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光为什么会选择奕詝为皇太子?原因是什么

作者&投稿:进俭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道光皇帝在择储的问题上,确实费了不少脑筋。在道光看来,皇四子奕詝和皇六子奕欣,两人各有所长,都具备继承和治理大清江山的资格和能力。但皇位只有一个,道光最终必须面临抉择,舍其一而取其一。
关于道光最终敲定奕詝为皇太子的原因,有很多种说法。
第一种是《清史稿·杜受田传》中所记载的“南苑校猎”事件。各个皇子均在猎场中大显身手,惟有奕詝一人两手空空。事后,奕詝依师傅杜受田的教导,向道光表示不愿意在万物繁育的春季伤害生灵。道光听闻后,对奕詝的仁慈之心大加赞赏。
第二种说法,见于《清朝野史大观》中。道光年老衰病,有一日同时召见两位皇子,考察二人的能力。奕欣属于被自己的师傅卓秉恬坑了,卓教他“上如有所垂询,当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展示自己的才华。所以奕欣在父皇面前滔滔不绝地谈论自己对国政的看法。而奕詝的师傅杜受田则技高一筹,教他不谈国事,只跪在地上痛哭祈求道光病情好转。道光皇帝对此非常受用,便决定立奕詝为太子。
前面两个故事所想表达的,无非是咸丰帝继承大统有些取巧的意味。不过实际上,虽然奕詝能力不及奕欣,但他有许多奕欣不可比拟的优势。比如在道光在世的皇子中,奕詝既是长子,又是孝全成皇后所出的嫡子。虽然清朝皇位传承没有立长立嫡的规定,但这也是每一任皇帝立储之时,需要考量的重要因素。
另外还有一点,就是诞下奕詝的孝全成皇后很年轻就去世了,当时奕詝还不满10岁。也许是因为觉得自己太过亏欠这对母子,道光终其一生未再立后,同时也对奕詝这个从小丧母的孩子做出一些补偿。
由于奕詝多年来受老师杜受田“朝夕纳诲,必以正道”,为人处事光明磊落,挑不出他一点毛病来。所以想要废长立幼,便没有正当的理由。道光去世前十天,病情加重无法亲政,便命令奕詝代阅奏章,几乎是明示了自己立储的决定。
然而,道光性格实在是优柔寡断,心肠太软。他好不容易下定决心选择了奕詝,又担心这样对奕欣不公平,不希望奕欣因此而太过失意。权衡之下,道光最后在同一张纸上写了两句话,分别是“皇四子奕詝立为皇太子”和“皇六子奕欣封为亲王”。
道光觉得,这是他能为两位爱子做出的最好安排。但可以想象,当道光龙驭上宾后,御前大臣和军机大臣开启鐍匣,宣示御书时,想必两位皇子的心中都很不是滋味。
既然奕詝这么多年来一直卖的是“仁孝”的人设,那即便当上了皇帝,先帝的遗命也不得不听。因此咸丰即位后,马上便赐封奕欣为恭亲王。
道光生于帝王家,擅长平衡之术,因此临终前,也要在自己两个儿子间平衡一番。道光当了三十年皇帝,不会不清楚,这世界上任何权力都可以平衡,惟有皇权是不能平衡的。若在皇权之侧安插一个能威胁到它的人,两者不可能和平相处,不斗个你死我活不会罢休。
道光轻轻的这一笔,也从此开启了恭亲王奕欣跌宕起落,几许浮沉的一生。

~

明明恭亲王比咸丰更优秀,为何道光选择咸丰为储宁?
答:最终,弥留之际,道光将朝政大臣召集到御前,派人取出立储密匣,公布立储密旨。只见上面并排写了两行:“皇六子奕封为亲王;皇四子奕詝立为皇太子”,或许是因为心中隐隐的对自己这个决定充满不确定性,他不仅将六阿哥的名字和四阿哥的一起放在立储遗诏上,还将六阿哥被封为亲王的遗嘱写在...

