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t everything happen to you

作者&投稿:离实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疫情原因,电影院在关闭半年之久后才得以重新开张。电影院关闭的这半年,让我们真正意识到,电影和电影院于我们的意义。

著名影评人罗杰·伊伯特的传记电影《人生如戏》的开篇有一段他本人的旁白,旁白说道:

“对于我来说,电影就像是一种能够产生共鸣的机器,它能让你更多地去懂得、理解那些不一样的憧憬、志向、梦想和恐惧,它能够帮助我们去认识那些与我们一同体验生命旅程的人们。”

电影是一个能够提供更多可能性的地方。

本周我看了两部电影,分享给你们。

1

《海街日记》

是枝裕和

从《步履不停》到《海街日记》,是枝裕和的家庭片逐渐成为了一种文化符号,是一种娓娓道来又触动人心的感觉,是被平淡的日常生活的温情底下那道暗涌击中内心的感觉。

夏天适合看细腻温柔的日影,《海街日记》就很不错。发生在小镇镰仓的日常故事。四个氧气女孩儿绫濑遥、长泽雅美、夏帆、广濑玲,在木质的老房子里,嘻嘻笑笑喝着梅子酒地聊着天。

电影里的色彩明亮干净。我印象最深的一幕是初到祖屋的妹妹浅野铃,她爬上梅子树摘果子,果子绿得生动,少女的脸庞亦清澈干净。摘下洗净,童心大起,在梅子上刻上每个人的名字,是一记最郑重的礼物。酿好的梅子酒,冰冰凉凉,是生活的甜蜜恩物。

除此之外,夏夜的花火会、干净的海滩、承载记忆的海猫食堂,都是关于夏天的点滴美好。四位直面生活的女孩,和夏天一样,葱郁翠绿,热闹开朗。

都是家庭里平淡的点点滴滴,细嚼后却有几分滋味,不是嚷着“你的人生真失败”的打击,而是治愈:虽然“活着的东西都是很费功夫的”,但我们还是要努力活的丰盛啊。

2

《少年乔乔的异想世界》

塔伊加·维迪提

一部以儿童视角描绘纳粹与二战的电影,《少年乔乔的异想世界》用丰富的色彩刻画出二战时期,一个立志加入希特勒青年团的孩子要面对的世界:

家里贴满希特勒海报与纳粹旗帜;在课堂上学习如何投掷炸弹以及关于犹太人的理论知识,相信他们是生活在幽深的洞穴里,与蝙蝠为伍的怪物;在饭桌上与期待尽快结束战争的母亲争吵,张口就是“我们会把敌人碾成渣滓,然后把他们的坟墓当厕所”,还有一个只活在对话里的父亲。

可是Jojo的妈妈只想让他成为这个年纪正常的小男孩,会爬树,然后从树上掉下来,怀抱希望,能自由地跳舞。

妈妈跟Jojo说,爱是世界上最强大的事。Jojo问:爱是什么?妈妈说:等你遇到了你就知道了。

后来,Jojo刚刚学会了爱,却发现了街头绞刑架上吊死的妈妈。熟悉的红色皮鞋悬挂在Jojo头顶上方,这回Jojo帮妈妈系好了最后一次鞋带。

以上。

电影院的存在让我们得以从现实生活中抽离一段时间,离开自己的世界,去看看别人的世界。

它可以是一个人的城市避难所,也可以是两个人从暧昧到确立关系的最佳场所,还可以是素不相识的影迷人生交错的城市空间。

电影院开门了,趁周末,去看一部电影吧。

Let everything happen to you

Beauty and terror

Just keep going

No feeling is final.

——Rainer Maria Rilke

《少年乔乔的异想世界》电影的结尾,送给大家。

周末愉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