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凡利:19世纪中期著名作家有哪些? 谈谈文学与历史的关系

作者&投稿:楚紫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19世纪以一群令人惊叹的文学人物而闻名。通过下文,你可以了解一些19世纪最有影响力的作者。

查尔斯·狄更斯

查尔斯狄更斯是维多利亚时代最受欢迎的小说家,至今仍被认为是文学巨匠。他经历了一个臭名昭著的艰难童年,但却养成了工作习惯,这使他能够写出冗长而精彩的小说,一般都是在截止日期的压力之下。

在包括《雾都孤儿》,《大卫·科波菲尔》和《远大前程》在内的经典书籍中,狄更斯描绘了人类的状况,同时也记录了维多利亚时代英国的社会状况。

沃尔特惠特曼

沃尔特惠特曼是美国最伟大的诗人,他的经典作品《草叶》被认为是对传统和文学杰作的彻底背离。惠特曼在他年轻时曾是一名打印机员,在写诗的同时还是一名记者,他将自己视为一种新型的美国艺术家。

惠特曼在内战期间担任志愿者,并且热情地写下了冲突以及他对亚伯拉罕林肯的热爱。

华盛顿欧文

华盛顿欧文,一位土生土长的纽约人,成为第一位伟大的美国作家。他以讽刺作品《纽约历史》命名,并将继续创作里普·万·温克尔和伊卡博德·克雷恩等令人难忘的角色。

欧文的着作在19世纪初极具影响力,他的藏书《素描本》被广泛阅读,欧文早期的一篇文章给了纽约市一个持久的绰号“哥谭”。

爱伦坡

埃德加爱伦坡并没有长寿,但他在一个集中的职业生涯中所做的工作使他成为历史上最有影响力的作家之一。爱伦坡开创了短篇小说的形式,他也为恐怖故事和侦探小说等类型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在爱伦坡陷入困境的生活中,有一些线索可以让他想象出他今天被人们广泛记忆的令人震惊的故事和诗歌。

赫尔曼梅尔维尔

小说家赫尔曼梅尔维尔以他的杰作《白鲸记》而闻名,这本书几十年来基本上被误解和忽视。根据梅尔维尔自己在捕鲸船上的经验以及真实白鲸的出版记录,它大多使19世纪中期的读者和评论家感到困惑。

有一段时间,梅尔维尔在《白鲸记》之前的书籍中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尤其是《泰皮》,这是基于他在南太平洋度过的时间。

拉尔夫沃尔多爱默生

拉尔夫·沃尔多·艾默森作为一位一神论的大臣,他发展成为美国本土的哲学家,他倡导热爱大自然,并成为新英格兰超验主义者的中心。

在诸如《自我信赖》之类的文章中,艾默生提出了一种明显的美国生活方式。他不仅影响了大众,也影响了其他作者,包括他的朋友亨利大卫梭罗和玛格丽特富勒以及沃尔特惠特曼和约翰缪尔。

亨利大卫梭罗

亨利大卫梭罗似乎与19世纪保持着契约,因为在社会进入工业时代的时候,他是一个直言不讳的简单生活的代言人。虽然梭罗在他自己的时代仍然相当模糊,但他已成为19世纪最受欢迎的作家之一。

他的名作《瓦尔登》被广泛阅读,他的文章《公民不服从》被引用为对当今社会活动家的影响。

雅各布里斯

作为一名记者的移民,雅各布里斯对最贫穷的社会成员感到极大的同情。他作为报纸记者的工作将他带入了移民社区,他开始用闪光摄影的最新进展记录文字和图像的条件。19世纪90年代,他的着作《另一半生命如何》对美国社会和城市政治产生了影响。

玛格丽特富勒

玛格丽特富勒是早期的女权主义活动家,作家和编辑,他首先获得了新英格兰超验主义者杂志“日晷”的重视。后来她成为纽约市第一位女性报纸专栏作家,同时在纽约论坛报为霍勒斯格里利工作。

富勒前往欧洲,嫁给了一位意大利革命家并生了一个孩子,然后在与丈夫和孩子一起返回美国时,在一次沉船事故中悲惨地死去。尽管她年轻时去世,但她的作品在整个19世纪都具有影响力。

