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爆发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有什么影响 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以及对中国的影响

作者&投稿:藤狄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中国出口压力巨大

  美国此次危机使得美国经济增长放缓、全球信贷紧缩,而这将使得我国整体外部环境趋紧,再加上最近美元的强劲升值造成人民币对一揽子货币的加速升值,这必将对我国的出口形成巨大压力、进而影响中国的经济增长。

  陆挺:这次危机对中国实体经济的影响主要在出口方面。除美国经济放缓、需求下降之外,今年第二季度欧洲、日本的经济增速也呈快速下降趋势,这势必会拉低对中国的进口需求。

  据我们推算,去除价格和汇率因素,今年1-8月份我国出口同比增长12.1%, 低于去年全年的19.2%。除美国次贷危机、全球经济增速下降等因素外,出口增速下降还有一个关键因素, 即我国出口增长正在经历一个大周期中的自然减速阶段。我国于2001年底加入WTO,之后新市场开发迅猛,中国出口在2001-2004年增长迅速。但随着国外市场逐渐被开发,出口增速必然减缓。事实上,中国出口增速在2005年后就已经开始下降,2006年全年出口实际增长为24%,而2007年的出口增长进一步下降到19.2%。有趣的是,出口增长下降并不意味着GDP增长也会下降 。 尽管从2005至2007年出口增长呈下降趋势,GDP增长确不断加速。

  我们在今年年初预测,若美国经济增长下滑1个百分点,我国出口增速会下降3.4个百分点,我国GDP增速会下降0.35个百分点。今年上半年,由于出口增速减缓对GDP增长大约为0.8个百分点。我们估计今年最后几个月出口增速会进一步下降,由于出口减速对于今年全年GDP增长的影响大概是1个百分点。2009年出口会进一步减速、向下拉动GDP增长0.7个百分点左右。

  李稻葵: 短期来看,美国此次危机对其实体经济肯定会产生负面影响,但是这个负面影响远远没有上个世纪经济大萧条时那么严重。因危机而出事的金融机构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二级市场上,这将导致金融市场上交易产品的价值下降或者泡沫破裂。当然,由于二级市场借贷交易的萎缩、利率上升,最终一定会导致面向企业和家庭的贷款利率上升、信用萎缩,这对本已艰难的美国经济更是雪上加霜。

  对于中国实体经济的影响,则主要体现在对于中国出口形成打击。美国危机肯定会在某种程度上对美国企业形成打击,同时美国消费也会进一步萎缩,这都会导致对中国产品的需求下降。另外,来自欧洲、亚洲区间贸易的需求也会减少,这也会对中国出口产生不利。

  黄益平:美国危机对于中国实体经济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中国出口的影响。金融危机意味着世界经济已开始走入疲软、衰退,因此我国出口必然也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事实上,我国出口的实际增长速度已经由去年的25%以上回落到10%以下,有几个月对美国的出口出现了零增长甚至负增长。因为出口占到我国GDP的三分之一多,也就是说相当一部分的国内需求是与出口紧密相关的。出口减速则势必引发消费和投资疲软。这是最为直接的对中国实体经济的影响。而我国一些金融机构海外投资所产生的直接亏损,可能不会很快反应到中国实体经济运行当中。

  我们曾做过模型分析,如果美国经济增长下降1个百分点,中国的经济增长可能会被向下拉动0.5个百分点。当然,目前我国经济活动所出现的疲软迹象,并不仅仅是因为美国经济下滑,日本和欧元区已经出现负增长,同时还与前一段时间货币政策紧缩,再加上劳动力、资本和能源等要素成本上升等因素相关。上述几方面综合起来,从而造成了目前经济增长的风险远远大于通货膨胀的风险。

从金融层面上讲,金融风暴对中国的冲击可能不会太大。因为中国的金融系统还没有与世界接轨,货币还没实现可自由兑换,中国的决策者对于购买外国资产一直持非常谨慎的态度。

  第二个层面,是实体经济层面。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8日发表的最新一期《世界经济展望》报告,金融危机正使世界经济进入“严重低迷”时期。欧美发达国家增长大幅放缓,有些国家甚至出现负增长。在这种形势下,对中国商品的进口需求会大幅度萎缩,这对于对外贸依存度很高的中国来说,贸易顺差增幅放缓甚至负增长,对中国GDP的增长会产生影响。

