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道有关民俗节日的诗词,对联,灯谜,传说,故事等``` 有关传统节日的诗词、灯谜、对联各5个,还要一个有关传统节日的...

作者&投稿:蔡法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正月十五夜》

(唐) 苏道味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灯树千光照。明月逐人来。

游妓皆穠李,行歌尽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上元夜》

(唐)崔液

玉漏铜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夜开;

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

《十五夜观灯》

(唐)卢照邻

锦里开芳宴,兰红艳早年。

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

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

《正月十五夜灯》

(唐)张祜

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地京。

三百内人连袖舞 ,一进天上著词声。

诗曰

(唐)李商隐

月色灯山满帝都,香车宝盖隘通衢。

身闲不睹中兴盛, 羞逐乡人赛紫姑。

诗曰

(宋)姜白石

元宵争看采莲船,宝马香车拾坠钿;

风雨夜深人散尽,孤灯犹唤卖汤元。

诗曰

(宋)姜白石

贵客钩帘看御街,市中珍品一时来,

帘前花架无行路,不得金钱不肯回。

(注:珍品这里指元宵)

《青玉案 元夕》

(宋)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凤萧声动,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 那人却在,火阑珊处。

《生查子 元夕 》

(宋)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京都元夕》

(元)元好问

袨服华妆着处逢 ,六街灯火闹儿童 。

长衫我亦何为者 ,也在游人笑语中 。

《折桂令 元宵》

(元)失名

爱元宵三五风光,月色婵娟,灯火辉煌。

月满冰轮,灯烧陆海,人踏春阳。

三美事方堪胜赏,四无情可恨难长。

怕的是灯暗光芒,人静荒凉,

角品南楼,月下西厢。

《汴京元夕》

(明)李梦阳

中山孺子倚新妆,郑女燕姬独擅场。

齐唱宪王春乐府, 金梁桥外月如霜。

《元 宵》

(明) 唐寅

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

春到人间人似玉, 灯烧月下月如银。

满街珠翠游村女,沸地笙歌赛社神。

不展芳尊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

《元夜踏灯》

(清)董舜民

百枝火树千金屧,宝马香尘不绝。

飞琼结伴试灯来,忍把檀郎轻别。

一回佯怒,一回微笑,小婢扶行怯。

石桥路滑缃钓蹑,向阿母低低说。

妲娥此夜悔还无?怕入广寒宫阙。

不如归去,难畴畴昔,总是团圆月。

《上元竹枝词》

(清)符曾

桂花香馅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

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

《元夕影永冰灯》

(清)唐顺之

正怜火树千春妍,忽见清辉映月阑。

出海鲛珠犹带水,满堂罗袖欲生寒。

烛花不碍空中影,晕气疑从月里看。

为语东风暂相借,来宵还得尽余欢。

《元夕无月》

(清)丘逢甲

三年此夕无月光,明月多应在故乡。

欲向海天寻月去,五更飞梦渡鲲洋。

《元宵月正圆》

闽南歌谣

闹元宵,月正圆,闽台同胞心相依,

扶老携幼返故里,了却两岸长相思。

热泪盈眶啥滋味?久别重逢分外喜!

闹元宵,煮汤圆,骨肉团聚满心喜,

男女老幼围桌边,一家同吃上元丸。

摇篮血迹难割离,叶落归根是正理。”

永遇乐(李清照)
  落日熔金

  暮云合璧

  人在何处

  染柳烟浓

  吹梅笛怨

  春意知几许

  元宵佳节

  融和天气

  此第岂无风雨

  来相召

  香车宝马

  谢他酒朋诗侣

  中州盛日

  闺门多暇

  记得偏重三五

  铺翠冠儿

  捻金雪柳

  簇带争济楚

  如今憔悴

  风鬟霜鬓

  怕见夜间出去

  不如向帘儿底下

  听人笑语

元宵节习俗

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所以全国各地都过,大部分地区的习俗是差不多的,但各地也还是有自己的特点。

吃元宵

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作为食品,在我国由来已久。宋代,民间即流行一种元宵节吃的新奇食品。这种食品,最早叫“ 浮元子”,后称“元宵”,生意人还美其名曰“元宝” 。元宵即“汤圆”,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黄桂、核桃仁、果仁、枣泥等为馅,用糯米粉包成圆形,可荤可素,风味各异。可汤煮、油炸、蒸食,有团圆美满之意。陕西的汤圆不是包的,而是在糯米粉中"滚"成的,或煮,或油炸,热热火火,团团圆圆。

