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平县的历史沿革

作者&投稿:宣贡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商、西周时为邹侯国地。

春秋时齐景公筑邹之长涂,邹关(今隘阜口)之东始就平地,故名邹平。

秦属临淄郡。

西汉置邹平县(治所在今孙镇)、梁邹县(治所在今旧口),属济南郡东邹县(治所在今花沟),属千乘郡。

西汉置邹平县,治所在今孙家镇。

置梁邹县,治所在今韩店镇旧口村。

公元前201年(高帝六年),刘邦封武虎为梁邹侯,于梁邹立侯国。

置於陵县,治所在今临池镇古城村。

置朝阳县,治所在今码头镇旧延安村东南15里,史称魏王城。

以上四县统属青州部济南郡。

置东邹县,治所在今高青县花沟乡花沟村,属青州部千乘郡(治所即今高青县高城镇北)。

东汉东邹县并入临济,邹平、梁邹2县自东汉迄三国魏均属济南国。

西晋济南国改为济南郡,邹平县属之,梁邹县属乐安国。

南北朝时宋武帝刘裕于梁邹故城侨立平原郡,又侨立平原县以属之。

432年(元嘉九年),分青州之地侨立冀州(治所在今历城县),平原郡县隶属之。

孝武时,于故於陵县地置武强县(治所在今周村区固玄庄),又于县内置广川郡(治所在今长山镇),属冀州。

南朝刘宋改东朝阳县为朝阳县,属济南郡;又为临济县(治所在今章丘县临济镇),属乐安郡。

469年(北魏皇兴三年)改平原郡为东平原郡,属齐州(治所在今历城);又置平原县(治所在今好生镇平原庄),隶东平原郡。

556年(北齐天保七年),移平原县治入东平原郡城(旧口),东平原郡、清河郡(治所在今淄川)与广川郡合并,称东平原郡(治所长山),平原县、武强县隶之。

隋开皇三年(583年),移北齐平原县治于汉邹平故城孙家镇,仍为平原县。

586年(开皇六年)置朝阳县于菅城596年(开皇十六年),改为临济县(治所在今章丘临济镇)。

开皇初废东平原郡,596年(开皇十六年)于北魏平原县治(今平原庄)置济南县。

598年(开皇十八年),改平原县为邹平县,复汉旧名,属齐郡;改武强县为长山县(治所在今长山镇)。

大业初,并济南县入长山县,隶淄州(治所在今淄川县)。

606年(大业二年),又省朝阳县入济县,属齐郡。

唐618年(武德元年),以临济县治置邹州。

邹平县、长山县、临济县均隶之。

619年(武德二年),移邹平县治于赵台城(在今九户镇古王台)。

625年(武德八年),邹州废,又移邹平县治复入邹平故城孙家镇。

邹平县、临济县改属谭州(治所在今章丘县西平陵城),长山县改属淄州。

627年(贞观元年)谭州废,邹平县改隶淄州,临济县改属齐州。

707年(景龙元年),析高苑县地于汉梁邹废城(旧口)置济阳县,隶淄州。

820年(元和十五年),济阳县省入高苑。

北宋邹平、长山2县仍属淄州。

景德二年(1005年)邹平县治徙至今邹平县城。

金属山东东路淄州。

元宪宗三年(1253年)析邹平、章丘各一部置齐东县,与邹平县、长山县同属济南路,中统五年(1264年)长山改属般阳路,至元2年(1265年)齐东县改属河间路。

明初邹平县、齐东县属济南府,洪武二年(1369年)长山县改属济南府。

清代1892年(光绪十八年),黄河河道南移,齐东县城陷于河中。

1894年(光绪二十年)迁县治于九户镇。

民国1913年2月,废府州,沿用道制。

邹平县、长山县、齐东县隶岱北道。

1914年6月3日,袁世凯公布各省道区域名称,邹平县、长山县、齐东县均隶济南道(驻历城)。

1927年废道制,存省、县两级,三县同直属省。

1936年省下设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全省划为12个行政督察区。

邹平县、长山县属第五行政督察专员公署。

因芦沟桥事变爆发,仅设7个专员公署,余未及设立,齐东县直隶于省。

1938年至1942年间,沈鸿烈任 *** 山东省主席,划全省为17个行政督察区,先后成立行政督察专员公署。

邹平县、长山县属第十行政督察区,齐东县属第十二行政督察区。

抗日战争爆发后,山东抗日武装力量不断壮大,抗日根据地日益扩展,各地民主政权相继建立,1941年,中国 *** 山东省战时工作推行委员会(1940年8月1日成立)将全省划为六个行政区。

根据抗日斗争形势需要,将邹平县、长山县划为北邹长、南邹长临时政区,与齐东县同属清河区。

1943年9月,山东省战时工作推行委员会改为山东省战时行政委员会,领五个行政主任公署和一个直属专员公署、18个专署区、北邹长改为邹平县,南邹长改为耀南县,同属清河行政区清西专署区。

