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道黑龙江白城的历史 我想知道黑龙江的历史沿革 谁能帮忙

作者&投稿:鄹尹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白城市位于吉林省西北部,嫩江平原西部,科尔沁草原东部。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均日照时数2919.4小时,年均气温4.9℃,无霜期157天,年均降水量407.9毫米,光热条件优越于全省其他地区。1990年人口33.5万。有满、蒙古、回、朝鲜、锡伯、达斡尔、白、壮等18个少数民族。面积 977.5平方千米。清为哲里木盟扎萨克图郡王游牧地。1904年设靖安县。1914 年改洮安县。1938 年改白城县。1945 年复名洮安县。1950 年复改称白城县。1958年 9月设白城市。有丰富的地下水资源和卵石、中砂、细砂及膨润土资源。中草药有防风、桔梗、远志、柴胡、黄芩、黄芪、沙参、甘草等。土特产主要有绿豆、蓖麻。
  历史悠久,新石器晚期,境内已有人类生活,1993年设地设市,现辖镇赉县、通榆县、大安市、洮南市、洮北区5个县(市、区)和白城经济开发区、大安经济开发区、民营经济发展区、查干浩特旅游开发区4个开发区。总面积2.6万平方公里,有汉、蒙、回等多个民族,200多万人口。
  地理区位优越,是吉林、黑龙江和内蒙古自治区三省(区)交界处和周边二、三百里内一个较大的区域中心城市,也是黑龙江西南部和内蒙古东北部入关的必经之地。
  资源丰富,人均耕地、草原、宜林地、水面、芦苇面积都居全省首位。有比较丰富的石油资源、风力资源以及多种矿产资源,境内有世界A级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向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莫莫格。
  特色经济明显,是国家级大型商品粮基地市,是全国节水型井灌区建设示范市,被列为全国农业四大开发区之一和国家生态建设示范区。目前白城已成为水稻、烤烟、肉牛、芦苇、棉花、淡水鱼、油料、糖料、杂粮杂豆等农产品的重要产区。大鹦哥绿豆、黑水西瓜、福顺辣椒、万宝粉条、大安白鹅、通榆草原红牛、瀚海珠牌葵花仁等名优特产品在国内外市场十分畅销。工业以纺织服装、汽车配件、机械建材、食品医药和造纸印刷等行业为主。创出了棉纱、无纺布、毛纺呢绒、电缆、汽车发动机连杆、石油机械和沙棘、芦荟系列酒,吉鹤、鹤城、月亮湖牌香烟等一批名优产品。市场建设初具规模,集贸市场、专业市场、批发市场和要素市场功能比较齐全,辐射力较强,吸引了大量的人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
  行政区划
  截至2005年12月31日,白城市辖1个市辖区、2个县,代管2个县级市。
  白城市 面积25683平方千米,人口201万人(2004年)。
  洮北区 面积2525平方千米,人口49万。邮政编码137000。区人民政府驻青年南大街14号。
  洮南市 面积5108平方千米,人口44万。邮政编码137100。
  大安市 面积4879平方千米,人口42万。邮政编码131300。市人民政府驻人民路21号。
  镇赉县 面积4695平方千米,人口31万。邮政编码137300。县人民政府驻镇赉镇。
  通榆县 面积8476平方千米,人口35万。邮政编码137200。县人民政府驻开通镇。
  * 此处区划地名资料截至2005年12月;面积、人口数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简册(2006)》,人口截至2004年底。 *
  1954年设立白城专区,专署驻白城县。原由黑龙江省直辖的白城、镇赉、大赉、安广、洮南、开通、瞻榆等7县和原由吉林省直辖的乾安县划入白城专区。辖8县。 1956年原由省直辖的长岭、双辽2县和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划入白城专区。 1958年将双辽县划归四平专区。以原白城县的城关区设立白城市。撤销白城、洮南2县,合并设立洮安县(驻洮南镇);撤销大赉、安广2县,合并设立大安县(驻大赉镇);撤销开通、瞻榆2县,合并设立通榆县(驻开通镇)。原公主岭专区所属扶余县划入白城专区。辖1市、7县、1自治县。 1969年原属呼伦贝尔盟的突泉县和科尔沁右翼前旗(驻乌兰浩特)划入白城专区。辖1市、8县、1自治县、1旗。 1970年白城专区改称白城地区,地区驻白城市。辖白城市及镇赉、长岭、大安(驻大赉镇)、通榆(驻通榆镇)、洮安(驻洮南镇)、突泉、扶余、乾安等8县及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驻前郭镇)和科尔沁右翼前旗(驻乌兰浩特镇)。 1979年将突泉县和科尔沁右翼前旗划归内蒙古自治区。白城地区辖1市、7县、1自治县。 (以上摘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区沿革·史为乐著》)
  1987年,撤销洮安县,设立洮南市(县级)。以原洮安县的行政区域为洮南市的行政区域。(国务院1987年5月21日批复【国函[1997]85号】,吉林省人民政府1987年6月8日通知【吉政函(87)70号】)
  1987年,撤销扶余县,设立扶余市(县级)。以原扶余县的行政区域为扶余市的行政区域。(国务院1987年10月7日批复【国函[1997]165号】,吉林省人民政府1987年11月19日通知【吉政函(87)162号】)
  1988年,撤销大安县,设立大安市(县级)。以原大安县的行政区域为大安市的行政区域。(民政部1988年8月30日批复【民[1988]行批16号】,吉林省人民政府1988年9月15日通知【吉政发[1988]176号】)
  1992年6月6日,国务院批复(国函[1992]60号):(1)撤销扶余市,设立松原市(地级),松原市人民政府驻扶余区松花江南岸沿江路。(2)设立松原市扶余区,松原市扶余区的行政区域是:原扶余市的行政区域;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前郭镇的团结、繁荣、建设、原江、松江、铁西、民主街道办事处;胜利街道办事处的胜安、胜民、胜合、胜庆、胜丰5个居民委员会;育才街道办事处的民景、民建两个居民委员会;毛都站镇;镇郊乡的贺尔其勒村、西郊村、单家围子村、于家围子村、孙喜窝堡村、郭新窝堡村、倪家窑村、后瓦房村、卡拉房子;前瓦房村的郭尔罗斯大街以南至孙喜窝堡村界,凯旋街以东至吉拉吐乡界部分;达里巴乡的努很格勒和额莫勒村,区人民政府驻文化街。(3)松原市辖扶余区和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乾安县、长岭县。
  1993年6月14日国务院批准:撤销白城地区,设立白城市(地级)。撤销白城市,设立洮北区。白城市辖洮北区和原白城地区的镇赉县、通榆县。原白城地区的洮南市、大安市由省直辖。
  2000年,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白城市总人口2025891人。其中:洮北区 484979人、镇赉县 320960人、通榆县 348344人、洮南市 441096人、大安市 430512人。
  2003年,白城市面积25685平方千米,辖5个县(市)区,共有92个乡镇,716个行政村。总户数为58.88万户,总人口200.8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19.78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60.4%。
  2005年,根据省民政厅《关于将镇赉县到保镇划入白城市管辖的批复》及白城市政府关于行政区域调整暨到保镇和镇南种羊场交接工作会议精神,根据白城整体发展需要,市政府决定把镇赉县到保镇划转到白城市洮北区。11月2日,镇赉县到保镇划入洮北区交接仪式在到保镇政府举行。

