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分别说说。藏,通,别,圆。四教的六即佛即十乘观法的差别相??? 什么是六道轮回?它的来历是什么?

作者&投稿:尉晏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藏教六即释此教具三乘法。声闻观四谛、以苦谛为初门。最利者三生、最钝者六十劫、得证四果。辟支观十二因缘以集谛为初门。最利者四生、最钝者百劫、不立分果。出有佛世名缘觉。出无佛世名独觉。菩萨弘誓六度。以道谛为初门。伏惑利生。必经三大阿僧祇劫、顿悟成佛、然此三人修行证果、虽则不同。而同断见思。同出三界。同证偏真。只行三百由旬、入化城耳。1 二别释自为六、初理即。乃至究竞即。今初、 理即者、偏真也。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因灭会真、灭非真谛。灭尚非真、况苦集道。真谛在因果事相之外。故依衍教、判曰偏真。 2名字即者、学名字也。知一切法、从因缘生。不从时、方、梵天、极微、四大等生。亦非无因缘自然而生。知因缘所生法、皆悉无常无我。3观行即者、一五停心。二别相念。三总相念。外凡资粮位也。五停心者、一多贪众生不净观。二多瞋众生慈悲观。三多散众生数息观。四愚痴众生因缘观。五多障众生念佛观。以此五法、为方便调停其心。令堪修念处、故名停心也。4 相似即者、内凡加行位也。一暖、二顶、三忍、四世第一。得色界有漏善根、能入见道。5五分证即。初果破见惑尽、即证真理。障理之惑虽破、思惑未除、则事障未消。而于真理、未尽清净。且思惑必须分除、而真理亦宜分净、故曰分证。由破惑之多寡、致圣位有高下。故毗昙有门、明七贤七圣。七贤已如上说。七圣著、一信行、二法行、三信解。四见得、五身证、六时解脱、七不时解脱。成论明空门入道、学人有十八、无学有九。学人十八者、一信行。二法行、此二为贤。三信解、以二十五皆名为圣。四见得、五身证、六家家、七一种子、八向初果、九得初果、十向二果、十一得二果、十二向三果、十三得三果、十四中般、十五生般、十六行般、十七不行般、十八上流般。无学有九者、一退、二思、三护、四住、五进、六不动、七不退、八慧解脱、九俱解脱。以凡位不备、今家不用。释签云、今依有门明声闻位者、有三意。一、凡圣位足。二、佛法根本。三、符顺教旨。佛法根本者、有门所说世间诸法、乃是无明正因缘生。不同外道邪无因缘生也。又四教义云、大乘经论破小用小、多取有门、少取空门。故须略出毗昙有门佛法根本贤圣之位。今文不明七圣、直作四果释者、名义显故。 分证即者。前三果有学位也。初须陀洹果、此云预流。用八忍八智、顿断三界见惑。初预圣流、名见道位。二斯陀含果、此云一来。断欲界六品思惑。余三品在、犹润一生。三阿那含果、此云不还。断欲界思惑尽、进断上八地思。不复还来欲界、此二名修道位。 四果无学位之前三果、故云前三果、研真断惑、名曰有学。指重虑缘真、断思惑而言也。须陀洹果、最初预入圣道之法流、故云预流、又圣道之始、故云初也。、集注云、然初果位、从世第一后心、苦忍真明。(或云苦忍明发、即欲界苦谛下苦法忍也、明发、即苦法智也、谓真智明发也、)于八谛下、发八忍八智。总十六心。有门以十五心名见道、为初果向。十六心是修道、初果摄。空门十六心名见道、为初果。二果去方属修道。今此且准空门以十六心为见道。欲令易解、故云八忍八智断见惑。 释义。