和关键。

(3)分析单课教材在教学目标下的内容结构。

(4)分析对单课教材的处理及教学设想。

当然,教材分析除了上面三大步骤外,还应该对本班学生对学习本课教材的认知基础及基本学情作

些基本的分析,包括学生学习的认知基础、思维特点,了解学生的学习方法、兴趣爱好等。

扩展资料:

进行教材分析的意义:

1、只有全面深刻的教材分析和科学的学情分析,才能很好地去组织教材、优化教学方法,写出可行

的教学预案。

2、分析教材是提高教师备课质量及课堂教学实效性的先决条件。

3、教材分析的过程,其实是教师自我学习、自我内化和自我创造的过程,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必

经之路。



教材分析是教师工作的重要内容。它关系到教师的课程设计、课程组织与实施;更关系到教学目标的实现、教育目的的达成。新的课程改革,确立了以教师发展和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这就要求我们从教育实际出发,确立教师对教材分析的主导地位,提高教师主动分析教材的意识和能力。特别是新教材改革的今天更需要老师对教材有更新的认识。那么,教师应该如何进行教材分析呢? 一、教材分析的涵义 教材分析不在是就事论事的狭义的对教材内容的分析,而是至于学生发展和学校社会背景下的整体分析,这样才可以把握教学设计的逻辑与方向。现代教材分析应该从以下五个方面展开:教学环境分析、课程目标的设置、课程内容的组织、课程的实施、课程的评价。 新课程理念下的教材分析,对教学环境的分析显得尤为重要。教学环境分析是指学校内外部的环境分析。其中,学校内部环境分析主要包括本校学生、师资、办学条件等的分析;学校外部环境分析主要包括有关社会、知识与信息、科技发展等的分析。教学是针对本校、本年级、本班级特定的学生群体的,每所学校所处的环境各有 不同。进行教材分析时,不能单纯从教材出发,首先进行学校内外部环境的分析,学校内外环境的分析越客观、越准确,对我们的教材分析就越有帮助。这样,不仅对教学背景有了准确的把握,并且可以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为整合教材内容打下坚实的基础。 新课程理念下的教材分析,对课程目标的设置、课程内容的组织、课程的实施、课程的评价的出发点与过去不同,过去强调的是学科体系构建,从学科体系的逻辑程序分析教材。现在是以学生发展为立足点和归宿,强调以学生经验为出发点,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帮助学生有效有意义地建构。 二、教材分析的步骤 1、仔细研读课程标准: 课标是学科教学的指导性文件,是编写教材和进行教学的依据。它详细规定了课程的性质、任务、教学目的等。因此,在分析教材时应以课标为依据,以课标的要求为目的。认真研读课标是正确进行教材分析的前提。 2、通读教材整合内容 通读教材,对教材的体系结构、地位作用、文字内容、语言表达等方面进行整体了解。只有全面熟悉教材,吃透教材,才能掌握教材的技能体系和知识体系,才能弄清教材要实现的目标,才有利于分析、处理教材。教师熟悉了教材的体系结构和目标定位,教学设计时,就可以前后照应、整合内容、反复渗透,就可以容易地串起教材的线索。 ①从科学性的角度去分析教学内容。 ②从思想性、智力性的角度去分析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的思想性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学科知识的现实意义与科学精神。现实意义,如某一具体的学科知识与社会、与自然的联系,它可以从怎样的现实背景中抽象出来,又可以解决哪些现实问题;科学精神,如实事求是的态度,思辨、质疑的意识等。二是学科知识的人文内涵与一般的教育意义。人文内涵,如人类认识本学科的某些史料;一般的教育意义,如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可以有机地渗透哪些思想品德教育,可以有意识地培养那些良好学习习惯等。 ③从教学重点、难点和关键的角度去分析教学内容。 所谓教学重点,是指某一范围(如一册、一个单元或一节课)内容中举足轻重的、最重要的内容,或最基本、最精华的部分。现在,随着学科教学目标呈现多样性的趋势,教学的重点也不再仅仅局限于“双基”,本学科的某些基本思想方法、探究过程的某种体验、感悟,同样可能成为教与学的重点。 所谓教学难点,是指那些学生难于理解、掌握或容易引起混淆、错误的内容。显然,教学难点主要是相对学生来说的。 所谓教学关键,是指那些对学生顺利理解知识、掌握技能起着决定性作用的内容。 教学的重点、难点和关键,有时具有同一性,可能全部重叠或部分重叠。 怎样才能恰如其分地确定教学的重点、准确地找出教学的难点或关键呢?这是一个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过程,它既需要掌握适当的方法,又需要一定的经验支撑。一般地,确定教学的重点,主要通过分析教材整体结构,把握相关知识的内在联系,了解各知识点在教材中的地位、作用。有经验的教师通过认真阅读教材,分析教材上的插图、理解教材上的旁注、对话、提示、结论等内容,不放过教材的每一个细节、每一个字。因为教材的编写明确体现了教学的思路,明确提示了教学的重、难点,确定了教学的训练点。 3、内容分析教学设计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和周围的事物或现象处于一定的相互