  第三个层面,是信心的问题。目前中国政府和企业家们对中国未来经济的稳定还是持较为乐观的态度。不过,在国际经济的低迷情势下,信心受到影响他们还会增加投资吗?这是一个问题。

  戴科认为,不管如何,中国经济增长放缓已经是事实。2008年中国经济增长预期已经比去年下降了两个百分点,明年经济增长可能会更缓慢。不过,中国的经济仍在增长,通胀仍在可控制的范围内,中国经济远没有“滞胀”的风险。戴科说,中国人经常说风险和机遇是并存的,他很赞同这句话。在这场经济危机中以及在未来世界金融秩序中,中国正在扮演并将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这是肯定的。

  按照购买力计算,中国对全球GDP的贡献已经超过10%,欧盟和美国的贡献超过20%。中国在国际经济中的重要性已不言而喻。可预见的一段时间内,中国将成为世界最大的投资者之一,中国在国际经济秩序中的权利和责任不可避免地也加大了,中国不仅是世界经济和金融秩序的参与者,也将成为新秩序的制订者

全球爆发经济危机美国为了摆脱经济危机会打中国吗?为什么?~

警惕美国发动全面战争转嫁国内经济危机 当前,美国陷入近150年以来最严重的金融危机,雷曼兄弟公司破产,全球股市大跌,受此影响,中国沪市跌破2000点。从全球资本主义金融市场发展趋势看,这场金融危机是迟早要来的,因为阿富汗和伊拉克两场战争使美国财力下降,兵力短缺,资源短缺,直接影响了企业的投资和国民经济的扩大再生产。在2007年下半年美国就已经出现了次贷危机,进入2008年,世界经济危机就象打开了的潘多拉盒子,次贷风暴、美元疲软、油价飙升、粮价高涨、全球通胀一下子爆发出来!总体来看,这场全球经济危机主要由两种因素引发促成:一是由于美元下跌和次贷危机引起全球金融动荡;二是由于粮价和油价上涨引起全球通货膨胀。不管怎么说,这场全球经济危机的罪魁祸首是美国,并且给全球经济造成恶劣影响,致使世界经济发展放缓,特别是给中国、印度、越南等发展中国家造成了更为严重负面影响。 即使在陷入经济危机的紧迫时刻,美国仍不断放出狠话,今后要发动伊朗战争,并且细化为三种打击方式。无独有偶,法国电视5台于9月9日晚间播出了一部名为“中国与美国,一场无限制的战争”的专题片,这与此前美国《防务周刊》预测“2012年中美爆发台海大战”彼此呼应。这不能不引起人们的警惕。尽管有权威人士分析说,美国由于陷入经济危机,不可能对伊朗动武。但是,我们千万不要忘记,发动对外战争转嫁国内经济危机是美帝国主义的本性决定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我们千万不要忘记,美国近年来连续发动四场高技术局部战争,积累了丰富的战争经验,发动下一场局部战争可谓轻车熟路。而且,军国主义已经在美国社会占据主导地位,当前正在进行的美国大选,布什政府极力支持共和党总统候选人麦凯恩,因为麦凯恩出身军人家庭,并且亲身参加过越南战争。麦凯恩一旦当上总统,肯定会推行军国主义政策,发动伊朗战争,以转移人们的视线,转嫁国内的经济危机!而美国攻打伊朗,实际上就是攻打俄罗斯和中国。如果美国在伊朗战争中获胜,就会打破中俄联盟直至这两大国分崩离析,欧亚大陆从此被资本主义占领,社会主义彻底败给资本主义!我们千万不要忘记,美国一直把中俄两大国视为潜在敌人,特别是中国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国家经济总量快速上升,美国对中国繁荣的经济早已经垂涎三尺!美国心里非常清楚:中国军事力量还不够强大,现在对中国动手正是时候,否则,当中国军事力量强大了,就无法再吞掉中国这块肥肉!我们千万不要忘记,全球经济危机很可能引发世界大战,这并不是耸人听闻,而是活生生的事实!