八忍八智、欲界四谛下、各有一忍一智。谓苦法忍、苦法智等、色无色界四谛下、亦各有一忍一智。谓苦类忍、苦类智等。合为八忍八智。忍即无漏禅定。智即无漏观慧也。无间道中、三昧断惑、名之为忍。乃即慧之定。解脱道中、观慧证理、名之为智。乃即定之慧。 见惑者、分别曰见。三界共八十八使、已如上说。止观云、见惑附体而生。还能障体。如炎依空、而动乱于空。似梦因眠、梦昏于眠。梦若不息、眠不得觉。以是而言、此惑不断、虽如天而然之真理、终无得见之日。今于世第一后心、顿发八忍。以无碍道而顿破兹惑、故曰顿断。以八智证理、故曰见道。初预圣流如上说。金刚云入流。或云逆流、逆生死流也。此位亦名随信行、即信行人。是钝根凭他生解、凭教入道也。亦名随法行、即法行人。利根自以智力而入道也。二斯陀含、既断欲界九品思惑中前之六品、则欲界犹有一番生死、故云一来。若有门亦名信解。亦名见得。初果之后、此果之前、断一品至五品、皆名二果向。小超断三四品、或五品、功同四品、须论家家。此约命终而言。所谓家家者、有人家家。有天家家。人中三洲、张王不同。天上六欲、宫殿等别。若是任断根性、须经七生、方断九品惑。惑有粗细、故分九品。无漏智力、故经七生。于七世中、无漏智熟、如服酥法、七日病消。如歌罗逻、七日一变。如亲族法、限至七代。如七步蛇、四大力故、行至七步。蛇毒力故、不至八步。惑力至七、道力非八。若据婆沙、应云十四。何故云七、然中有、本有、数不出七、故但云七。若总论生、应云七人七天。十四中有、合二十八生。且依前不出七、故但云七耳。思惑九品如上言。以惑润生、经生断惑、略为点示。上上品润二生、经二番生死、始断此品。上中、上下、中上、各润一生。则经三番生死、断兹三品。中中、中下二品、共润一生。则经一番生死、断兹二品。下上、下中、下下、三品共润一生。则经第七番生死、断斯三品。是名以惑润生、经生断惑也。今云余三品在、犹润一生者。是下三品润一番生死、则又有一番受生也。三阿那含、此云不还者。欲界九品思断尽、则不来欲界受生、故云不来。二果之后、此果之前、断七品或八品思、名三果向。亦名胜斯陀含。小超断至八品而命终者。名一种子。进断上八地思者、自三果后断色无色界之八地各九品思、取证四果、而般涅槃。就此释般那含、此名从略、乃是般涅槃之阿那含。次断初禅初品、至非想第八品、凡七十一品、悉名阿罗汉向。六种那含、位在其中。(此是任断根性、)辅行引大论有七种。一中般、二生般、三有行般四无行般、五上流般、(色界、)六现般、(欲界、)七无色般(云云)、广如集注、须者往检。既进断上八地思、故不复还来欲界受生。自初果后、即重虑缘真、故名修道也。6究竟即者、三乘无学位也。 智穷理极、故曰究竟。声闻乘四谛、缘觉乘十二因缘。菩萨乘六度、故曰三乘。七十二品思惑俱尽。四智已圆。真穷惑尽。无法可学。故名无学也。 二别释分三、初小乘。二中乘。三大乘。 一小乘第四阿罗汉果。此含三义、一杀贼。二应供。三无生。断三界见思俱尽。子缚已断果缚尚存、名有馀涅槃。若灰身泯智、名无馀涅槃。藏教十乘观法释十法成乘者、一观正因缘境。破邪因缘、无因缘、二种颠倒。二真正发心。不要名利、惟求涅槃。二乘志出苦轮、菩萨兼悯一切、三遵修止观。谓五停名止、四念处观。四遍破见爱烦恼。五识道灭还灭、六度是通。苦集流转、六蔽是塞。六调适三十七品、入三解脱门。七若根钝不入应修对治事禅等。八正助合行、或有薄益。须识次位、凡圣不滥。九安忍内外诸障。十不于似道、而生法爱。是为要意。利人节节得入。钝者具十法方悟。

