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园林追求和营造的最高境界? 中国园林追求的最高境界是什么

作者&投稿:何砖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明、清是我国园林建筑艺术的集成时期,园林建筑就相当於我们现在的私家园林,多建在城市之中或近郊,与住宅相联。在不大的面积内,追求空间艺术的变化,风格素雅精巧,达到平中求趣,拙间取华的意境,满足以欣尝为主的要求。
 宅园多是因阜掇山,因洼疏地,亭、台、楼、阁众多,植以树木花草的“城市山林”。在数量上几乎遍布全国各地,其个比较集中的地方有北方的北京,南方的苏州、扬州、杭州、南京。其中江南的私家园林是最为典型的代表。私家园林则又以苏州为最多。为此,苏州又有“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之称。
文化古城扬州,至清朝康熙、乾隆年间,大小园林已有百余处,为此,有“扬州以园事胜”的说法。由于扬州地处南北之间,它综合了南北造园的艺术手法,形成扬州园林具有所谓北雄南秀皆备的独特风格。从隋、唐开始,扬州由于经济繁荣,富商大贾麋集,文人雅士荟萃,对扬州园林的发展起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私家园林,多建在城市,并与住宅相联。占地甚少,小者一、二亩,大者数十亩。在园景的处理上,善于在有限的空间内有较大的变化,巧妙地组成千变万化的景区和游览路线。常用粉墙、花窗或长廊来分割园景空间,但又隔而不断,掩映有趣。通过画框似的一个个漏窗,形成不同的画面,变幻无穷,堂奥纵深,激发游人探幽的兴致。有虚有实,步移景换,主次分明,景多意深,其趣无穷。
如苏州拙政园,园中心是远香堂,它的四面都是挺秀的窗格,像是画家的取景框,人们在堂内可以通过窗格观赏园景。远香堂的对面,绿叶掩映的山上,有雪香云蔚亭,亭的四周遍植腊梅;东隅,亭亭玉立的玉兰和鲜艳的桃花,点缀在亭台假山之间;望西,朱红栋梁的荷风四面亭,亭边柳条摇曳,春光月夜,倍觉雅静清幽。国内植物花卉品种繁多,植树栽花,富有情趣,建筑玲珑活泼,给人以轻松之感。
巧于因借是江南园林的另一特点,利用借景的手法,使得盈尺之地,俨然大地。借景的办法,通常是通过漏亩使国内外或远或近的景观有机地结合起来,给有限的空间以无限延仰,使人游来意无免有时也用国内有国,大国包小国,造成空间多变,层次丰富,这种园中之园,又常在曲径通幽处,在你感到“山重水复疑无路”队却又“柳暗花明又一村”,使之产生“迂回不尽致,云水相忘之乐”。有时远借他之物、之景,为我所有,丰富园景。
江南私家园林大都是封建文人、士大夫及地主经营的,比起皇家园林来可说是小本经营,所以更讲究细部的处理和建筑的玲珑精致。江南私家园林建筑的室内普遍陈设有各种字画、工艺品和精致的家具。这些工艺品和家具与建筑功能相协调,经过精心布置,形成了我国园林建筑特有的室内陈设艺术,这种陈设又极大地突出了园林建筑的欣赏性。
如苏州留园的楠木厅里,家具都由楠木制成,室内装饰美观精致、朴素大方,形成了一个欣赏性的典雅的室内环境。室内布局一班都采用习惯的对称手法,墙壁上的字画挂屏以及室外的石案、石墩等,也部采取对称的布局,在重复中富有节奏。室内外装修与家具陈设品均以枣红、黑、栗壳等三色为主要色调,从而与园林其他部分的紫青色、白色相调和呼应,体现了园林建筑室内外设计的宁静要求。这恰恰与皇家宫殿建筑追求豪华壮丽,用大红大绿的色调形成强烈的对比。
楹联、诗词、题咏与园林相结合,利用文学的手段深化人们对园林景色的理解,启发人们的想象力,使园林更富有诗情画意的手法在江南园林中也是极为成功的。造园匠师们善于用文学上形象思维的艺术魅力来美化园景,厅、堂、亭、谢上的楹联常常是赏景的说明书。如拙政园中《海棠春坞》指的是庭内种有海棠的小院,宜春日小憩;《荷风四面》亭指的是四面临池的小亭,宜夏夜纳凉;《待霜》亭周围遍植桔树,宜深秋登临;《雪香云蔚》亭附近遍植腊梅,宣冬日踏雪。文联辞对兼有书法之妙,更引入欣赏。
这一时期也有更多的文人画家参与园林的设计与造园实践,明朝有著名的张南阳、周秉成、计成等,清代有张链、张然、叶眺等。他们既善长绘画、又是造园家。其中计成总结了造园的理论,著有《园冶》一书;张涟叠白沙翠竹与江村石壁;计成叠影园山;石涛叠片石山房、万石园等。他们的实践和理论,大大地促进了江南园林艺术的发展。
明清江南私家园林的造园意境达到了自然美、建筑美、绘画美和文学艺木的有机统一。与一般艺术不同的是,它主要是由建筑、山水、花木组成的综合艺术品。成功的园林艺术,它既能再现自然山水美,又高于自然,而又不露人工斧凿的痕迹。