教师如何做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是教师在制定教学计划、设计教学预案前,要做的一项很重要、又很基础的工作,是教师备好课、上好课的基本保证,对教师顺利完成教学任务、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分析教材的过程,既是教师科学把握教学内容、加深对教育理论理解、实施创造性备课的重要前提,更是教师进行教学研究的一种主要方法,同时也能体现教师对教材的驾驭能力和备课时的创造性劳动。呢?下面以小学品德学科为例,谈谈做教材分析的基本步骤:一、分析全册教材总体要求及基本内容分析教材时,教师一定要站在课程纲要与学科课程标准的高度,研究教材、研究教法。只有充分领会了教材的总体要求和内容结构,才能为制定科学的学期教学计划、把握各单元、各单课的教学奠定基础。如人教版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材,是根据课程标准“珍视祖国的历史和文化,具有中华民族的归宿感和自豪感,尊重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差异,初步形成开放的国际视野”的总体目标而编写的。在这一总体目标下,要求六年级学生初步了解社会发展的规律及其内部间的相互关系;了解国家近代以来的历史与发展,以及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和领导人民进行的艰苦卓绝斗争;了解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工农业生产、科学技术、对外交流及其人们的生活水平等各方面的飞速发展;了解世界上不同国家和地区人们的生活及文化。根据课程总体目标及总体要求,全册教材安排了四个单元:第一单元《走向文明》:让学生从现代人的视角,去思考现代社会的发展与我们文明生活的关系;再追溯历史的发展,理解和感受今天的生活来之不易。第二单元《不屈的中国人》:主要让学生理解和感受中华民族抗击外来侵略的不屈不挠的抗争及奋斗精神;深刻认识和理解“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含义。第三单元《腾飞的祖国》,让学生了解建国以来,祖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等各个方面的快速发展及人民生活的日益改善的情况,知道中国在世界舞台上产生的影响力,激起学生的民族自豪感。第四单元《漫游世界》引领学生走出国门,走进更广阔的世界,体会不同的异域风情,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各具特色的生活方式;感受世界不同文化的融合,以及文化之间的差异性和丰富性。教材这样安排,其主要目的在引导学生重点关注祖国发展的基础上,逐步把讨论的范域扩大到全球,关注不同的异域风情,感受世界不同民族的文化。全册涵盖了历史、地理、文化、政治等各个领域,内容十分丰富。在制定学期教学计划之前,教师必须对全册教材有较全面的了解。只有这样,才能很好地把握教材,增强制定教学计划的针对性,提高设计教学预案的实效性。二、分析单元教材的教学目标及重、难点分析了全册教材的总体要求及基本内容后,接下来就是要进行单元教材的分析。分析的是单元的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了解整个单元的教学内容在全册教材总体要求下的编排、结构思路。如鄂教版小学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中国在世界舞台上》,在仔细阅读分析教材前面的“单元提示”可以发现,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有这样两个方面:(1)了解古代中国在对外的经济、文化交往上悠久历史,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古代中国在世界舞台上引人注目;(2)知道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对外的经济、文化交流日益密切,伴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强盛,新中国在世界舞台上展现出了东方大国的风采。本单元的教学重、难点:深刻领悟中国对外交往的巨大作用及对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影响,激发学生强烈民族自豪感。本单元共有《源远流长的中外交流》、《飘扬的五星红旗》、《风靡世界的“中国制造”》、《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四课组成。其结构思路是:中外交往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对人类文明产生与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当今的中国发展之快,从风靡世界的“中国制造”到世人瞩目的“中国创造”,中国在世界舞台上发挥着巨大作用。分析了解了单元教材的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是准确领悟各单课教材、科学设计预案及实施有效课堂教学的基础条件。三、分析单课教材的具体目标及内容结构具体分析单课教材具体目标、重难点及内容结构,是分析教材的第三步,也是整个教材分析的主体部分。一般来讲,有以下四个环节:一是分析单课教材在整个学科和整册教材中的地位,分析单课内容在单元教材中的前后联系。二是分析单课教材的具体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和关键。三是分析单课教材在教学目标下的内容结构。四、分析对单课教材的处理及教学设想。如《话说地球》一课,是鄂教版小学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上教材中第二单元《我们生活的地球》第一课的内容(全册第七课)。是学生初步认识地球的开始,所涉及到的地球常识都是最基础、最基本的地理常识。全课由“从‘天圆地方’说起”、“看看地球的表面”、“到两极去探险”三个部分组成。本课的教学目标:一是让学生了解地球的形状、地表的海陆分布(即大洲大洋的分布)、陆地基本地形等基本常识,初步感知“地球是个美丽的星球”,并体会“地球是人类生活的唯一家园”的含义。二是培养学生关注地球、热爱地球、保护家园的社会责任感。根据教学目标,我确定了本课的两大重点:一是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长期过程,二是地球表面的主要地形地貌,在此基础上,懂得“地球是人类的母亲”的含义。根据小学生的特点,教材编写了《麦哲伦环球航行》《加加林宇宙观察地球》等一个个生动感人的故事,让学生明白,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是一个漫长而艰苦的过程。因此在设计教学预案时,第一课时,我抓住人类对观察地球形状的探索――从“从天圆地方”到“不规则的球体”的认识过程,让学生懂得人类不畏艰难科学探究精神。第二课时,重点引导学生去认识地球表面的形态和多彩的地貌,懂得“地球是人类的母亲”的深刻涵义。当然,教材分析除了上面三大步骤外,还应该对本班学生对学习本课教材的认知基础及基本学情作些基本的分析,包括学生学习的认知基础、思维特点,了解学生的学习方法、兴趣爱好等。只有全面深刻的教材分析和科学的学情分析,才能很好地去组织教材、优化教学方法,写出可行的教学预案。分析教材是提高教师备课质量及课堂教学实效性的先决条件。教材分析的过程,其实是教师自我学习、自我内化和自我创造的过程,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经之路。

