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梭的著作及主要观点? 卢梭的思想观点

作者&投稿:从浦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卢梭(1712——1778)是法国著名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出生于瑞士日内瓦一个钟表匠的家庭,是18世纪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先驱,启蒙运动最卓越的代表人物之一。在哲学上,卢梭主张感觉是认识的来源,坚持“自然神论”的观点;强调人性本善,信仰高于理性。在社会观上,卢梭坚持社会契约论,主张建立资产阶级的“理性王国”;主张自由平等,反对大私有制及其压迫;提出“天赋人权说”,反对专制、暴政。在教育上,他主张教育目的在培养自然人;反对封建教育戕害、轻视儿童,要求提高儿童在教育中的地位;主张改革教育内容和方法,顺应儿童的本性,让他们的身心自由发展,反映了资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从封建专制主义下解放出来的要求。主要著作有《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社会契约论》、《爱弥儿》、《忏悔录》等。

酷爱读书

卢梭1712年6月29日出生于瑞士日内瓦一个钟表匠的家庭。父亲是钟表匠,技术精湛;母亲是牧师的女儿,颇为聪明,端庄贤淑。母亲因生他难产去世。他一出生就失去了母爱,他是由父亲和姑妈抚养大的。比他大7岁的哥哥离家出走,一去不返,始终没有音训。这样,家里只剩下他一个孩子。

卢梭懂事时,知道自己是用母亲的生命换来的,他幼小的心灵十分悲伤,更加感到父亲的疼爱。他的父亲嗜好读书,这种嗜好无疑也遗传给了他。卢梭的母亲遗留下不少小说,父亲常常和他在晚饭后互相朗读。每读一卷,不一气读完是不肯罢休的,有时通宵达旦地读,父亲听到早晨的燕雀叫了,才很难为情地说:“我们去睡吧,我简直比你还孩子气呢。”在这种情况下,卢梭日复一日地读书,无形之中养成了读书的习惯,渐渐充实并滋养了他年幼的心灵。

7岁的卢梭就将家里的书籍遍览无余。他还外出借书阅读,如勒苏厄尔著的《教会与帝国历史》、包许埃的《世界通史讲话》、普鲁塔的《名人传》、那尼的《威尼斯历史》、莫里的几部剧本等等,他都阅读过。由于这些历史人物的典范影响和他父亲的谆谆教诲,卢梭深深体会到了自由思想和民主精神的可贵。他既有父亲的爱国血统,又以这些伟人为榜样,甚至言行之间常把自己比作那些历史中的人物。有一天,他在桌旁叙说斯契瓦拉的事迹,在座的人全都很惊讶地看到卢梭走上前去,把手放在熊熊燃烧的炉火之上,来表演斯契瓦拉的英雄壮举。这种早熟早慧的表现,正是卢梭特有天资的最初显露。

独立谋生

卢梭快活的童年生活很快就结束了,在他13岁时,舅舅决定将他送往马斯隆先生那里,在他手下学当律师书记,希望他能赚点生活费用。但卢梭非常讨厌这种只为了赚钱而缺乏趣味的职业,每天琐碎的杂务使他头晕目眩,难以忍受。马斯隆先生似乎也不怎么喜欢卢梭,常常骂他懒惰愚蠢。卢梭无法忍受这种侮辱,便辞掉了工作。

不久,卢梭又换了一个职业,在一位雕刻匠手下当学徒。鉴于以前做书记时得到的不少教训,所以他对这个新工作依命而行,毫无怨言。卢梭本来很喜欢这种工作,因为他爱好会画,挥动刻刀也觉得很有趣,而且镂刻零件,用不着多么高超的技术,所以他很希望在这方面取得卓越的成就。有一天,卢梭在空余时间为几位朋友刻骑士勋章,他的师傅发现后,以为他在制造假银币,便痛打了他一顿。其实,当时卢梭年纪很小,对于银币根本没有什么概念,他只是以古罗马时期的钱币形状,做为模型罢了。由于师傅的暴虐专横,使卢梭对本来喜爱的工作感到苦不堪言。