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促成了世界上三个战争的策源地(德、日、意)。帝国主义为了转嫁国内经济危机,疯狂发动战争,掠夺别国的经济资源,侵占别国富饶的土地。1931年9月18日,日本悍然侵占中国东北,东三省沦为日本的殖民地。德国纳粹趁机夺权,撕毁凡尔赛和约,大力发展军备。1933-1936年,德国新建300多家兵工厂。到1939年入侵波兰前夕,德国工业产量已超过英国,仅次于美苏。1939年9月1日德军进攻波兰,9月3日,英法两国宣布与德进入战争状态,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给人类造成了深重的灾难。“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惨痛教训难道不值得我们永远记取吗? 这次美国爆发严重的经济危机,与它在1969——1972年发生的经济危机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所不同的是,这次经济危机的破坏力比上一次更大,扩展范围更广,卷入危机的国家更多。这次危机和上世纪70年代初期的经济危机,充分证明了列宁的精辟论断:“帝国主义使资本主义的矛盾复杂尖锐起来,使垄断和自由竞争搅在一起,而不能消除交换、市场、竞争、危机等等。”同时,列宁强调指出:在垄断资本主义条件下“个别危机的形式、次序和情景是改变了”,即经济危机的周期性改变了。在19世纪,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平均每隔十年发生一次,“后来相隔的时间则比较长,比较不定。”列宁早在1907——1908年经济危机时期,后来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爆发的1914年危机时期,就发现了资本主义周期性发展中的这些变化。那时周期性发展中的变化还很不显著。进入20世纪50年代以来,经济危机本身的经过,以及周期各个阶段的相互关系,都有了很大改变。美国可以作为这方面的最好的例子。例如,1969——1972年的经济危机是在越南战争后期爆发的。越南战争至少给美国造成了以下情况:国家预算赤字,通货膨胀,物价上涨,美元购买力下跌,职工实际工资缩减,以及国际收支巨额逆差,美国外债增加,世界货币制度崩溃和整个资本主义经济普遍不稳定的加剧。上世纪70年代初期的经济危机,使工人大量失业。1969年,美国官方登记的失业人数为2831000人,到1972年4月,失业人数提高到5079000人。那次危机还有一个鲜明的特点,即经济危机与战争的结合产生直接对立的两种趋势:战争推动生产上升,招致物价上涨,后一种情况使居民的购买力降低,从而促使危机加深。战争的疲软引起了1970年的股票交易所的极大震荡,产生了吞并个体大股票持有人资产的信贷危机。在危机爆发之前,曾经出现过一个规模巨大的融合和并吞的过程,混合联合企业整体形成,垄断组织的集体股票持有人在证券交易所里占据统治地位。融合和并吞的过程是通过集体股票持有人大量包买(吃赚头)股票来完成的,这种包买限制了个体大股票持有人的交易所投机,但是对垄断组织却没有妨碍,因为垄断组织可以利用银行的现款、养老金基金、保险公司的储备金等等。因此,伴随着混合联合企业形成过程的是股票的大量包买、股票行市的上涨、垄断组织债务的增加以及垄断组织资产方面虚拟资本比例的上升。英国《观察家报》着重指出了混合联合企业业务在纽约证券交易所股票行市的飞涨上的作用:“这些混合联合企业促使华尔街的兴旺膨胀起来,因为它们建立了自己的、以融合和并吞为基础的庞大的帝国。”但是,股票行市被混合联合企业哄抬得越高,后来就跌落得越惨,从而使股票价格和股票收益之间的差额增大。