观 灯

汉明帝永平年间(公元58—75),因明帝提倡佛法,适逢蔡愔从印度求得佛法归来,称印度摩喝陀国每逢正月十五,僧众云集瞻仰佛舍利,是参佛的吉日良辰。汉明帝为了弘扬佛法,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宫中和寺院“燃灯表佛”。此后,元宵放灯的习俗就由原来只在宫廷中举行而流传到民间。即每到正月十五,无论士族还是庶民都要挂灯,城乡通宵灯火辉煌。

元宵放灯的习俗,在唐代发展成为盛况空前的灯市,当时的京城长安已是拥有百万人口的世界最大都市,社会富庶。在皇帝的亲自倡导下,元宵灯节办得越来越豪华。中唐以后,已发展成为全民性的狂欢节。唐玄宗(公元685—762)时的开元盛世,长安的灯市规模很大,燃灯五万盏,花灯花样繁多。皇帝命人做巨型的灯楼,广达20间,高150尺,金光璀璨,极为壮观。

宋代,元宵灯会无论规模或灯饰的奇幻精美都胜过唐代,而且活动更为民间化,民族特色更强。以后历代的元宵灯会不断发展,灯节的时间也越来越长。唐代的灯会是“上元前后各一日”,宋代又在十六之后加了两日,明代则延长到由初八到十八整整十天。

到了清代,满族入主中原,宫廷不再办灯会,民间的灯会却仍然壮观。日期缩短为五天,一直延续到今天。

灯在台湾民间具有光明与添丁的涵义,点燃灯火有照亮前程之意,且台语灯与丁谐音代表生男孩,因此往昔元宵节妇女都会刻意在灯下游走,希望“钻灯脚生卵葩”(就是钻到灯下游走,好生男孩)。

中国的情人节

元宵节也是一个浪漫的节日,元宵灯会在封建的传统社会中,也给未婚男女相识提供了一个机会,传统社会的年轻女孩不允许出外自由活动,但是过节却可以结伴出来游玩,元宵节赏花灯正好是一个交谊的机会,未婚男女借着赏花灯也顺便可以为自己物色对象。元宵灯节期间,又是男女青年与情人相会的时机。

在台湾,还有未婚女性在元宵夜偷摘葱或菜将会嫁到好丈夫的传统习俗,俗称:“偷挽葱,嫁好尪”、“偷挽菜,嫁好婿”,希望婚姻美满的女孩,要在元宵之夜到菜园里偷摘葱或青菜,期待未来家庭幸福,

唐代的灯市还出现乐舞百戏表演,成千上万的宫女、民间少女在灯火下载歌载舞,叫做行歌、踏歌。

欧阳修(生查子)云:“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书;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辛弃疾(青玉案)写道:“众里寻它千百度,暮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就是描述元宵夜的情境,而传统戏曲陈三和五娘是在元宵节赏花灯因相遇而一见钟情,乐昌公主与徐德言在元宵夜破镜重圆,《春灯谜》中宇文彦和影娘在元宵订情。所以说元宵节也是中国的“情人节”。

走百病

元宵节除了庆祝活动外,还有信仰性的活动。那就是“走百病”又称“烤百病”、“散百病”,参与者多为妇女,他们结伴而行或走墙边,或过桥过走郊外,目的是驱病除灾。

随着时间的推移,元宵节的活动越来越多,不少地方节庆时增加了耍龙灯、耍狮子、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活动。

正月十五元宵节还有一些鲜为人知已经失传的民间活动,这里列举二三。

祭门、祭户

古代有“七祭”,这是其中的两种。祭祀的方法很简单,把杨树支插在门户上方,在盛有豆粥的碗里插上一双筷子,或者直接将酒肉放在门前。

逐鼠

这项活动主要是对养蚕人家所说的。因为老鼠常在夜里把蚕大片大片地吃掉,人们听说正月十五用米粥喂老鼠,它就可以不吃蚕了。于是,这些人家在正月十五熬上一大锅粘糊糊的粥,有的还在上面盖上一层肉,将粥用碗盛好,放到老鼠出没的顶棚、墙角、边放嘴里还边念念有词,诅咒老鼠再吃蚕宝宝就不得好死。