《教观纲宗》建议学学。学过了基本掌握了天台化法四教。

指天台圆教所立的六种行位:即理即、名字即、观行即、相似即、分真即(分证即)、究竟即。此六即又称理即佛、名字即佛,乃至究竟即佛;或理佛、名字佛,乃至究竟佛。故六即又作六即佛,或六是、六绝、六如。
  (1)理即佛:谓一切众生皆具足三千三谛之理,而无缺减。
  (2)名字即佛:谓了解三千三谛之理,对十方三世之佛法无疑。
  (3)观行即佛:谓念念观照三千三谛之理,相续不止。
  (4)相似即佛:谓三千三谛之观念相续,使见思二惑尽,而得六根清净。
  (5)分真即佛:谓彻底观照三千三谛之理境,无明之惑渐除,法性的理体部份彰显。
  (6)究竟即佛:谓无明之惑全尽,法性的理体究竟彰显。
  天台宗以此六即判圆教之行位,其理由有二:
  (1)为令无信行人离卑下之心。
  (2)为令无智者去增上慢心。《摩诃止观》卷一(下)云(大正46·10b):“此六即者,始凡终圣,始凡故除疑怯,终圣故除慢大。”因佛果尊高不可企及,以致无信者谓佛境非己智分,而起卑下之心,故为表凡夫与佛无异,而立此六即。又无智者执即佛之一边,谓己均佛而起增上慢,故为除其慢心,而立此六即。
  此六即与八位、五十二位等阶位之关系,配列如下:
  ┌理 即(未闻佛法)
  │名字即(已闻佛法)
  │观行即(外凡)──五品弟子位────┐
  │相似即(内凡)──十信位─┐ │
  │ ┌─十住位 │ │六即┤ ├─十行位 │ ├八位
  │分真即(分证)┼─十回向位├五十二位│
  │ ├─十地位 │ │
  │ └─等觉位 │ │
  └究竟即(极证)──妙觉位─┴────┘
  此外,日莲宗亦立六即义,《御义口传》《寿量品》指出,凡夫是理即,头顶“南无妙法莲华经”时是名字即,闻奉修行是观行即,伏惑障云相似即,出而化他云分真即,究竟无作三身之佛云究竟即。
  附:慧岳《天台教学史》第二章(摘录)
  “即”是指不二义(体一),但在修证的进程上,方便分为六段(用异)的阶位。换言之:其所证在名目上,虽有深浅之分,但其理体,却是不二(即)。因为具六阶段的差别,才能显明凡圣的不同(事异),然其理体是平等(理造),且焦点是置于平等上而分差别,故称为“六即”。但唯知“即”而不悉“六”,是属坚执于理的“生佛一如,迷悟不二”,则容易生起自认为与佛无异的增上慢!若只知“六”而不悉“即”,则易生自卑感!故前者属暗证禅者,不悉教门的位次;后者是局限于文字,昧于本具的理体,竟是空劳,于道无益。是以智者大师,为辅救两者间的获益,了知证果的阶位,特立六即而显明凡圣的始终(六阶段),并理体的初后不二(即)为旨趣。所谓六即是:理即、名字即、观行即、相似即、分证即、究竟即。
  A理即佛:是指一切众生,悉具佛性,性相常住,一色一香,无非中道!但迷的众生,虽是具真如佛性之理,因为缺乏解行证的总用,故无法证得。在《摩诃止观》卷一(大正46·10b)说:“理即者,一念心即如来藏理,如故即空,藏故即假,理故即中,三智一心中,具不可思议。如上说:三谛一谛、非三非一、一色一香、一切法、一切心、亦复如是,是名理即菩提心。”
  “理即”是指“理即佛”(菩提心),在表面看来,唯针对理而无惑业苦,然其实际,却是:一色一香、一切法、一切心,都不离实相,故事用的惑、业、苦三障的显现,即本具理性,当体即佛。
  B名字即佛:然虽在日常中,不离一切理,却迷于理,现由善友,或依经论而了解一实菩提之理,乃属知识上的言教了解,故云名字。在《摩诃止观》(同上)说:“名字即者,理虽即是日用不知,以未闻三谛,全不识佛法,如牛羊眼不解方隅,或从知识,或从经卷,闻上所说一实菩提,于名字中,通达了解,知一切法,皆是佛法,是为名字即菩提。”
  于此证明名字是属口耳所闻的学问,如刻字者,唯会刻字而不知其义理似的,故名字即,是属尚未证入实践修观的理体,但却已发菩提心,或云:发菩提心位。
  C观行即佛:或云:观行五品位。依教法修行,证悟心观,获得理与慧相应,明了其所言、所行的所证位。这在圆教八位是属弟子五品位,若依《法华经》《分别功德品》所说,即:“随喜、读诵、说法、兼行六度、正行六度”为五品位。所谓:兼行六度,是指:专修理观为心,以六度为助行。正行六度是:戒清净,乃至利根智慧,问答无碍,得自行、化他,而以专修六度为正行,具足观心,获事理不二,将事六度相,悉能融会于不二,遂能伏五住地(见一处住地,欲爱住地、色爱住地、有爱住地、无明住地、烦恼(等于别教十信位)。然智者大师的晚年,自说已证“弟子五品位”。
  上述的理即、名字即,尚未入外凡位,至观行即,才称是外凡位。相似即,始能称为内凡位。
  D相似即佛:明静止观,得六根清净,断除见思、尘沙惑,唯能降伏无明惑,即相似于真证──圆教内凡十信位(别教三贤)。因眼能彻见三千世界的内外,耳能彻闻三千世界的音声等,得获六根的胜用,任运显现,故云“六根清净位”。
  E分证即佛:或云分真即。断一份无明,证一份法身,即能显自家宝,而呈现真如,且于普门示现,行利他济度的事业。本来,菩萨的阶次,具四十一位,即: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一生补处)。
  F究竟即佛:是智断的圆满位。永别无明烦恼,妙证涅盘,显现清净法身,居常寂光净土。
  上述的六即说之思想,是以《菩萨璎珞本业经》的五十二位说为骨干,并以《华严经》的“初发心时,便成正觉”为依据,将初位上的圣位,随所断的无明,分为四十二品,亦以别教的妙觉为十行中的第二行,特以圆教的极果,远置于第四十二位,这种论法,纯系智者大师的独创。

