奴隶社会四个时代对应的社会发展? 我国奴隶社会确立和发展的时期是什么时

作者&投稿:鲁蕊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你指的是哪个国家的奴隶时代?你要是问世界史的话,四个时代分别是: 古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和农耕时代。 我为什么要问哪个国家,是因为每个国家的前期发展史的年代不一样,有的像东北亚的日本,它的起源当然也是奴隶社会,但是它最初时期的发展直接步入了青铜器时代,那时候秦统六国,日本第一代奴隶社会的女天皇要派人去访中国华夏民族,而秦朝的徐福带去日本的都是中国青铜器和农耕技术,日本的农耕时代应该感谢商鞅的变法。望采纳。。。

古印度奴隶制社会的四个阶段~

第一个时代是印度河文明时代(约公元前2300—1750年)。这是古印度最早的文明,中心在印度河的哈拉巴和摩亨佐·达罗两地,故称“哈拉巴文化”。但这个文明是直到1921—1924年才被人们发现的,它与两河流域的苏美尔文明一样,曾长期埋藏在地下不为人们所知。所以,1922年《剑桥印度史》第一卷初版时,还认为古印度进入文明是从公元前1000年代的“后期吠陀时代”开始的。哈拉巴文化的发现,使古印度文明的时间一下子向前推进了1300年。
  第二个时代是吠陀时代(约公元前1500—600年)。这个时代又分为早期吠陀时代(公元前1500—1000年)和后期吠陀时代(公元前900—600年)两个阶段。所以分两个阶段是因为,辉煌灿烂的印度河文明原因不明的毁灭后,古印度的历史近200模糊不清。大约从公元前1500年开始,印欧语系的雅利安人侵入次大陆,但这些雅利安人是处在原始社会末期的人,所以在整个早期吠陀时代,即在公元前1500—1000年期间,古印度倒退到由野蛮向文明过渡的时代。从公元前900年开始,雅利安人才进入文明,或者说古印度才第二次进入文明。学者们把公元前900—600年这段时期称之为后期吠陀时代。不过,这个时期的文明与哈拉巴文化相比,实在是个可怜虫。
  第三个时代是列国时代(公元前600—400年)。有时也称“早期佛教时代”。这是古印度列国并举的时代,但也是一个战国纷争,逐步为统一打基础的时代,其中恒河流域的摩揭陀国最为强大。此时,古印度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中心也东移,即恒河流域成为文明中心,至于印度河流域,不仅失去重要地位,而且在公元前518年被波斯帝国占领,成为其一个行省。
  第四个时代是孔雀帝国时代(公元前324—187年)。这是古印度历史上第一个统一时代和帝国,但统一者不是列国时代的强国摩揭陀,而是已失去重要地位的印度河流域的一位出身孔雀族的起义领袖。亚历山大灭亡波斯帝国后,印度河流域成为亚历山大帝国的领土,但亚历山大一离开印度后,这里就爆发了起义,起义领袖旃陀罗笈多不仅赶走了亚历山大的守军,而且完成了统一大业,建立起了帝国。由列国并举到统一,一方面是世界各文明古国的发展趋势,一方面也有利于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所以到帝国第三代王阿育王统治时期(公元前269—232年),帝国进入繁盛时代。但这个帝国维持了137年后,于公元前187年被巽伽王朝(公元前187—75年)代替,巽伽王朝已不是帝国,初期统治整个恒河流域,以后就成了偏安于摩揭陀的小朝廷。到公元前75年,巽伽王朝末帝被甘华所杀,但甘华王朝(公元前75—30年)既偏安,以不巩固,45年间有四个国王统治,平均一个国王统治11年。公元前30年,这个小朝廷也被南印度的一个小国安度罗给灭亡了。总之,孔雀帝国灭亡后,古印度的历史一是长期模糊不清;二是外族不断入侵。先后有大夏的希腊人、塞种人、安息人、大月氏人。其中只有中国的大月氏人在古印度西北部建立了稳固的政权。
  第五个时代是贵霜帝国时代(公元1—3世纪)。贵霜帝国的建立者是居住在中国敦煌与祁连山一带的大月氏人的一支。公元前2世纪,游牧的大月氏人被匈奴人击败,西迁至中亚,进而占据大夏,逐渐从游牧转为以农业为主的生活,社会制度也逐渐从原始社会过渡到阶级社会。张骞于公元前139年出使西域时曾到达此地。这时大月氏人分五个部落,酋长称“翕侯”,约在公元1世纪初,五翕侯中的贵霜翕侯丘就却(公元15—65年)消灭其它翕侯,统一五部落,建立起贵霜国家。丘就却还向南攻击喀布尔河流域和今克什米尔地区,初步奠定了帝国的基础。丘就却死后,其子闫膏珍(65—75年)继位,他又向南进兵印度,占领恒河流域。到第三代王迦腻色迦(78—102年)时,贵霜帝国进入盛期,都城富楼沙(今巴基斯坦的白沙瓦)。此时帝国地跨中亚和南亚,与罗马、安息、中国的东汉帝国并列为当时世界上的四大帝国。同时,在公元90年,贵霜派7万大军进攻驻守西域的班超,汉烟军人少,甚为惊恐,但班超利用贵霜军劳师远征,军粮不足之缺点,“收谷坚守”又派伏兵袭杀其向龟兹求援粮草的部队,迫使贵霜军退回葱岭以南,并与东汉保持和平关系。