教师讲好一堂课的关键在于备课,只有备好课,才能保证教学质量,而教材分析则是备好课的前提。有的人可能会说,课本对教学内容都作了详尽的阐述,教师按课本讲就是了,对教材还有什么可分析的呢?我们知道,书本上的知识是一种贮存状态的知识,课堂教学过程就是要把这种贮存状态的知识首先转化为传输状态的知识,然后通过学生的学习再把传输状态的知识转化为学生头脑中的贮存形式。而这两种知识形式的转化过程与方法,由于受多种形式的制约,课本上是很难把它们全都写出来的。因此,不经过对教材的分析与研究,就难于把握和完成知识形式的这两次转化。 教材中所讲的知识,要放在知识整体中去认识,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分析研究,以真正掌握它的内容,认识它在整个教材结构中的地位,认识与其它知识之间的联系。而这一点对提高教学质量十分重要。有些青年教师,讲课只照本宣科,书本上怎么写的,就原原本本的怎么讲,对教材缺乏分析,因而把握不住概念、规律的本质及它们间的联系,抓不住教材的重点。这是造成教学效果不好的重要原因。 在教学过程中如何促进学生的发展,培养学生的能力,是现代教学思路的一个基本着眼点。教学过程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过程,而且是能力的培养过程。培养能力需要认识和比较各种知识的能力价值。而知识的能力价值具有隐蔽性,表现为不思则无,深思则远,远思则宽。只有通过对教材的深入分析,才可能挖掘出教材本身没有写出来的知识的能力价值,以利于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是设计教学过程,选择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与教学方法的确定不是随意的,它既受教学思想的指导,又受教学内容的制约。进行教材分析,同时也是在酝酿设计教学过程和选择教学方法。因而教材分析的深广程度将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的质量。 教材分析是进行教学工作的一项最基础、最重要的工作,每个教师都应该重视这一坏节,并要具有分析教材的能力,掌握分析教材的一般方法。