请问佛法中说的圆教,通教,别教等等是什么意思?是不同的法门?宗派?还是菩萨果位?~

  天台宗判一代时教为五时八教。五时是:华严时、阿含时、方等时、般若时、法华涅槃时;八教是:藏、通、别、圆,顿、渐、秘密、不定。五时是从竖的方面说,把一代时教,分为五个时期;八教是从横的方面说,把一代时教,分成八种教义。而八教中,顿、渐、秘密、不定四教,是说教时所用的仪式,称做化仪四教;藏、通、别、圆四教,是教法中所含有的义理,称做化法四教
  藏教,又称三藏教。三藏,就是经藏、律藏、论藏。四阿含为经藏(《增一阿含》、《长阿含》、《中阿含》、《杂阿含》,名四阿含),毗尼为律藏,阿毗昙为论藏。阿含、毗尼、阿毗昙,都是梵语,其实就是经、律、论。以经、律、论三藏为宗依,所以称做三藏教。

  1。藏教就是小乘教,大小乘都以经、律、论三藏为宗依,而独称小乘为藏教,这是有其根据的。《法华经》说:“贪著小乘,三藏学者。”《大智度论》说:“处处以摩诃衍(大乘),斥三藏法。”这里很明显地指出,三藏教就是小乘教。而且小乘三藏,部秩各别;大乘经律二藏,混而不分;所以三藏之名,独归于小乘。

  2。通教,钝根通前藏教,利根通后别、圆,通前通后,所以叫做通教。

  钝根的人,依通教修行,但能见到真空理性,不能从空中见到不空的道理,结果,还只是灰身泯智,和藏教人证同样的真谛涅槃,所以说通前藏教。利根的人,依通教修行,非但见到空理,而且还能见到不空的道理,这不空的道理,便是中道佛性。这中道佛性,又分两种:一种叫但中,一种叫不但中。但中是超出于空、有二边的中道,生死是有一边,涅槃是空一边,但中是超出生死、涅槃的二边,独显一中,如离却虚空,别指一月,这样见到但中,使被接入别教;不但中是即空、有二边的中道,生死即涅槃,涅槃即生死,生死、涅槃当体便是中道佛性,譬如食蜜,中边皆甜,这样见到不但中,便被接入圆教。这种但中、不但中的被接,便是通后别、圆的道理,所以说通后别、圆。