迎紫姑

紫姑是民间传说中一个善良、贫穷的姑娘。正月十五,紫姑因穷困而死。百姓们同情她、怀念她、有些地方便出现了“正月十五迎紫姑”的风俗。每到这一天夜晚,人们用稻草、布头等扎成真人大小的紫姑肖像。妇女们纷纷站到紫姑常做活的厕所、猪圈和厨房旁边迎接她,象对待亲姐妹一样,拉着她的手,跟她说着贴心话,流着眼泪安慰她,情景十分生动,真实的反映了劳苦民众善良、忠厚、同情弱者的思想感情。

元宵节的由来与传说

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汉就有了。它的形成经历了由宫廷到民间,由中原到全国的过程。元宵赏灯始于东汉明帝时期,明帝提倡佛教,听说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观佛舍利,点灯敬佛的做法,就命令这一天夜晚在皇宫和寺庙里点灯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挂灯。以后这种佛教礼仪节日逐渐演变成盛大的民间节日。

汉文帝时下令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汉武帝时,“太一神”的祭祀活动定在正月十五。(太一,主宰宇宙一切之神)。司马迁创建“太初历”时,就已将元宵节确定为重大节日。

另有一说是元宵燃灯的习俗起源于道教的“三元说”: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十月十五日为下元节。主管上、中、下三元的分别为天、地、人三官,天官喜乐,故上元节要燃灯。

元宵节的节期与节俗活动,是随历史的发展而延长、扩展的。就节期长短而言,汉代才一天,到唐代已为三天,宋代则长达五天,明代更是自初八点灯,一直到正月十七的夜里才落灯,整整十天。与春节相接,白昼为市,热闹非凡;夜间燃灯,蔚为壮观。特别是那精巧、多彩的灯火,更使其成为春节期间娱乐活动的高潮。至清代,又增加了舞龙、舞狮、跑旱船、踩高跷、扭秧歌等“百戏”内容,只是节期缩短为四到五天。

谁知道有关民俗节日的诗词,对联,灯谜,传说,故事等```~

《正月十五夜》

(唐) 苏道味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灯树千光照。明月逐人来。

游妓皆穠李,行歌尽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上元夜》

(唐)崔液

玉漏铜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夜开;

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



《十五夜观灯》

(唐)卢照邻

锦里开芳宴,兰红艳早年。

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

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



《正月十五夜灯》

(唐)张祜

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地京。

三百内人连袖舞 ,一进天上著词声。



诗曰

(唐)李商隐

月色灯山满帝都,香车宝盖隘通衢。

身闲不睹中兴盛, 羞逐乡人赛紫姑。



诗曰

(宋)姜白石

元宵争看采莲船,宝马香车拾坠钿;

风雨夜深人散尽,孤灯犹唤卖汤元。



诗曰

(宋)姜白石

贵客钩帘看御街,市中珍品一时来,

帘前花架无行路,不得金钱不肯回。

(注:珍品这里指元宵)



《青玉案 元夕》

(宋)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凤萧声动,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 那人却在,火阑珊处。



《生查子 元夕 》

(宋)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京都元夕》

(元)元好问

袨服华妆着处逢 ,六街灯火闹儿童 。

长衫我亦何为者 ,也在游人笑语中 。



《折桂令 元宵》

(元)失名

爱元宵三五风光,月色婵娟,灯火辉煌。

月满冰轮,灯烧陆海,人踏春阳。

三美事方堪胜赏,四无情可恨难长。

怕的是灯暗光芒,人静荒凉,

角品南楼,月下西厢。



《汴京元夕》

(明)李梦阳

中山孺子倚新妆,郑女燕姬独擅场。

齐唱宪王春乐府, 金梁桥外月如霜。



《元 宵》

(明) 唐寅

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

春到人间人似玉, 灯烧月下月如银。

满街珠翠游村女,沸地笙歌赛社神。

不展芳尊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



《元夜踏灯》

(清)董舜民

百枝火树千金屧,宝马香尘不绝。

飞琼结伴试灯来,忍把檀郎轻别。

一回佯怒,一回微笑,小婢扶行怯。

石桥路滑缃钓蹑,向阿母低低说。

妲娥此夜悔还无?怕入广寒宫阙。

不如归去,难畴畴昔,总是团圆月。



《上元竹枝词》

(清)符曾

桂花香馅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

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



《元夕影永冰灯》

(清)唐顺之

正怜火树千春妍,忽见清辉映月阑。

出海鲛珠犹带水,满堂罗袖欲生寒。

烛花不碍空中影,晕气疑从月里看。

为语东风暂相借,来宵还得尽余欢。



《元夕无月》

(清)丘逢甲

三年此夕无月光,明月多应在故乡。

欲向海天寻月去,五更飞梦渡鲲洋。



《元宵月正圆》

闽南歌谣

闹元宵,月正圆,闽台同胞心相依,

扶老携幼返故里,了却两岸长相思。

热泪盈眶啥滋味?久别重逢分外喜!