查尔斯·达尔文

查尔斯·达尔文接受过小猎犬号五年研究航行的培训,并学会了大量的报道和写作技巧。他出版的关于他的科学旅程的报道是成功的,但他有一个更为重要的项目。

经过多年的努力,达尔文于1859 年发表了《物种起源》。他的书将动摇科学界,彻底改变人们对人类的看法,达尔文的书是有史以来最有影响力的着作之一。



答:19世纪中期著名作家有
1、查尔斯·狄更斯(Charles Dickens),1812年2月7日出生,编剧,主要作品《Great Expectations》、《神秘故事》、《远大前程》。
2、沃尔特·惠特曼(Walt Whitman,1819年5月31日-1892年3月26日),出生于纽约州长岛,美国著名诗人、人文主义者,创造了诗歌的自由体(Free Verse),其代表作品是诗集《草叶集》(Leaves of Grass)。
3、华盛顿·欧文是19世纪美国最著名的作家,号称美国文学之父。1783年4月3日出生在纽约一个富商家庭。从欧文少年时代起就喜爱阅读英国作家司各特、拜伦和彭斯等人的作品。欧文的第一部重要作品是《纽约外史》。 1819年,欧文的《见闻札记》出版,引起欧洲和美国文学界的重视,这部作品奠定了欧文在美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4、赫尔曼·梅尔维尔(1819-1891),19世纪美国最伟大的小说家、散文家和诗人之一,与纳撒尼尔·霍桑齐名,梅尔维尔生前没有引起应有的重视,在20世纪二十年代声名鹊起,被普遍认为是美国文学的巅峰人物之一。 英国作家毛姆认为他的《白鲸》是世界十大文学名著之一,其文学史地位更在马克·吐温等人之上。梅尔维尔也被誉为美国的"莎士比亚"。
5、拉尔夫·瓦尔多·爱默生(Ralph Waldo Emerson, 1803-1882)美国散文作家、思想家、诗人。
6、亨利·戴维·梭罗(Henry David Thoreau,1817-1862),美国作家、哲学家,超验主义代表人物。
7、雅各布·里斯(Jacob August Riis,1849年5月3日–1914年5月26日)。美国新闻记者,社会改革家,摄影家,1890年出版的《另一半人怎么生活》如实描绘了贫民窟,震撼了美国人的良知。并促使美国通过了第一个意义深远的改进贫民窟生活条件的法案。
8、玛格丽特(萨拉)·富勒(Sarah Margaret Fuller)(1810–1850年),美国作家、评论家、社会改革家、早期女权运动领袖。
9、李伯元,名宝嘉,别号南亭亭长,江苏常州人,生于同治六年(1867),死于光绪三十二年(1906)享年四十岁。李伯元是个多产的作家,他构思之敏,写作之快,是极为少见的。他先后写成《庚子国变弹词》、《官场现形记》、《文明小史》、《中国现在记》、《活地狱》、《海天鸿雪记》,以及《李莲英》、《海上繁华梦》、《南亭笔记》、《南亭四话》、《滑稽丛话》、《尘海妙品》、《奇书快睹》、《醒世缘弹词》等书十多种。其中《官场现形记》更是晚清谴责小说的代表作。
10、吴趼人 (1866-1910 年),原名宝震,又名沃尧, 清代谴责小说家,字小允,又字茧人,后改趼人。 广东南海(佛山)人,号沃尧,出生于北京 ,因居佛山镇,在佛山度过青少年时代,自称我佛山人。以此为笔名,写了大量的小说、寓言和杂文,名声大噪,成为近代"谴责小说"的巨子。 清末(近代)小说家。活跃在清代文学时期,代表作品:《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痛史》、《九命奇冤》等 。
11、曾朴(1872~1935)中国清末民初小说家,出版家。家谱载名为朴华,初字太朴,改字孟朴(曾孟朴),又字小木、籀斋,号铭珊,笔名东亚病夫。江苏常熟人,出身于官僚地主家庭。近代文学家、出版家。
12、刘鹗(è)(1857年10月18日-1909年8月23日),清末小说家。谱名震远,原名孟鹏,字云抟、公约。后更名鹗,字铁云,又字公约,号老残。署名"鸿都百炼生"。汉族,江苏丹徒(今镇江市)人,寄籍山阳(今江苏淮安区)。刘鹗自青年时期拜从太谷学派南宗李光炘(龙川)之后,终生主张以"教养"为大纲,发展经济生产,富而后教,养民为本的太谷学说。他一生从事实业,投资教育,为的就是能够实现太谷学派"教养天下"的目的。而他之所以能屡败屡战、坚韧不拔,太谷学派的思想可以说是他的精神支柱。代表作品《老残游记》,《老残游记》续集等
13、维克多·雨果(Victor Hugo,1802年2月26日—1885年5月22日),法国作家,19世纪前期积极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人道主义的代表人物,法国文学史上卓越的资产阶级民主作家,被人们称为“法兰西的莎士比亚”。一生写过多部诗歌、小说、剧本、各种散文和文艺评论及政论文章,在法国及世界有着广泛的影响力。
14、亚历山大·仲马(Alexandre Dumas,1802年7月24日—1870年12月5日),人称大仲马,法国19世纪浪漫主义作家。大仲马各种著作达300卷之多,以小说和剧作为主。代表作有:《亨利第三及其宫廷》(剧本)、《基督山伯爵》(长篇小说)、《三个火枪手》(长篇小说)等。
15、奥诺雷·德·巴尔扎克Honoré de Balzac(1799年5月20日-1850年8月18日),生于法国中部图尔城一个中产者家庭。巴尔扎克是个天主教徒。法国小说家、剧作家,被称为现代法国小说之父,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奠基人。他一生创作甚丰,写出了91部小说,塑造了两千四百七十二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合称《人间喜剧》,被誉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百科全书"。代表作有《人间喜剧》、《驴皮记》、《高老头》、《朱安党人》《欧也妮·葛朗台》、《高利贷者》等。
16、司汤达(1783~1842)。原名马里-亨利·贝尔(Marie-Henri Beyle),"司汤达"(又译斯丹达尔)是他的笔名,19世纪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代表著作为《阿尔芒斯》、《红与黑》(1830年)、《帕尔马修道院》(1839年)。