卢梭在师傅家的生活非常不愉快,但这却使他恢复了时隔已久的读书习惯。这种兴趣受到当时环境的限制,不能顺利发展,但愈受限制,学习的兴趣反而愈浓。附近有一个女租书商,经营一家租书店,卢梭经常去那里,手不释卷地看书,有时甚至误了工作时间,受到师傅的责骂和体罚。不到一年功夫,卢梭把这家小店的书全读光了。在这些书的熏陶下,他纠正了许多幼稚的脾气和不良习惯。同时无形之中也在他内心里唤起了更高尚的感情。他觉得雕刻师傅这里的环境很不理想,一切都缺乏情趣,令人难以忍受。16岁时,他离城出走,他相信自己可以独立生活,自由地支配一切。

崇尚自然

卢梭离城出走后,经由一位朋支的介绍,结识了华伦夫人。他原以为华伦夫人是个老态龙钟的丑老婆子,不料她却是一位满脸和气、风韵十足的年轻女子。这使他大感惊讶和激动,正是这位夫人影响了他日后的生活。

卢梭听从华伦夫天的劝告,开始他的远途旅行。这也正适合他那早已形成的漫游癖好,他觉得这样的年纪就有机会爬山越岭,登临阿尔卑斯山的高峰,真是件美事。一路上,卢梭心情十分愉快,没有什么可担心的。这次旅程虽短,但卢梭喜爱自然风光,沿途的美景尽收眼底,他将感情寄托于大自然,虽然身处漂泊之中,却没有精神空虚之感。凡是映入卢梭眼帘的东西,都令他内心感到一种醉人的享受。大自然的奇伟、多彩和实际的美,深深地影响了卢梭的人生观。

以后他又经历了多次旅行,不论是旅途中的美景,还是乡村的田园生活,仍使他陶醉着迷。他热爱自然,崇尚自然。“他最伟大的教师,并不是任何一种书籍,他的教师是'自然'”。

从少年期起,卢梭便酷爱自然。这种热忱,他曾不厌其烦的摹写、表现于他的著作中。自然,渗透了他整个生命。他用华伦夫人的某些清醒而夺人心目的特质,表现了自身,并使他陷入剧烈的情绪,这在他较晚的生活中,显得特别明晰,且使他和东方的大神秘主义者,呈现出相似之点。

涉足音乐

卢梭在华伦夫人家居住的这段时期里,他感到非常满足和快活。华伦夫人的嗓子轻柔动人,还会弹琴,她常教卢梭唱歌,熏陶激发卢梭对音乐的兴趣。后来卢梭去神学院学习,华伦夫人送他音乐方面的书。卢梭在神学院除学习外,经常带着歌谱,练习歌唱。华伦夫人认为卢梭对音乐感兴趣且有天赋,有意让他朝音乐方面发展。她经常在家里举办一些小型音乐会,并介绍卢梭与一些作曲家认识,使他的音乐水平不断提高,后来他不断地自学和研究,想出一种用数字代替音符的简易记谱法,即以数字1234567来代替Do、Re、Mi、Fa、So、La、Si音阶,并写出了具有独创性见解的著作《音乐记谱法》,希望借此革新音乐世界。同时还撰写了《现代音乐论文》一并带到巴黎,呈交给巴黎科学艺术院,想借此机会出名,这时的卢梭,灵感有如泉涌,他写了一部名为《新世界的发现》的歌剧,充分表现了他的创作才华。

后来卢梭带着修改好的稿子去科学院,当众宣读了他的论文,它那简洁的内容有力地吸引了委员们的注意力,博得了赞扬。他认为自己的记谱法是音乐史上的创新和改革,但委员们不赞成这种意见,经过几次讨论,他们得出一个结论,认为卢梭的记谱法可用于演唱,但不适合于演奏。为了安慰卢梭,艺术院给他颁发了一张奖状,措词中夸奖了他一番。卢梭虽遭受了失败,但心里很不服气,他将自己的手稿重新整理之后,找到一个愿意接受这部手稿的出版商,以《现代音乐论》为书名出版。卢梭满怀希望,盼望这本音乐著作能引起较大的反响,然而销路很差,这使卢梭又一次遭受沉重的打击。虽然他一心想在音乐方面有所创新,希望对音乐爱好者能有所启发,但效果却不佳,除了少数几个学者对他倍加赞誉外,并未产生什么大的反响。

