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角挂书文言文阅读答案

作者&投稿:陈没蒲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1. 牛角挂书文言文注释

你好: 牛角挂书,出自《新唐书·李密传》,比喻读书勤奋。

一、原文: 密以薄鞯1乘牛,挂《汉书》一帙2角上,行且读。越国公杨素适3见于道,按辔4蹑5其后,曰:“何书生勤如此?”密识素,下拜。

问所读,曰:“《项羽传》。”因6与语,奇之。

归谓子玄感曰:“吾观密识度7,非若等辈8。”玄感遂倾心结9纳10。

大业11九年,玄感举12兵黎阳,遣人入关13迎密。 二、注释: 1,鞯:衬托马鞍的垫子 2,帙:书套,指书卷 3,适:恰逢,正赶上 4,按辔:按捺住马鞍 5,蹑:追随,跟随 6,因:于是 7,识度:见识和风度 8,非若等辈:不同于你们这些人。

若,你,你们 9,结:结交 10,纳:接纳 11,大业:隋炀帝年号 12,举:起,发 13,关:指函谷关 三、译文: 李密用薄草做的鞍鞯骑牛,在牛角上挂一卷《汉书》,一边走一边看书。越国公杨素正巧在路上看见,慢慢地跟在他后面,问:“哪来的书生这般勤奋?”李密认识杨素,从牛背上下来参拜。

杨素问他读的是什么,他回答说:“《项羽传》。”杨素于是和他交谈,觉得很惊奇。

回家后对儿子杨玄感说:“我看李密的见识风度,不是你们能比的。”玄感因此就倾心结交李密 。

隋炀帝九年,玄感在黎阳起兵,派人入函谷关迎接李密。 希望帮上你的忙,难免错误之处,望不吝指正。

2. 牛角挂书 文言文 翻译

词目 牛角挂书

发音 niú jiǎo guà shū

释义 比喻读书勤奋。

出处 《新唐书·李密传》密以蒲鞯乘牛,挂《汉书》一帙角上,行且读。越国公杨素适见于道,按辔蹑其后,曰:“何书生勤如此?”密识素,下拜。问所读,曰:“《项羽传》。”因与语,奇之。归谓子玄感曰:“吾观密识度,非若等辈。”玄感遂倾心结纳。大业九年,玄感举兵黎阳,遣人入关迎密。

用法 作定语;指勤奋读书。

翻译 (李密)用蒲草作的鞍鞯骑牛,在牛角上挂一卷《汉书》,一边走一边看书。越国公杨素正巧在路上看见,慢慢地跟在他后面,问:“哪来的书生这般勤奋?”李密认识杨素,从牛背上下来参拜。杨素问他读的是什么,他回答说:“《项羽传》。”杨素于是和他交谈,觉得很惊奇。回家后对儿子杨玄感说:“我看李密的见识气度,不是你们能比的。”玄感因此就倾心结交李密 。

3. 李密牛角挂书原文,译文,赏析

【原文】 密以荫为左亲卫府大都督、东宫千牛备身(1)。

额锐角方,瞳子黑白明澈。炀帝见之,谓宇文述曰:“左仗下黑色小儿为谁(2)?”曰:“蒲山公李宽子密。”

帝曰:“此儿顾盼不常(3),无入卫。”他日,述谕密曰:“君世素贵,当以才学显,何事三卫间哉(4)!”密大喜,谢病去,感厉读书。

闻包恺在缑山(5),往从之。以蒲鞯乘牛(6),挂《汉书》一帙角上(7),行且读。

越国公杨素适见于道,按辔蹑其后(8),曰:“何书生勤如此?”密识素,下拜。问所读,曰:“《项羽传》”。

因与语,奇之。归谓子元感(9)曰:“吾观密识度,非若辈等。”