闹元宵,煮汤圆,骨肉团聚满心喜,

男女老幼围桌边,一家同吃上元丸。

摇篮血迹难割离,叶落归根是正理。”

永遇乐(李清照)
  落日熔金

  暮云合璧

  人在何处

  染柳烟浓

  吹梅笛怨

  春意知几许

  元宵佳节

  融和天气

  此第岂无风雨

  来相召

  香车宝马

  谢他酒朋诗侣

  中州盛日

  闺门多暇

  记得偏重三五

  铺翠冠儿

  捻金雪柳

  簇带争济楚

  如今憔悴

  风鬟霜鬓

  怕见夜间出去

  不如向帘儿底下

  听人笑语
是否可以解决您的问题?

水调歌头 端午
暮色掩行迹,怀石自沉江。大夫吟唱何处,残月冷穹苍。浊浪滔滔东去,云梦沉浮辗转,楚地亦神伤。羁客赋骚体,忧患著文章。
击鼍鼓,投米粽,整行装。飞舟遏浪,挥桨揎臂吼声狂。颠沛流离往昔,日丽风和此际,三闾应安详。岁月如梭逝,风义永流芳。

中秋思乡

漂泊离乡数十载
今夜辗转最难眠
未知村旁青柳池
是否有月寄相思
除夕寄我思

古时花灯今已无
唯有元宵依旧甜
除去昨日相思泪
喜得湾儿梦里回
子于何地开天问
斯世几回离国门
云梦如留马行处
鱼梁必赋玉招魂
圣朝无事多来往
佳旅相情少去存
漫道龙舟达故意
同闻山水悼王孙

静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塞下曲 卢纶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竹里馆 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枫桥夜泊 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鱼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清平调 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民歌
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几家夫妻同罗帐,几家飘散在他州。

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 孟浩然
山暝听猿愁,沧江急夜流。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建德非吾土,
维扬忆旧游。还将两行泪,遥寄海西头。

旅夜书怀 杜甫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名岂文章著?
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锦瑟 李商隐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无题 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乾。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水调歌头 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惟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时常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诗词--励志
古风 李绅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锄禾日当午,
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飧,粒粒皆辛苦。

金缕衣 杜秋娘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长歌行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常恐秋节至,焜黄叶叶衰。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图伤悲!

杂诗 陶渊明
人生无根蒂,飘如陌上尘。分散逐风转,此已非常身。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得欢当作乐,斗酒聚比邻。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诗词--离别
送别 王维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渭城曲 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庭中有奇树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馨香盈怀袖,
路远莫致之。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

中秋之夜,月色皎洁。圆月被视为团圆的象征,也是文人墨客情感之所系。下面是从历代诗词中节选出的与明月、中秋有关的名句。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李白《月下独酌》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李白《关山月》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张九龄《望月怀远》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惊鹊栖未定,飞萤卷帘入。--孟浩然《秋宵月下有怀》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王建《十五夜望月》


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晏殊《中秋月》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


明月易低人易散,归来呼酒更重看。堂前月色愈清好,咽咽寒螀鸣露草。卷帘推户寂无人,窗下咿哑唯楚老。南都从事莫羞贫,对月题诗有几人。--苏轼《中秋见月和子由》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苏轼《中秋月》


目穷淮海满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米芾《中秋登楼望月》


快上西楼,怕天放、浮云遮月。但唤取、玉纤横笛,一声吹裂……若得长圆如此夜,人情未必看承别。--辛弃疾《满江红》


待月举杯,呼芳樽于绿净。拜华星之坠几,约明月之浮槎。--文天祥《回董提举中秋请宴启》


城西日暮泊行船,起向长桥见月圆。渐上远烟浮草际,忽依高阁堕檐前。--徐渭《十五夜抵建宁》


淡荡秋光客路长,兰桡桂棹泛天香。月明圆峤人千里,风急轻帆燕一行。--张煌言《舟次中秋》
*诗词--节日
元日 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清明 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秋夕 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嫦娥 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沈。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寒食 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鸟 白居易
谁道群生性命微?一般骨肉一般皮。劝君莫打枝头鸟,子在巢中望母归。