  智者大师的《四念处》中说通教有三种意义:一、因果俱通,声闻、缘觉、菩萨三乘同禀此教;如《涅槃经》所说三兽渡河,谓象、马、兔,河喻真空理性;菩萨喻象,菩萨亲见真空理性,断惑时烦恼习气俱尽,如象渡河,深入河底;辟支佛喻马,辟支佛也见真空理性,既断烦恼,更侵习气,然不能令习气净尽,如马渡河,不及象深;声闻喻兔,声闻也见真空理性,仅断烦恼,不除习气,如兔渡河,浮于水面。这三乘虽然有断习气、不断习气等差别,但终是同禀通教,同见空理,同断见思,同证真谛涅槃,这是因果俱通。二、因通果不通,就是接入别教的一类人,他们是依通教修行的,这是因通;而能于空中见到不空——但中佛性,结果,却证到了别教的位次,这是果不通。三、通别通圆,别、圆二教所修的因和所证的果,都与通教不同,但借通教幻有即空的道理,从空悟入不空,见中道佛性,得入别、圆二教,所以说通教是摩诃衍之初门,这便是通别通圆。

  又教、理、智、断、行、位、因、果八法皆通,所以叫做通教。声闻、缘觉、菩萨三乘,同禀此教,是教通;同见真谛理性,是理通;同得一切智,是智通;同断见、思惑,是断通;同乘摩诃衍,是行通;同是乾慧地乃至佛地,是位通;同学般若波罗蜜,是因通;同到萨婆若海,是果通。八法俱通,所以叫做通教。

  通教的经典,不比三藏教,有阿含、毗尼、阿毗昙等别部可指;凡是方等、般若部中的经典,有明三乘人共禀共行的,便是属于通教。

  3。别教,是三界外菩萨所修学的法门。教、理、智、断、行、位、因、果八法,别异于前之藏、通二教;别异于后之圆教,所以叫做别教。

  教、理、智、断、行、位、因、果八法,相生的次第,是这样的:没有言教,就不能说明道理,所以第一是教;言教所以说明道理,所以第二是理;明白了道理,就可以生起智慧,所以第三是智;有了智慧,才可以断惑,所以第四是断;断惑必须修行,所以第五是行;修行就可以证得种种位次,所以第六是位;位次之始,是第七因;位次之终,是第八果。又中道佛性是第七因,妙觉极果是第八果。

  所谓八法皆别:一教别,独被菩萨,不通二乘,是别前藏、通二教;又不是圆教一乘,是别后圆教。

  二理别,真、俗、中三谛,隔历不融,次第而证。藏、通二教,没有三谛的名称,是别前二教;又不是圆融三谛,是别后圆教。

  三智别,一切智、道种智、一切种智,三智次第而证。藏、通二教,但有一切智和少分道种智,没有一切种智,是别前二教;圆教三智一心中得,今既次第,是别后圆教。

  四断别,见思惑、尘沙惑、无明惑,三惑次第而断。藏、通二教,但断见思惑和少分尘沙惑,无明名字尚不可得闻,何况论断,是别前二教;圆教不断而断,圆断三惑,今既次第而断,是别后圆教。

  五行别,行谓圣行(戒、定、慧,名圣行)、梵行(慈、悲、喜、舍,名梵行)、天行(依理成行,名天行)、婴儿行(从天行体,起化他用,示同小善,名婴儿行)、病行(示同烦恼,名病行),五行次第而修。藏、通二教,但有圣行和少分梵行,没有天行、婴儿行、病行,是别前二教;圆教一行一切行,圆修五行,今既次第,是别后圆教。

