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评分8.9《返老还童》:即便生命逆成长,也永不辜负

作者&投稿:书阳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文/钟晴予

图/网络

《返老还童》是一部剧情怪诞的影片,延续怪导大卫·芬奇的一贯风格。该片改编自美国大文豪菲茨杰拉德的同名小说,豆瓣评分8.9分。

影片讲述了男主角本杰明·巴顿一出生便拥有80岁老人的形象,母亲因他难产而死,父亲视他为怪物,将他遗弃在养老院门口。他被善良的黑人女护工奎妮收养,在养老院长大,17岁时决定出海,经历了一系列的人生旅程。随着岁月的推移他逐渐变年轻,最终回到婴儿形态,在苍老的恋人黛西怀中安静离世的奇异故事。

本杰明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本身就是一个奇迹。

逆成长的命运没有影响他的心智,他带着一颗善良、温暖的心灵去对待这个世界。

《返老还童》以本杰明的感情为叙事线索。

开头由黛西让她的女儿读本杰明的日记。引出本杰明一生的故事。

黛西小时候去老人院探望祖母,遇到了和自己年龄相仿的本杰明。她湛蓝色的眼睛深深的烙印在了本杰明的心中。后来,本杰明17岁作为水手出海,途中遇到了英国贵妇伊丽莎白,她是一个有品位有见识的英国女人,有过很多有趣的经历。灵魂的共鸣让他们经常从深夜聊到凌晨,但现实告诉她,这注定是一段没有结果的感情。于是伊丽莎白离开了。

当本杰明26岁时,回到家乡去找黛西,但黛西此时已经有了自己的生活。历经黛西出车祸之后,两人才真正走在了一起。之后他们有了一个女儿,为了不拖累黛西,本杰明变卖家产留给她们,自己选择离开。

十几年后,本杰明回来时,黛西已经有了丈夫,短暂重逢之后,本杰明再一次选择离开。直到黛西丈夫去世,收养所的人联系到黛西,她得知本杰明已经恢复到孩童模样,还患有严重的老年痴呆。黛西决定留在那里照顾本杰明,直到本杰明在黛西的怀中去世。

《返老还童》突破了传统的叙事方式,将自我追忆和自我描述有机的联系在一起。引发黛西的慢慢回忆,充分表现出黛西和本杰明的动人爱情,同时也展现出黛西在生命结束之际对爱情的无限渴望。

本杰明一生中遇到过很多人:风趣幽默的矮人、有着艺术家梦想的船长、会谈钢琴的老太太,还有决定与他相认的父亲。 这些人都带给他很大的影响,但我想谈谈这三个女人对本杰明的影响,以及他们的相处模式对当代亲情观、爱情观的启发。

亲生父亲一看到本杰明就选择把他丢掉,完全忘记了妻子的嘱托“给他一个容身之所。”也许是命运眷顾,奎妮无法生育,所以觉得本杰明是上帝带给她的孩子。

她形容本杰明“丑的像个旧便壶,但也是上帝的孩子。”

是奎妮,给了本杰明第二次生命。她给了本杰明一个名字,她照顾本杰明的生活起居,抚养本杰明长大,给了本杰明一个与他的外貌不违和的生长环境。

奎妮时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 “你永远无法知晓未来。”

她在本杰明幼年时期一直鼓励他,对他说 “你和别的孩子不一样。”

我想,正是这样一位特别的母亲,才给了本杰明一个温馨的成长环境,从小就给他塑造了一个善良宽厚的品格。

与中国的许多父母不同,奎妮会放手,当本杰明17岁决定出海时,奎妮没有阻拦,而是让他去经历生活。

许多父母哭诉自己和孩子没有共同话题,孩子一上大学就开始疏远自己,不给自己打电话.....这些问题的背后,是不是反映出了父母和孩子相处之间的问题呢?是不是因为父母把孩子捆绑的太紧了,给他规划了大半个人生,所以孩子想要逃离父母呢?

