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物史观原理是什么 哲学与教育学是什么关系

作者&投稿:马卫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唯物史观的原理:阐明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论证了旧的社会形态为新的更高形态所取代的历史必然性和必要条件。
搜狗百科

历史唯物主义
历史唯物主义(historical materialism),亦称唯物史观,是哲学中关于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理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的社会历史观和认识、改造社会的一般方法论,其与历史唯心主义相对。用“历史唯物主义”这个名词来表述这一解释历史事件发生的观点:“认为一切重要历史事件的终极原因和动力是社会的经济发展,它是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改变,它是由此产生的社会被划分为不同的阶级,也是这些阶级互相博弈的结果。” 与阶级相适应的组织形式和诉求是阶级冲突的主要着力点。马克思的历史观点交叉了社会学研究与历史研究,从阶级入手分析历史事件产生的原因。

中文名
历史唯物主义

外文名
Historical Materialism

领域
马克思主义哲学

别称
唯物史观

提出者
卡尔·马克思

基本概念

马克思与恩格斯
历史唯物主义:它是哲学中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一套理论。历史唯物主义指出:历史的所有事件发生的根本原因是物资的丰富程度,社会历史的发展有其自身固有的客观规律。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决定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一般过程;社会存在(即社会的系统与架构,与组成社会的各个要素)决定社会意识(即伴随体系架构产生的意识,诉求,思想等等),社会意识又可以塑造与改变社会存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生产要素所有者与生产力提供者之间的关系)之间的矛盾、经济基础(及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揭示的经济组织形式)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可以作为研究社会发展的出发点;如果以阶级的观点看待社会组织,在阶级社会中,社会基本矛盾表现为不同阶层的人不同利益诉求的博弈,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阶级斗争可能会引发社会革命,夺取国家政权。

历史唯物主义为德国哲学家马克思和恩格斯所创立。他们称它为“唯物主义历史理论”或“唯物主义历史观”。俄国哲学家列宁评价历史唯物主义为“科学的社会学”,“唯一的科学的历史观”和“社会科学的唯一科学方法即唯物主义的方法”。E·伯恩斯坦等则把它修正为经济唯物论。

历史观定义
历史观是人们对于社会历史的根本见解。在历史唯物主义诞生以前,人们总是从神的意志、卓越人物的思想或某种隐秘的理性,即从某种精神因素出发去解释历史事件,说明历史的发展。其结果不是曲解人类史,就是完全撇开人类史。资产阶级历史观用“人”的观点解释历史,比起中世纪用神的意志说明历史的神学观点是一个重大进步。但它所理解的人是一种抽象的人,即脱离历史发展条件和具体社会关系、孤立地站在自然面前的生物学上的人,或失去感性存在的玄虚的“自我意识”。从这种抽象的人出发,必然把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动力归结为人类的善良天性或者神秘的理性。这仍然是用非历史因素、人们想象和思考出来的东西去解释历史,因而不可能正确地认识历史以及历史研究的对象。

方法与以前一切历史理论不同
历史唯物主义用以观察社会历史的方法与以前一切历史理论不同。它承认历史的主体是人,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但历史唯物主义所说的人不是处在某种幻想的与世隔绝和离群索居状态的抽象的人,而是处于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发展过程中的现实的活生生的人。历史唯物主义指出:现实的人无非是一定社会关系的人格化,他们所有的性质和活动始终取决于自己所处的物质生活条件。从那些使人们成为现在这种样子的周围物质生活条件去观察人及其活动,能准确的站在现实历史的基础上描绘出人类发展的真实过程。

历史唯物主义考察问题的方法
历史唯物主义考察问题的方法明确规定,它的研究对象是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和以社会生活某一局部领域、某一个别方面为对象的各门具体社会科学不同,它着眼于从总体上、全局上研究社会的一般的结构和一般的发展规律。它的任务就是为各门具体的社会科学提供历史观和方法论的理论基础。
历史唯物主义指出:历史发展是有其特定规律的,即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有反作用,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唯物史观三个基本原理
2020-04-21 14:18:41
文/张敏
第一,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第二,社会基本矛盾推动社会发展;第三,人民是创造历史的根本动力。历史唯物主义(唯物史观)是哲学中关于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理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1唯物史观基本原理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的发展起阻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对社会的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

方法论:要树立实践第一的思想,在分析社会现象时,要尊重社会实际,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同时要确立先进的正确的社会意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反对落后的消极的社会意识,重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

社会基本矛盾推动社会发展

所谓社会基本矛盾是指在社会这个有机体的无数矛盾中,起着本源的总制动作用的那个矛盾,也就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在一切社会中都存在的制约社会其他矛盾及其运动的矛盾,即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人民是创造历史的根本动力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主体。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因此,人民是创造历史的根本动力。

