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2 固态硬盘中,既然有可缩减为 2230 的能力,为什么依旧在使用 2280 如此大尺寸的方案?

作者&投稿:禾宋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在m.2固态硬盘的世界里,尽管2230的潜力无限,但为何主流依然坚守2280的尺寸?答案隐藏在成本与性能的微妙平衡之中。首先,让我们深入了解2280的优势所在。在性能相近的情况下,2280以其最低的电路板面积生产和设计成本在市场上占据主导地位。商业考量中,成本效益是决定产品竞争力的关键因素。

2230的尺寸限制了其内部结构的可能性。缺乏独立缓存芯片,这直接影响了随机性能的上限,使得在有限的尺寸下难以实现更复杂的功能集成。即使试图塞入第二片闪存,由于闪存芯片尺寸固定,2230的正面空间不足以容纳,控制器要么必须被挤在背面,要么牺牲性能。


然而,这种牺牲换来的结果是显著的成本降低。2280方案的综合成本远低于采用独立控制器和闪存的方案,同时,相同容量下,分片闪存能进一步节省成本。这种优势并非随销量增加就能轻易抵消,2280在成本与性能上的双重优势使其始终保持着主导地位。


至于22110的不受欢迎,其原因在于尺寸限制,使得在单位成本下难以增加更多的存储容量。但未来,我们可以看到25110的潜在崛起,其110长度在25宽度的限制下,可能会成为新的性价比之选。


值得一提的是,市面上存在一些如WDC SN5xx系列的独特设计,通过拉长电路板以适应不同长度,从而降低部分尺寸的成本。但这种策略实质上是以其他尺寸的产品成本补贴2230,如果单独分析2280尺寸,重新设计的产品在成本上确实有更大的优势,但这并不改变2280作为当前最优解的事实。


综上,2280尺寸的选择并非偶然,而是经过了性能、成本和市场接受度多方面考量后的结果,而未来的变化,将取决于技术进步与消费者需求的动态平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