征文获奖

卢梭自从离开华伦夫人以后,开始自谋生活,先后当过家庭教师、书记员、秘书等。同时也广交了各方面的人士,尤其是他结识了大哲学家狄德罗。由于有共同的兴趣,爱好和志向,他们之间建立了深厚的友谊。他们彼此都热心于学术工作,狄德罗和卢梭等人便着手合编:一部《百科全书》,卢梭负责音乐部分,这项工作由于狄德罗被捕而中断了。卢梭四处向朋友求援,希望把狄德罗放出来,但收效甚微。

卢梭经常前往狄德罗被关押的监狱探望他。1749年夏天,天气非常炎热。从巴黎到监狱之间有较长的路程,卢梭步行去看狄德罗,常带着一本书,走累了休息时可看看书。有一天,他带了一本《法兰西信使》杂志,忽然看到第戎科学院的征文启示:《科学和艺术的进步对改良风尚是否有益》。卢梭看到这个题目时,好象被千道光芒刺射了一样,许多富有生气的思想不知不觉地从他心中涌现出来。他顿时感到窒息,仿佛看到另一个宇宙,自己变成了另一个人,脑子里不仅涌现出与第戎科学院的论文有关的思想,而且一连串的想法相继而起,就象大浪一样冲击着他。这次心灵的震荡,显示了他思想上真知灼见的潜力。

卢梭把这件事告诉了狄德罗。狄德罗鼓励卢梭继续发挥自己的思想,写出文章去应征。卢梭积极撰写了这篇论文,写成后又送狄德罗审阅,自己又反复修改了多次,以《论艺术和科学》为题寄出应征。1750年,他这篇论文获得了头等奖。他在这篇文章中否定艺术和科学的价值,从反面进行了论证,表露了他对巴黎社会的不信任和憎恶,并反对这种社会中所隐藏着的欺诈。他斥责科学,文学和艺术,认为这些东西被权力所主宰了。

隐居著述

1756年,44岁的卢梭接受朋友的馈赠——一座环境优美的乡村小房子,开始了他的隐居生活。

卢梭的个性适合于在乡下居住,他在巴黎住了15年,早已厌倦了城市生活。隐居之后,他便决定不再回巴黎。这时的卢梭已有点名气,不用为生活费用发愁,他继续抄乐谱,虽然不能赚大钱,但是靠得住,自给有余。他的歌剧《乡村卜者》和其他作品的收入还剩下两干法朗,其他的著作也正在整理之中,这样,生活就不至于受穷了。他的

卢梭(1712——1778)是法国著名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出生于瑞士日内瓦一个钟表匠的家庭,是18世纪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先驱,启蒙运动最卓越的代表人物之一。在哲学上,卢梭主张感觉是认识的来源,坚持“自然神论”的观点;强调人性本善,信仰高于理性。在社会观上,卢梭坚持社会契约论,主张建立资产阶级的“理性王国”;主张自由平等,反对大私有制及其压迫;提出“天赋人权说”,反对专制、暴政。在教育上,他主张教育目的在培养自然人;反对封建教育戕害、轻视儿童,要求提高儿童在教育中的地位;主张改革教育内容和方法,顺应儿童的本性,让他们的身心自由发展,反映了资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从封建专制主义下解放出来的要求。主要著作有《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社会契约论》、《爱弥儿》、《忏悔录》等。

酷爱读书

卢梭1712年6月29日出生于瑞士日内瓦一个钟表匠的家庭。父亲是钟表匠,技术精湛;母亲是牧师的女儿,颇为聪明,端庄贤淑。母亲因生他难产去世。他一出生就失去了母爱,他是由父亲和姑妈抚养大的。比他大7岁的哥哥离家出走,一去不返,始终没有音训。这样,家里只剩下他一个孩子。

卢梭懂事时,知道自己是用母亲的生命换来的,他幼小的心灵十分悲伤,更加感到父亲的疼爱。他的父亲嗜好读书,这种嗜好无疑也遗传给了他。卢梭的母亲遗留下不少小说,父亲常常和他在晚饭后互相朗读。每读一卷,不一气读完是不肯罢休的,有时通宵达旦地读,父亲听到早晨的燕雀叫了,才很难为情地说:“我们去睡吧,我简直比你还孩子气呢。”在这种情况下,卢梭日复一日地读书,无形之中养成了读书的习惯,渐渐充实并滋养了他年幼的心灵。