而利率的提高在股票行市涨落中起着相反的作用,利率的大幅度提高意味着信贷领域的紧张。美国政府将国民生产增长率降低百分之三(1970年5月与1969年7月相比)也没有能够为大公司解脱信贷危机。信贷危机的主要原因是,混合联合企业的资产主要由大量买进的股票组成,而它们欠银行的债务却太多了。 现在,美国经济危机已经引起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动荡,如果美国发动伊朗战争来转嫁国内的经济危机,很可能会由一场局部战争升级为世界大战。从目前国际局势分析,俄罗斯经济和军事实力的正在快速崛起,并且组建了里海5国同盟和南美6国同盟,美国经济危机将导致今后5年经济逐渐下滑,俄美两大国针对全球战略要塞(陆上和海上)、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宇宙空间和信息资源的争夺将会日益加剧,愈演愈烈,俄美两大国所组建的政治-军事集团必将卷入到这场旷日持久的争夺中去。两大集团的激烈对抗必将是全球范围的世界大战。未来的世界大战(如果帝国主义得以发动的话)将是两个对立的世界社会经济体系——社会主义体系和资本主义体系之间的决定性冲突。预计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将同时或先后卷入这场战争。这将是一场由千百万人组成的联盟武装力量所进行的、政治目的和战略目的极为坚决的、互不妥协的、规模空前巨大和空前激烈的全球性对抗。在战争中,各交战国家、交战联盟和社会体系将全面动用其所有军事、经济和精神力量。世界大战爆发时和爆发后一段时间内可能只使用常规武器,然而军事行动的扩大有可能使战争发展为以核武器,首先是战略核武器为主要手段的全面核战争。这样,世界大战就逐渐演变为世界核大战。世界核大战很可能是核武器与新式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综合使用,产生更大的杀伤或毁灭效应。俄罗斯早就声明,一旦本国或盟国遭受北约常规武器的打击,俄罗斯将首先使用核武器,即先发制人的核打击。美国核理论倚仗本国核武器的数量和质量优势,对其他国家进行核讹诈、核恐吓,宣扬全面核战争破坏性非常大,以致没有什么胜利者,世界核大战将导致共同毁灭。与此相反,俄罗斯核理论却强调,虽然全面核战争会给双方造成极大的破坏,但其结局不会是共同毁灭,对核战争有更好的准备并且拥有优越战略的国家能够赢得战争,使其社会生存下去。在对待战争的态度上,美国总希望能迅速地并以最小的生命代价赢得它所进行的战争。美国不愿以持久的和间接的战略作战,也不愿进行人民战争和消耗战。一旦美国诉诸武力,它将动员本国及盟国的巨大工业力量来生产大量的武器,以便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破坏敌人进行战争的意志和能力。这种在战争问题上对技术优势的极端依赖是美国人对自己的伤亡非常敏感的一个主要原因,而对于敌人遭受的伤亡则漠然视之。俄罗斯认为,在使用现代化杀伤武器的条件下,世界核大战在时间上将是比较短暂的,但是,考虑到各交战国联盟巨大的军事和经济潜力,也不排除世界大战拖延下去的可能性。如果有人将核战争强加给俄国,那么俄国人民及其武装力量必须准备经受最严酷的长期的考验。同时,俄罗斯也估计到发生局部战争的可能性。俄罗斯坚决反对帝国主义发动的局部战争,因为这种战争不仅是非正义的,本质上是反动的,而且还孕育着发展成世界大战的巨大危险性。在第三次世界大战中,俄罗斯和中国始终团结一致,同仇敌忾,联合打击美国及日本;亚、非、拉美等发展中国家紧密地团结在中俄同盟的周围,高举社会主义的大旗,彻底打垮资本主义的经济霸权、政治霸权和军事霸权,实现本国的民族独立和经济平等!世界人民大团结,热烈欢呼反对霸权主义和帝国主义的伟大胜利!