樊登脱口秀中,很多家长问到类似的问题时,樊登老师给出的方法和奎妮一样。去放手,没有家长干预的人生不见得会差。我们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掌控自己的人生。

几年后,本杰明回来时,奎妮问“有什么宝贵的经历吗?见识痛苦了?也有快乐吧。”

养育孩子,不是单纯的把他养大,在他成长的过程中,要鼓励他、对他有耐心、给予他足够的爱。当他长大后,要懂得放手。让孩子见识痛苦,见识快乐。

这个善良又充满智慧的女人啊,在本杰明的成长中不仅成功扮演了母亲的角色,还是一位成功的启蒙老师。

本杰明在日记里说“我永远忘不了他湛蓝色的眼睛。”初次相遇,他们都还是十多岁孩子,心灵大小并无差别,但本杰明的外表阻碍了他们的友谊。

黛西的祖母不让黛西和本杰明一起玩,还对他说“你应该感到羞耻。”

遇到了对的人,却不是在对的时间点,注定了这段爱情不会一帆风顺。

少年时的他们天各一方,本杰明出海,黛西跳舞。各自有各自的生活。唯一的联系就是本杰明寄来的一张张来自各个地方的明信片。

再次相遇,黛西已出落的亭亭玉立,一颦一笑都很迷人,成为了本杰明心中“最美的女人。”她在月光下起舞,摇曳生姿。

但依然不是对的时间,两个人再次错过彼此。

黛西出车祸算是两人关系的一次转折,当她修养好后,回到了新奥尔良。此时,两个人的年龄终于相仿,47岁的本杰明和43岁的黛西。

“我们会在起居室里野餐。我们想吃就吃,想睡才睡。我们发誓,绝不落入规律和俗套,绝不按时上床或起床。”

本杰明描述的这段日子,是他和黛西在一起最快乐的日子。黛西从来没有介意过他的特别,给了他最真挚的爱情。

即使本杰明在晚年时得了老年痴呆,恢复到孩童的外貌,完全不认识黛西了,她也坚持照顾他,陪他走完了生命的最后一程。

黛西是一个好女人,她不在意世俗的约束,完全尊重自己内心的感情,从来没有因为本杰明的外貌离开他。不由得让我想到前两天热播的都市剧《下一站是幸福》,剧里的贺繁星正是因为太在意别人的眼光,与自己喜欢的人兜兜转转,最后才走到一起,很不容易。在爱情中,能跟着内心的感情走,是很里了不起的一件事。

她是一个勇敢的女人,在本杰明离开后承担起抚养孩子的责任,给了孩子一个完整的家。

她也是一个善良的女人,见证了本杰明从老人变为婴儿的过程,也给了本杰明最开始的温暖和最后的陪伴。

大部分人在遇到自己的挚爱之前,都会有过一次初恋,初恋教会我们爱,教会我们成长。

伊丽莎白扮演的就是这样一个角色。

她是一个见多识广的女人。她教本杰明如何吃鱼子酱才会更美味。他们两个在旅馆的大堂里彻夜聊天,似乎要把这辈子的话都说完。

本杰明真心喜欢伊丽莎白 两人度过了愉快的时光。

但这段感情注定不会有好的结果。偷来的感情终究不会属于自己。

在伊丽莎白不告而别后,本杰明坦然接受,没有怨恨 。后来在电视上看到她实现了自己多年的梦想,又为她的成功而喜悦。

比起恋人,伊丽莎白更像是本杰明一位久别重逢的朋友。见面时很开心,离别之后也不悲痛。

处理感情最好的方式应该就是他们这样,离开时说一句“很高应遇见你。”没有死缠烂打,也没有悲痛欲绝,闹着要轻生。恋爱时好好享受,分别后各自祝福。

现代人的感情处理方式多半闹得鸡飞狗跳,最后两人搞得两败俱伤。如果能像他们这样,会少很多烦恼吧。

本杰明的一生看似木讷无趣,但他善良、忠诚、大方、宽厚

他是一个好儿子

原谅了生父并对养母说“你才是我妈妈”