7岁的卢梭就将家里的书籍遍览无余。他还外出借书阅读,如勒苏厄尔著的《教会与帝国历史》、包许埃的《世界通史讲话》、普鲁塔的《名人传》、那尼的《威尼斯历史》、莫里的几部剧本等等,他都阅读过。由于这些历史人物的典范影响和他父亲的谆谆教诲,卢梭深深体会到了自由思想和民主精神的可贵。他既有父亲的爱国血统,又以这些伟人为榜样,甚至言行之间常把自己比作那些历史中的人物。有一天,他在桌旁叙说斯契瓦拉的事迹,在座的人全都很惊讶地看到卢梭走上前去,把手放在熊熊燃烧的炉火之上,来表演斯契瓦拉的英雄壮举。这种早熟早慧的表现,正是卢梭特有天资的最初显露。

独立谋生

卢梭快活的童年生活很快就结束了,在他13岁时,舅舅决定将他送往马斯隆先生那里,在他手下学当律师书记,希望他能赚点生活费用。但卢梭非常讨厌这种只为了赚钱而缺乏趣味的职业,每天琐碎的杂务使他头晕目眩,难以忍受。马斯隆先生似乎也不怎么喜欢卢梭,常常骂他懒惰愚蠢。卢梭无法忍受这种侮辱,便辞掉了工作。

不久,卢梭又换了一个职业,在一位雕刻匠手下当学徒。鉴于以前做书记时得到的不少教训,所以他对这个新工作依命而行,毫无怨言。卢梭本来很喜欢这种工作,因为他爱好会画,挥动刻刀也觉得很有趣,而且镂刻零件,用不着多么高超的技术,所以他很希望在这方面取得卓越的成就。有一天,卢梭在空余时间为几位朋友刻骑士勋章,他的师傅发现后,以为他在制造假银币,便痛打了他一顿。其实,当时卢梭年纪很小,对于银币根本没有什么概念,他只是以古罗马时期的钱币形状,做为模型罢了。由于师傅的暴虐专横,使卢梭对本来喜爱的工作感到苦不堪言。

卢梭在师傅家的生活非常不愉快,但这却使他恢复了时隔已久的读书习惯。这种兴趣受到当时环境的限制,不能顺利发展,但愈受限制,学习的兴趣反而愈浓。附近有一个女租书商,经营一家租书店,卢梭经常去那里,手不释卷地看书,有时甚至误了工作时间,受到师傅的责骂和体罚。不到一年功夫,卢梭把这家小店的书全读光了。在这些书的熏陶下,他纠正了许多幼稚的脾气和不良习惯。同时无形之中也在他内心里唤起了更高尚的感情。他觉得雕刻师傅这里的环境很不理想,一切都缺乏情趣,令人难以忍受。16岁时,他离城出走,他相信自己可以独立生活,自由地支配一切。

崇尚自然

卢梭离城出走后,经由一位朋支的介绍,结识了华伦夫人。他原以为华伦夫人是个老态龙钟的丑老婆子,不料她却是一位满脸和气、风韵十足的年轻女子。这使他大感惊讶和激动,正是这位夫人影响了他日后的生活。

卢梭听从华伦夫天的劝告,开始他的远途旅行。这也正适合他那早已形成的漫游癖好,他觉得这样的年纪就有机会爬山越岭,登临阿尔卑斯山的高峰,真是件美事。一路上,卢梭心情十分愉快,没有什么可担心的。这次旅程虽短,但卢梭喜爱自然风光,沿途的美景尽收眼底,他将感情寄托于大自然,虽然身处漂泊之中,却没有精神空虚之感。凡是映入卢梭眼帘的东西,都令他内心感到一种醉人的享受。大自然的奇伟、多彩和实际的美,深深地影响了卢梭的人生观。

以后他又经历了多次旅行,不论是旅途中的美景,还是乡村的田园生活,仍使他陶醉着迷。他热爱自然,崇尚自然。“他最伟大的教师,并不是任何一种书籍,他的教师是'自然'”。

从少年期起,卢梭便酷爱自然。这种热忱,他曾不厌其烦的摹写、表现于他的著作中。自然,渗透了他整个生命。他用华伦夫人的某些清醒而夺人心目的特质,表现了自身,并使他陷入剧烈的情绪,这在他较晚的生活中,显得特别明晰,且使他和东方的大神秘主义者,呈现出相似之点。