金融危机成因详解
 【摘 要】震惊世界的金融风暴席卷而来,全球正面临自上世纪30年代“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金融危机。由于经济全球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和全球金融体系的长期失衡,这场源自美国的金融风暴,波及范围之广、冲击力度之强、连锁效应之快都是前所未有的,它给世界各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带来严重影响,引起了世界各国政府和人民的忧虑。可以预见,危机的演变以及各国的应对将对全球金融、经济乃至于政治格局产生深远影响。
  【关键词】金融危机 房地产泡沫 金融监管 游资攻击
  这场金融危机的成因,涉及美国的消费模式、金融监管政策、金融机构的运作方式,以及美国和世界的经济结构等各方面因素,尽管各方的说法还不尽一致,但以下几点已为多数人所认同。
  一、房地产泡沫是危机的源头祸水
  次贷危机说到底是美国房地产泡沫破灭引发的危机,而房地产泡沫的催生既和美国社会的“消费文化”有关,也和美国不当的房地产金融政策和长期维持的宽松货币环境有直接关系。
  美国经济长期以来一直有高负债、低储蓄的特征,不但居民大手大脚地借债消费,而且国家也鼓励大规模借贷和超前消费。近年来,个人消费支出占美国GDP的比重达到了70%的历史新高。从2001年末到2007年底的6年中,美国个人积累的债务更是达到过去40年的总和。可以说,美国政府和社会近年来一直是在债台高筑的危险状态下运行的。
  美国人近年来不断增强的消费勇气主要来自于房地产价格的持续上涨。为了应对2000年前后的互联网泡沫破灭和2001年“9·11”事件的冲击,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简称美联储)打开了货币闸门,试图人为改变经济运行的轨迹,遏止衰退。2001年1月至2003年6月,美联储连续13次下调联邦基金利率,使利率从6.5%降至1%的历史最低水平。
  货币的扩张和低利率的环境降低了借贷成本,促使美国民众蜂拥进入房地产领域。对未来房价持续上升的乐观预期,又使银行千方百计向信用度极低的借款者推销住房贷款。所有的人都把希望寄托在了房价只涨不跌的预期上。在2001年至2005年的5年中,美国自有住房者每年从出售房屋、房屋净值贷款、抵押贷款再融资等套现活动中平均提取了近1万亿美元的“收益”。当经济开始周期性下滑,货币政策出现调整,利率提升,房价暴跌,泡沫也随之破灭,整个链条便出现断裂,首先是低信用阶层的违约率大幅上升,从而引发了次贷危机。
  二、金融衍生品过多掩盖了巨大风险
  传统上,放贷银行应该把贷款记在自己的资产负债表上,并相应地把信用风险留在银行内部。但是,美国的大批放贷机构却在中介机构的协助下,把数量众多的次级住房贷款转换成证券在市场上发售,吸引各类投资机构购买;而投资机构则利用“精湛”的金融工程技术,再将其打包、分割、组合,变身成新的金融产品,出售给对冲基金、保险公司等。这样一来,提供次贷的银行变魔术般地销掉了账上的抵押贷款这类资产。表面上看,这是皆大欢喜的“金融炼金术”:购房者能以极低的首付款甚至零首付获得房产;提供抵押贷款的金融机构不必坐等贷款到期,通过打包出售债权方式便提前回笼了资金;提供资产证券化服务的金融中介可以在不承担风险的情况下赚取服务费;由抵押贷款演变成的各种新型金融产品,又满足了市场上众多投资者的投资牟利需求……据美国经济分析局的调查,美国次贷总额为1.5万亿美元,但在其基础上发行了近2万亿美元的住房抵押贷款支持债券(MBS),进而衍生出超万亿美元的担保债务凭证(CDO)和数十万亿美元的信贷违约掉期(CDS)。
  资产证券化所创造的金融衍生产品本来可以起到分散风险、提高银行等金融机构效率的作用,但是,资产证券化一旦过度,就加长了金融交易的链条,使美国金融衍生品越变越复杂,金融市场也就变得越来越缺乏透明度,以至于最后没有人关心这些金融产品真正的基础是什么,也不知道其中蕴含的巨大风险。
  在创新的旗号下,投机行为一波一波地被推向高峰,金融日益与实体经济相脱节,虚拟经济的泡沫被“金融创新”越吹越大,似乎只要倒腾倒腾那些五花八门的证券,财源就可滚滚而来。通常,虚拟经济的健康发展可以促进实体经济的发展,但是,一旦虚拟经济严重脱离实体经济的支撑,就会逐渐演变成投机经济。起初1元钱的贷款可以被逐级放大为几元、十几元甚至几十元的金融衍生品,金融风险也随之被急剧放大。当这些创新产品的本源——次级住房信贷资产出现问题时,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的金融衍生工具市场就犹如空中楼阁,轰然坍塌下来。
  三、美国金融监管机制滞后,致使“金融创新”犹如脱缰之马
  以负有维护美国经济整体稳定重责的美联储为例,它只负责监督商业银行,无权监管投资银行;而负责投资银行的监管方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也只是在2004年经过艰难谈判后才获得监管权的。这就使得像美国国际集团(AIG)这样涉及多领域的“巨无霸”,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处于根本无人监管的灰色地带,可以自由自在地进行“金融创新”。
  金融评级机制在此次危机中,也出现了严重失误。那么多金融机构的贷款出现了问题,它们发行的金融产品有那么多漏洞,金融评级机构居然“视而不见”,使很多问题债券、问题银行能够长期被评估为“优等”。一位在某评级机构的结构性金融产品部门工作的业内人士形象地说,什么都可以评级,我们甚至可以评估一头被结构化的母牛。这无异于在鼓励华尔街大施“金融炼金术”,肆无忌惮地四处“圈钱”。
  由于国际金融体系是以美国为主导的,而美国又无视一些国家多次提出的加强监管的建议,因此,整个国际层面也缺乏有效的金融监管。在监管滞后的整体气氛下,金融机构的贪婪性迅速膨胀。