夏朝是奴隶社会形成时期,奴隶制建立以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和一系列奴隶国家的出现为标志。商朝是奴隶社会的发展时期。奴隶制政治制度、国家机器进一步完善,残酷的刑法、“人牲”和“殉葬”。西周是奴隶社会的繁荣时期。

奴隶社会的各种制度渐趋完善。井田制和分封制均在西周时期达到完善。在春秋时期奴隶社会的处于瓦解阶段,分封制的瓦解。春秋时期争霸战争和霸主政治是其最集中的体现。井田制的瓦解。土地所有制开始发生变迁。

奴隶社会的教育形式怎么样?
答:① 奴隶社会的教育具有什么特点请从教育的性质、内容、方式方法、手段几个方面 奴隶社会的教育具有很强的特征性,需要从教育的性质,内容,方式,方法以及手段等几个方面进行想起了分析。 ② 奴隶社会家庭教育的时代特点有哪些 奴隶社会家庭教育的时代特点:一、家庭承担了儿童教育的任务,原始社会的儿童社会公育已经消失。

古代游牧民族是奴隶社会吗?
答:第三个时期是分庭抗礼进取中原时期。北方游牧民族进入了封建社会时期,创造了本民族的文字,文化、思想上完成了质变和飞跃,建立国家后又不断学习中原的先进知识和理念,任用汉人,加之其自身本民族独有的好战性,终于有了问鼎中原、统一中国的野心。正是通过这三个时期,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不断发生碰撞,...

汉字产生分为几个阶段?各属与考古学的什么时期
答:汉字产生分为两个阶段:一是创制期。汉字创制于母系氏族时期,即传说中的三皇时代,时 当考古学的前仰韶时代和仰韶时代前期,时间界限为距今10000 年至5500 年前后,这个时 期的汉字属于当时华夏文字的一种。二是形成期。汉字成熟于父系氏族时期,即传说中的五 帝时期,时当考古学的仰韶时代后期和龙山...

西欧封建社会发展概况及特点
答:到了3世纪,意大利各行省已有许多世袭隶农,而且数目不断增长。根据一些文献资料,这时期的隶农与土地所有者的关系仍保持平等的契约关系。公元259年,皇帝瓦列里安及其子加利因努斯在回复叶弗罗西尼的请求时曾指出:“如果土地出租者把你从领地上赶走,你可以根据契约起诉,并要求赔偿。”从4世纪起,隶农的...

汉字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怎样的历史过程?
答:中国文字的发展,经过秦统一中国后,连续对汉字进行简化、整理,使汉字逐渐走向规范化。汉字的发展,大致可分为古文、篆书、隶书、楷书等四个阶段的演变过程。其中,篆书又有大篆、小篆之分;隶书则有秦隶、汉隶之别。由此可知,历史上任何一种新的字体,都是经过长期演变逐渐形成的。总体来说,楷书形成后,中国文字已基本...

紧急!西周时代组织的基本框架和历史成就?现在就需要!
答:西周时期的社会经济比商代又有发展。大量使用青铜工具生产,为社会提供了更多的剩余劳动产品,促使各种手工行业得到发展。青铜工艺进一步繁荣,除王室控制的青铜作坊外,诸侯国也有自己的青铜作坊。青铜产品的数量更多,用途也更广,几乎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青铜业的发展,推动了其它行业的兴盛。文字的使用...

历史文字的演变过程是什么?
答:中国文字的演变,大体经历了甲骨文——大篆——小篆——隶书——草书——楷书——行书等几个阶段。这是符合文字的发展由繁到简,由不规范到规范的规律的。甲骨文、大篆、小篆可以合称篆书。那么,篆、隶、楷、行、草书便构成了中国书法的五种字体。汉字发展到了今天,楷书和行书还在应用着,而篆书、...

历史与社会案例
答:统一的,但更多的是人的生命本能意义,大同社会人类将以人的生命自觉实现人与自然的融洽,因此对于社会秩序的建立,我们需要一个统一的意义,它并非单一或一致的行为模式,这也是不可能的,必然会滋生矛盾、弊病,那么它应该是一种系统和谐的秩序,建立一个有秩序、有组织地进行创造、发展的社会,体现了大同社会的一个内涵. ...

从原始社会到现代社会,舞蹈的发现经历了几个阶段?简述每个阶段舞蹈的...
答:表现出高度的程式性和综合性。6. 现代舞蹈:自新中国成立后,舞蹈教育蓬勃发展,产生了专业的舞蹈家和作品,如裕容龄、黎锦辉、吴晓邦、戴爱莲、贾作光等。中国舞蹈的发展是一个渐次演进、符合艺术发展规律的过程,从先秦至今,它不仅反映了社会文化的变迁,也体现了不同时期的艺术特色。

书法的发展历程
答:赵孟頫,鲜于枢等名家,是这时期书法的代表。他们主张书画同法,注重结字的体态。诗、书、画的结合,是艺术品的形制上的突破。明朝书法的发展表现为三个阶段明初书法“一字万同”,“台阁体”盛行。沈度学粲兄弟推波助澜将工稳的小楷推向极致。明初书法家有擅行草书的刘基、工小楷的宋潦、精篆隶的宋遂和名满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