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昭掌权后先灭蜀汉后攻东吴,是出于什么样的考虑?

作者&投稿:尚例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司马昭,三国时期曹魏权臣,西晋王朝的奠基人之一。说到这个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
公元255年,司马师去世后,司马昭晋位为大将军,加侍中。甘露三年(258年)五月,曹髦下诏封司马昭为晋公,加九锡,设立晋国。甘露五年(260年),魏帝曹髦被弑杀,司马昭立曹奂为帝。在弑杀曹魏皇帝曹髦后,司马昭进一步巩固了自己在曹魏的权势,更是扫清了支持曹氏的力量。当然,在完全掌握曹魏大权后,司马昭希望通过建功立业,以此为取代曹魏奠定良好的基础。
于是,在公元263年的时候,司马昭征调18万左右的兵力,正式发动了魏灭蜀之战。在魏灭蜀之战中,邓艾偷渡阴平,兵临成都,迫使后主刘禅放弃了抵抗,从而成功消灭了蜀汉。那么,问题来了,司马昭掌权曹魏的时候,为何选择先灭蜀汉,而不是东吴呢?也即司马昭决定先灭蜀国的理由是什么呢?

对此,在笔者看来,司马昭之所以先消灭蜀汉,而不是东吴,原因主要有三个。就第一个原因来说,是因为攻打蜀汉的成本较低,而想要消灭东吴的话,需要付出的成本相对较高。
《晋书》中记载:“夏,帝将伐蜀,乃谋众曰:“自定寿春已来,息役六年,治兵缮甲,以拟二虏。略计取吴,作战船,通水道,当用千余万功,此十万人百数十日事也。”
在正式进攻蜀汉之前,司马昭就和曹魏的文臣武将商议,认为自平定淮南三叛之后,曹魏已经很长时间没有进行大规模的作战了。现在,曹魏已经休养生息好了,可以进行结束三国时代的计划了。对此,司马昭认为,如果灭吴,大略计算一下,造战船,开水道,需要征调10万人,经过数个月的工作,才可以完成进攻东吴的准备工作。而在这一过程中,不仅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也和东吴调兵遣将,做好防御的时间。
与此相对应的是,进攻蜀汉的话,不需要造战船,更不需要开通水道,只需要调集骑兵和步兵,就可以进攻蜀国。并且,因为诸葛亮、姜维多次北伐中原,曹魏已经在雍凉二州驻扎了越来越多的兵马了,这些大军可以直接参与到魏灭蜀之战中。

就第二个原因来说,在公元263年的时候,姜维因为担心被黄皓所害,只能屯兵沓中,这导致蜀汉在汉中的防御非常空虚,再加上后主刘禅昏庸,更容易拿下蜀汉。
《晋书》中记载:“今绊姜维于沓中,使不得东顾,直指骆谷,出其空虚之地,以袭汉中。彼若婴城守险,兵势必散,首尾离绝。以刘禅之暗,而边城外破,士女内震,其亡可知也。”
公元262年,姜维请求将黄皓斩杀,但后主刘禅不肯,姜维不敢回成都,在沓中种麦。彼时,作为蜀汉大将军,姜维掌握了数万精兵。因此,远在沓中的姜维,很那及时支援到蜀汉的门户——汉中。在司马昭看来,这显然是一个进攻蜀汉的良好机会。况且,后主刘禅是一个比较平庸的皇帝,一旦曹魏大军攻入蜀地的话,他一定不会坚持抵抗到底的。至于后主刘禅最后的表现,确实和司马昭之前预料的情况比较一致。与此相对应的是,当时东吴在位的君主孙休,则比较有能力。在不少历史学者看来,孙休在位期间,颁布良制,嘉惠百姓,促进了东吴的繁荣,也即孙休的能力和水平,显然是高于后主刘禅的。

就第三个原因来说,则是先消灭蜀汉,方便接下来进攻东吴。反之,先消灭东吴的话,虽然也有助于消灭蜀汉,却不如前者那么明显。
《晋书》中记载:“今宜先取蜀,三年之后,在巴蜀顺流之势,水陆并进,此灭虞定虢,吞韩并魏之势也。计蜀战士九万,居守成都及备他郡不下四万,然则余众不过五万。”
在司马昭看来,先派遣大军消灭蜀汉的话,可以从巴蜀之地顺流而下,直接水陆并进进攻东吴。从地理位置上来看,蜀汉处在东吴的上游,确实拥有顺流而下的客观条件。并且,蜀汉的兵力只有9万多人,守卫都城成都以及南中等地就有4万,所以,蜀汉能够抵挡曹魏的兵力,只有5万左右。在此基础上,蜀汉的兵力相对较少,自然也是司马昭优先消灭蜀国的原因。
最后,如果先消灭东吴的话,司马昭执掌的曹魏可能要动用更多的兵力,也即远远不止18万大军。更为关键的是,即便成功消灭东吴,也不会对进攻蜀汉有多大帮助。在夷陵之战后,刘备只要镇守住永安白帝城,东吴的大军就很难突破这道防线,进入到巴蜀之地。因为四川盆地的地理环境,不管从哪个方向进攻蜀汉,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此,即便先消灭了东吴,也不会明显降低消灭蜀汉的难度。既然如此,司马昭还是决定先进攻蜀汉,而不是东吴。