经济危机的后果
答:关于美国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影响的分析 美国经济目前正处在全面爆发的金融危机之中,这导致了许多银行纷纷因亏损而濒临倒闭。银行业普遍更加关心平衡自己的资产负债水平,从而出现借贷紧缩甚至借贷枯竭,其必然后果就是美国经济陷入衰退。现在我们正在步入经济衰退期,美国政府正在采取步骤,向银行注入资本,并希望...

08年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影响
答:08年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影响如下:1、出口下降,实体经济受损 我国对美出口的产品中,纺织品、鞋袜、低端生活用品等劳动密集型产品占有相当大的比重。而这些产品的主要消费群体是美国的中低收入阶层,他们在这次金融危机中遭受了很大的损失,这必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这些产品的对美出口。同时,我国这些劳动密集...

美国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影响
答:从国外投资来看,由于金融危机,投资者为规避风险,使得各国对中国的直接投资都有不同程度的放缓。 2、对中国出口的影响。美国爆发金融危机,其“消费过剩”矛盾凸显。短期内必定大幅度减少生产,解雇工人,减少对供应商的原料采购,随着危机的蔓延,其他国家也会采取类似的措施,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多年贸易顺差的的出口国而言,必...

2008年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影响有哪些?
答:第一,正是美国家族的巨额债务消化了中国不断扩大的产能。美国金融危机首先会带来心理冲击。这场危机势必会在中国资本市场造成一种悲观的氛围。中国持有的这些金融机构的资产将会缩水,海外投资者可能会将大量中国资产出售回本国进行自救,从而对中国资本市场造成下行压力。但更重要的是,中国经济高度外向,进...

金融危机对中国,美国,日本,欧洲,分别有什么影响?
答:目前美国次贷危机已全面爆发,不仅引发了全球金融动荡,而且开始对实体经济产生影响。随着股市暴跌和信贷收缩,投资者信心崩溃,许多发达国家和一些新兴市场国家纷纷陷入衰退,世界经济步入停滞甚至衰退的风险明显上升。金融危机及其所带来的经济衰退必然会对我国入境旅游收入、旅游企业投资和国内旅游消费产生不同程度...

全球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影响及中国应对的措施
答:然而,伴随着金融业高速发展而频繁爆发的金融危机,也引起人们日益密切的关注。2007 年由美国房价下跌导致的次贷危机,让美国经济遭受衰退危险, 特别是2008 年9 月雷曼兄弟公司陷入严重财务危机,并宣布申请破产保护后,金融危机迅速蔓延到实体经济,全球经济急剧萎缩。 基于此,本文在注重可行性和操作性的指导思想下,收集国内...

全球金融危机下中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答:为美国是世界经济的核心,所以美国衰了,也影响中国的经济。中国的工业不太发达,影响比较小,所以说是挑战。因为中国正处于发展阶段,需要种种机遇,所以说是机遇。 金融危机下,美元正在贬值,我们国家出口到美国的商品的成本提高了,所以我们的价钱要高于他本国或别的国家的商品,价格竞争相对失去优势,出口会下降。 在这种...

金融危机对中国有什么影响?
答:而且这还会成为危机跨国传染的重要途径。如果海外投资者大量抛售中国资产然后退出,可能对中国外汇市场施加沉重的下行压力,这正是2007年至今韩国正在发生的事情。中国面临的问题不止于上面提到的亏损风险,还有中国巨额热钱的潜在流出。现在整体经济形势、地产和股票市场的低迷、人民币升值预期的走低、利率形势的...

08年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启示?
答:3、严格限制信贷资金进入证券、期货和房地产市场,防止资产泡沫的产生和膨胀 次贷危机之所以迅速由信贷市场传递到资本市场,又对信贷市场造成重大打击,是因为在产品创新不断加快的现代金融体系,风险的跨市场传播较以前亦明显加快,而且由于经济危机并未完全结束,投资环境并没有完全的转好。4、要在...

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影响 500字
答:旅游业受危机影响较深的国家,基于发展本国经济、增加就业的需要,可能会出台促进本国旅游业发展的举措,以吸引更多境外游客。 劳动就业金融危机爆发后金融业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失业金融从业人员有可能流向受金融危机影响较少的国家和地区。因此,我国面临着引进海外金融人才的良好机遇,国内金融业也可能面临着更加严峻的人才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