清朝时期咸丰帝和奕詝的皇位争夺之战是怎样的?
答:还有两份交代身后应办事项的遗旨。一份包封上写有御前大臣军机大臣公同手启并贴有封条,上有签名。另一份包封上贴有封条,盖有道光之宝戳记和封字。此外,匣中还有朱谕一份:皇四子奕詝著立为皇太子,尔王大臣等何待朕言,其同心赞辅总以国计民生为重,无恤其他。这份朱谕是道光三十年正月十四日...

恭亲王为什么当不了皇帝???
答:恭亲王奕忻是道光皇帝之子,咸丰皇帝之六弟,生母孝静皇后。在同治、光绪两朝时,综理国家大政及外交事务,为清代后期重要历史人物。恭亲王从小聪明过人,文武全才,深得道光皇帝的赏识。但由于缺乏经验,不善于揣摩老皇帝的心理,在皇位的竞争中败在了杜受田调教的咸丰皇帝的手下。老皇帝遗嘱,封他...

...深得道光帝的喜爱但为什么让皇四子奕詝继位为咸丰帝呢?
答:奕䜣清宣宗(道光)生前共有三后九子,长子薨于道光十一年四月,而二、三两子幼殇;道光十一年六月初九日宣宗第三后孝全成皇后生皇四子奕詝,即后来的清文宗(咸丰)。如果处在明朝,则 “立嫡不立长,立长不立贤”的立嗣规则就已注定了奕詝这位嫡长子的未来皇帝身份,不过就算在以立贤为主...

道光9个儿子,选太子前乱成一锅粥,为何残疾的咸丰能笑到最后?
答:道光觉得奕詝好,有仁爱之心。第二次道光生病,奕詝和奕欣探视,道光问,假如我死了,你们当了皇帝,有何治国安邦之策,奕欣侃侃而谈,奕詝只是哭泣,道光问原因,奕詝说,父亲不会死,会万寿无疆,自己只想给父亲当儿子。道光觉得这孩子不错,嗯,有孝心。两次测试后道光选择了奕詝。杜受田为啥让...

此人被写进秘密立储诏书,为何没当上皇帝?
答:道光帝思来想去,最终选了一个折中的办法,他去世之后,大臣打开他的诏书,只见上面写着皇四子奕詝立为皇太子,皇六子奕欣封为亲王,就这样奕欣也被写进了秘密立储的诏书,可皇位却不是他的,而是奕詝的。奕詝本就靠仁义继位的,所以他值得遵从父皇的遗命,把奕欣立为亲王,相当于两兄弟共同执政,...

咸丰是怎么当上皇帝的呢?
答:据史料记载,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六月十六日,道光皇帝在一张9.5公分长、1.6公分宽的四折纸上用红笔以满汉文字合书“皇四子奕詝立为皇太子”,同时又以汉字书“皇六子奕欣封为亲王”,这算是正式秘密立储了。(上图为道光皇帝)可问题来了,为什么直到今天还有人提出疑问,...

道光皇帝为什么不立奕?为太子?
答:“我儿子六阿哥奕䜣要当太子了”这话传到了道光耳朵里。道光心想:我还没死呢,你就这样。哼,我偏不让你得逞。就斩钉截铁地在遗诏上也上了“皇四子奕詝著立为皇太子,尔王大臣等何待朕言,其同赞辅,总以国计民生为重,无恤其他”就这样,奕詝彻底地成功了,道光死后,为咸丰帝。而他...

咸丰皇帝的资料··
答:早年经历:清文宗爱新觉罗·奕詝,道光十一年(1831年7月17日)生于北京圆明园,为道光帝第四子,母为孝全成皇后钮祜禄氏。道光二十六年,道光帝用立储家法,书名缄藏。道光三十年正月丁未,道光帝不豫,宣召大臣示朱笔,立其为皇太子。宣宗逝世后,己未,咸丰帝即位,颁诏覃恩,以第二年为咸丰元年。登基...

清朝最有才华的皇子,在储位争夺中却败北,如果他继位将改变历史_百度知 ...
答:很多人甚至认为,道光帝不断提高静妃的地位,与欲立奕为继承人有很大关系。从个人天赋而论,无论是读书习武还是思维口才奕都较四哥奕詝略胜一筹,他们的父皇心里对此也很清楚。然而这却使他在选择储君问题上增添了不少烦恼。按传统的立嗣制度,应以奕詝为皇太子,因为他既年龄居长,又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