游子吟 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
报得三春晖。

生查子 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稍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过故人庄 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
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诗词--月
静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塞下曲 卢纶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竹里馆 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枫桥夜泊 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鱼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清平调 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民歌
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几家夫妻同罗帐,几家飘散在他州。

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 孟浩然
山暝听猿愁,沧江急夜流。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建德非吾土,
维扬忆旧游。还将两行泪,遥寄海西头。

旅夜书怀 杜甫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名岂文章著?
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锦瑟 李商隐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应怜屐齿印苍苔
(传统节日)踏青节

一身正气日月鉴,两袖来风镜高悬
(传统节日)清明

巧夺天工,独具一格
(传统节日)人日

爆竹声中一岁除
(市招)音响旧换新

春节消费排第一
(四字常言)年过花甲

摘穷帽,挖穷根,放胆改革观念新
(传统节日)腊八

轻烟散入五侯家
(体育活动)圣火传递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时尚名词)明星见面会

许仙端午掀罗帐,犹如雪水当头倾
(节气二)白露、大寒

一缕月光洒窗前
(传统节日)元宵

昨夜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
(电脑名词)断点续传

埋头搞改革,旧貌变了样
(传统节日)重阳

园里俏声笑,笑声渐消,人隐星桥
(传统节日)元宵

园中月露初觉寒
(传统节日)元宵

山枕夕阳回归日,窗前时待别离天
(习俗)守岁

折柳独寄阵前人,枝头连理圆好梦
(传统节日)除夕

日月潭边春色满
(传统节日)清明

皂白不分,为非作歹
(传统节日)七夕

月落天明一一别
(传统节日)人日

金顶显现明月隐
(传统节日)人日

铁扇子隐姓,霹雳火扬名
(传统节日)清明

春风送暖入屠苏
(乐曲)新年进行曲

晴转阴后有零星小雨
(传统节日)清明

爆竹声中一岁除
(质检名词)过载震动

他乡寒食远堪悲
(病症)关节酸痛

百花园中百花开,春景晴明四处同
(传统节日)元日

登山得第一,射击拿金牌,象棋获冠军
(传统节日三)上元、中元、下元

七夕仰看牛女渡
(电视用语)节目上星

雾中点点露,画里乱云堆
(传统节日)冬至

为人要一日三省
(传统节日)春节

富贵不淫贫贱乐,男儿到此是豪雄
(传统节日)重阳节

苑上倾心人,湖中倒影月
(传统节日)花朝

玉札到后前梦碎
(传统节日)七夕

王允先后于布、卓之前一一许之
(传统节日)上元

为儿三迁,居处终定
(传统节日)下元

轻舟远去猿声起,空高月下传箫音
(传统节日)元宵一年四季行好运 八方财宝进家门 横批:家和万事兴
绿竹别其三分景 红梅正报万家春 横批:春回大地
年年顺景则源广 岁岁平安福寿多 横批:吉星高照
一年好运随春到 四季彩云滚滚来 横批:万事如意
丹凤呈祥龙献瑞 红桃贺岁杏迎春 横批:福满人间
春回大地 福满人间 横批:人勤物阜
村幽鸟任歌 春逐鸟声来 横批:地暖花长发
东风迎新岁 瑞雪兆丰年 横批: 笛弄梅花曲
锦秀山河美 光辉大地春 横批: 风移兰气入
佳气满山川 国秦民安 横批:春光遍草木
艳阳照大地 春色满人间 横批: 寒尽桃花嫩
日影泛槐烟 春归柳叶新 横批: 春情寄柳色
有天皆丽日 无地不春风 横批:黄莺鸣翠柳
腊梅吐幽香 紫燕剪春风 横批: 爆竹传笑语
水绿织克光 梅传喜庆年 横批:桃红映人面
花发锦城春 莺啼杨柳风 横批:莺迁金谷晓
处处春光好 家家气象新 横批:雪映丰收果
爆竹一声除旧 桃符万户更新 横批:春暖风和日丽
莺歌绿柳楼前 第丰物阜民欢 横批:春到碧桃树上
春草满庭吐秀 百花遍地飘香 横批:冬去山明水秀