阿城坐落于阿什河流域。先秦时期,阿什河流域是肃慎人居住和活动的地带。从西汉中期至两晋,肃慎改称为挹娄,阿城隶属夫余国。北魏太和十七年,夫余人为勿吉人所逐。阿什河流域是安居骨部勿吉人活动的中心地区。唐中期阿什河流域为渤海王国属地。渤海为契丹人所灭后,黑龙江各族大部分被辽征服,在动乱中各族有了分化,出现了女真族。公元1115年,女真人杰出首领完颜阿骨打在这里建立大金国,历经4帝,凡38年, 史称金上京会宁府。清代阿城隶属吉林。顺治元年,清帝迁都北京后,为抵御外来的侵略和加强对东北地区的开发和统治,雍正七年,协领衙门移驻新城即今阿城,新城名阿勒楚喀。是吉林名城之一。在长达一个世纪的吉林阿勒楚喀副都统衙门时期,由于阿勒楚喀地理位置重要、自然条件得天独厚以及关内移民的逐年增加,经过汉、满及其他兄弟民族的共同开发,使阿勒楚喀的经济、文化、教育等项事业都得以迅速的发展,并且在促进民族团结,抗击帝俄入侵,垦荒屯田,巩固边陲等方面都起过重要作用。宣统元年(1909年)裁撤副都统衙门,设阿城县,县名由阿勒楚喀城简化阿城。1932年被日本帝国主义侵占。抗日胜利后,1945年10月27日成立阿城县民主政府。1948年1月5日 ,阿城县民主政府改为阿城县政府。1987年2月,经国各院批准,撤县建市,由省会哈尔滨市代管。2006年8月经国务院批准撤市设区。