历史与文学的区别与联系~

历史与文学的区别与联系如下:
一、区别
1、定义不同
文学是指以语言文字为工具形象化地反映客观现实的艺术,包括戏剧、诗歌、小说、散文等,是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以不同的形式(称作体裁)表现内心情感和再现一定时期和一定地域的社会生活。
历史,是客观存在的事实,真相只有一个。历史,或简称史,指对人类社会过去的事件和行动,以及对这些事件行为有系统的记录、诠释和研究。历史可提供今人理解过去,作为未来行事的参考依据,与伦理、哲学和艺术同属人类精神文明的重要成果。
2、表现形式不同
文学起源于人类的生产劳动,最早出现的是口头文学,一般是与音乐联结为可以演唱的抒情诗歌。最早形成书面文学的有中国的《诗经》、印度的《罗摩衍那》和古希腊的《伊利昂纪》等。
欧洲传统文学理论分类法将文学分为诗、散文、戏剧三大类。中国先秦时期将以文字写成的作品都统称为文学,魏晋以后才逐渐将文学作品单独列出。现代通常将文学分为诗歌、小说、散文、戏剧四大类别。
文学, 是一种将语言文字用于表达社会生活和心理活动的学科。其属于社会意识形态之艺术的范畴。 文学是语言文字的艺术,是社会文化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
历史是对过去事件的记录和研究,又称为“历史学”,或简称“史学”。隶属于历史学或与其密切相关的学科有年代学、编纂学、家谱学、古文字学、计量历史学、考古学、社会学和新闻学等,参见历史学。
记录和研究历史的人称为历史学家,简称“史学家”,中国古代称为史官。记录历史的书籍称为史书,如《史记》《汉书》等,粗分为“官修”与“民载”两类。
广义上,“历史”可以指过去发生的一切事件,不一定同人类社会发生联系。在哲学上,这种含义下的历史称为历史本体,例如宇宙历史、地球历史、鸟类历史等等。
狭义的历史则必须以文字记录为基础,即文字出现之后的历史才算历史,在此之前的历史被称为史前史。与人类社会相关的历史,又可以称为人类史或社会史,而脱离人类社会的过去事件称为自然史。

二、联系
历史是真实发生的历史事件,文学不同于历史,文学源于历史,同时又虚构部分,同时加入作者的自己的感情因素和作者的价值观的影响,会对历史作出不同程度的改变,使得文学又更多的感情色彩。经过文学的加工,历史得到更广泛的传播,同时历史又给了文学创作更多的源泉的灵感。
扩展资料
历史本身就有很好的文学性,因为历史中隐藏着许多文学性的奥秘。历史是一种天工,其中包含的因果和哲学奥秘,绝不会因为作家个人的情绪和价值观而发生变化。人们常说:“生活比小说更精彩。”生活就是正在发生的历史。
文学有两个作用:第一个作用就是做梦,就是作家通过虚构来营造一种梦境。另一个作用则恰好相反,不做梦,而是在细致地观察和了解事实之后,用文学更深刻、更形象地表现这些事实。
巴尔扎克说:“小说是一个民族的秘史。”说的就是文学与历史的关系。这恰好也是《三国演义》与《三国志》的关系,《三国演义》与《三国志》之间其实是一脉相承的,并不存在价值观的彼此对立和历史事实的全然不同
它们之间最大的不同,是《三国演义》使用了很多有意思的文学手法,来表现《三国志》里面所记载的历史事实。从这个意义上讲,《三国演义》其实就是一部历史书,它的历史学价值可以与《三国志》相得益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历史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文学