元感遂倾心结纳。 (选自《新唐书·李密传》) 【注释】 (1)荫:封建时代因祖先的官职、功劳而得官曰荫。

千牛备身:禁卫官名,执掌御刀。(2)仗:仪卫。

(3)顾盼:转眼四看。(4)三卫:唐袭隋制,设有亲卫、勋卫、翊卫三卫,每卫设中郎将一人,掌宫廷禁卫之事。

(5)缑山:又名缑氏山,在河南偃师县东南。(6)鞯(jiān):衬托马鞍的坐垫。

(7)帙(zhì):书套,书函。(8)按辔:扣紧马缰,使马慢步前行。

蹑(niè):紧随在后。(9)元感:应为“玄感”,因避清康熙帝玄烨讳,改作“元感”。

【译文】 李密因为祖上的荫庇而被任命为左亲卫府大都督和东宫千牛备身之职。他额头尖眼角方,眼瞳黑白分明。

隋炀帝看见后,对宇文述说:“左边仪卫下面那个黑色小子是谁?”宇文述说:“是蒲山公李宽的儿子李密。”隋炀帝说:“这个小子四顾张望的神色不同一般,不能让他做卫士。”

有一天,字文述告诉李密说:“你们家中一向显贵,应当凭自己的才学扬名,何必到三卫之中来谋差呢?”李密听后十分高兴,于是自称有病而离开了,而且发愤读书。他听说包恺在缑山,于是准备前往拜他为师。

他坐在牛背上面的蒲垫上,在牛角挂上一函《汉书》,一边行走一边阅读。越国公杨素在路上碰见后,勒紧马缰慢慢地跟在他的后面。

杨素说:“是哪个书生竟然这样勤奋?”李密认识杨素,连忙下拜行礼。杨素问李密读的是什么书,李密说:“是《项羽传》。”

杨素于是与李密交谈,对他的才学十分惊异。杨素回家后对儿子杨玄感说:“我看李密的见识和风度,不是你们所比得上的。”

杨玄感于是倾心结交李密。 【参考资料】 李密,字法主,京兆长安人,祖籍辽东襄平(今辽宁辽阳南),祖上是北周和隋朝的贵族。

李密少年时代,曾在隋炀帝的宫廷里当侍卫。他生性灵活,在值班的时候左顾右盼,被隋炀帝发现了,认为这孩子不大老实就免了他的职。

李密并不懊丧,回家后发愤读书,因以放牛为生,故此常坐在牛背上读书。 有一次,李密听说缑山有一位名士包恺,就前去向他求学。

李密骑上一头牛出发了,牛背上铺着用蒲草编的垫子,牛角上挂着一部《汉书》。李密一边赶路一边读《汉书》,正巧越国公杨素骑着快马从后面赶上来,勒住马赞扬他:“这么勤奋的书生真是少见!”李密一看是越国公,赶紧从牛背上跳下来行礼。

为此《新唐书·李密传》记载:“闻包恺在缑山,往从之。以蒲鞯乘牛,挂《汉书》一帙角上,行且读。”

李密谈吐不俗,深深吸引了杨素。回家以后,杨素对儿子杨玄感说:“我看李密这个人的学识才能,都在你兄弟之上,将来你们有事可以与他商量。”

大业九年(公元613年)李密参与杨玄感起兵反隋。杨玄感兵败被杀,李密逃亡,后加入瓦岗军,人称魏王。

李密发布讨伐隋炀帝的檄文,数说杨广的十大罪状。其中有“罄南山之竹,书罪未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的话。

意思是,用尽南山的竹子作竹简也写不完他的罪行,决开东海的水也洗不尽他的罪恶,为后世留下了“罄竹难书”的成语。

4. 《勤训》的文言文阅读答案

勤训《恒斋文集》

【原文】

治生之道,莫尚乎勤。故邵子云:“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岁之计在于春,一生之计在于勤。”言虽近,而旨则远矣!

大禹之圣,且惜寸阴;陶侃之贤,且惜分阴,又况圣不若彼者乎?