涉足音乐

卢梭在华伦夫人家居住的这段时期里,他感到非常满足和快活。华伦夫人的嗓子轻柔动人,还会弹琴,她常教卢梭唱歌,熏陶激发卢梭对音乐的兴趣。后来卢梭去神学院学习,华伦夫人送他音乐方面的书。卢梭在神学院除学习外,经常带着歌谱,练习歌唱。华伦夫人认为卢梭对音乐感兴趣且有天赋,有意让他朝音乐方面发展。她经常在家里举办一些小型音乐会,并介绍卢梭与一些作曲家认识,使他的音乐水平不断提高,后来他不断地自学和研究,想出一种用数字代替音符的简易记谱法,即以数字1234567来代替Do、Re、Mi、Fa、So、La、Si音阶,并写出了具有独创性见解的著作《音乐记谱法》,希望借此革新音乐世界。同时还撰写了《现代音乐论文》一并带到巴黎,呈交给巴黎科学艺术院,想借此机会出名,这时的卢梭,灵感有如泉涌,他写了一部名为《新世界的发现》的歌剧,充分表现了他的创作才华。

后来卢梭带着修改好的稿子去科学院,当众宣读了他的论文,它那简洁的内容有力地吸引了委员们的注意力,博得了赞扬。他认为自己的记谱法是音乐史上的创新和改革,但委员们不赞成这种意见,经过几次讨论,他们得出一个结论,认为卢梭的记谱法可用于演唱,但不适合于演奏。为了安慰卢梭,艺术院给他颁发了一张奖状,措词中夸奖了他一番。卢梭虽遭受了失败,但心里很不服气,他将自己的手稿重新整理之后,找到一个愿意接受这部手稿的出版商,以《现代音乐论》为书名出版。卢梭满怀希望,盼望这本音乐著作能引起较大的反响,然而销路很差,这使卢梭又一次遭受沉重的打击。虽然他一心想在音乐方面有所创新,希望对音乐爱好者能有所启发,但效果却不佳,除了少数几个学者对他倍加赞誉外,并未产生什么大的反响。

征文获奖

卢梭自从离开华伦夫人以后,开始自谋生活,先后当过家庭教师、书记员、秘书等。同时也广交了各方面的人士,尤其是他结识了大哲学家狄德罗。由于有共同的兴趣,爱好和志向,他们之间建立了深厚的友谊。他们彼此都热心于学术工作,狄德罗和卢梭等人便着手合编:一部《百科全书》,卢梭负责音乐部分,这项工作由于狄德罗被捕而中断了。卢梭四处向朋友求援,希望把狄德罗放出来,但收效甚微。

卢梭经常前往狄德罗被关押的监狱探望他。1749年夏天,天气非常炎热。从巴黎到监狱之间有较长的路程,卢梭步行去看狄德罗,常带着一本书,走累了休息时可看看书。有一天,他带了一本《法兰西信使》杂志,忽然看到第戎科学院的征文启示:《科学和艺术的进步对改良风尚是否有益》。卢梭看到这个题目时,好象被千道光芒刺射了一样,许多富有生气的思想不知不觉地从他心中涌现出来。他顿时感到窒息,仿佛看到另一个宇宙,自己变成了另一个人,脑子里不仅涌现出与第戎科学院的论文有关的思想,而且一连串的想法相继而起,就象大浪一样冲击着他。这次心灵的震荡,显示了他思想上真知灼见的潜力。

卢梭把这件事告诉了狄德罗。狄德罗鼓励卢梭继续发挥自己的思想,写出文章去应征。卢梭积极撰写了这篇论文,写成后又送狄德罗审阅,自己又反复修改了多次,以《论艺术和科学》为题寄出应征。1750年,他这篇论文获得了头等奖。他在这篇文章中否定艺术和科学的价值,从反面进行了论证,表露了他对巴黎社会的不信任和憎恶,并反对这种社会中所隐藏着的欺诈。他斥责科学,文学和艺术,认为这些东西被权力所主宰了。

隐居著述

1756年,44岁的卢梭接受朋友的馈赠——一座环境优美的乡村小房子,开始了他的隐居生活。

卢梭的个性适合于在乡下居住,他在巴黎住了15年,早已厌倦了城市生活。隐居之后,他便决定不再回巴黎。这时的卢梭已有点名气,不用为生活费用发愁,他继续抄乐谱,虽然不能赚大钱,但是靠得住,自给有余。他的歌剧《乡村卜者》和其他作品的收入还剩下两干法朗,其他的著作也正在整理之中,这样,生活就不至于受穷了。