  六位别,有十住、十行、十回向(三贤)、十地(十圣)等位次。不同藏教的七方便、四果和缘觉、菩萨三乘的位次,不同通教十地的位次,是别前二教;圆教一位一切位,随举一位,即圆具诸位,今位位不能相收相摄,是别后圆教。

  七因别,一因迥出,正因佛性,超出生死、涅槃二者之外。藏、通二教,不知正因佛性,是别前二教;圆教明正因佛性、缘因佛性、了因佛性同时具足,今既一因迥出,是别后圆教。

  八果别,一果不融,位位不相即,直到妙觉极果,方证法身,不说“初发心时,便成正觉”等道理。藏、通二教,不知法身,是别前二教;圆教四德(常、乐、我、净)三身(法身、报身、化身),同时具足,一德一切德,一身一切身,今既不然,是别后圆教。

  别教的经典,也不比三藏教有别部可指;诸大乘经中,广说菩萨历劫修行,教、理、智、断、行、位、因、果互不相摄等,便是别教之相。

  4。圆教,《四教仪》:“圆名圆妙、圆满、圆足、圆顿,故名圆教也。”这里,用四重名义,来解释圆教。什么是圆妙呢?《辅宏记》:“三谛圆融名圆,不可思议名妙。”三谛,是真谛、俗谛、中谛,真谛泯一切法,俗谛立一切法,中谛统一切法。但举真谛,真谛中具俗、中二谛;举俗谛,俗谛中具真、中二谛;举中谛,中谛中具真、俗二谛;一谛中具三谛,名之为“圆”。又真谛遍于俗、中二谛,俗谛遍于真、中二谛,中谛遍于真、俗二谛,一谛遍于三谛,名之为“融”。如是互具互遍,不可思议,名之为“妙”,这是圆妙的意义。什么是圆满呢?《辅宏记》:“三一相即为圆,无有缺减故满。”一谛即是三谛,三谛即是一谛,名为“三一相即”,一谛中具足三谛,全三谛即是一谛,名为“无有缺减”,这是圆满的意义。什么是圆足呢?《辅宏记》:“圆见事理名圆,一念具足为足。”理具事造,两重三千(这些道理,后面详述),于一念中见,名为“圆见事理”,一念心中,具足理具、事造两重三千,名为“一念具足”,这是圆足的意义。什么是圆顿呢?《辅宏记》:“教体本周名圆,非渐次成名顿。”三谛为立教之体,遍于一切,名为“教体本周”,三谛乃天然之性德,非造作所成,是为“非渐次成”,这是圆顿的意义。通而言之,自从初发心时,直至成佛,都具有这四重意义。若别而言之,则圆妙、圆足、圆顿三重意义,初发心时,便已具备;圆满一义,唯属于佛。因为色心本妙(圆妙),本具万法(圆足),天然之德,非造作所成(圆顿),所以初发心时,便已具备;而惑无不尽,德无不满(圆满),就必须属于妙觉极果了。

  再说圆教的功用,所谓圆伏、圆信、圆断、圆行、圆位、圆自在庄严、圆建立众生。圆伏,是圆伏五住。(五住是五种惑,一、一切见住地惑,就是三界分别见惑,谓诸众生,用意根对法尘,分别而起种种邪见,住着三界,这是一切见住地惑。二、欲爱住地惑,就是欲界的思惑,谓诸众生,用五根对五尘,起贪爱心,住着欲界生死,这是欲爱住地惑。三、色爱住地惑,就是色界的思惑,谓诸众生,不了此惑,住着色界禅定,不能出离,这是色爱住地惑。四、有爱住地惑,就是无色界的思惑,谓诸众生,不了此感,住着无色界禅定,不能出离,这是有爱住地惑。五、无明住地惑,就是根本无明惑,谓声闻、缘觉,不了此惑,沉空滞寂,不能广修六度万行,住在方便有余土;大乘菩萨,能断此惑,然犹未尽,住在实报庄严土,这是无明住地惑。)圆教人初闻圆教名字,开悟圆教道理,便能用一心三观,观一境三谛,境智相应,五住惑不伏而伏,名为圆伏。