他是一个好朋友

在朋友过世后守诺将他的积蓄寄给他的妻女

他是一个好丈夫

为黛西选择了幸福生活的道路留下了足够的财产只身离去

他是一个好父亲

爱自己的女儿想自己的女儿希望能为她排忧解难

弹钢琴的老太太说了一句很有哲理的话 “我们注定是要失去所爱之人的,不然如何知道他们对我们的重要性。”

人的一生都是有得有失的。影片中也描绘了很多次得与失的景象。

盲钟表匠失去了儿子却制作了一座神奇的大钟;本杰明的亲生父亲得到了儿子却失去了妻子;黛西失去了芭蕾舞却得到了挚爱和孩子;本杰明得到了年少青春却失去了爱人。

这就是人生,你不能全选全得,你有所取有所不取,有所不取就该坦然面对有所失,有所失就有所得。

许多人羡慕年少成名的人,羡慕他们这么年轻就有这么大的成就。可是,他们也因此失去了童年的快乐,同龄人在游戏玩耍时,他们不得不赶航班去工作。

小小年纪承担了这个年龄本不该承担的东西,得到了年少成名,却也失去了本该童真无邪的快乐。

得与失,从来都是对等的。

人类本是社群动物,不喜欢孤独,任何时候想要陪伴是我们的本能。

但人又避免不了孤独,因为你总有和别人不一样的地方。

“有些人,注定可以于河边闲坐。有些人被闪电击中过七次。有些人对音乐有着非凡的天赋。有些人是艺术家。有些人是游泳健将。有些人懂得制作纽扣。有些人懂莎士比亚。有些人天生是母亲。还有些人,注定是舞者。”

电影最后这段独白很有意味,在说人与人之间的不同,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天赋,有不同的命运,适合不同的人生道路。

无论什么肤色,什么体型,人都是孤独的,但可怕的不是孤独,而是惧怕孤独。

你会在很多种情形下感到孤独:下班回家的小路上;周六醒来看到阳光早晨;想去某个地方时发现身边没有人可以陪自己.......

感到孤独是正常的心理,古往今来,许多人正是因为接纳了孤独,才给世人留下了不朽的作品。

马克思一生大部分时间都在图书馆,完成了《资本论》;托尔斯泰一直居住在小屋中,老年后甚至出去流浪,写出了《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等长篇小说;李时珍经常露宿野外,寻找治病救人的良药,用27年时间写出了药学巨著《本草纲目》。

我们也需要学会接纳自己的孤独,甚至享受其中,并在那里与真正的自己相遇及融合。

一件事无论太晚或者对于我来说太早,都不会阻拦你成为你想成为的那个人,这个过程不要有时间限制,想做就做。可以有变化,也可以一成不变,没有约定俗成。可以做的很出色也可能会很糟。希望你做的是最出色的,希望你能看见让你大吃一惊的东西,希望你会有前所未有的感受,希望你能结交有着不同观点的他人,希望你的生活令你骄傲,如果你发现事实并非如此,希望你有勇气“一切重头再来”

很喜欢这段话,它告诉了我们成长的过程中应该如何去做。

就像决定离开黛西母女的本杰明,他出发去印度,做想做的事情,结交不同的人,体验从未体验过的事物。更重要的是,他没有放弃生活,有重头再来的勇气。

三毛曾说过“人类经常少年老成,青年迷茫,中年喜欢将他人的成绩与自己相比较,因此觉得受挫,好不轻易活到老年还是一个没有成长的笨孩子。我们一直粗糙的活着,而人的一生,便也这样过往了。”

很多人以为成年了就是成长了,其实不是,成长是一辈子的事情,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断学习,不断积累经验,这些经验,就是我们老去时最宝贵的财富。

本杰明逆成长的人生富有奇幻色彩,每个人都能从他的成长经历中看到自己的影子,经历过孤单、灰暗、悲伤,感受过亲情、爱情、友情。即使历经沧桑最后仍能像孩子一样善良,即便无法相守到老,也不辜负此时此刻的相知相遇。

不辜负时光,不辜负生命。

~

影评9.0分以上的动作电影有哪些?
答:1.《辛德勒的名单》2.《美丽心灵》3.《拯救大兵瑞恩》4.《肖申克的救赎》5.《阿甘正传》6.《当幸福来敲门》7.《人工智能》8.《返老还童》9.《指环王》10.《楚门的世界》11.《大鱼》12.《燃情岁月》13.《忠犬八公》14.《莫娣》15.《血钻》16.《美丽人生》17.《放牛班的春天》18.《这个杀手...