卢梭的生平、主要著作和思想特色
“卢梭是一个古怪的天才,只有极少几个人能像他那样影响现代世界。”他生于瑞士日内瓦一个流亡的法国新教徒家庭,母亲在他出生几天后就去世了,父亲是一位钟表匠,据说有点神经错乱。卢梭没有进过什么学校,靠自学成才。他熟悉法国蒙田和英国洛克的作品,从他们那里融合了英法两国的气质而成为自己才华的特色。1740年,他曾任家庭教师,激发了他对教育的浓厚兴趣。卢梭最初的教育思想是满足于追随洛克和前一个世纪法国的比较进步的教育家。1742年,卢梭结识了启蒙学者狄德罗、伏尔泰等人,参加《百科全书》的撰写活动,在一段时间里,他和他们的观点是一致的,认为人类的不平等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环境和教育,提倡国民教育是培养良好公民的必要手段。37岁前的卢梭显得很迟钝,没有显出他的才华。据说37岁那年他被雷电击倒之后一下子变得耳聪目明,此后神气十足地过了12年。1749年因撰写《论科学与艺术的复兴是否有助于敦风化俗》(简称《论科学和艺术》)一文获得第戎科学院征文奖而声名鹊起。以后他相继发表《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1753)、《新爱洛奇丝》(1761)、《社会契约论》(1762)和《爱弥儿》(1762)。此后又重新回到单调和醉生梦死的生活。法国大革命前11年,1778年7月2日卢梭逝世。他以语言的力量帮助大革命的发端是任何人所不能及的。
西方学界一般认为,卢梭的两篇论文即《论科学和艺术》和《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是“解构”性的。另外两篇完成于同一年(即1762年)的作品《社会契约论》和《爱弥儿》是血肉相连的,具有“重建”的性质,分别从法律和教育这两个西方思想史的传统领域入手,向人们描述了他的“理想国”的概貌。这是路所写下的两部最勇敢和最有成就的著作,是用18世纪革命前的精神孕育出来的,差不多一出现在书市就立即被宣判烧毁。
《爱弥儿》(Emile)是卢梭的教育哲理小说。卢梭自己曾说过,这本书构思花了20年,写作花了3年。卢梭总结了个人自学成才的经验以及他在马布里家做家庭教师的经验。这本小说通过论述主人公爱弥儿及其未婚妻苏菲的教育过程,批判了经院主义教育,提倡自然主义教育;认为人生来具有自由、理性和良心的禀赋,顺乎天性发展就可成为善良的人并实现善良社会,故教育应受天性指引,以培养“自然人”为目的;论述了儿童身心发展的四个时期的特点、教育内容和方法;论述了女子教育。卢梭的教育方式带有西方绅士教育的特征,即侧重培养品格而非提高智力。该书反映了新型资产阶级改革教育的要求,是与柏拉图的《理想国》和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齐名的世界三大教育名著之一。卢梭的《忏悔录》被视为浪漫主义运动的典范。在自传中,他力图以真诚的方式实录自己一生的优缺点,而不是像奥古斯丁的《忏悔录》那样用自己的生平来验证上帝这位造物主。他采用的这种审视自我的方式,有助于建立起浪漫主义艺术的下述准则:凸现个人的经历,在童年时期探寻解释成年品格特征的途径。浪漫主义运动的特征总的说来是用审美的标准代替功利的标准。在认识论方面,卢梭偏爱经验胜过理智的做法,也预示着浪漫主义运动。作为浪漫主义运动之父,他是从人的情感来推断人类范围以外的事实那派思想体系的创始者。“孤独本能对社会束缚的反抗,不仅是了解一般所谓的浪漫主义运动的哲学、政治和情操的关键,也是了解一直到如今这运动的后裔的哲学、政治和情操的关键。”
卢梭基本上是一位自然神论者。他把上帝作为宇宙运动变化的始因,但认为上帝并不能随意创造或消灭物质。卢梭承认感觉是认识的来源;认为由于上帝的恩赐,人生而秉有自由、理性和良心,构成了人的善良天性。人本善良,但社会通过种种虚伪的做法使人腐化堕落。社会以繁文缛节取代道德,以无用的知识与游手好闲取代真理与美德。“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他把私有制看作社会罪恶的根源,并提出社会契约论作为以暴力推翻封建专制的理论依据。卢梭希望建立以劳动和小私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以确保广大小资产阶级的利益。他的社会政治学说对法国革命的历史进程以及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制度的建立都产生了很大影响。
卢梭在哲学上的主要贡献是他的社会政治学说,自由和平等是其社会政治哲学的最高目的。《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探讨了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社会契约论》所关注的则是如何实现社会平等的问题,他围绕着“社会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与“克服社会不平等的途径”这两个主题阐发了独具特色的思想。在某种意义上说,卢梭开始了启蒙运动的自我反思和批判。卢梭的社会政治学说以自然法理论为基础,揭示了“自然状态”与“社会状态”之间的矛盾。在《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中,卢梭激烈批判了现存社会状态,表现出一种回归自然的倾向。但他也意识到人类实际上是不可能再回到自然状态之中去的。于是他在《社会契约论》中寻找一种在进入社会状态的时候不至于丧失自由和平等的社会契约,他自认为找到了,这就是人民主权的民主共和国。他的自由、平等和人民主权的思想成为法国大革命中雅各宾派的直接思想武器和战斗旗帜。但在这个问题上,康德似乎比卢梭清醒,认为卢梭幻想将立法与守法统一起来从而实现真正自由的政治理想是不可能成为现实的,最好把它当作一种道德理想。