  圆信,是圆常正信。《止观》:“云何圆信?信一切法,即空、即假、即中;无一二三,而一二三。无一二三,是遮一二三;而一二三,是照一二三。无遮无照,皆究竟清净自在。闻深不怖,闻广不疑,闻非深非广意而有勇,是名圆信。”上面所说,使是一境三谛的道理。一切诸法,当体即空,本无所有,不可执着(空);然而因缘和合,成种种法,如梦如幻,不无虚相(假);究竟唯是一心(中);但举一法,无不具有三谛之理。三谛之理,本悉空寂,所以说“无一二三”,无便是遮,一切都遮,纤尘不立,显真空义;三谛之理,宛然具备,所以说:“而一二三”,而便是照,一切显现,万法具彰,明妙有义;无遮无照,究竟清净自在,明真空、妙有,两不相碍,非但不碍,而复相融,一切究竟,一切清净,一切自在,这是一境三谛的道理。彻法底源,所以为“深”,包含法界,所以为“广”,毕竟不可思议,所以为“非深非广”,对于这种道理,能够彻底信入,不怖,不疑,亦不怯弱,名为圆信。

  圆断,是一断一切断。五住惑本来无性,全即法界。既信一境三谛之理,从此进修,便能不断而断,断五住惑,开佛知见,住大涅槃,名为圆断。

  圆行:是一行一切行。《止观》:“云何圆行?一向专求无上菩提,即边而中,不余趣向,三谛圆修,不为无边所寂,有边所动,不动不寂,直入中道,是名圆行。”这也是依一境三谛而修,随观一境,皆即三谛,所以随修一行,即具一切诸行。不如二乘为无边所寂,不如凡夫为有边所动,不动不寂,念念与中道第一义谛相应,名为圆行。

  圆位,是一住一切位。《止观》:“云何入圆位?入初住时,一住一切住,一切究竟,一切清净,一切自在,是名圆位。”证初住时,即具一切诸位功德,位位相摄,行布不碍圆融,名为圆位。

  圆自在庄严,以一境三谛为所庄严,一心三观为能庄严。《止观》:“圆自在庄严者,或于此根入正受(正定),或于彼根起出说(出定说法),或于一根双入出,或于一根不入出,余一一根亦如是;或于此尘入正受,或于彼尘起出说,或于一尘双入出,或于一尘不入出,余一一尘亦如是;或于此方入正受,或于彼方起出说,或于一方双入出,或于一方不入出;或于一物入正受,或于一物起出说,或于一物双入出,或于一物不入出。若委说者,只于一根一尘,即入即出,即双入出,即不入出;于正报中,一一自在;于依报中,亦复如是;是名圆自在庄严。”于一根中入正受、起出说法,入出无碍;一一根中入正受、起出说法,亦入出无碍;或双入出,或不入出,亦无碍;入正受是空功德,出说法是假功德,双入出、不入出是中功德。根中如是,尘中亦然,正报如是,依报亦然。根、尘、依、正,无诸障碍,名为圆自在庄严。

  圆建立众生,以四悉檀,普益众生。《止观》:“云何圆建立众生?或放一光,能令众生,得即空、即假、即中益,得入出、双入出、不入出益,历行、住、坐、卧、语、默、作、止亦如是,是名圆建立众生。”于一光中,令诸众生,得四悉檀益,所谓欢喜益、生善益、灭恶益、入理益。得即空益,悟入真谛;得即假益,悟入俗缔;得即中益,悟入中谛。得入出益,于此光中入正受,于彼光中起出说法等,众生蒙益;得双入出益,于一光中入正受、起出说法等,众生蒙益;得不入出益,于一光中,不入正受,亦不起出说法等,众生蒙益;光中如是,根、尘、依、正,一切法中,无不如是,悉令众生,得种种益,名为圆建立众生。

