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蟾原文_翻译及赏析

作者&投稿:移怖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约公元八八一年前后在世)字不详,河朔间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唐僖宗中和初前后在世。家贫,工诗,气势雄伟。性倜傥,然尚气节,虽人与千金,非义勿取。十年场屋,未得一第,自伤运蹇,有“颜色如花命如叶”句。与郎中郑谷为友,酬赠称高先辈。乾符三年,(公元八七六年)以高侍郎之力荐,始登进士。乾宁中,(公元八九六年左右)官至御史中丞。蟾著有诗集一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 高蟾

野史逸闻

唐时,高蟾的诗,思路虽然清新,但在形式上追求奇险,寓意疏淡,内涵寡薄,是诗坛上的罪人。诗人薛能曾对人说过,我若是见到高蟾,一定赏他几个耳光子。然而高蟾的《落第诗》:

天上碧桃和露种,日边红杏倚云栽。
芙蓉生在秋江上,不向东风怨未开。

这诗中所表现出的安于本分,毫无胁肩谄笑的媚态,不卑不亢的精神,得到了一些公卿的赞许。先是胡曾有诗:

翰苑何曾休嫁女,文昌早晚罢生儿。
上林新桂年年发,不许平人折一枝。

铁事典故

在以科举取士的唐王朝,进士一科尤其被世人看重,因而考中者所受的待遇也无疑是最为优渥的;诚然,这其中难免也会有一些人为的“猫腻”。尤其到了晚唐时期,科举场上那徇私舞弊的弊端日益显露,这在诗歌中便有着大量的反映。入选《千家诗》里的高蟾七绝诗《上高侍郎》,①则是其中颇为著名的一首。

出身于河朔间贫寒家庭的高蟾,天资聪颖,性情倜傥,讲究为人的气节;当时有人无缘无故地想拿千金来资助他,但他断然予以拒绝,说他即便是饿死也不会接受对方这不明不白的礼物。因此,他这光明磊落的行为,自然引得了一些人的敬重。他跟著名诗人郑谷郎中结为好友,而且郑在酬赠诗里都是一再称他为高先辈的,尽管高蟾在参加进士考试的路途上却一再受挫。由于心中多年来不得意的情感郁积,那年在省试后,高蟾遂爬上考院墙壁并挥笔题写了一首诗,用以抒发他这久久难平的愤懑之情:

冰柱数条搘白日,天门几扇锁明时?
阳春发处无根蒂,凭仗东风次第吹。

虽然高蟾这首颇带怨愤和瞻望的诗起到了一定作用,以致人们也大多认为这次考试确是有些不公,然而,结果却仍没有什么太大的改变;也就是说,高蟾仍然只是失意而归。这样一来,他也只能有想像京城长安曲江边会宴时观者如云、中举者极为荣耀的场景的份儿了;为此,心里有着无限酸楚和怨愤的高蟾,当下遂向高侍郎赋赠了一首诗道:

天上碧桃和露种,日边红杏倚云栽。
芙蓉生在秋江上,不向东风怨未开!

得第者平步青云,自己则由于不公平合理的竞争而落选;想像著那很为喧哗热闹的宴会,而他自己则无疑就更为落寞了。但即便如此,他也决不胁肩谄笑以取媚于当权者,使自己获取某些世俗方面的利益。他这不亢不卑的诗作,既有对时局的控诉,更有对自身才具的自信,尽管他在诗里也显得不无孤高。高侍郎在仔细研读了它后,就颇为同情他的遭遇。至于高蟾另有诗中所说的“颜色如花命如叶”云云,当然也是他那悲愤心情的微妙反映罢了。

一再欣赏着眼前这首好诗,高侍郎觉得这士人高蟾委实是很有水平的,就真正想帮助他了;于是高侍郎向一干王公大臣极力举荐高蟾的出众才华。第二年,也就是僖宗乾符三年(876年),适值李昭知贡举,由于高侍郎的大力推荐,经过了十年磨难之后的高蟾终于顺利地考取了进士。在昭宗年间(896年前后),高蟾还做到了御史中丞这较高的官职。

生平

唐代诗人。河朔(山西河北北部)人。生卒年不详。本为寒士 “性倜傥离群,稍尚气节。人与千金无故,即身死亦不受。”(《唐才子传》)累举不第历时10年曾怨而作诗道:“曾和秋雨驱愁入却向春风领恨回。”(《下第出春明门》)又曾题诗省墙间:“阳春发处无恨蒂凭仗东风分外(一作‘次第’)吹”(《春》之一)。唐僖宗乾符三年(876)中进士。唐昭宗乾宁年间官至御史中丞。与郑谷、贯休友善郑谷有《高蟾先辈以诗笔相示抒成寄酬》诗贯休有《避地寄高蟾》诗。高蟾工五、七言律绝多写感事愤世、嗟老伤怀的悲慨较好的有《金陵望晚》、《晚思》、《途中除夕》等。其压卷之作是揭露抨击晚唐科举的《下第后上永崇高侍郎》:“天上碧桃和露种日边红杏倚云栽。芙蓉生在秋江上不向东风怨未开。”诗全用比体寄兴深微。《新唐书·艺文志》着录有《高蟾诗》1卷。 《全唐诗》卷668亦将其诗编为1卷。

高蟾的诗文曾伴浮云归晚翠,犹陪落日泛秋声。世间无限丹青手,一片伤心画不成。——唐代·高蟾《金陵晚望》

金陵晚望

曾伴浮云归晚翠,犹陪落日泛秋声。
世间无限丹青手,一片伤心画不成。 秋天 , 感伤爱国天上碧桃和露种,日边红杏倚云栽。芙蓉生在秋江上,不向东风怨未开。——唐代·高蟾《下第后上永崇高侍郎》