白城简史~

  白城:
  在辽阔的科尔沁草原与宽广的松辽大平原的相汇处,镶嵌着一颗璀璨的明珠——白城,这里是一片令仙鹤迷恋的神奇的土地,绿草如茵,碧水长流;这里有白浪滔滔的嫩江水,还有那九曲回肠的洮儿河,这里有地上“黄金”玉米带,还有地下“黑金”大油田,这里有美丽的生态风光,也有奇特的人文景观…….

  白城是别具风情的草原城市。美在天然、贵在自然的独特风光,使她成为新兴的旅游城。世界A级湿地向海自然保护区是著名的丹顶鹤的故乡。区内湖泊水域、蒲草苇荡、沼泽草原、沙丘黄榆等多样性原始生态连绵不断,构成了奇特的生态景观,被国内外游客誉为“东有长白山,西有向海湖”。境内还有久负盛名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莫莫格和大安月亮湖,姜家甸草场蜂飞蝶舞,大沁塔拉草原一望无际。查干浩特旅游开发区九岛环水,独具蒙族风情,森林公园、运河带状公园美不胜收,令人心旷神怡,每年都吸引大批游客。到这里旅游观光,虽不见名山大川,却能使您饱览秀美的草原风光和奇特的生态环境。

  白城市位于吉林省西北部,嫩江平原西部,科尔沁草原东部。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均日照时数2919.4小时,年均气温4.9℃,无霜期157天,年均降水量407.9毫米,光热条件优越于全省其他地区。

  白城历史悠久,新石器晚期,境内已有人类生活,1993年设地设市,现辖镇赉县、通榆县、大安市、洮南市、洮北区五个县(市、区)和白城经济开发区、大安经济开发区、民营经济发展区、查干浩特旅游开发区四个开发区。

  白城地理区位优越,是吉林、黑龙江和内蒙古自治区三省(区)交界处和周边二、三百里内一个较大的区域中心城市,也是黑龙江西南部和内蒙古东北部入关的必经之地。

  白城资源丰富,人均耕地、草原、宜林地、水面、芦苇面积都居全省首位。有比较丰富的石油资源、风力资源以及多种矿产资源,境内有世界A级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向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莫莫格。

  白城特色经济明显,是国家级大型商品粮基地市,是全国节水型井灌区建设示范市,被列为全国农业四大开发区之一和国家生态建设示范区。目前白城已成为水稻、烤烟、肉牛、芦苇、棉花、淡水鱼、油料、糖料、杂粮杂豆等农产品的重要产区。大鹦哥绿豆、黑水西瓜、福顺辣椒、万宝粉条、大安白鹅、通榆草原红牛、瀚海珠牌葵花仁等名优特产品在国内外市场十分畅销。工业以纺织服装、汽车配件、机械建材、食品医药和造纸印刷等行业为主。创出了棉纱、无纺布、毛纺呢绒、电缆、汽车发动机连杆、石油机械和沙棘、芦荟系列酒,吉鹤、鹤城、月亮湖牌香烟等一批名优产品。市场建设初具规模,集贸市场、专业市场、批发市场和要素市场功能比较齐全,辐射力较强,吸引了大量的人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

  据中国古代文献记载,黑龙江地区古代民族与中原地区的联系,可以追溯到传说时代虞舜和夏禹时期。公元前二十世纪肃慎于帝舜二十五年曾入朝贡献弓矢,舜的管辖范围,已远及山戎、发、肃慎的活动地区。夏禹时,相互联系有进一步发展。

