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如何引导中小学生的叛逆心理> 中学生叛逆心理的因素

作者&投稿:陈没秒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一、认清逆反心理的实质 逆反心理是指,人们彼此之间为了维护自尊,而对对方的要求采取相反的态度和言行的一种心理状态。许多的教育者包括学校的教师和的家长等,面对着青少年的这种强烈的“逆反心理”而感到束手无策。且这种“逆反心理”在青少年成长过程的不同阶段都可能发生,也有多种和不同程度地表现。如对学校或家长的正面宣传有不认同、不信任的反向思考;对先进人物、榜样无端怀疑,甚至根本否定;对不良倾向持认同情感,大喝其彩;对思想教育及遵纪守则表现得消极抵制、蔑视对抗等。 具体说来,青少年孩子的逆反心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不喜欢父母过多的照顾管理或干预;而要自己独立去实践,特别讨厌大人对他的再三嘱咐和重复要求。(2)在许多事情的处理上,不大愿意跟父母商量,而是自己决定。(3)对于父母的话不再是言听计从,百依百顺;而是有自己的看法和主张,敢于提出自己的不同意见。(4)对于传统观念,现成结论和权威往往不迷信盲从;而是持批判的态度。一句话,他们反对成人再把自己当“小孩”来看待,要求以成人的身份出现。 二、认清逆反心理产生的因素 今天大部分家庭的生活以独生子女为中心,对子女宠爱有佳,缺乏对其心理的沟通与疏导,使许多孩子都变得敏感,脆弱,心理素质欠隹。而中学阶段又是一个人一生中叛逆性最强的时期,一些在小学时期听话的“好孩子”到了中学后,逐渐发生了变化,变得不再听话或者完全像变了一个人似的。那么影响青少年逆反心理产生的因素有哪些?概括起来有以下几方面: (一)主观因素 青少年时期青少年在生理和心理的发展有了极大的飞跃,性方面的发育逐渐成熟,但其生理和心理的发展又是不平衡甚至是矛盾的。一方面他们认为自己已长成大人,理应自己管理自己,决定自已。另一方面由于生理上的成熟和心理上的不成熟.具体来说,由于阅历和经验的不足,造成其认识的不坚定性和易动摇性;他们的思维虽然具有独立性、批判性,但他们认知事物和看问题时的偏差太大,从而出现认识上的片面、偏激、固执和极端化。对老师的正常教育往往从对立面去思考,把老师的劝说、要求、批评,把家长的指点、提醒、督促等看成是“管”、“卡”、“压”,是和自己过不去,是对自己自尊心的伤害,进而把自己放在施教者的对立面上。因而面对老师的教育,家长的指教,有意无意的回避、反感甚至背离。教师诲人不倦的施教、家长苦口婆心的相劝等等,早已被强烈的独立意识和成人感意向驱散了。 (二)客观因素 青少年逆反心理形成的客观因素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1、家庭不良因素的影响。家庭是青少年成长的根本环境,它是人生中最先接受教化的地方。一些家庭中不良的教育方式,直接影响着青少年逆反心理的形成。例如家长教育方式的简单粗暴或命令式、专断式等惯用的教育方法,以及在生活、学习等方面期望值过高,要求过严等,这些都无形的在孩子心理上造成一种压力,当这种压力不断积蓄、沉淀,青少年又找不到良策排解时,便在情绪上不满,进而产生逆反心理。 2、学校不良因素的影响。学校是青少年成长和社会化的主要环境,学校不良因素的作用也是青少年逆反心理形成主要因素之一。学校不良因素对青少年学生逆反心理产生影响主要表现在: 首先教师教育指导思想的偏离和方法上的不当。主要是教师不认真探索教育的最佳、最有效的途径和方法,教育呆板乏味,使学生对教育产生反感或心理上的逆反。 其次教师在施教过程中,不尊重青少年学生,不顾及他们的心理感受与体验,当他们出现问题时,不是站在青少年的角度分析问题,而是一味地强调师道尊严,导致他们因对教育者本身的排斥,进而对我们的教育产生逆反心理。 再次一些教师在对待学生的性格、能力、成绩等方面不能客观评价,过于注重分数,对学生的一点小错就揪着不放,使学生产生“老师对自己失去信心”的想法,在情感上与老师对立、背离甚至反其道而行之。 3、社会不良因素的影响。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及大众传播事业的发展,大众传播媒体对青少年的影响日益扩大,不仅给青少年提供了学习、求知和受教育的新途径,而上也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大众传播媒介在信息选择、制作上因着力大众,而忽视了对青少年受众群体的关照,使一些成人文化中不良的、世俗的因素或因揭示某种现象或因制作节目的连贯性,本来用来警示人们和青少年的内容,却被青少年负面地接受了;另外,由于大众传播还强调新奇性,介绍一些国内外的时尚新奇现象,如朋克、嬉皮士和具有反判精神的摇滚文化等,也影响并辐射着我国青少年的反文化心态和反文化意识的形成 三、正确调节学生的叛逆心理 面对青少年的种种逆反行为,有些老师和家长时时会感到很恼火,不理解的,缺乏必要的、正确的引导教育,认为他们是"刁民"、"逆子",感到朽木不可雕,甚至无可救药。面对学生的叛逆,身为教师的你应该作出最恰当的方式化解孩子心中的叛逆。 不同的学生一样的叛逆,不一样的原因,处理也要因人而异的 要帮助这样的学生改变现状,和他们交流是最重要的,要以朋友的方式交流,找找共同语言,让他们信任你。但得慢慢来呀,不要直面他的叛逆,用微笑和协商,和他处理问题。首先尊重他。他们是被漠视的群体,因此才以“叛逆”的形象出现的。教育和被教育者是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被教育者需要我们的指导,教育者教育指导的作用又具体在被教育者的有效社会化和不断提高健康发展能力方面实现。正确解决这一关系及在指导思想上树立热爱教育工作特别是热爱思想教育工作的意识,就会在我们的教育内容、形式和方法上做到积极探索,敬业工作尊重青少年。进而才会减少青少年的心理反感,削弱和消除逆反心理。 其次是用真情感动他。真情是一只无形的手,对于生理、生理均不成熟的青少年来说,在其行为意向和决策中,受感情因素影响很大,他们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好感与否、直接影响着他们的行为。学生们的学习热情很高,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喜欢某个老师的结果。