选D吧 芥子纳须弥这是一个佛家实证反面的词汇佛门和世俗社会是相通的,就像芥子和须弥山可以互相包容一样。芥为蔬菜,子如粟粒,佛家以“芥子”比喻极为微小。须弥山原为印度神话中的山名,后为佛教所用,指帝释天、四大天王等居所,其高八万四千由旬,佛家以“须弥山”比喻极为巨大。傅翕有诗:须弥芥子父,芥子须弥爷。山水坦然平,敲冰来煮茶。傅翕此诗以自己对佛法的理解,劝人回复到自然本原的境地,从而得到真正的解脱。 这些也正是明清园林主对有形无形的一种精神追求

不错地方

古代园林所追求的一种最高境界是什么?~

江南的私家园林在建设和发展的过程中,就把文化与意境融合在了其中,意境是我国古代艺术所追求的一种艺术境界。我国古代绘画而论,艺术家在他的作品中所描绘的不仅是有形的物境,而且还通过这些艺术形象去表现一种思想、一种情感,这就是无形的意境。园林本身也是一种艺术,我国自然山水园林从一开始就与山水画、山水诗文不可分离,所以意境也成了古代园林所追求的一种最高境界。

  这是一个见仁见智的话题,恐怕难有绝对的标准答案。简单地说,就是天地人合一。
  一、观点一:把人的活动与需求作为自然界的一部分,充分尊重基址的场所精神。
  根据基址所处大的生态环境、地形地貌、植被状况,通过对植被的恢复,营造出适合人类使用的丰富的建筑空间和室外活动空间。最好的景观不是搬来的,而是从这片土地上生长出来的!
  二、观点二:用最简单的、最原始的材料,创造出最丰富的空间。
  即所谓 “以有限面积,造无限空间” 成为中国传统园林追求的目标。
  1、西方:以建筑的眼光、建筑的方式方法来营造景观。
  2、中国:以诗人的心理、画家的眼光、绘画的方式营造园林。这是中国人以自然为师的理念。
  三、《景观设计学》开篇有段话说的很好,值得共勉:
  许多贤人提出,在其他条件等同的情况下,最快乐的人是与自然最亲近、最和谐的人。继而可以推想:为什么不能重新将人类至于森林?让他们拥有充足的水、土地和天空。
  园林的营造,不是力图彻底征服自然,不是忽视自然条件,也不是盲目地以建筑物替代自然特征、地形和植被,而是寻找一种和谐统一的融合。为达到这种和谐统一,可以借助于调整场地和构筑物形式使之与自然相适;可以借助于将山丘、峡谷、阳光、水、植物和空气引入规划之处;可以借助于在山川之间、沿溪流和河谷慎重的布置构筑物,使之融入景观之中。

中国皇家园林的人文环境特色以及自然环境特色
答:中国传统造园艺术的最高境界是 虽由人作,宛自天开。这实际上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思想在园林中的体现。具体来讲,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园林是按下面的原则来营造的: 1、构架山水。 由于中国幅员辽阔,山川秀美多姿,自古以来,中国人就对大自然怀有特殊的盛情,尤其是对山环水抱构成的生存环境更为热爱,山与...

