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未成年人在维护自身权利时怎样保护自己?

作者&投稿:徵朋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一、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方法

1、当劳动报酬权受到侵害时:

①与侵权者协商;

②找劳动人事部门裁处;

③找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仲裁;

④向新闻媒体求助;

⑤聘请律师或找法律援助中心求助;

⑥上诉人民法院。

2、当生命健康权受到侵害时:

①及时制止侵权者的侵权行为;

②向有关部门申诉;

③向新闻媒体求助;

④聘请律师或找法律援助中心求助;

⑤上诉人民法院。

3、当自己遇到有人落水时:一边大声呼救,一边找救人工具,也可以立即报警。

4、当名誉权受到侵害时:

①与侵权人交涉,要求其停止侵权行为,指出这是侵害公民名誉权的行为;

②要求其公开赔礼道歉,消除不良影响,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③上诉人民法院,要求赔偿经济损失和精神损失。

5、当同学取你绰号:

①告诫取你绰号的同学,这种行为是侵犯人格尊严的行为,要求其停止侵害,并公开赔礼道歉;

②适当的时候也可以寻求老师的帮助。

6、当高年级的学生打你时:

①报告老师,在老师的帮助下,通过学校解决问题;

②告诉家长,让父母找高年级同学的家长,在家长们的协商下给予解决;

③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如聘请律师或找法律援助中心求助,以及向人民法院起诉,以讨回公道,获得赔偿,捍卫权益。

扩展资料:

《未成年人保护法》对未成年人的社会保护作了如下规定:

第二十条国家鼓励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和其他组织及公民,开展多种形式的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社会活动。

第二十一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创造条件,建立和改善适合未成年人文化生活需要的活动场所和设施。

第二十二条博物馆、纪念馆、科技馆、文化馆、影剧院、体育场(馆)、动物园、公园等场所,应当对中小学生优惠开放。

第二十三条营业性舞厅等不适宜未成年人活动的场所,有关主管部门和经营者应当采取措施,不得允许未成年人进入。

第二十四条国家鼓励新闻、出版、广播、电影、电视、文艺等单位和作家、科学家、艺术家及其他公民,创作或者提供有益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作品。出版专门以未成年人为对象的图书、报刊、音像制品等出版物,国家给予扶持。

第二十五条严禁任何组织和个人向未成年人出售、出租或者以其他方式传播淫秽、暴力、凶杀、恐怖等毒害未成年人的图书、报刊、音像制品。

第二十六条儿童食品、玩具、用具和游乐设施,不得有害于儿童的安全和健康。

第二十七条任何人不得在中小学、幼儿园、托儿所的教室、寝室、活动室和其他未成年人集中活动的室内吸烟。

第二十八条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招用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

任何组织和个人依照国家有关规定招收已满十六周未满十八周岁的未成年人的,应当在工种、劳动时间、劳动强度和保护措施等方面执行国家有关规定,不得安排其从事过重、有毒、有害的劳动或者危险作业。

第二十九条对流浪乞讨或者离家出走的未成年人,民政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应当负责交送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暂时无法查明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的由民政部门设立的儿童福利机构收容抚养。

第三十条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

第三十一条对未成年人的信件,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隐匿、毁弃;除因追查犯罪的需要由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进行检查,或者对无行为能力的未成年人的信件由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代为开拆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开拆。

第三十二条卫生部门和学校应当为未成年人提供必要的卫生保健条件,做好预防疾病工作。

第三十三条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积极发展托幼事业,努力办好托儿所、幼儿园,鼓励和支持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和其他社会力量兴办哺乳室、托儿所、幼儿园,提倡和支持举办家庭托儿所。

第三十四条卫生部门应当对儿童实行预防接种证制度,积极防治儿童常见病、多发病,加强对传染病防治工作的监督管理和对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的业务指导。

第三十五条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当采取多种形式,培养和训练幼儿园、托儿所的保教人员,加强对他们的政治思想和业务教育。