  公元前十一世纪。黑龙江地区的古代民族,分别向周朝贡献戎菽、黄罴、当时东胡和橐离已进入青铜文化时代,肃慎则处于新石器时期,社会发展属于原始社会阶段。

  战国、秦、汉时期,中原地区已进入封建社会。这时在嫩江下游和松花江上游一带活动的扶余族,使用殷历,其祭天、占卜和饮酒等习惯,均与商殷相似。这一时期,黑龙江地区已普遍进入早期的铁器时代。

  公元前二世纪西汉武帝时,所设真蕃郡的统辖范围,曾包括今黑龙江东部的宁安地区,这是中原统治政权在黑龙江地区设治管辖的开始。

  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王朝对黑龙江的统治加强,各民族多次派出贡使,向中原王朝进贡。

  隋、唐时期,是黑龙江地区历史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唐朝在黑龙江流域普遍建立了管理机构。后来在黑龙江西部设室韦都督府,在东部设忽汗州都督府(又称渤海都督府)。在黑龙江下游和乌苏里江汇合地区设黑水都督府。

  辽继唐在黑龙江地区设治管辖,于黑龙江上中游地区设羽厥里节度使、室韦节度使和乌古迪烈统军司;在嫩江设泰州(今泰来县塔子城古城);在黑龙江东部地区设女真节度使;在牡丹江以北至黑龙江下游一带设五国部节度使。黑龙江地区各族向辽贡纳马匹、貂鼠、生金、北珠、人参、松实、白附子、蜜腊、麻布、海东青(鹰的一种)等。

  辽天庆五年(一一一五年),女真完颜部首领阿骨打击败辽国,自称皇帝,国号大金,改元收国,定都会宁(今阿城市白城)。金建国后,阿骨打命完颜希尹造女真文字,于天辅三年(一一一九年)颁行。金天会五年(一一二五年)灭辽,金代替辽统一了中国北方,从而形成中国历史上金、宋对峙的局面。金代是汉族大批移入黑龙江地区的时期,主要在松花江以南五常等地,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元朝时期,黑龙江地区西部为成吉思汗的二弟哈布图哈撒儿家族的游牧地,今泰来塔子城古城则为成吉思汗幼弟斡惕赤斤故城。整个东北设辽阳行省统辖。下设路、府、州、县。

  明朝永乐七年(一四○九年)于黑龙江口设奴尔干都指挥使司,共辖384卫、24所、7城站、1寨。所辖区域北到外兴安岭,东抵鄂霍茨克海的库页岛。明朝承继元代的建制,建立了海西东水路城站和海西西陆路城站,从辽东到奴尔干都司设驿站40余所,多次派员沿松花江、黑龙江下航至奴尔干等地,了解和抚慰各族。从十五世纪初,明朝先后于开原、抚顺设马市,在吉林设立造船厂,这对扩大东北各地经济的互相交流和发展松花江、黑龙江的水路运输有重要作用。

  清代是黑龙江地区历史发展的重要历史阶段。一六四四年清朝入关,东北地区归盛京总管统辖。顺治十年(一六五三年)设宁古塔昂邦章京,辖区包括今吉林、黑龙江地区。康熙十六年(一六七一年)筑黑龙江城(黑龙江左岸旧爱珲城)。自康熙二十二年(一六八三年)起,设黑龙江将军,这是以黑龙江命名地方区划之始。第一任将军为萨布素,率部戍边于爱珲,统辖松花江左岸以北直到外兴安岭的广大地区。松花江右岸地区仍归宁古塔将军(后称吉林将军)管辖。

  康熙二十八年(一六八九年),中俄两国通过谈判,在清朝政府作出重大让步的情况下,签订了中俄《尼布楚条约》,中国方面把贝加尔湖以东至尼布楚一带中国领土割让给俄国,肯定了中俄东段边界的走向,以格尔必齐河和额尔古纳河、外兴安岭至海为界。从此以后,直到十九世纪中叶,中俄两国的边境较为安宁。康熙二十九年(一六九○年)黑龙江将军驻地移至墨尔根(今嫩江),康熙三十八年(一六九九年)又移至卜奎(今齐齐哈尔)。

  光绪三十三年(一九○七年)四月二十日,清政府改盛京将军为东三省总督兼三省将军事务,并设奉天、吉林、黑龙江三省巡抚。五月二十二日更定东三省官制,奉天、吉林、黑龙江各设行省公署,以总督为长官,巡抚为次官。

白城属于哪个市?
答:白城本身就是地级市,不属于哪个市,属于吉林省。白城市位于吉林省西北部,嫩江平原西部,科尔沁草原东部。东、东南与吉林省松原市的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乾安县接壤;南与吉林省松原市的长岭县毗邻;西、西北与内蒙古自治区的科尔沁右翼中旗、突泉县、科尔沁右翼前旗相连;北、东北与黑龙江省泰来县、...

