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字1共几画,第6画是什么? 鼎字有几画 第六画是什么,部首查部

作者&投稿:司修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一、鼎字一共有12画,第六画是竖折撇/竖折折,笔顺是竖,横折,横,横,横,竖折撇/竖折折,横,撇,竖,横,竖,横折。

二、基本释义 

1、古代烹煮用的器物,一般是三足两耳:铜鼎。鼎食(列鼎而食,指豪侈生活)。鼎镬。

2、查询·新华字典

2、锅:鼎罐。鼎锅。

3、古代视为立国的重器,是政权的象征:鼎彝。九鼎。定鼎。问鼎。鼎祚(国运)。

4、象征三方并立、互相对峙:鼎峙。鼎足之势。

5、查询·新华字典

5、大:鼎族。鼎臣。鼎力支持。

6、正当,正在:鼎盛(shèng )。

三、鼎字的结构是半包围结构,偏旁部首是鼎,象形字。“鼎”在甲骨文中就已经出现,与“贞”是同源字,”“鼎”的字形模拟的是古代的一种烹饪器具,其形制上面像缸,有圆形也有方形的,有两侧有耳的;下面为足。

扩展资料

一、字形演变

二、字源解说

文言版《说文解字》:鼎,三足两耳,和五味之宝器也。昔禹收九牧之金,铸鼎荆山之下,入山林川泽,螭魅蝄蜽,莫能逢之,以协承天休。

白话版《说文解字》:鼎:三根立腿,两只提耳,是用来调和各种味料的宝器。古昔朝代的夏禹,收集中华九州之长贡献的金属,在荆山山下铸鼎。

三、相关组词

1、鼎玉

[dǐng yù] 

鼎与玉玺。皆传国之宝。多借指帝业或政权。

2、饪鼎

[rèn dǐng] 

亦作“餁鼎”。烹饪的鼎。比喻朝廷大政。

3、沸鼎

[fèi dǐng] 

开水锅,等于说汤镬,比喻险绝境地。

4、九鼎

[jiǔ dǐng] 

古代传说夏禹铸了九个鼎,象征九州,成为夏、商、周三代传国的宝物。

5、鼎助

[dǐng zhù] 

敬辞,鼎力相助(表示请托或感谢时用):此事还望先生~。



12画,第6画是竖。。。千万不要数成13画了,否则就会搞笑话了。

12笔画,第六笔画是:目子左测的“竖折竖”

鼎的第六画是,横竖

12 第六是竖横折

鼎有几画,第六画是什么?~

一、鼎字的笔画是12画,第六画是竖折撇/竖折折。
二、基本字义
鼎dǐng
1、古代烹煮用的器物,一般是三足两耳:铜鼎。鼎食(列鼎而食,指豪侈生活)。鼎镬。
2、锅:鼎罐。鼎锅。
3、古代视为立国的重器,是政权的象征:鼎彝。九鼎。定鼎。问鼎。鼎祚(国运)。
4、象征三方并立、互相对峙:鼎峙。鼎足之势。
5、大:鼎族。鼎臣。鼎力支持。
6、正当,正在:鼎盛(shèng )。
三、鼎字的组词有鼎鼐 鼎助 鼎足 赝鼎 鼎立 定鼎 鼎沸 九鼎 鼎新 问鼎 鼎盛 鼎鼎 鼎革 鼎力等。
扩展资料一、字形演变

二、字源解说
文言版《说文解字》:鼎,三足两耳,和五味之宝器也。
白话版《说文解字》:鼎:三根立腿,两只提耳,是用来调和各种味料的宝器。
三、相关组词
1、沸鼎
[fèi dǐng]
开水锅,等于说汤镬,比喻险绝境地。
2、鼎臑
[dǐng nào]
指鼎中煮熟的菜肴。
3、鼎革
[dǐng gé]
鼎新革故(采取新的,去掉旧的)。旧多指改朝换代。
4、九鼎
[jiǔ dǐng]
古代传说夏禹铸了九个鼎,象征九州,成为夏、商、周三代传国的宝物。
5、鼎助
[dǐng zhù]
敬辞,鼎力相助(表示请托或感谢时用):此事还望先生~。

一、鼎字有12画,第六画是竖折撇/竖折折,部首查鼎,拼音dǐng。
汉字笔顺:竖、横折、横、横、横、竖折撇/竖折折、横、撇、竖、横、竖、横折、

二、释义:
1.古代煮东西用的器物,圆形,三足两耳,也有方形四足的。
2.比喻王位、帝业:定~。问~。
3.大:~力。~言。
4.锅。
5.姓。
6.正当;正在:~盛。
三、相关组词:
鼎鼐 鼎助 鼎足 赝鼎 鼎立 定鼎 鼎沸 九鼎 鼎新 问鼎 鼎盛 鼎鼎 鼎革 鼎力
扩展资料:
一、字源解说:
鼎,甲骨文像有足、有提耳的青铜容器,也是煮具,盛行于商周时期,最早用于皇宫祭祀时熬制美食。造字本义:名词,王室祭祀或熬制美食时使用的三足或四足的青铜器皿。
文言版《说文解字》:鼎,三足两耳,和五味之宝器也。昔禹收九牧之金,铸鼎荆山之下,入山林川泽,螭魅蝄蜽,莫能逢之,以协承天休。《易》卦:巽木於下者为鼎,象析木以炊也。籒文以鼎为贞字。凡鼎之属皆从鼎。
白话版《说文解字》:鼎:三根立腿,两只提耳,是用来调和各种味料的宝器。古昔朝代的夏禹,收集中华九州之长贡献的金属,在荆山山下铸鼎。
进入山林、江河、湖泽,其间的螭魅蝄蜽,没有什么能遇见他,他凭借铸鼎和谐地接受苍天的恩赐。《易经》的卦象,用“木”进入火下,是鼎卦。像剖开木头用以烧火煮饭。籀文中的“鼎”字借用的是“贞”字。所有与鼎相关的字,都采用“鼎”作边旁。
二、词组释义:
1、鼎足[dǐng zú]
鼎有三条腿,比喻三方面对峙的局势。
2、定鼎[dìng dǐng]
古代帝王定都称定鼎。引申为建立王朝。
3、九鼎[jiǔ dǐng]
古代传说夏禹铸了九个鼎,象征九州,成为夏、商、周三代传国的宝物。
4、问鼎[wèn dǐng]
春秋时,楚子(楚庄王)北伐,陈兵于洛水,向周王朝炫耀武力。周定王派遣王孙满慰劳楚师,楚子向王孙满询问周朝的传国之宝九鼎的大小和轻重(见于《左传·宣公三年》)。
5、鼎盛[dǐng shèng]
正当兴盛或强壮的时候。