第三十六条国家依法保护未成年人的智力成果和荣誉不受侵犯。

对有特殊天赋或者有突出成就的未成年人,国家、社会、家庭和学校应当为他们的健康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第三十七条未成年人已经受完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不再升学的,政府有关部门和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对他们进行职业技术培训,为他们创造劳动就业条件。

参考资料:人民网-首席大法官周强:未成年人要善用法律手段保护自己



一、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方法

1、
当劳动报酬权受到侵害时怎么办?①与侵权者协商;②找劳动人事部门裁处;③找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仲裁;④向新闻媒体求助;⑤聘请律师或找法律援助中心求助;⑥上诉人民法院。

2、
当生命健康权受到侵害时怎么办?①及时制止侵权者的侵权行为;②向有关部门申诉;③向新闻媒体求助;④聘请律师或找法律援助中心求助;⑤上诉人民法院。

3、
当自己遇到有人落水时怎么办?一边大声呼救,一边找救人工具,也可以立即报警。

4、
当名誉权受到侵害时怎么办?①与侵权人交涉,要求其停止侵权行为,指出这是侵害公民名誉权的行为;②要求其公开赔礼道歉,消除不良影响,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③上诉人民法院,要求赔偿经济损失和精神损失。

5、
当同学取你绰号怎么办?①告诫取你绰号的同学,这种行为是侵犯人格尊严的行为,要求其停止侵害,并公开赔礼道歉;②适当的时候也可以寻求老师的帮助。

6、
当高年级的学生打你时怎么办?①报告老师,在老师的帮助下,通过学校解决问题;②告诉家长,让父母找高年级同学的家长,在家长们的协商下给予解决;③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如聘请律师或找法律援助中心求助,以及向人民法院起诉,以讨回公道,获得赔偿,捍卫权益。

7、
当父母擅自拆看子女的信件时,你如何评价这件事?又会如何处理这件事?(老师拆看学生的信件)

评价:这是不合法的。因为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父母在没有得到子女同意的前提下私自拆看其信件是侵犯其通信秘密的行为。父母了解、关心子女应该与子女进行沟通与交流,而不能通过偷看子女的信件来掌握其思想和行为。处理方法:首先我会主动与父母沟通,说明他们的这一行为是对自己的不尊重,同时也是侵犯公民隐私权的行为。相信父母会理解我、尊重我的。如果父母固执己见的话,我可以求助于老师(校长),甚至找有关部门帮助解决。

8、当父母擅自翻阅子女日记时,你如何评价这件事?又会如何处理这件事?(老师翻阅学生的日记等)评价:这种做法是错误的。因为我国法律规定: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公民的隐私权不受侵犯。子女并非父母的附属物,其人格独立,子女的日记是个人隐私的一部分,父母也应当尊重子女的隐私,要树立隐私意识,明确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破除传统文化中宣扬人格依附的旧观念。(方法见上题。)

9、
人身自由权受到侵害时怎么办?①与侵权人交涉,指出这是侵犯公民人身自由权的行为;②求助于新闻媒体;③聘请律师或找法律援助中心求助;④上诉人民法院,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10、当受教育权受到侵害时怎么办?①寻求学校老师的帮肋;②寻求当地村干部(居委会)的帮助;③寻求当地政府部门的帮助;④寻求妇联的帮助;⑤向新闻媒体求助;⑥聘请律师或找法律援助中心求助;⑦上诉人民法院。

11、当财产继承权受到侵害时怎么办?①找村委会或居委会调解;②向当地的妇联或有关政府部门申诉;③向新闻媒体求助;④聘请律师或找法律援助中心求助;⑤上诉人民法院。

12、当财产继承权发生争议时怎么办?①互相协商解决;②由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③上诉人民法院。