有关春节、元宵节的诗词、对联、灯谜、传说、故事。 清晰点答得好有悬 ...
答:对联:春节:爆竹声声辞旧岁 梅花点点迎新春元宵:张灯结彩闹元宵,火树银花不夜天 灯谜:1、新年应当有约会 ( 猜食品3字名一)2、除夕之夜乐陶陶。(打常用词一)3、寒随一夜去,春随五更来。(打时节俗称一)4、灿灿火光相连,岁岁除夕团聚。(打一字)传说故事:元宵节: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

有关中秋、端午、重阳、春节、元宵节的诗词、对联、灯谜。(每个必须是...
答:对联:1、上联:千载招魂悲楚仕;下联:万人抚卷叹离骚 2、上联:去秽除邪,千户门前悬虎艾;下联:尊贤吊古,万人江岸喝龙舟 灯谜:1、谜面:两片绿叶把米装,小绳一绑真漂亮。(打一节日食品)谜底:粽子2、谜面:眉遮半面垂泪泣,玉漏一滴斜月西。 (打一节日)谜底:端午节 三、重阳 诗...

有关中秋、端午、重阳、春节的诗词、对联、灯谜。
答:(传统节日)元宵 昨夜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 (电脑名词)断点续传 埋头搞改革,旧貌变了样 (传统节日)重阳 园里俏声笑,笑声渐消,人隐星桥 (传统节日)元宵 园中月露初觉寒 (传统节日)元宵 山枕夕阳回归日,窗前时待别离天 (习俗)守岁 折柳独寄阵前人,枝头连理圆好梦 (传统节日...

有关描写中国传统节日的古代诗歌
答: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248 采纳率:0% 帮助的人:0 我也去答题访问个人页 关注 展开全部 中国描写传统节日的古代诗词,歌赋的文章太多了:(除夕,元旦、中秋,重阳,端午等)找了一些比较有名给大家分享一下:据称我国最早的一副春联后蜀之主孟昶(chang)在公元964年除夕题于卧室门上的对联“新年纳余庆...

查阅春节习俗,相关诗词
答: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夸张手法将吉事祥物、美好愿望表现得淋漓尽致,将节日装点得红火富丽。在贴春联的同时,一些人家要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节贴“福”字,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福”字指福气、福运,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美好未来的祝愿。为了更充分...

有哪些古诗描写了中国的传统节日?节日的习俗是什么?
答:2、《清明》——唐代·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释义:江南清明时节细雨纷纷飘洒,路上羁旅行人个个落魄断魂。询问当地之人何处买酒浇愁,牧童笑而不答指了指杏花深处的村庄。清明节日习俗:清明节既是一个扫墓祭祖的肃穆日子,也是人们亲近自然、踏青...

我国传统节日的来由、习俗以及诗句!!悬赏100
答:知道团队 认证团队 合伙人 企业 媒体 政府 其他组织 商城 手机答题 我的 我国传统节日的来由、习俗以及诗句!!悬赏100 1.春节2.元宵节3.清明节4.端午节5.重阳节6.中秋节要由来、习俗以及诗句,诗句每个五句... 1.春节2.元宵节3.清明节4.端午节5.重阳节6.中秋节要由来、习俗以及诗句,诗句每...

有关中秋端午重阳春节元宵节的诗词,对联
答:1. 有关中秋节的:《望月怀远》【唐】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2. 有关端午节的:《五月五日》【宋】梅尧臣 屈氏已沉死,楚人哀不容。何尝奈谗谤,徒欲却蛟龙。未泯生前恨,而追没后踪。沅湘碧潭水,应...

关于春节的诗词、民俗、春联。 注:诗和词各十首,民俗越多越好,春联十联...
答:原来,年兽最怕红色,响声和火光。从那以后,大家知道了敢走年兽的好办法。春节快到的时候,都会在门口贴上红对联,红福字,在窗子上贴上红窗花,还会放起“砰砰啪啪”响的爆竹,烟花。春节,是一年之岁首,农历新年,传统上的“年节”。传统名称分别有新春、新岁、新禧、大年等,口头上又称度岁、过年...

关于中秋,端午,重阳,春节,元宵等节的传统的诗词,对联,灯迷。_百度...
答: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八月十五夜月——杜甫 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水调歌头——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