孙字一共有几画
答:“孙”字一共有6画。笔顺名称:横撇/横钩、竖钩、提、竖钩、撇、点 基本释义:[ sūn ]1.儿子的儿子:~子。~女。2.跟孙子同辈的亲属:外~。侄~(侄儿的子女)。3.孙子以后的各代:曾(zēng)~(孙子的子女)。玄~(曾孙的子女)。子~(儿子和孙子,泛指后代)。王~(贵族的子孙...

“迎”字一共有多少笔画?
答:一、迎字一共有7画,笔顺是撇,竖提,横折钩,竖,点,横折折撇,捺。二、基本释义 1、迎接:欢迎。迎宾。迎新会。2、对着;冲(chòng)着:迎面。三、迎字的结构是左下包围结构,偏旁部首是辶。三、组词有迎銮、将迎、迎气、迎尘、迎黑、迎附、人迎、迎吠、迎猪、迎灶、迎浦、迎梅、...

竹的笔顺一共几画
答:竹总笔画数:6,笔顺:撇、横、竖、撇、横、竖钩。基本信息:拼音:zhú 部首:竹,四角码:88220,仓颉:h 86五笔:ttgh,98五笔:thth,郑码:MAMI 统一码:7AF9,总笔画数:6 基本解释:1、常绿多年生植物,春日生笋,茎有很多节,中间是空的,质地坚硬,种类很多。可制器物,又可做建筑...

许、王、紫、少、宁、杰一共多少笔?
答:这几个字的笔画数分别为:6笔,4笔,12笔,4笔,5笔和8笔。书写一手好字,对每一个人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老师的指导尤为关键。一、细 良好的书写姿势是写好字的关键,学生写字姿势要做到“三个一”:“一尺”“一寸”“一拳头”,一尺:眼离桌子的高度为一本语文...

诞字一共有几画它的笔顺
答:“诞”字一共有8画;笔顺为:点、横折提、撇、竖、横、竖折/竖弯、横折折撇、捺。诞 【拼音】dàn 【部首】讠 【结构】左右结构 【笔顺】点、横折提、撇、竖、横、竖折/竖弯、横折折撇、捺 【释义】大:诞命;欺诈,虚妄:怪诞、诞妄;.生育,人出生:诞生、诞辰;生日:寿诞、华诞、...

"字"的第二画是什么?
答:"字"的第二画是点。“字”读“zì”。上下结构。部首是“宀”。释义:1、用来记录语言的符号:文字。汉字。字符。字母。字典。字句。字里行(háng )间。字斟句酌。2、文字的不同形式,书法的派别:草字。篆字。颜字。柳字。欧字。赵字。3、书法的作品:字画。字幅。又有李元中,字画之工,...

闭是什么结构的字,部首是什么,一共几画
答:部首是(门),一共(6)画。基本字义:闭,汉语常用字,读作bì,最早见于金文,其本义是关闭,后引申为堵塞不通、防守、停止等义。闭,会意字。金文从门,中间是门闩一类的东西,会关门之意。“闭”字发展到秦代的小篆阶段,门内从“十”发展为“才”。篆文文字化后,为后世的汉字定了型。

(那是明天了)一共多少画?
答:那是明天了总计五个字,一共是29画,那字是6画,是字是9画,明字是8画,天字是4画,了字是2画,加在一起也就是6+9+8+4+2=29画。其中需要注意的是了字不是一笔写成的,而是由横折和竖钩组成。笔画通常是指组成汉字且不间断的各种形状的点和线,而且笔画还是构成汉字字形的最小连笔单位。

一是什么意思,一的繁体字,一有几笔,一字几画
答:算~算。试~试。7.乃;竞:~至于此。8.部分联成整体:统~。整齐划~。9.或者:~胜~负。10.初次:~见如故。11.助词,表示程度深:“吏呼~何怒,妇啼~何苦!”12.中国古代乐谱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7”。郑码:A,U:4E00,GBK:D2BB 笔画数:1,部首:一,笔顺编号:1 ...

汉字一笔有哪几画?
答:二笔画的有:卜 二 丁 人 入 十 八 七 了 儿 刀 乃 九 力 几 。卜,古代一种用火灼龟甲,观其裂纹以预测吉凶的行为。“丁”,中文常用字之一。中国姓氏中最简单的字,成语中用“目不识丁”来讽刺人不识字。天干的第四位,用于作顺序第四的代称。常用作名词(丁晶)、动词、形容词等。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