~

三国历史上,为何曹魏选择先灭蜀汉,而不是先灭东吴?
答:此后的数十年内,蜀汉诸葛亮、姜维多次率军北伐曹魏,但始终未能改变三足鼎立的格局。曹魏后期的实权渐渐被司马懿掌控。263年,曹魏的司马昭发动魏灭蜀之战,蜀汉灭亡。两年后司马昭病死,其子司马炎废魏元帝自立,建国号为“晋”,史称西晋。公元280年,西晋灭东吴,统一中国,至此三国时期结束,进入...

魏国一统天下只用了三步,可惜刘备孙权做不到,是哪三步?
答:为了更好地保证完成这一战略思想,尽管诸葛亮出去六次总理,并持续进攻曹魏和东吴常常进攻和扬州重型部队,魏依然坚定不移的情况,最终让魏的情况愈来愈强,统一全国的条件。第三阶段司马昭中后期,曹魏依照先灭蜀汉后攻东吴的战略思想,把握住蜀汉政冶没落、综合国力衰弱的有利机会,一举灭蜀汉。之后,通过一...

蜀汉灭亡17年,曹魏灭亡15年后,为什么东吴才灭亡?
答:第三、 曹魏的政权更迭 司马昭派出钟会等人灭蜀成功后,仅仅过了一年多就一命呜呼,所以司马昭自然不可能在准备伐吴战争。其子司马炎成为曹魏晋王后,也要忙着对曹魏政权的篡夺,根本就没有心思伐吴。司马炎在公元266年,逼迫曹魏末代皇帝曹奂禅位,正式建立晋国。司马炎成为晋武帝后,本想一举攻灭东...

三国演义中,蜀吴魏三国最后谁获胜了
答:220年曹操病逝,其子曹丕迫汉献帝禅让称帝,国号“魏”,史称曹魏,至此东汉灭亡,正式进入三国时期。隔年以益州为主的刘备也以汉室宗亲的身份称帝,国号续为“汉”,史称蜀汉。刘备与孙权在赤壁之战后积极拓展势力,为了荆州问题多次发生纠纷与战争,最后刘备在夷陵之战战败,孙权获得整个荆州南部。刘备病...

三国末年,魏国为何选择先灭蜀,而不先灭东吴?
答:摧毁蜀之后,魏国在四川地区制造了多艘战舰,为随后沿着长江的袭击奠定了基础。 吴国都面临强大的魏国,国力远低于魏国,最后魏国在三个国家是统一的。 魏国选择攻击性目标时,首先蜀侯武不仅是最佳选择,还是唯一选择。另外,攻击蜀后,您可以通过跟随长江攻击吴国。 蜀国和东吴两国都有地形,曹魏的山脉...

三国历史最后结局
答:公元263年蜀汉被魏国灭亡,公元265年司马炎取代曹魏建立晋,公元280年东吴被晋朝灭亡,至此魏蜀吴三国尽归司马氏,280年晋朝统一全国。

三国灭亡的先后顺序是?
答:顺序:蜀 魏 吴 【1】蜀灭亡时间:263年,魏南下,蜀主刘禅投降,蜀灭亡;【2】魏灭亡时间:265年,司马炎称帝,国号晋,魏国灭亡;【3】吴灭亡时间:280年,晋南下,吴亡。

三国历史上,为什么魏国先灭蜀国而不是吴国?
答:三国后期,魏蜀吴对峙。在后期蜀吴交恶,平衡被打破后,为什么魏国选择先灭易守难攻的蜀国呢?对于当时三国的国力,国情对比,在此小编不想细说,而我们今天要说的,是战略问题。为何说是战略问题呢?因为无论是蜀汉还是东吴,都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并非曹魏一时就能拿下的。虽然自从夷陵之战后...

俗话说“唇亡齿寒”蜀汉灭亡后,孙吴靠什么坚持17年之久的?
答:蜀汉灭亡之后,联盟就不攻自破了,吴国处于魏国的包围,这个背景之下,新的皇帝登上了皇位。虽然孙皓这位皇帝是吴国的灭亡国君,但是记载中这个皇帝刚刚登上皇位的时候对人民非常好。他的一系列措施促进了东吴国内的恢复。而且东吴不断的对晋国发动战争。孙皓亲自带领军队,令自己的军队攻打晋国。这个对于吴国...

三国战乱经历了多少个朝代,最后的结局是怎样的?
答:公元263年蜀汉被魏国灭亡,公元265年司马炎取代曹魏建立晋,公元280年东吴被晋朝灭亡,至此魏蜀吴三国尽归司马氏,280年晋朝统一全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