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好的老师 应该具备什么品质? 如何能做一个好老师?一个好教师应该具备什么品质?(转)

作者&投稿:岛堵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一个具有良好心理素质的教师应该具备哪些品质呢?有人用26个字母来概括:A(appreciation)欣赏:欣赏身边的人和物,欣赏身边发生的事,特别是欣赏儿童;B(bridge)桥梁:要成为儿童与成年人世界之间的桥梁,儿童通过你明白成人的世界,成人也因你而知道儿童的梦;C(calm)稳定:情绪稳定,遇到困难处不变不惊,给儿童以可靠与依赖感;D(dedication)奉献:随时准备着把自己的时间、精神、能力、青春等等都投入到为儿童的服务中;E(empathy)同理心:站在儿童的角度体验与分享儿童的情绪情感;F(flexible)灵活:以多元性的工作策略和活跃的思维方式迎接儿童多样性的需要;G(genuine)真诚:不要伪装和面具,不要道貌岸然的训诫,要以心换心;H(humor)幽默:放下抓得牢固的尊严来轻松一下,以另类的方式表现智慧;I(interest)兴趣:有广泛而独特的爱好,有血有肉,有生机;J(journey)旅程:善于对自己的生活进行总结与回顾,才能带领儿童走想他的旅程;K(kid)领袖:有坚定的原则和信念,有清晰的方向和使命;M(model)榜样:青少年正处于寻找自我的时期,你的存在、关怀和启迪,将成为他们追求和模仿的典范;N(no)不:知道什么时候该说不,知道自己不应该再前行时,能恰当地停下来;O(optimistic)乐观:凡事向积极处想,即使黑云密布,仍相信风和日丽的日子不远了;P(purdent)谨慎:深思熟虑,小心行事,不妄做判断;Q(quit)放手:面对无法解决的问题,认识自己的局限,学会在适当的时候放手;R(restect)尊重:尊重儿童以不同速度、不同形式的成长;S(sensitiue)敏感:以专业的洞察力及时发现别人所无动于衷的问题;T(trustworthy)值得信赖:专业的背景和亲和的个性,让人感到可靠与称意;U(understanding)理解:在深入地明白自己的基础上,深入地明白他人;V(vision)视野:看得远,看的阔,看得精;W(warm-hearted)热情:温暖青少年戒备的心,用光亮去照耀他们的成长之路;X()未知数:工作与生活中可能有很多为解的谜,与儿童去共同寻找答案;Y(yes)是:适当的肯定,对儿童对自己都是负责;Z(zero)从零开始:逆境中有勇气重新来过,输得起才能赢。

优秀的老师应当具备什么品质?~

历来人们对老师的要求就象老师对学生一样的严格。俗话说,人无完人。教师对学生的严格并不是都能得到学生的理解;社会对老师的评价和要求也末必成了教师工作的动力。一个人要具备那么多的优秀品质是很难的,或许是不可能的。寄予过高的期望有时反而成了阻力。因而我们需要有一个适当的参照物。