【译文】

谋生的道理,没有什么比勤劳更为重要的了。所以邵先生说:“一天的计划决定于早晨,一年的计划决定于春天,一生的计划决定于勤劳。”这些话虽然说得浅近,可是意义却很深远哪!

像大禹这样的人,智慧、才能如此杰出,况且爱惜每一寸的光阴;像陶侃这样的人,品德如此高尚,况且爱惜每一分的时间,又何况在才干、品德方面都比不上他们的人呢?

【阅读训练】

1. 文中表明观点的句子是

2. 与“且惜寸阴”中的“且”字意义相同的两项是( )

A.愚公者,年且九十。 B.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C.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D.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

3. 作者举大禹、陶侃的事例,其用意是什么?

答: 答案;1.治生之道,莫尚乎勤。 2.BD 3.以古代圣贤珍惜光阴的榜样来鼓舞读者,使读者警醒。

5. 蜀僧文言文阅读答案

原文: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

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

富者曰:“子何恃而往?”

曰:“吾一瓶一钵足矣。”

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持而往!”

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

富者有惭色。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蔫。

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注释:

蜀:现在四川省。 鄙:边境、偏僻的地方。 语于:对……说。 吾:我。

之:往,去。 南海:指浙江省的普陀山(我国的佛教圣地之一)。

子:您,古代对人的敬称。 瓶、钵:和尚盛饮食的用具。 买舟:雇船。

越明年:到了第二年。 犹未船:尚且还不能够(实现)。 惭色:惭愧的神色。

何:什么 恃:凭着

答案要点:

句子: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

解词:蜀:现在四川省。

鄙:边境,偏僻的地方。

句意:四川边远地方有两个和尚:一个贫穷,一个富有。

句子: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钵足矣。”

解词:语于:对……说。

吾:我。 子:您,古代对人的敬称。

之:往、去。

南海:指浙江省的普陀山(我国的佛教圣地之一。)

瓶、钵:和尚盛饮食的用具。

何:什么。

恃:凭着。

句意:穷和尚对富和尚说:“我想到南海去,你看怎么样?”富和尚问:“你凭什么去 呢?”穷和尚回答说:“我只要一个水瓶、一个饭钵就足够了。”

句子: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

解词:买舟:雇船。

数年:多年。

犹未能:尚且还不能够(实现)。

句意:富和尚说:“我多年以来,总想雇船往下游去,还不能够实现;你凭什么去呢!”

句子: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

解词:越明年:到了第二年。

句意:到了第二年,那个穷和尚从南海回来,把到过南海这件事讲给那个富和尚听,这时,那个富和尚感到很惭愧。

译文:

四川边远地方有两个和尚:一个贫穷,一个富有。

穷和尚对富和尚说:“我想到南海去,你看怎么样?”

富和尚问:“你凭着什么去呢?”

穷和尚回答说:“我只要一个水瓶一个饭钵就足够了。”

富和尚说:“我多年以来,总想雇船往下游去,还不能够实现;你凭什么去呢!”

到了第二年,那个穷和尚从南海回来,把到过南海这件事讲给那个富和尚听。这时,那个富和尚感到很惭愧。



~

古文《牛角挂书》译文
答:。此事被传为佳话。 本回答由网友推荐 举报| 答案纠错 | 评论 21 17 为您推荐: 牛角挂书的阅读答案 牛角挂书的故事 牛角挂书的意思 牛角挂书文言文翻译 牛角挂书点击答案 牛角挂书故事500字 牛角挂书的故事简介 《牛角挂书》 牛角挂书视频 牛角挂书是什么意思 ...

高凤是个什么样的人?
答:高凤,字文通,小时候是一名学生,家庭以种田为生,但却精通读书,白天黑夜都不停息。妻子(曾经)有一次到田地里去,在庭院里面晾晒麦子,让高凤看住鸡(以防吃麦)。当时突然下了雨,高凤拿着竹竿读经书,没有发觉水已经把麦子冲走了。妻子回来觉得很奇怪,便责问他,高凤才发觉发生了这样的事(小麦...