1944年初,冀鲁边区与清河区合并,成立渤海区行政公署。

邹平县、耀南县、齐东县属之。

1945年(民国34年),何思源任 *** 山东省主席。

全省设6个 *** 办事处,17个行政督察区。

邹平县、长山县隶第一办事处(鲁北办事处)第十行政督察区,齐东县隶第五办事处(鲁中办事处)第十二行政督察区。

1945年8月13日,中国 *** 领导的山东省 *** 成立,黎玉为主席。

在全省设5个行政公署,21个专员公署。

邹平县、耀南县隶渤海行署第六专署,齐东县隶渤海行署第二专署。

1945年至1946年上半年,渤海行署所辖6个专署调整为4个专署。

邹平县、耀南县、齐东县隶渤海行署第三专署(又称清河专区)。

1947年(国民36年)3~8月间, *** 山东省主席王耀武撤销6个 *** 办事处及第九、第十二两个行政督察区,邹平县、长山县、齐东县属第十行政督察区。

1948年9月24日济南解放。

*** 山东省 *** 行政建制遂废。

1949年3月,山东省 *** 更名为山东省人民 *** 。

邹平县、耀南县、齐东县属渤海行署清河专区(行署驻今惠民县城)。

1950年5月清河专区撤销, 齐东县改属惠民专区,耀南县复名长山县,与邹平县同属淄博专区。

同年11月析长山县周村镇与张店合置张周市,属淄博专区。

1953年7月邹平、长山2县划归惠民专区。

1956年3月撤销长山县,并入邹平县;撤销高青县,并入齐东县;隶属均不变。

1958年12月撤销齐东县,所辖之九户、青城、黑里寨、花沟、 魏桥、码头等6处人民公社并入邹平县,其余并入博兴县。

与此同时邹平县转属惠民专区与淄博市合并设置的淄博专区。

1961年6月淄博专区撤销转属、复置的惠民专区。

同年10月青城、花沟、黑里寨3个区划归复置的高青县。

1967年惠民专区改称惠民地区,1992年3月更名滨州地区,2000年6月滨州地区撤销,改置地级滨州市,邹平县均属之。



~

原平的历史沿革
答:原平有2000多年的城治历史(原县址一直在今原平镇后改新原乡)。战国时属于赵国,秦时属太原郡。西汉元鼎三年(公元前114)始置原平县,属太原郡,东汉建安十五年移置为云中县,属新兴郡。建安十八年复原平县,属雁门郡。三国时仍为原平县属雁门郡。西晋时永嘉末陷(侨置崞县于今崞(guo)阳城--见...

建平县的历史沿革
答:宇文氏、段氏三方势力,境内地属鲜卑宇文氏。东晋时期,鲜卑贵族与汉族大地主联合建立了一些封建政权,史称“十六国”,境内先后属前燕、前秦、后燕、北燕的平州昌黎郡。 南北朝时期,北魏、东魏、北齐时,境内属营州建德、冀阳两郡的平刚、柳城县。北周时,北齐营州剌史高保宁未隆北周,...

平定县政府的历史沿革
答:平定县历史悠久,旧石器时代就有先民在这里繁衍生息。远古时天下分九州,平定属冀州。公元前1106年,周成王封其弟叔虞于唐地,平定为唐的东境。后来叔虞的儿子把唐唐心为晋,平定为晋的东门户。公元前498年,晋国权臣赵简子在县城西北的平潭筑城,这是史书记载中有关平定的最早建筑。公元前377年韩赵魏...

滦平县的历史沿革
答:西汉设白檀县。金设宜兴县。明设宜兴守御千户所。乾隆七年(1742年)设喀喇河屯厅,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改喀喇河屯厅为滦平县。相传因喀喇河屯濒临滦河,取“滦河无患,人民得平安”之意。沿用至今。 2007年,根据河北省政府有关文件精神,滦平县陈栅子乡划归承德市双滦区管辖。2010年,根据河北...

石家庄平山县西柏坡景区的历史沿革
答:交通方便,易守难攻,既适宜危机时刻向山里撤退,顺利时又便于向城市进军。从经济条件来看,西柏坡村一带村庄稠密,相距多在1-2公里,且沿滹沱河分布,依山傍水滩地肥美,地宽粮丰,稻麦两熟。聂荣臻元帅曾这样说过:“平山县可称得上是我们晋察冀边区的乌克兰。”较发达的农业经济,有利于保障军民的...

镇平县的历史沿革
答:金哀宗正大三年(1226年)设置镇平县。当时金朝已临末期,危机四伏,镇平之名,当以阳管镇的“镇”加“平”字,取镇慑和平定叛乱之义。

平山区的历史沿革
答:平山区因境内有市区最高的山峰平顶山而得名。早在尧时,本地区属青州;舜时本地属营州;禹时本地属青州;商朝本地区属营州;周朝本地属幽州。战国时期、燕时本地属燕国辽东郡;秦分天下为三十六郡,本地属辽东郡襄平县。汉初本地为辽东郡;武帝时,本地属为辽东郡幽州所辖;东汉本地区改属玄菟...

平城镇的历史沿革
答:据《陵川县志》记载,平城早在尧舜之前就有人类聚居,夏商时期为冀州所领,而且是夏商王直接管辖的“王畿”之地。春秋时先属晋、韩,后归赵,长平之战被秦吞并人秦境。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归属上党郡高都县管辖,西汉至两晋属泫氏县,直到隋开皇十六年(公元596年)始置陵川县,平城此后才一直归该县所...

平泉县的历史
答:1.平泉县的由来和成史 《热河新志》第7章《热河的地方志》称:平泉县“因县城的街内有水泉叫平泉,并于冬日严寒不冻,所以本县的名称叫平泉。”(中国地名语源词典) 历史沿革:春秋时为东胡及山戎国地。战国时为燕国地。秦为东胡地,后并入匈奴。汉初因之,后入乌桓。北魏为营州建德郡阳武县、冀阳郡平刚县地。

遂平县的历史沿革
答:遂平县历史渊源流长,西周为房子国;春秋改吴房;汉置吴房、灈阳二县;北魏改遂宁县;唐元和十二年(817年),李愬雪夜入蔡州,平定吴元济叛乱,唐宪宗敕改县名为遂平至今; 1948年2月,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遂平县爱国民主政府成立;1949年后,遂平县隶属河南省信阳专区。1958年11月13日,毛泽东主席曾亲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