教材分析包括哪几部分?
答:三、反思(或后记):记录教师教学后的感想、经验、对今后教学的建议、学生不同一般的解题。教材分析的一般步骤 分析教材最好的方法是结合教育教学理念、新课标、教材、教参、教学资料等,按全书、各部分教材、章节等层次进行分析,通常采取“读”的方式,从整体到局部逐步深入,最终把学习要点落实到教学...

如何分析教材
答:小学数学教师 教师要提高教学实效,首先要正确理解教材。要正确理解教材,就要对教材进行分析与研究。对教材的分析与研究的主要步骤应包括:阅读和理解教材;确定教学目标;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阅读和理解所教教材的意义 小学数学教材并不等于教师的讲稿。教师在授课之前,还必须深入学习小学数学教学大纲...

备课中如何分析教材
答:教材分析与处理是教师备课中一项重要的工作,是教师进行教学设计编写教案、制订教学计划的基础;是备好课、上好课和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的前提和关键,对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教材分析和教法研究的过程,既是教师教学工作的重要内容,又是教师进行教学研究的一种主要方法,这个过程能够充分体现...

如何进行初中历史教材分析
答:提到教材分析,教师们总觉得是再平常不过了,但又涉及千头万绪的事。虽然每次课前都要做,但顾及的因素方方面面,很难做出逻辑分明、有较强可操控性的梳理和归纳。很多教师在进行教材分析时,能够操作但又觉得无章可循。所以,怎样进行教材分析,尤其是初中历史学科如何进行教材分析,成为许多历史教师困惑而又...

如何进行学情分析和教材分析
答:总之,学情分析是对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的具体落实。学情分析就是学生在学习方面有何特点、学习方法怎样、习惯怎样、兴趣如何,成绩如何等。设计理念包括教学方法和学法指导,以及教学设想可以结合自己现任教的教材及知识点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分析,例如:针对教学内容,从“已知”、“未知”、“能知”、“想知”和“...

信息技术教师招聘考试之如何做好教材分析
答:教材分析体现的是对教材的理解与把握,主要从教材特点、教材价值以及知识点的前后联系进行剖析,以便更好的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一、教材的性质与功能 主要先说明教材的特点,然后强调该项目对自身的身体有哪些好处(从身体素质、和身体的各大系统方面去写对身体的好处)二、技术结构与逻辑关系 《篮球行进...

如何进行小学数学教材分析 (转)
答:教材的重点、难点和关键有时可以相同。通过全面分析教材,准确地掌握教材的重点、难点和关键,是保证学生正确理解和掌握教材内容的先决条件。(三)分析研究教材的练习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有目的、有计划,形式多样,层次不一,角度多变的习题训练,是学生掌握知识、发展思维、提高能力的必由之路。

教案中教材分析怎么写
答:问题十:教师如何进行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是教师工作的重要内容。它关系到教师的课程设计、课程组织与实施;更关系到教学目标的实现、教育目的的达成。新的课程改革,确立了以教师发展和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这就要求我们从教育实际出发,确立教师对教材分析的主导地位,提高教师主动分析教材的意识和能力。特别是新教材改革的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