什么是中国古典园林?
答:它的主要特点是崇尚自然而又妙造自然,把人工美与自然美巧妙地结合起来,创造了独树一帜的自然山水式园林。由于文人参予园林的建设,中国古代的园林充满了文人气息和诗情画意。“诗情画意”是中国园林的精髓,也是造园艺术所追求的最高境界。为达到这一目的。造园艺术家常利用古人诗文与造景的结合。苏州园林...

艺术设计概论“李砚祖版”的一道题:中国古代艺术设计的历史经验是什么...
答:纵观中国园林历史,明清园林的造诣境界,是东方古代园林之最完美者,至此以后不可能再有其他园林相企及了 中国传统造园艺术的最高境界是“虽由人作,宛自天开”。这实际上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思想在园林中的体现。“天”是一个历史范畴,起源于远古人类对无法预测的茫茫太空的畏惧。夏商以后被认为是有意志、...

中国古代设计的历史经验是什么
答:这时的园林,山水林木,其实己经化作人的自我价值,或者说以此与人交流,达到更深的哲理性。纵观中国园林历史,明清园林的造诣境界,是东方古代园林之最完美者,至此以后不可能再有其他园林相企及了 中国传统造园艺术的最高境界是“虽由人作,宛自天开”。这实际上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思想在...

【急】中国古代关于园林的诗词歌赋?
答:中国古典园林追求得玄即真的最高境界,造园者借助园林中的景物来衬托人心中的喜怒哀乐,以中国诗词和绘画来衡量造园艺术的成就,并追求造园意境的深远。 对境界的追求,中国古典园林由来已久。中国古典园林可以说是与山水画、田园诗相生相长,同步发展的。注重神品和韵味,并在造园中追求山水诗那种蕴含神往的境界从而达到“...

300分急求一篇 对园林艺术欣赏的认识 论文 1000字左右
答:东西方园林的审美差异令人琳琅满目的园林建筑,为我们营造了不同的文化氛围。从中也让我们领略到它们的魅力。如果说,中国的园林像一杯充满浓郁香气的茶叶茶,需要我们细细品尝,然后慢慢回味的话,那么,西方的园林就像一块精美的糕点,别具匠心,给人最直接的享受。中国园林艺术的最高境界是“天人合一”...

中国园林与西方园林的区别是什么?
答:6. 国内提出的“森林城市”理念反映对西方园林模式的反思。中国古典园林注重自然组合与生态平衡,具有较低运行成本和强大的生态功能。7. 中国古典园林是世界园林的瑰宝,却在国内被遗忘和抛弃。中国园林艺术是世界最高成就,却被国人破坏。8. 并非所有西方艺术都是先进的,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是园林最高境界,...

益明西土之殚陈益的意思
答:3、因而度高平远近之差,开自然峰岚之势。这16个字概述了热河行宫的造园思想。《园治》中讲到中国古代造园艺术的要求:“园地惟山林最胜,有高有凹,有曲有深,有峻而悬,有平而坦,自成天然之趣,不烦人事之工。”对自然的追求和“天人合一”一直是园林建筑所追求的最高境界。而热河的自然条件...

中国古代园林的造园手法
答:1、利用空间大小的对比:江南的私家园林,一般把居住建筑贴边界布置,而把中间的主要部分让出来布置园林山水,形成主要空间;在这个主要空间的外围伺机布置若干次要空间及局部性小空间;各个空间留有与大空间联系起来。这样即各居特色,又主次分明。2、注意选择合宜的建筑尺度:在江南园林中,建筑在庭院中占...

中式园林美学和中医文化的关系
答:6. "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 道家哲学提倡"万物与我为一"的自由境界,认为这种境界即最高的美。在中国园林美学中极为重要的"意境,渊源正在于此。在任何时代,总有不如意的人和无法解决的问题。对这些人来说,描画丹青,营造园林,寄情山水,在自然和自我之间寻找精神联系,是获得愉悦和安慰的方法。而道家哲学恰恰能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