13、当遇到违法的行政处罚时怎么办?①向上级行政机关申诉;②求助于新闻媒体;③聘请律师或找法律援助中心求助;④上诉人民法院。

14、当智力成果权受到侵害时怎么办?①与侵权人当面协商解决;②聘请律师或找法律援助中心求助;③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15、当消费者权益受到侵害时怎么办?①与经营者协商解决;②打“96315”或“12315”,请求消费者协会调解;③向有关部门申诉;④根据与经营者达成的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机构仲裁;⑤向新闻媒体求助;⑥聘请律师或找法律援助中心求助;⑦上诉人民法院。

★16、如果当自己在放学回家的路上,被几个小痞子拦住搜身,并抢去身上仅有的10元钱。这几个小痞子还要你笫二天带30元钱来,否则就要收拾你。〈1〉请你想一想故事发展的可能性:你可能会采取哪些行动?试一试你能想到几种,请将你所想到的所有方法都写出来。①忍气吞声,自认倒霉,第二天把钱带来;②纠集社会上的不良青年进行报复;③去敲诈小学生,搞到钱后给他们;④向老师家长反映,或向学校领导求助;⑤打“110”报警,或直接向公安部门报案;⑥在被敲诈时,实施正当防卫。〈2〉任选你想到的一种可能性,运用法律知识分析该行为是否正确,并简要说明理由。如:笫一种,这种做法是错的,因为当我们的合法权益受到非法侵害时,我们不能忍气吞声,要用法律武器来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又如:笫五种,这种做法正确,因为当公民的合法财产受到非法侵害时,既不能忍气吞声,也不能自行报复,而应当及时寻求法律援助,运用法律武器来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

★17、关于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启示: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我们既不能忍气吞声,也不能自行报复,要拿起法律武器,依法追究侵权人的责任,必要时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以讨还公道。

无论你是未成年人成年人,我们都会依法维权来保障自己的权益。

当我们的权利受到侵害时 应该及时将情况告诉家人或老师 寻求法律专业人员的帮助 向有关部门寻求保护 运用法律维护我们的权利

你好,在我国现在未成年人是有专门保护未成年人的法律《未成年人保护法》。

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 简答题 未成年人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

首先要学一些基本的法律知识,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应当知道如何去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要知法、懂法、守法、用法。
同时要懂得向父母老师求助,一旦发现有人要伤害我们,要第一时间向父母和老师寻求帮助,不要自己瞒下来。
很多事情并不是我们自己就可以解决的,也不是说我们忍耐就可以结束的。
应该多看看有关法律书籍,努力提高自己的法律意识水平,使自己在校、在家言行举止做到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懂法、用法的好学生。

1、当劳动报酬权受到侵害时:

①与侵权者协商;
②找劳动人事部门裁处;
③找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仲裁;
④向新闻媒体求助;
⑤聘请律师或找法律援助中心求助;
⑥上诉人民法院。
2、当生命健康权受到侵害时:
①及时制止侵权者的侵权行为;
②向有关部门申诉;
③向新闻媒体求助;
④聘请律师或找法律援助中心求助;
⑤上诉人民法院。
3、当自己遇到有人落水时:一边大声呼救,一边找救人工具,也可以立即报警。
4、当名誉权受到侵害时:
①与侵权人交涉,要求其停止侵权行为,指出这是侵害公民名誉权的行为;
②要求其公开赔礼道歉,消除不良影响,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③上诉人民法院,要求赔偿经济损失和精神损失。
5、当同学取你绰号:
①告诫取你绰号的同学,这种行为是侵犯人格尊严的行为,要求其停止侵害,并公开赔礼道歉;
②适当的时候也可以寻求老师的帮助。
6、当高年级的学生打你时:
①报告老师,在老师的帮助下,通过学校解决问题;
②告诉家长,让父母找高年级同学的家长,在家长们的协商下给予解决;
③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如聘请律师或找法律援助中心求助,以及向人民法院起诉,以讨回公道,获得赔偿,捍卫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