下载本文
猜你喜欢

唯物史观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2019-05-09

唯物史观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2019-08-10

新高考改革学业水平测试难不难
2020-05-09

巴西以什么气候为主
2020-05-09

塔里木盆地干旱的原因
2020-05-09

金融学就业方向和前景
2020-05-09

台湾降水分布特点及原因
2020-05-09

长江和黄河发源地在什么地方
2020-05-09

台湾山脉属于什么走向
2020-05-09

日本地形以什么为主
2020-05-09

相关文章

哲学对教育有什么影响~

首先要说的是,哲学不是一个理论,是一个学科.其次,至于为什么说哲学对课程影响最为长久最为深刻,这个说法也不是绝对的.因为哲学本身就没一个确切的定义,而且很多人在学习的过程也没意识到自身在不知不觉地运用哲学的方法去思考,所以上面的说法只有对于那些接受过相对系统的哲学教育的人来说才比较有意义.说到问题本身,至于为什么哲学有这样的功能呢,我想这跟哲学本身的性质有关的.因为哲学在古希腊就是爱智慧的意思,提问和探求是哲学爱智慧的主要表现,所以哲学在诞生时起就表现出与追求实用的自然学科很大的不同.哲学更趋向思考自然学科的理论基础,而不是在理论基础上去完善扩展理论.从这角度来看,爱因斯坦也可以算得上是个哲学家.不可否认的是,这对于科学的发展来说是很重要的.这为当代的科学体系提供了辩护和对探求新的科学体系指明方向.无疑,从这个角度来说,哲学对科学的发展的影响是长远而深刻的.当然,对于数学等来说,哲学所起到的思辨和创新的力量是一样的.

教育需要哲学的引导。 教育学之所以需要哲学;一方面是为了教育学理论自身的完善,哲学能够为“教育问题的研究直接提供基础、思维方式、思维路线和价值导向的建构作用,为对已有的教育观念和思想方法作出反思所起的批判作用,和为新的教育理论和研究提供多种可能思路的开拓作用”。另一方面,也是最为重要的一个方面,那就是教育活动本身需要哲学。
1.从深层次上讲,教育问题在本质上属于哲学范畴。对此,美国教育哲学家乔治·奈勒说过,“大多数一般性的教育问题归根结底是哲学本身的问题。如果我们不去考虑普通哲学的问题,我们就不能批判现行的教育理性和政策,或者提出新的理想和政策。”[5]史密斯走得更远,他说:“所有的教育问题最终都是哲学问题。”
另外,也有学者从实践的角度分析了教育对哲学的“依赖”。美国教育家布鲁柏克认为,“教育是一个变化的过程,它特别需要一个路标来指导它的活动。路标最终指向哲学。” 我国学者傅统先、张文郁著 的《教育哲学》也持类似的观点,他们认为,哲学是对自然和社会的意识,就是世界观,而“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主要是培养人的世界观,培养人对自然和社会的正确认识,培养人去改造自然,推进社会发展,使人与人之间处在一种正确合理的关系之中。在人的培养过程中,这些活动都涉及到哲学的领域,因此,在教育活动中需要一种正确的哲学作为指导,而每一时代教育总是被决定于那一时代的哲学的。”
2.作为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哲学,它对人类的 教育活动能够起到一种指导作用。

阐述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
答:第一,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第二,社会基本矛盾推动社会发展;第三,人是创造历史的根本动力。历史唯物主义(唯物史观)是哲学中关于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理论

历史唯物观的基本原理有哪些?
答: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人民群众是唯物史观重要的社会历史范畴。它有量的规定性,即指居民中的大多数;同时又有质的规定性,它指一切对社会历史起着推动作用的人们,在阶级社会中,包括一切对历史发展起着促进作用的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不管历史的情况如何变化...

唯物史观相关原理有哪些
答:1.原理的内容: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在反映社会存在的同时具有相对独立性,并能动地反作用于社会存在。2.原理的方法论意义:正确而充分地发挥社会意识的能动作用,有赖于社会文化建设特别是先进文化的建设。在当代中国,就要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意识的能动作用是通过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

马克思唯物主义历史观
答:问题一: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包括哪些? 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是唯物史观的最重要的原理。2、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和再生产,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3、一切历史冲突都根源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4、作为上层建筑主要形式的国家,表面看来仿佛是公共利益的代表,实际上却是统治阶级的各个个人...

唯物史观包括哪些原理
答:唯物史观也叫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所创立的关于人类社会发展最一般规律的科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历史发展具有自身固有的客观规律;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又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

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名称和内容
答:【概念描述】历史唯物主义(historical materialism)历史唯物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的社会历史观和认识、改造社会的一般方法论。亦称唯物史观。历史唯物主义为马克思和恩格斯所创立。他们称它为“唯物主义历史理论”或“唯物主义历史观”。恩格斯1892年在《社会主义...

阐述唯物史观基本原理是什么?
答:马、恩在指出整个历史的基础的同时,还把“与该生产方式相联系的,它所产生的交往形式”和“各个不同阶段上的市民社会”理解为同等意义的概念,这不仅说明了生产关系和经济基础这两个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范畴之间的联系,而且还揭示了唯物史观关于社会的基本结构和基本矛盾的原理。第三,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唯物史观包含哪些原理
答:楼上的回答非常非常之烦琐,而且并没有用自己的思考来回答问题,这不太好.其实,唯物史观的关键原理就是两大矛盾: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以及经济基础(也就是生产力)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唯物史观也就是这两大矛盾运动的体现.

唯物史观基本原理对历史研究有何意义
答: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辨证关系原理 (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生活的本质是实践的,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点是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基本观点。〖方法论〗:要尊重社会实际,树立实践第一的思想,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2)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对社会存在具有反...

唯物史观三大基本观点
答: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一共有三个 1、社会存在决定着社会意识。社会存在指的是社会当中所有的意识要素和观念形态,社会意识是这些社会存在的反应。原理内容: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的发展起阻碍作用,先进的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