黑龙江省的历史遗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
答:肃慎在汉代称挹娄,魏晋称勿吉,隋唐称��金代称女真,清代始称满洲。黑龙江地区最早建立的地方政权是战国后期的夫余国。唐代设室韦都督府、黑水都督府和渤海都督府。契丹灭渤海后,一度建东丹国。金代建都于会宁府(今黑龙江省阿城市白城)。迁都燕京(含北京)后,在黑龙江地区元代为...

白城这个市名是怎么来的,有什么特殊意思吗?
答:1949年,隶属黑龙江省。1954年,划归吉林省。1954年8月,吉林省白城子区专员公署成立,辖洮南、白城、镇赉、安广、大赉、开通、瞻榆、乾安县。1955年,改称吉林省白城专员公署(简称白城专署)。1956年,长岭、双辽县和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简称前郭县)划归白城专署。1958年10月,白城镇与部分郊区...

我想知道黑龙江的历史沿革 谁能帮忙
答:辽天庆五年(一一一五年),女真完颜部首领阿骨打击败辽国,自称皇帝,国号大金,改元收国,定都会宁(今阿城市白城)。金建国后,阿骨打命完颜希尹造女真文字,于天辅三年(一一一九年)颁行。金天会五年(一一二五年)灭辽,金代替辽统一了中国北方,从而形成中国历史上金、宋对峙的局面。金代是汉族...

白城包括哪些县
答:截至2016年12月,白城包括2个县、1个区、2个县级市、3个省级开发区,具体名称如下:1、县:通榆县、镇赉县;2、区:洮北区;3、县级市:洮南市、大安市;4、开发区:白城经济开发区、大安经济开发区、查干浩特旅游经济开发区。

白城属于哪个省哪个市
答:白城市是吉林省公路、铁路交通比较发达的城市之一,境内有平齐、通让、长白等多条铁路交汇,还有203国道、302国道、珲乌高速公路等纵横交错,市内有白城机场,航班直达北京、上海等城市。白城市历史悠久,经考古调查和历史文献记载,在旧石器时代晚期,12000多年前境内已有人类生活。白城曾是辽金两代皇家的...

白城包括哪些县
答:截至2016年12月,白城包括2个县、1个区、2个县级市、3个省级开发区,具体名称如下:1、县:通榆县、镇赉县;2、区:洮北区;3、县级市:洮南市、大安市;4、开发区:白城经济开发区、大安经济开发区、查干浩特旅游经济开发区。

关于黑龙江省的历史
答:1954年8月,松江省建制撤销与黑龙江省合并为新的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改为黑龙江省省辖市。同时,将原黑龙江省所辖白城地区的7县划归吉林省管辖。此后,黑龙江省的行政区域再没有大的变化。合省后的黑龙江省辖98个县级以上行政建置单位,其中哈尔滨、齐齐哈尔、牡丹江市、佳木斯、鹤岗5市,黑河、嫩江、合江3...

黑龙江的由来是什么?
答:黑龙江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旧石器时代晚期,距今二万年以前,黑龙江地区就有了远古人类活动的迹象。而它名字的由来还有一个美丽、动人的传说:相传,很久很久以前,黑龙江不叫黑龙江而叫白龙江,是因为白龙住在这里,并不时的兴风作浪,给这里的人民带来很大的灾难,人们对此恨之入骨,可又没有任何办法。

白城市是哪年成立的
答:西、西北与内蒙古自治区的科尔沁右翼中旗、突泉县、科尔沁右翼前旗相连;北、东北与黑龙江省泰来县、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肇源县隔江相望。现辖一区(洮北区)、两县(通榆县、镇赉县)、两市(洮南市、大安市),三个省级开发区(白城经济开发区、大安经济开发区、查干浩特旅游经济开发区)、五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