法文名称真不知道,他没搞出什么哲学,比较有名的是他的自传《忏悔录》,以及《社会契约论》。其他的一些诗歌之类的东西也很有名,不过个人感觉国人不怎么好这一口。

《社会契约论(Du Contrat Social)》,这个讲的就是社会制度和国民的关系,解决了很多法律上的逻辑问题,比如正当防卫等等都可以从中找到基本的逻辑概念。因为这本书很厚,要简单概括有点困难。
《论科学与艺术(discours sur les sciences et les arts)》卢梭的第一论文,也是他成名的论文,其中主要表达的是对国家毫无差别的讲大量的资源投入那些无用的艺术和科学的发展会导致国民的价值观崩坏,从而失去原本我们所赞扬的美德。
《论不平等的起源(discours sur origine et les fondements de inégalité parmi les hommes)》卢梭的第二论文,讲的主要是分类的不平等的种类和原因的分析,主要说的是人和人不平等的最重要原因就是道德和法律的偏向。
《爱弥儿(Émile ou De l'éducation)》,也就是第三论文,别称《论教育》,说的是提倡保持孩子的天性,该玩的时候就让他们去玩耍,让他们在自然的环境中成长学习,另外也强调要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可以习得一门技艺。
《忏悔录》,这个是卢梭自己的自传性质的书,讲的是他自己一生观点和翻过的错等等。
另外,其实还有关于植物学的一些书信集,和戏剧剧本等等,这个不是他的主要专攻,就不说了。

卢梭的主要思想主张有哪些?~

卢梭的主要思想主张: 在哲学上,卢梭主张感觉是认识的来源,坚持“自然神论”的观点;强调人性本善,信仰高于理性。 在社会观上,卢梭坚持社会契约论,主张建立资产阶级的“理性王国”;主张自由平等,反对大私有制及其压迫;提出“天赋人权说”,反对专制、暴政。在教育上,他主张教育目的在培养自然人;反对封建教育戕害、轻视儿童,要求提高儿童在教育中的地位;主张改革教育内容和方法,顺应儿童的本性,让他们的身心自由发展,反映了资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从封建专制主义下解放出来的要求。卢梭的主要著作有:《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社会契约论》、《爱弥儿》、《忏悔录》等。

祝由社会契约论阐述了天赋人权,和人民主权的思想,要为国家的主权属于人民,统治者的权力,来自他同人民签订了契约,如果他违反了民意人民就有权推翻它,他还认为人类不平等的根源是财产的私有

美国著名作家罗梭
答:梭罗因患肺病死于他的家乡康科德城,并被葬于马萨诸赛州康科德城的斯利培山谷公墓(Sleepy Hollow Cemetery)著作列表 --- 康科德河和梅里麦克河上的一个星期 (''A Week on the Concord and Merrimac Rivers'' ,1839年)论公民的不服从权利 (''Civil Disobedience'' ,1849年)马萨诸赛州的奴隶...