描写牛角文言文
答:我当初走出文言文的窘迫,只用了两三个月。而英语到大学毕业都没过四级。 2. 牛角挂书文言文注释 你好: 牛角挂书,出自《新唐书·李密传》,比喻读书勤奋。 一、原文: 密以薄鞯1乘牛,挂《汉书》一帙2角上,行且读。越国公杨素适3见于道,按辔4蹑5其后,曰:“何书生勤如此?”密识素,下拜。 问所读,曰:...

文言文马文升翻译
答:7. 牛角挂书 文言文 翻译 词目 牛角挂书 发音niú jiǎo guà shū 释义 比喻读书勤奋。 出处《新唐书·李密传》密以蒲鞯乘牛,挂《汉书》一帙角上,行且读。越国公杨素适见于道,按辔蹑其后,曰:“何书生勤如此?”密识素,下拜。问所读,曰:“《项羽传》。”因与语,奇之。归谓子玄感曰:“吾观密...

牛角挂书文言文
答:牛角挂书文言文原文:密以薄鞯乘牛,挂《汉书》一帙角上,行且读。越国公杨素适见于道,按辔蹑其后,曰:“何书生勤如此?”密识素,下拜。问所读,曰:“《项羽传》。”因与语,奇之。归谓子玄感曰:“吾观密识度,非若等辈。”玄感遂倾心结纳大业九年,玄感举兵黎阳,遣人入关迎密。译...

牛角挂书 文言文 翻译
答:词目 牛角挂书 发音 niú jiǎo guà shū 释义 比喻读书勤奋。出处 《新唐书·李密传》密以蒲鞯乘牛,挂《汉书》一帙角上,行且读。越国公杨素适见于道,按辔蹑其后,曰:“何书生勤如此?”密识素,下拜。问所读,曰:“《项羽传》。”因与语,奇之。归谓子玄感曰:“吾观密识度,非...

李密牛角挂书评价
答:牛角挂书的阅读答案 牛角挂书的故事简介 李密 牛角挂书 《牛角挂书》 牛角挂书文言文翻译 李密牛角挂书的故事 牛角挂书简易 李密 评价 如何评价李密 其他类似问题 2015-12-01 李密牛角挂书读后感 24 2013-04-10 李密牛角挂书原文,译文,赏析? 95 2011-11-18 牛角挂书中李密有什么值得我们学习...

牛角挂书
答:牛角挂书 发音 niú jiǎo guà shū 用法 作定语;指勤奋读书。 释义 比喻读书勤奋。 出处 《新唐书·李密传》原文及解释 原文 密以蒲鞯乘牛,挂《汉书》一帙角上,行且读。越国公杨素适见于道,按辔蹑其后,曰:“何书生勤如此?”密识素,下拜。问所读,曰:“《项羽传》。...

牛角挂书一密求学以勤勉闻·文言文的翻译?
答:密以薄鞯乘牛,挂《汉书》一帙角上,行且读。越国公杨素适见于道,按辔蹑其后,曰:“何书生勤如此?”密识素,下拜。问所读,曰:“《项羽传》。”因与语,奇之。归谓子玄感曰:“吾观密识度,非若等辈。”玄感遂倾心结纳……大业九年,玄感举兵黎阳,遣人入关迎密。翻译 李密用薄草做...

高中文言文家贫刻苦读书
答:主人感到很奇怪,问他为什么这样,他说:“我希望能得到你家的书,通读一遍。”主人听了,深为感叹,就把书借给他读。于是匡衡成了大学问家。启示:文言文‘凿壁借光’表现了匡衡人穷志坚,发奋读书的精神这段记载的意思是,西汉时著名的经学家匡衡,幼年时期,家里贫穷,买不起蜡烛,他常常读书读到黄昏日暮,才遗憾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