下第后上永崇高侍郎

天上碧桃和露种,日边红杏倚云栽。
芙蓉生在秋江上,不向东风怨未开。 考试援引阳羡溪声冷骇人,洞庭山翠晚凝神。天将金玉为风露,曾为高秋几度贫。——唐代·高蟾《秋》

阳羡溪声冷骇人,洞庭山翠晚凝神。
天将金玉为风露,曾为高秋几度贫。查看更多高蟾的诗文>>



~

念奴娇·玉楼绛气原文_翻译及赏析
答:玉楼绛气,卷霞绡云浪,飞空蟾魄。人世江山惊照耀,烟霭鳌峰千尺。陆海蓬壶,银葩星晕,点破琉璃碧。有人吟笑,紫荷香满晴陌。况是东府君侯,西清别骑,樽俎开华席。迤逦飞轮催杖履,入对青藜仙客。襦袴歌谣,升平风露,拼取金莲侧。梅花吹动,满城依旧春色。——宋代·范端臣《念奴娇·玉楼绛...

舟行西湖诗赠诸友原文_翻译及赏析
答:——宋代·苏辙《和孔武仲金陵九咏 览辉亭》 和孔武仲金陵九咏 览辉亭 城里最高处,坡陁见一城。 山多来有绪,江远静无声。 歌吹风前度,楼台雨后明。 风光同楚蜀,聊此慰平生。阆中虽近蜀,监税本闲官。岂足淹贤俊,聊应长羽翰。读书心健否,答策意何阑。未可厌畋猎,田中...

淮南子嫦娥奔月原文及翻译
答:淮南子嫦娥奔月原文及翻译如下:一、原文 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羿妻嫦娥窃之奔月,托身于月,是为蟾蜍,而为月精。旧言月中有桂,有蟾蜍。故异书言:月桂高五百丈,下有一人。常斫之,树创随和。人姓吴,名刚,西河人,学仙有过,摘令伐木。二、翻译 羿从西王母处请来不死之药,后羿的妻子...

促拍满路花(和纯阳韵)原文_翻译及赏析
答:多才夸李白,美貌说潘安。一朝成万古,又徒闲。如何猛省,心地种仙蟠。堪叹人间事,泡沫风灯,阿谁肯做飞仙。莫思量、骏马与高轩。快乐任天然。最坚似松柏、更凋残。有何凭据,谁易复谁难。长啸青云外,自嗟自笑,了无恨海愁山。——宋代·葛长庚《促拍满路花(和纯阳韵)》 促拍满路花(...

满庭芳·犀隐雕龙原文_翻译及赏析
答:犀隐雕龙,蟾将威凤,建溪初贡新芽。九天春色,先到列仙家。今日磨圭碎璧,天香动、风入窗纱。清泉嫩,江南锡乳,一脉贯天涯。芳华。瑶圃宴,群真飞佩,同引流霞。醉琼筵红绿,眼乱繁花。一碗分云饮露,尘凡尽、斗牛何赊。归途稳,清飙两腋,不用泛灵槎。——宋代·王之望《满庭芳·犀隐雕龙...

古朗月行李白原文翻译及赏析
答:1、古朗月行李白原文翻译及赏析:⑴古朗月行李白原文翻译:小时候不认识月亮, 把它称为白玉盘。又怀疑是瑶台仙镜,飞在夜空青云之上。月中的仙人是垂着双脚吗?月中的桂树为什么长得圆圆的?白兔捣成的仙药,到底是给谁吃的呢?蟾蜍把圆月啃食得残缺不全,皎洁的月儿因此晦暗不明。后羿射下了九...

满江红 赠一庵原文_翻译及赏析
答:会蟾乌合璧,身心合意。西四归来投北了,东三便去交南二。把五般、攒簇入炉中,丹完备。李道纯 ,湖南都梁(武冈)人,宋末元初著名道士。字元素,号清庵,别号“莹蟾子”。精于内丹学。李道纯博学多才,他的内丹理论兼容并包,系统非常完整。其师王金蟾为道教丹功南宗白玉蟾之弟子。李道纯融合内...

菩萨蛮(中秋不见月)原文_翻译及赏析
答:镜天良月皆佳节。休恨今宵妨皎洁。玉锁_蟾宫。_娥意自通。终有开时节。莫放笙歌歇。来夕尚婵娟。何妨把酒看。——宋代·姜特立《菩萨蛮(中秋不见月)》 菩萨蛮(中秋不见月) 镜天良月皆佳节。休恨今宵妨皎洁。玉锁_蟾宫。_娥意自通。 终有开时节。莫放笙歌歇。来夕尚婵娟。何妨把酒...

董楼原文_翻译及赏析
答:文章道德今谁似,事业功名我不无。十载江湖一杯酒,夜深说与董归奴。——宋代·白玉蟾《董楼》 董楼 文章道德今谁似,事业功名我不无。 十载江湖一杯酒,夜深说与董归奴。变而不动妙能神,诸妄销亡只一真。若是无真安有妄,无形岂得影随身。——现代·马一浮《杂感》 杂感 变而不动...

洞仙歌 其一原文_翻译及赏析
答:风摇丹髻,叶剪西岩树。岁律峥嵘又如许。看千峰倒影,浮动觥船,纱窗外,万幅鲛绡斗舞。五弦弹不尽,碧落天高,隐隐孤鸿向云度。送斜红敛尽,催上蟾钩,金风细,点破瑶阶白露。任笛声、吹残一帘秋,看人□栏□,暮云高处。——宋代·葛郯《洞仙歌 其一》 洞仙歌 其一 宋代葛郯 风摇丹髻,叶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