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生育政策如何解读

作者&投稿:熊薇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计划生育政策解读: 1、变化一国家提倡两孩成为单独条款拿到修正案草案后,有的委员提出,“国家提倡一对夫妻生育两个子女”是这次修法的主要目的,应当更加突出,建议单作规定。法律委员会经研究,建议将“国家提倡一对夫妻生育两个子女”单作一款,同时,将第七条关于“再生育子女”的规定,并入第一条。由于修正案自明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这也意味着,“全面二孩”明年元旦正式落地。 2、变化二生一孩生二孩均可获延长生育假修正案草案第三条规定:符合本法第十八条规定生育子女的夫妻,可以获得延长生育假的奖励或者其他福利待遇。有些委员、代表提出,这一规定不够清楚,容易理解为只有生育两个子女的才可以获得延长生育假的奖励。法律委员会经研究,建议将这一条修改为: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生育子女的夫妻,可以获得延长生育假的奖励或者其他福利待遇。 3、变化三失独家庭将继续获扶助现行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第27条第4款规定,“独生子女发生意外伤残、死亡,其父母不再生育和收养子女的,地方人民政府应该给予必要的帮助”。 4、变化四《 独生子女父母 光荣证》不消失被保留下来的还有《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有些常委会组成人员、代表提出,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后,对原来的独生子女奖励和扶助措施应当继续执行。

~

计划生育是从哪一年开始的哪年结束
答:计划生育是从1982年开始的,2015年结束。划生育政策开始于1982年开始定为我国基本国策,并于同年写入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计划生育主要内容及目的是:提倡晚婚、晚育,少生、优生,从而有计划地控制人口。2015年10月29日,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正式宣布“全面放开二孩政策”—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

山东省计划生育政策
答:第九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根据国家和上一级人民政府人口发展规划,编制本行政区域的人口发展规划,将其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根据人口发展规划制定人口与计划生育实施方案并组织实施。 县级以上计划生育行政部门负责实施人口与计划生育实施方案的日常工作。 第十条 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负责本管辖区域内的人口...

医保生孩子补贴政策解读
答:享受2500元。妊娠3个月(含3个月)以上,7个月以下自然流产的,享受400元。妊娠3个月以下自然流产的或者患子宫外孕的,享受200元。如果没有缴纳生育保险那么就不能享受以上待遇,如果有生育保险,则在当地的社保中心领取。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公务员面试热点与解析:“单独二胎”怎么看
答:二是落实单独两孩新政,打响这场“战斗”。 政府部门还需要制定一系列与之相关的社会公共政策、具体细则包括社会抚养费如何征收的问题。除此之外,应对政策的“蝴蝶效应”跟踪调研。分析新增出生人口大多分布在城市还是农村、东部还是西部,划出分布图,为加强和完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提供决策依据。

提倡计划生育的试点阶段是
答:法律分析:计划生育是马寅初先生最早提出,计划生育政策大致划分为四个阶段:1953年至1961年为节制生育的提出阶段;1962年至1969年为提倡计划生育的试点阶段;1970年至1980年为晚生少生政策阶段;1981年至今为生育政策完善与稳定阶段。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第一条 为了实现人口与经济...

鼓励生育,哪些政策能打动你,哪些问题亟待解决
答:“加班问题让年轻人没时间结婚生娃。”全国政协委员蒋胜男接受媒体采访时的一句话,昨天上了热搜。生娃的话题很热门,因为生育率不断下降,2022年全国人口出现近61年来首次负增长。其实,自202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决定》印发以来,全国各地就开始出台鼓励优化生育政策。

中央表示完善生育休假与生育保险制度,具体该如何调整?
答:可是养三个孩子,对于普通家庭来说,怎么养?最少要养到孩子成年,要让他受到良好的教育。其实我觉得生孩子最主要的问题,住房、教育,医疗,这是人们考虑到最多问题。一、住房 多生一个孩子,居住的空间就变得更小。当时放开二胎政策的时候,周边有非常多的邻居选择生二胎,小区的房子大部分是2房1厅...

生育补贴政策2022
答:对于二孩、三孩的补助政策,具体还要以当地执行标准为准。此外值得关注的是,在修改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后,提倡适龄婚育、优生优育,实施三孩生育政策。生育补贴政策2022年3到2025年基本建立生育支持政策体系 我省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有何目标?《方案》提出,到2025年,积极生育支持政策体系基本建立,服务...

我国三胎政策有何内容
答:3、再婚的夫妻一方已生两个子女,另一方未生育或者生育一个子女,双方再婚后未生子女的,可以再生一个;4、再婚夫妻各生育一个子女,再婚后已共同生育一个子女的;5、省人民政府卫生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认定的其他情况 法律依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决定》 (六)主要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