文学与历史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关系如下:
一、区别
1、定义不同:
历史:广义的“历史学”是对“史”进行同时合训而产生的“史有二义”的统一体。包括:完全独立于人们的意识之外的人类过往社会的客观存在及其发展过程;历史学家对这种客观存在和过程及其规律的描述和探索的精神生产实践及其创造出来的产品。
狭义上的史学专指后者。历史狭义上的史学是一种精神生产实践及其创造的属于观念形态的东西的统一体。
文学:是一种语言艺术,是话语蕴藉中的审美意识形态。诗歌、散文、小说、剧本、寓言、童话等不同体裁,是文学的重要表现形式。文学以不同的形式即体裁,表现内心情感,再现一定时期和一定地域的社会生活。作为学科门类理解的文学,包括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及新闻传播学。
2、来源不同:
历史:历史随时产生,是人们在过去自由活动的如实记录。它存在的意义是,让人们总结过去,充实未来的生活,以史为鉴,借古论今。
文学:文学是意识的产物,生活的反映,文学是客观的东西到了人的头脑中后,人重新组织编出用文字表达出来的东西。
二、联系
历史是真实发生的历史事件,文学不同于历史,文学源于历史,同时又虚构部分,同时加入作者的自己的感情因素和作者的价值观的影响,会对历史作出不同程度的改变,使得文学又更多的感情色彩。经过文学的加工,历史得到更广泛的传播,同时历史又给了文学创作更多的源泉的灵感。

扩展资料:
历史起源:
“历史”的含义在中文中最早仅用“史”一字代表。甲骨文中“史”字与“事”相似,指事件。许慎《说文解字》说:“史,记事者也;从又持中,中,正也。”便指出“史”的本意即记事者,也就是“史官”。由此引申,则代表被史官被纪录的事,换句话说,即所有被文字纪录的过去事情。
“历史”一词出现较晚,《三国志·吴书·吴主传》注引《吴书》,吴主孙权“博览书传历史,藉采奇异”。“史”前加“历”字是指经历、历法,也就是人类经历的一段时间。在事件中加入时间的概念,“历史”一词就具有了当今的含义。近代日本学者为翻译英文“history”,便以历史二字附会之,使其成为对应词。
广义上指客观世界运动发展的过程,可分为自然史和人类社会史两方面。历史是研究人类变化,社会兴替的重要的人文学科。
在西方,多数语言的“历史”一词源出自希腊语“historia”,原义为“调查、探究”,出自“历史之父”古希腊作家希罗多德的《历史》(Historia)一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历史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文学

世界各地的风情
答:艾菲尔铁塔:如今已经成为巴黎,甚至法国的象征的埃菲尔铁塔,当年建成的时候颇受争议,当时联名抗议的各界人士达到300人之多,其中有著名作家左拉和小仲马。不过随着时间推移,巴黎人逐渐接受并且爱上了这个钢铁“巨人”。不知为什么很多人选择在这里自杀,到1971年已经有370人之多,塔顶因此安上了护栏。 加拿大滨海诸省 如果...

世界风情集的序言(介绍)
答:艾菲尔铁塔:如今已经成为巴黎,甚至法国的象征的埃菲尔铁塔,当年建成的时候颇受争议,当时联名抗议的各界人士达到300人之多,其中有著名作家左拉和小仲马。不过随着时间推移,巴黎人逐渐接受并且爱上了这个钢铁“巨人”。不知为什么很多人选择在这里自杀,到1971年已经有370人之多,塔顶因此安上了护栏。加拿...

世界各地风情
答:艾菲尔铁塔:如今已经成为巴黎,甚至法国的象征的埃菲尔铁塔,当年建成的时候颇受争议,当时联名抗议的各界人士达到300人之多,其中有著名作家左拉和小仲马。不过随着时间推移,巴黎人逐渐接受并且爱上了这个钢铁“巨人”。不知为什么很多人选择在这里自杀,到1971年已经有370人之多,塔顶因此安上了护栏。 加拿大滨海诸省 如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