“不懈的追求”是一名优秀教师必须具备的品质。作为教师就应当有追求,应当有所作为,最起码不误人子弟。要做到这一条,就需要不间断的学习,学习,再学习。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学而后知不足”,不断学习,深入钻研,要拿出吃奶的力气去认真对待每一次课堂,对待每一个学生。窦桂梅老师为了争取一次上公开课的机会,做了大量的准备,把教案背的滚瓜烂熟,达到了她的女儿听了上句,马上就能说下句的程度。她主动要求领导来听课,每一次她都超常的准备,争取超极限地突破自己。就是凭着这样一股惊人的毅力,窦桂梅终于脱颖而出了。她在不懈追求中继续努力着,不断地为自己搭建更厚实、更宽广的成长平台。她的成长路上伴随着鲜花,但她没有在鲜花和掌声中陶醉,她在不断追求中继续提升着自己,成就着学生。所以我认为优秀教师的品质不仅要“有追求”,而且要把“追求进行到底”。窦桂梅之所以不同于凡俗,就在于她始终不懈怠,不松劲,始终在持续的追求中。“三八红旗手”、“省十大标兵”、“十杰教师”,年轻的窦桂梅老师,拥有着众多令人瞩目的头衔,在小学语文教学领域中取得了令人称羡的巨大成就。但是她并不满足,一如既往地行走在追求的征程中。正如冰心老人所说:“成功的花,人们只惊慕她现实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
王泽钊,这位被称作“民间教改第一人”的另类。因为带学生去崂山上课,他的“先进”没了;学校竞争上岗,结果他被“降岗使用”。一位共事多年的老教师甚至在校长面前老泪纵横地评价:“他这是在误人子弟呀!”饱受各种压力的王泽钊在无奈之下,只好自动递交了辞职报告,到民办学校继续从事他的“新语文”教学尝试。据报道,王泽钊先后带过17届高三毕业生,高考成绩均在全市名列前茅,而且学生只要上他的课就“掌声雷动”。18年来如一日,王泽钊以撞倒南山不回头的精神,自编教材《新语文》。王泽钊的成功,虽然没有掌声和鲜花,但是他顽强执著地行走着,事实证明着他不同凡响,实绩证明着他的出类拔萃。
   更多的教师在民间,他们没有眩目的光环,没有镀金的包装,在杏坛中甘于寂寞,咬定青山不放松,默默耕耘着,不懈追求着。虽然一路寂寞,但是他们无怨无悔,矢志不渝,造就了一又一批出色人才。他们是当之无愧的“优秀教师”。
  不管能不能幸运地戴上“优秀教师”的桂冠,“永不满足,不懈追求”永远是优秀教师王冠上璀璨的珠宝。
湖北省宜昌市自立路小学 443000 高咏梅