《返老还童》经典台词
答:导语:电影《返老还童》讲述了本杰明·巴顿这个怪人,他违反了大自然的规律,竟以老人形象降生人世,之后越活越年轻倒着成长的奇怪生命轨迹。我整理了这部影片的经典台词,希望大家喜欢。 "You could be mad as a mad dog at the way things went. you can swear and curse the fates, but when it comes to the...

这句台词是哪部电影的
答:《本杰明·巴顿奇事》又名《返老还童》http://baike.baidu.com/view/44853.htm

求推荐必看的奥斯卡最佳影片。肖申克的救赎、阿甘正传这些老电影就算...
答:奥斯卡最佳摄影:莱纳斯·桑德格伦(Linus Sandgren)。《爱乐之城》也提名了奥斯卡最佳影片,但是后来斩获最佳影片的是另一部电影《月光男孩》,个人觉得其中好莱坞的政治正确意味较浓。《爱乐之城》的故事背景是在洛杉矶,其中出现了很多洛杉矶著名的景点,比如好莱坞地区、格里菲斯公园以及格里菲斯天文台,全片...

你看过的电影中有哪一部对你来说影响颇深?
答:对我来说应该是《返老还童》(又译作《本杰明·巴顿奇事》)。看完这一部电影,恍惚间好似已过完了一生。 主人公从生下来就是一副衰老的模样,随着岁月的流逝看起来反而越来越年轻。故事采用这种奇幻的形式,使观众产生陌生化的感觉,带着好奇重新审视我们视若无睹的平凡人生。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活法。如本杰明,命运...

评价一下蔡健雅唱功
答:我记得第一次完整的自主在电脑上看的电影是布拉德皮特的《返老还童》。那时候看完这部电影的感动,即便是现在经常能去电影院看电影,我也再也寻找不到了。更别提现在再看电影,往往都能从剧本,镜头,演员上挑三拣四。即便是能分析得条条是道,情感上的本能共鸣已经难觅踪影了。但是奇怪的一点是,有...

有什么比较好看的电影?
答:《看不见的客人》豆瓣评分:8.8分 上映时间:2017年 地区:西班牙 去哪看:腾讯、优酷 一句话点评:处处套路、多重翻转、相当精彩!《蝴蝶效应》豆瓣评分:8.7分 上映时间:2004年 地区:美国 去哪看:爱奇艺 一句话点评:别后悔了,人生如果真能重来一遍的话,或许会更糟糕。《禁闭岛》豆瓣评分:8.6分...

《本杰明巴顿奇事》被豆瓣评分88,是因为故事新颖,还是因为片中爱情感...
答:当然,光有新颖的故事还不足以使得这部电影获得高分,个人觉得男女主角感人的爱情才是这部电影最撼动人心的地方。在时间河流中逆行的本杰明遇到了自己一生当中最爱的女人黛茜,两人的爱相向而行。年仅六岁的黛茜第一次见到年老的本杰明就促膝长谈,本杰明被黛茜天真可爱的性格所征服,黛茜也同样习惯了...

好看的电影,各种类型都行,一定要好看!
答:1、 《教父》The Godfather 1972年 8.9 分科波拉黑帮经典《教父》的首部,派拉蒙公司最成功的影片之一,...保罗•托马斯•安德森继《不羁夜》之后再次尝试的多瓣式结构的佳作,2000年柏林电影节金熊奖。89、 ...1钢铁侠 2夜访吸血鬼(汤姆克鲁斯,布拉德皮特主演) 3本杰明巴顿的故事(返老还童) 4肖申克的救赎 5全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