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不该逼着孩子学习?

作者&投稿:爱底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不是该不该,关键是没有用。

我任教于高中,对于家长逼孩子学习的心情简直太!理!解!了!

我去年临时接手高三。我并不是第一次带高三,2018年,我刚刚送走了一届高三毕业生。但是,面对着充满改变和未知的北京新高考元年,临时接手毕业班,说实话,我个人是有点儿紧张的。

而我的学生们在干什么呢?

来,请看我当时的朋友圈——

我只是一个班主任,尚且难免一时的焦虑和偶尔的暴躁,何况是父母呢?

能为孩子的学习着急的父母,那都是亲生的。

我就不信有真正爱孩子的父母面对孩子回回不及格的卷子、看着孩子天天什么都干就是不知道学习,能一点儿不着急。

着急是正常的,忍不住想逼着孩子学习也是正常的。

但是有些事,正常归正常,理解归理解,但还得要看看结果。

逼孩子学习,如果手段足够铁腕,可能一时奏效。但作为教育者,我们要明白的是,无论是学习还是教育本身,都不能只追求一时的效果。

逼孩子学习,反而让孩子感受不到获取知识从而更加了解这个世界的快乐,也无法让孩子真正意识到学习是自己的事儿。

我们想想自己,生活中好些事,别人怎么劝都没用,还可能越听越烦,必须得等那么一个点,自己突然明白了,顿悟了,那才行。

孩子也一样。

所以说,逼孩子学习,不如长期慢慢引导孩子感受获取知识的快乐,让孩子建立“学习是为自己”的意识。

比如说,我们可以带着孩子一起阅读。不是让孩子读,而是先从自己开始,每天手不离书,影响着孩子去读。

好比说带孩子去博物馆之前,我可以看看相关书籍资料。去博物馆的时候,给孩子讲一讲每一件展品。要尽量讲得有意思一点,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孩子如果感觉到有意思,你可以告诉他这是你从哪本书里看到的。还有平时去旅行,到一些著名景点,也可以用同样的方法。

包括我平时给学生做阅读引导,也从来没有和学生们说过“你们一定要多读书”。我只让他们看到一个手不离书的语文老师,让他们看到我办公桌旁的小书柜,在课堂上或者朋友圈上“假装不经意”地随时分享我看过的书、我的阅读随记,他们自己产生了兴趣,自然而然就去读了。

再比如说,我们可以建立一个积分奖励制。

家庭中,每人每天都有自己的任务。

比如爸爸妈妈每天的任务是在几点前完成今日份工作,而孩子每天的任务是在几点前完成今日份所有学习任务。

具体的细节一定要平等协商,绝对不能是家长强制,要充分尊重孩子意见。然后大家互相监督。

每日任务完成,可以得到相应的积分。积分到一定程度,什么程度自己商量,比如根据你们自己的协商结果,每周一结算,那么到每周结算的时候,爸爸妈妈的积分,可以换取一个自我愿望的满足。孩子的积分,可以直接换钱,这个钱怎么支配,孩子自己做主。

而怎么能让孩子合理使用这笔钱,那又是另一件事了,这里暂不讨论。担心孩子乱花钱所以强行控制是没用的,还可能埋下别的隐患。理财教育要做在平时,关键还要靠父母日常的影响,所谓点滴生活皆教育,就是这个意思。

这是一个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相结合的方式。每日积分,这是短期目标,每天都有一点成就感,不会因为目标过长而失去动力。定期结算,就算是一个相对长期但又不太长的目标。不会让期待冷却,但是又有一个等待和积累的过程。这一期结算之后还有下一期,这个积分制度长期存在,他永远有新目标、新动力。比如这次我想攒积分买一个新书包,下次我可能想买一台新电脑。

完不成也没关系,不要指责,表示遗憾,并给予适度安慰和鼓励。拿不到积分,定期结算就要延后,他自己计划的实现、愿望的满足,自然也要延后,他已经承担了自然后果,就千万不要再指责他。让他感觉到,父母是同行者,而不是管理者。

在这样不着痕迹的过程中,孩子会不知不觉意识到学习是自己的事儿:我是在为自己学。

同时,在平时进行理想教育。不是说教,同样是影响和引导。比如给他讲讲自己的理想、让孩子看到自己对理想的追求以及为理想的付出、实现理想的快乐和成就感。在日常阅读和看世界中逐步扩大孩子的眼界,多体验,多尝试,在这个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发现理想。

当然这只是举一个例子。更具体的,要找到适合孩子适合自己家庭的方式。但我想表达的中心思想就是,无论用什么方法,一定要在日常引导中让孩子切实感受到学习的快乐,自己看到学习的意义,真正意识到学习是自己的事情,不为考试而学,不为家长而学,不为老师而学。