  具备上述的四重意义,所谓圆妙、圆满、圆足、圆顿;和七种功用,所谓圆伏、圆信、圆断、圆行、圆位、圆自在庄严、圆建立众生,名为圆教。这是诸佛境界,不共三乘位次,但化最上利根之人。这是如来称性直谈,最后付嘱,《法华经》:“如来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所谓开、示、悟、入佛之知见。”佛之知见,就是正指圆教。《法华经》又说:“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藏、通、别三教,都是方便引逗,唯此圆教,才是真实之说。所以经中用付财、系珠等种种譬喻,说明佛之知见。经中说:“不令有人,独得灭度,皆以如来灭度而灭度之。”所以我们对于圆教教义,必须特别注意,方为不负如来出世的一大事因缘。

六道轮回是什么意思

离别后最伤感的说说大全
答:18、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人生原本就聚散无常,但愿每个人都不要过于...23、在与身边的人怄气或者没有做到友善后,我总是会懊恼;在与亲人分别时,...四、如果你想我了 就给我打个电话 发条信息 别憋着 其实我也在想你 五...

伤感离别的说说
答:离别的说说伤感心情 一、别拿我的东西,在别人面前炫耀※更别在我爱人面前跟老娘我炫耀 二、不是每个人都可以在你...41.我还不懂寂寞是什么,我还未感觉恋爱的快乐,今日与你分别,才第一次觉得情的孤独,才第一次感到失落很多很多。

三观是指什么
答:属别、圆二教之观法。若将三观配于四教,则空观属藏、通二教。藏教分析一切心物之存在为无实体,而终归空理,此即所谓之析空观。通教则更进一步体达一切诸法,如幻而入空理,此即体空观,此观能断除三界内所起见思惑。然空观偏向...

伤感离别心情说说 相会再别离,别离再相聚
答:每个人走过生活,都是一种进行式,适应着告别,迎接着崭新,既是总结,也是新旅,不否认伤痛,不悲观未来,规范好自己思考的心态,别计较自己穿什么样的鞋,乐观去走好将要面对的路。 告别离别的句子心情说说【篇三】 41.一个人的阅历,全部...

四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三首》教案
答:3.说说你从这首词中体会到怎样的景色,诗人用什么手法来表现这样的景色的。...教后记:通过搜集、背诵别的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增长学生的知识积累。 四年级...师:谁愿意带着作者的这种悠闲自在不须归的心情把这首词字正腔圆、孕味十足...

藏传佛教和佛教有什么不同
答:二、藏传佛教和汉传佛教同属大乘佛教,因此,都有大乘教的共同特点,如利益众生为目的的菩提心,受分别解脱戒和菩萨戒,以六度修福慧资粮,成就佛陀色法二身,以无二正见破障,追求不同於小乘教的不住二边涅盘等等。但也...

佛教教主到底是谁?阿弥陀佛,还是释迦摩尼?
答:华严之教主现卢舍那身(尊特报身),专为菩萨说别圆二教,而隔绝小机。阿含教主专为小机,说小乘三藏之教,故现劣应身,即丈六三十二相之佛身。方等时及般若时,所说及于四教三教,大小咸含,故其所感见之报应二身...

幼儿识字教案
答:4、请幼儿用完整的一句话说说图片内容, 4、教师出示字 “几”并教幼儿念...教师先做示范:两名教师分别手上拿着一张卡片,将其藏在背后,但是不能用手...小朋友别忘了,要时常来看看它们,好吗? 幼儿识字教案 篇7 活动目的: 1...

再问个判教的问题:佛教与道教的主要异同,佛法广大无边在哪些方面 (请...
答:都具有净化人心,启迪智慧的作用,而教与教之间无所谓是非高下,只是方便的次第、角度不同而已。这正是圆教的根本义,圆融无碍。由一切法门皆可入道。别教虽然很高明,而圆教却使藏教、通教、别教等都成为其方便法门,因此...

佛教的五宗,八宗和十三宗是如何分的?之间有什么区别
答:宗通,将经教称为教下、说通。大小乘的区别,直说一些主要区别,小乘教没有菩萨一说,修习佛法能达到的只有四圣果,小乘严格执行原始戒律。大乘创造出五十二阶位的菩萨体系,并因地制宜的创造和修改了戒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