(一)教学能力  教师在进行教学工作中,必须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钻研教材,了解教材的结构体系,重点难点,在此基础上,灵活处理,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材料进行加工、调整、补充,熟练地运用,深入浅出地讲解,将困难的部分变成学生容易理解的东西,使学生真正掌握知识,并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向学生传授知识,培养学生的能力,还必须采用灵活、多样、恰当的方法。如创设问题情境,以引起学生的兴趣,运用变式、比较的方法,使学生掌握所学知识的精神实质;熟练地运用板书、演示等方法,使学生彻底理解,真正掌握有关的知识技能。  (二)言语表达能力  教师在与学生的交往中,主要是通过言语进行的。所以,教师的言语表达能力是完成教学和教育任务的重要条件之一。  教师的言语应具有方向性和针对性。教师对全体学生讲话,学生似乎感觉到这是在对其中每一个人讲话,教师和一名学生讲话,其他学生会认为这对他们也有用,这就显示了教师言语的效应。  教师的言语要简单明了、有说服力。说话既要准确严谨,又要活泼生动。夸美纽斯指出:一个能够动听地、明晰地教学的教师,他的声音应该像油一样浸入学生的心理,把知识一道带进去。  教师的言语应具有启发性,应能充分地促进学生的积极思维。有经验的教师在教学中,不仅善于解疑,而且善于设疑,激疑。所谓设疑,就是向学生提出问题,设下疑问,埋下伏笔。所谓激疑,就是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提问的意识和解决疑难的积极性。  教师的言语要恰当地运用语调,语调要抑扬顿挫,否则单调刺激会引起学生的疲劳。马卡连柯指出:声调的运用所以具有意义,倒不是仅仅为了嘹亮地来谈吐,而是为了能够更准确地、生动地、有力地表现自己的思想和感情。只有在学会用十五种至二十种声调来说‘到这里来!’的时候,只有在学会在脸色、姿态和声音的运用上能作出二十种风格韵调的时候,我就变成一个真正有技巧的人了。  教师的言语要具有感情色彩,以声传情,以音动心,以情动人。要富有表情和感染力。要根据教材的内容,有时讲授娓娓动听,有时讲授铿锵有力,显示出问题的重要意义。宋代程颐曾指出:教人未见意趣,不必乐学。干瘪的言语,使人听而乏味,感情充沛的话语,使人学而忘倦。  教师的言语还应因人而异,它既受内容的制约,也受学生年龄特征的制约。对低年级学生说话,要多富于感情色采,对高年级学生则要更富于哲理。  伴随着言语还应有其它表达方式,如眼神、手势就可以表达一种思想,因此教师还要有非言语的表达能力。(三)教育观察力  教育观察力是教师发现人才的关键,是因材施教的依据,是培养学生观察力的楷模。教师必须具备敏锐的观察力,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能够迅速、全面、正确地根据学生细微的外部表现,以洞察学生的内心世界。在课堂上,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面部表情、姿态、回答问题、课堂作业等来体察学生掌握了什么,有什么不理解,有什么困难,以调节自己的教学工作。  在课外,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各项活动,了解学生的兴趣、能力、性格及道德品质,提出对学生进行教育的措施,特别要及早发现学生不良的苗头,防微杜渐。所以赞可夫说:难道敏锐的观察力不是一个教师最可宝贵的品质之一吗?对一个有观察力的教师来说,学生的乐观、兴奋、惊奇、疑惑、恐惧、受窘和其他内心活动的最细微的表现,都逃不出他的眼睛,一个教师如果对这些表现熟视无睹,他就很难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总之,具有教育观察力的教师应有以下特点。首先,观察细致而深入。善于透过最细微的小事,探索到学生心灵的奥秘。其次,观察迅速而准确。善于在瞬息间掌握学生的变化,准确判断学生的心理活动。第三,观察全面而客观。善于利用各种场合,进行系统观察,不带任何偏见,实事求是地、客观地看待学生。  (四)注意分配的能力  有能力的教师,在讲述教材的同时,还能够通过学生的外部表现,正确知觉学生的内心世界。教师具有这样高超的观察力,  必须要有注意分配的能力,即在同一时间里,能把注意分配到两种和两种以上的不同的对象和活动上面。这是理想教师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他必须既能高度集中注意于自己的讲授,同时也能注意到哪些学生精神集中,全神贯注,哪些学生貌似听课,实则神离,哪些学生搞小动作,破坏纪律,哪些学生听课认真,已经理解,哪些学生还有疑惑,等等。一个成功的教师是能够紧紧抓住学生的脉搏,调节自己工作的。缺乏注意分配能力的教师,往往顾此失彼,不是讲课内容丢三拉四,就是对学生纪律不能顾及。  (五)思维的系统性、逻辑性和创造力  许多研究表明,教师思维的系统性、逻辑性与教学效果有较高的相关。例如希勒 研究指出,教师讲解的含糊不清与学生学习成绩为负相关。诺尔 同样发现,教师思维的流畅性与教学效果有显著相关。所罗门 也有同样看法。由此可以认为,思维的系统性、逻辑性,应是教师从事教育工作所不可缺少的特殊能力,如果一位教师语无伦次,思维混乱,说话缺乏逻辑性,不能进行科学论证,就很难把问题讲清楚,很难胜任教学工作。  教育工作过程是创造过程,教师必须具有创造性思维的能力。这是因为:其一,教育工作特点决定。虽然教师有统一教学大纲,统一教材,但如何将这些知识传授给学生,如何有效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却没有一个雷同的教育工艺过程,需教师匠心独运,努力消化,依据大纲、教材的要求,重新筛选、加工,创造出适合学生需要的教案,采用灵活方法进行施教。其二,教育对象决定。学生是有个别差异的,就是同一个班的学生,也各有特点,他们的知识水平有高有低,他们的性格有内向或外向,他们的气质有急性或慢性,他们的需要有合理的、不合理的,他们的动机有积极的、消极的,等等。他们的这些特点还在不断地发展变化。那么,教师如何塑造这些千差万别的学生呢?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善于因人、因事、因时、因地而异,采取多种灵活的方法,创造性地因材施教,决不能墨守成规,盲目地照搬经验。同样一位教师教同样的内容,在不同的班级就要采取不同的方法;同样一位教师解决同样的问题,对待不同的学生,方法也要有区别。所以,苏霍姆林斯基说:我熟悉几十种专业工作人员,但是没有我对此深信不疑比教师更富有求实精神,不满足现状,更充满创造思想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