蒙台利梭的教育方法主要有哪些?
答:发现二:儿童成长过程中的敏感期 根据生物成长过程的敏感期,蒙特梭利发现在儿童成长的过程中,也有敏感期。3岁前,主要是秩序、语言、动作、感觉和对细小事物的敏感期。敏感期为教育的实施提供了最佳年龄。儿童敏感期的发现开创了幼儿教育的新局面。发现三:自发性活动的自然法则 儿童具有自发性的活动。

所有儿童天生具有一种吸收文化的能力是儿童教育家谁的观点?_百度...
答:意大利著名的幼儿教育家,”蒙特梭利教育法“创始人玛利娅·蒙特梭利。每个孩子都有与生俱来的生命潜能,他有自我构建、自我发展的能力。蒙台梭利指出:助长幼儿发展的主要动力有二:一个是“敏感力”,另一个是“吸收性心智”。一、“敏感力”一个"人"或其他有知觉的生物个体,在生命的发展过程中,...

蒙特梭利是谁?
答:蒙特梭利对这些儿童的处境深表同情。通过观察和研究,她深深感到,这种医疗方法只能加速儿童智力下降。从此,她对智障儿童的治疗和教育问题产生了兴趣,决心用自己的智慧去帮助他们。为了找到一种适合智障儿童的教育方法,蒙特梭利认真研究了包括法国医生伊塔和比利时塞根的教育思想和方法。她亲自翻译他们的著作,亲手抄写,以...

乔治·克里孟梭人物介绍
答:最后定居故乡,写了《德摩斯梯尼》(1927年)和《我的思想的黄昏》(1929年)以及一本未完成的《胜利的光辉和痛苦》(1930年)。1929年3月28日写下了遗嘱。他生平著作很多。主要有:《社会的混乱》(1895)、《美国的重建》(1928)等。1918年克里孟梭当选为法兰西学院院士。1929年11月24日,克利孟梭孤独在旺代省故居...

蒙特梭利课程
答:(1)蒙特梭利课程扩展阅读: 蒙氏教育法基本原则: 1、 以儿童为中心。反对以成人为本位的教学观点,视儿童为有别于成人的独立个体。 2、 不教的教育。反对填鸭教学,主张从日常生活训练着手,配合良好的学习环境、丰富的教具,让儿童自发性地主动学习,自己建构完善的人格。 3、 把握儿童的敏感期。顺着敏感期学习的特...

蒙特梭利 资优少儿教育的书籍最好要电子版的
答:《辅食育儿电子》百度网盘txt 最新全集下载 链接:提取码:93uo 《辅食育儿电子》作品简介:早期教育就在于两个字:引导。家长做好自己该做的,至于孩子,只要家长付出了,孩子会给您答案的。顺其自然,千万不要刻意。

幼儿的教育理念有哪些
答:蒙台梭利所主张的是从自由经过作业到自觉秩序和服从,从而实现让儿童自我教育的目的。蒙特梭利的教学内容以教具的种类来分,分为五大领域:日常生活教育、感官教育、语言教育 、数学教育、自然人文教育。Multiple intelligence 多元智能-霍华德.加德纳:儿童多元智能教育理论由美国哈佛大学着名教育学家加得纳提出...

幼儿教育家谁的思想是要做活动准备
答:蒙特梭利的教育思想蒙台梭利(1870-1952),是意大利著名儿童教育家和世界教育史上杰出的幼儿教育思想家,幼儿教育改革家和幼儿教育实践家。主要著作有:《蒙台梭利方法》、《童年的秘密》、《有吸收力的心理》等。蒙特梭利蒙台梭利教育思想:1、论儿童自由蒙台梭利所谓的“自由”,是指使人从妨碍其身心和谐发展的障碍中解放...

关于蒙台梭利教学法
答:在蒙特梭利教育课程中,必须对幼儿进行系统的和多方面的感官训练,使他们通过对外部世界的直接接触,发展敏锐的感觉和观察力。这是幼儿高级的智力活动和思维发展的基础,也是蒙特梭利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 再次,蒙特梭利教育强调实际生活练习。蒙特梭利教育中实际生活练习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与儿童自己有关的,另一类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