学习的动力,是心甘情愿为它去付出的事儿,而不是教育者的说教和逼迫。

只有如此,学习的效果才是显著且长久的。这种学习的习惯,也才会让孩子受益终身。



应该,毕竟中国现状是知识改变命运,学习也许并不是唯一的出路,但是绝对是一条简单的路,但是让孩子学习也是要讲究方式方法的,这样才能事半功倍。

如果是一个不自觉学习的孩子,需要适度的要求孩子学习,但也不能逼他们学习太久。

不应该,任何时候“逼”的作用都不会比孩子自觉学习的效率和效果要高。

~

该不该逼着孩子学习?
答:不应该逼着孩子学习。应该通过孩子的兴趣爱好引导孩子学习。当孩子取得一定成绩的时候,要及时鼓励,这样能树立孩子的自信心,激励孩子进一步学习。

为了让孩子健康成长,家长是不是不应该逼迫孩子学习呢?
答:1.是的,不应该逼迫。孩子不爱学习。如果家长强迫孩子学习,注定是无效的,甚至会导致孩子对学习产生更大的厌恶。所以,家长不仅不用逼孩子,还要提醒自己,千万不要逼孩子学习。孩子的好习惯来自父母,坏习惯也来自父母。当孩子不爱学习的问题出现时,家长要带头自我审视,审视自己日常的教育理念、教育方式...

作为家长,应不应该逼迫自己的孩子学习?长期逼迫孩子是正确的教育之道...
答:我觉得不应该逼迫自己的孩子学习,而且长期逼迫孩子不是正确的教育之道。如果父母强迫孩子长时间学习,会给孩子的心理造成很大的压抑感觉。在孩子们看来,家长们如果越是强迫自己学习,那么孩子们就越是不想学习。简而言之,他们对学习根本就没有多大的兴趣。因为他们觉得在父母眼里,他们是一台无情的学习...

在孩子还小的时候,父母该不该逼着孩子学习呢?为什么?
答:个人认为不应该逼着孩子学习;因为孩子现在太小了,孩子现在的年纪就是应该好好的去玩耍,对孩子学习的话,可能会让孩子产生厌学的心理。

家长成天逼着孩子学习好吗??
答:当然不正确。 孩子厌学的问题,老师分析:孩子之所以出现厌学,大部分原因是因为父母的教育问题。当父母发现孩子厌学时,只一味的去教育孩子,持续的给孩子施压,最终会导致孩子厌学情绪的爆发。紧接着孩子就会在学习上和父母产生冲突,最后导致孩子学习状态越来越不好,情绪越来越不稳定,厌学情绪就会越来越严重。孩子学习的好...

孩子不爱学习,家长是否应该强迫式教育?
答:如果孩子不是非常喜欢学习的话,家长最好不要采用强迫式教育逼迫着孩子去学习,这只会让孩子对学习产生一些排斥,会让他们变得越来越不喜欢学习,因此家长最好要采用一些怀柔政策,从语言方面慢慢的引导孩子去学习,可以让孩子慢慢了解学习的本质,了解学习的兴趣,然后让孩子慢慢的接受学习。一、家长不应该...

孩子的成绩不好,这该逼着孩子学习吗?为什么?
答:孩子成绩不好,家长不要逼着孩子学习,因为逼迫孩子会让孩子产生心理压力。家长要明白愿意学习的孩子不需要逼,但是不愿意学习的孩子即使逼了也不会获得好成绩。每一个孩子在成长的时候都会经历很多的挫折,他们的成绩不好是因为他们没有用心。大多数家长都在逼迫孩子,因为孩子只要回到家里,他们就会迅速...

该不该逼着孩子学习?
答:。我认为可以通过一些方法是孩子爱上学习,比如父母陪着孩子玩一些关于学习的游戏。但如果我是父母的话,我不会逼着ta学习,只要ta学会怎样做人,要懂礼貌,还有一些自理能力就行了。这些学会了,ta成绩好坏听天由命,ta可以学习ta喜欢的东西。学习成绩好不好无所谓,只要ta快乐平安的成长就行了 ...

作为家长应不应该逼孩子学习?逼迫孩子学习会有更好的收获吗?
答:家长不应该逼孩子学习,这只会适得其反。因为首先学习的目标是将知识灌输进子女脑海,借此提升自身成绩。而逼迫孩子的教育方式并不能保证这一目标顺利达成,学习的主体是孩子本人,只有他努力去学,愿意去学,他才能真正沉浸到知识的海洋。否则大人即便逼他坐在课桌前,孩子也是心不在焉,这样学习效果又...

面对孩子的学习,家长该逼迫孩子还是任由他自己学呢?
答:千万不要过多的插足孩子的学习,可以通过一些方式方法来引导孩子,可以经常给孩子讲一些学习方面的重要性,带着孩子去听一些讲座,让孩子能够发现身边那些优秀的人,能够让孩子将这些人当做自己的榜样,可以促进孩子更好的学习。如果家长总是逼迫孩子去学习的话,可能也会让孩子过于被动,他们就容易产生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