青少年叛逆心理如何引导~

以德服人,以理晓之。别以大欺小就可以,叛逆的根本在于不服你们的管教,认为你们是错误的!

叛逆是因为说教式的教育逆反,不喜欢接受。

上面一个非,下面一个文是什么字
答:斐 拼音:fēi fěi 部首:文,部外笔画:8,总笔画:12 [编辑本段]汉字号码 五笔86:DJDY 五笔98:HDHY 仓颉:LYYK 笔顺编号:211121114134 四角号码:11400 UniCode:CJK 统一汉字 U+6590 [编辑本段]汉字字义 ◎斐fěi【形容词】(1) (形声。从文,非声。从“文”,表示与文饰、彩饰有关。本义:五色相...

文化的性质和文化的特征分别是什么,有什么区别
答:以为城里人错了,就很有点未庄中心主义的味道。种族中心主义发展到极端就会产生民族沙文主义,即认为自己的民族是优等民族,鄙视和仇恨别的民族。总结:总之:文化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我们国家乃至全世界都是值得每个中华儿女为之骄傲的。我们应该很好的传承下去。

文言文具的意思
答:文言文具的意思有6种解释,具体如下:1.用具。2.具有。3.备;办:~结。谨~薄礼。4.才能;才干。5.写出;陈述。6.量词。具拼音:jù,注音:ㄐㄨˋ,部首:八部,部外笔画:6画,总笔画:8画,五笔:HWU 仓颉:BMMC,郑码:LCO,四角:77801,结构:上下,电码:0367,区位:3063 统一码:...

明朝的文徵明是不是和文征明是同一个人.是江南四大才子之一
答:此外,苏州此时已是江南的文化中心,除了被后世称为“吴门四大家”的沈周、文征明、唐寅、仇英等画家外,还有一大批有成就的书画家生活在苏州,如祝允明、王宠、蔡羽、徐祯卿、吴奕、张灵等 ,文征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四人被称为“吴中四才子”,文征明、祝允明、王宠又被称为“吴中(书法)三家”。这些人常在...

上面一个日下面一个文是什么字
答:是旻字。拼音:mín,部首:日,部外笔画:4,五笔86&98:JYU,仓颉:AYK,笔顺编号:25114134,笔顺读写:竖横折横横点横撇捺,四角号码:60400,UniCode:CJK 统一汉字 U+65FB。mín:声母:m,韵母:in,声调:第二声。释义:1、秋天。2、天;天空。组词:旻天、高旻、穹旻、旻序、澄旻、...

非加文读什么字
答:念:[ fěi ]、[ fēi ]一、读音[ fěi ]的释义:有文采的:~然 组词:萋斐、周斐、斐尾、斐然、斐韡 二、读音[ fēi ]的释义:姓。春秋时晋有斐豹。组词:斐锦

有什么好看的重生虐渣攻的文啊,给介绍几篇
答:21楼. 虐渣攻文,受要么是死了要么是快死了,太套路了。555红颜 2012-3-12 回复(9)22楼. 19、《重生之爬墙》BY鬼茶绿仙(完结 不断轮回)文案:这是一个遭遇渣攻爬墙的苦逼小受。渣攻爬墙不是最苦逼的,最苦逼的是小受每次经历世界末日之后就会回到发现渣攻爬墙的那一天。然后,再经历一次渣攻爬墙!所谓每一个渣攻...

我国的传统文化有哪些
答:中国书法是一门古老的汉字的书写艺术,从甲骨文、石鼓文、金文(钟鼎文)演变而为大篆、小篆、隶书,至定型于东汉、魏、晋的草书、楷书、行书等,书法一直散发着艺术的魅力。中国书法是一种很独特的视觉艺术,汉字是中国书法中的重要因素,因为中国书法是在中国文化里产生、发展起来的,而汉字是中国文化的...

《庄子秋水》原文翻译
答:赏析本文是一篇以对话方式展开说理的论说文。在整体构思上,本文通篇采用寓言形式说理。作者虚构了一个河伯与北海若对话的寓言故事,通过两个神话人物的对话来展开说理、阐明观点,极大地增强了文章的文学性。《庄子》散文在先秦散文中最富于浪漫色彩。论证上,多用形象比喻说明抽象道理,用比喻说理多是由...

文言文与白话文有什么区别
答:一、概念不同 1、文言文是以古汉语文雅的口语为基础的书面形式,在远古时代文言文与平常的口语的差异微乎其微。现今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书面语言组成的文章,主要包括以先秦时期的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书面语言。春秋战国时期,用于记载文字的物品还未被发明,记载文字用的是竹简、丝绸等物。随着历史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