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园是谁烧的?

作者&投稿:莱玲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1、历史

圆明园始建于1709年(康熙四十八年),最初是康熙帝给皇四子胤禛的赐园。1722年雍正即位以后,拓展原赐园,并在园南增建了正大光明殿和勤政殿以及内阁、六部、军机处诸多值房,欲以夏季在此“避喧听政”。

乾隆帝在位期间除对圆明园进行局部增建、改建之外,还在紧东邻新建了长春园,在东南邻并入了万春园。 圆明三园的格局基本形成。嘉庆朝,主要对绮春园(万春园)进行修缮和拓建,使之成为主要园居场所之一。

道光帝时,国事日衰,财力不足,但宁撤万寿、香山、玉泉“三山”的陈设,罢热河避暑与木兰狩猎,仍不放弃圆明三园的改建和装饰。

圆明园,在清室150余年的创建和经营下,曾以其宏大的地域规模、杰出的营造技艺、精美的建筑景群、丰富的文化收藏和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内涵而享誉于世,被誉为“一切造园艺术的典范”,被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称誉为“理想与艺术的典范”。

然而,1856年10月,英国和法国在沙皇俄国和美国的支持配合下,联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绕经北京城东北郊直扑圆明园,洗劫无数财务。

1860年10月18日,3500名英军冲入圆明园,纵火焚烧圆明园,大火三天三夜不灭,烟云笼罩北京城,久久不散。这座举世无双的园林杰作被一齐付之一炬。

事后据清室官员查奏,偌大的圆明三园内仅有二三十座殿宇亭阁及庙宇、官门、值房等建筑幸存,但门窗多有不齐,室内陈设、几案均尽遭劫掠。自此同时,万寿山清漪园、香山静宜园和玉泉山静明园的部分建筑也遭到焚毁。

圆明园及附近的清漪园、静明园、静宜园、畅春园及海淀镇均被烧成一片废墟,英国侵略军烧毁安佑宫时,因他们来得突然,主事太监又反锁着安佑宫的大门,所以,当时有太监、宫女、工匠等共300人,被活活烧死在安佑宫,成为世界文明史上的暴行。

2、现状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政府十分重视圆明园遗址的保护,先后将其列为公园用地和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征收了园内旱地、进行了大规模植树绿化。

在十年动乱中,遗址虽然遭到过一些破坏,但它毕竟被保住了:整个圆明园的水系山形和万园之园的园林格局依然存在,近半数的土地成为绿化地带。十几万株树木蔚然成林,多数建筑基址尚可找到,数十处假山叠石仍然可见,西洋楼遗址的石雕残迹颇引人注目。

1976年正式成立圆明园管理处之后,遗址保护、园林绿化有明显进展,西洋楼一带得到局部清理和整理,整个遗址东半部的园林道路、园杯设施从无到有,逐年有所改善。

1983年,经国务院批准的《北京城市建设总体规划方案》,明确把圆明园规划为遗址公园。同年,北京市政府拨出专款,修复了长春园的东北南三面2300米虎皮石围墙。

在北京市和海淀区政府及圆明园学会等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1984年9月圆明园管理处与海淀乡园内农民实现了联合,采取民办公助形式,依靠社会各方面力量,共同开发建设遗址公园。从而使遗址保护整修工作迈出有决定意义的一步。

福海中心蓬岛瑶台东岛的“瀛海仙山”亭和西岛庭院,绮春园的新宫门,以及西洋楼的欧式迷宫(万花阵),均已在原址按照原样修复。后又经两年整修提高,遗址公园初具规模,于1988年6月29日,正式向社会售票开放。园内游人已超过1000万。 

由国家与园内农民联合建园这一形式,经数年过渡,全面开辟遗址公园的条件渐趋成熟。按照首都建设总体规划的要求,为加快遗址公园建设步伐,于1990年和1993年分两批正式办理了遗址公园全部占地的征用手续。

2002年12月,北京圆明园正觉寺修缮工程正式招标。正觉寺曾是清代皇室成员的御用佛寺,由于地处绮春园墙外,才成为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时唯一幸免的古建筑。此次修缮的范围包括山门、文殊亭、东西五佛殿、东西配殿、西转角房等,修缮面积共计990平方米,2003年10月1日前完成。

3、相关故事——火烧圆明园

咸丰十年(1860年)英法联军攻占北京后,占据圆明园。中国守军寡不敌众,圆明园总管大臣文丰投福海自尽,住在园内的常嫔受惊身亡。英国军队首领额尔金在英国首相帕麦斯顿的支持下,下令烧毁圆明园。

3500名英法联军冲入圆明园,纵火焚烧圆明园,大火三日不灭,圆明园及附近的清漪园、静明园、静宜园、畅春园及海淀镇均被烧成一片废墟,安佑宫中,近300名太监、宫女、工匠葬身火海。使这座世界名园化为一片废墟。大火连烧3天3夜,成为世界文明史上罕见的暴行。

圆明园文物被掠夺的数量粗略统计约有150万件,上至中国先秦时期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现仅存建筑遗址,并建立圆明园遗址公园。

扩展资料

圆明园,诞生在康熙年间,成长于雍正王朝,风华在乾隆盛世。它继承了中国三千多年的优秀造园传统,既有宫廷建筑的雍容华贵,又有江南水乡园林的委婉多姿,同时又汲取了欧洲的园林建筑形式,把不同风格的园林建筑融为一体,在整体布局上使人感到和谐完美。

圆明园集中国几千年优秀造园艺术之大成,把中国古典园林推向一个新的高度。一些西方人对中国园林刮目相看,也正是从圆明园开始的。总之,圆明园为中国这个文明古国赢得过荣誉,曾经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圆明园



~

圆明园是谁烧的
答:1860年,英法联军攻入北京,将圆明园烧毁。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烧杀掳掠,慈禧太后挟光绪皇帝逃奔西安,八旗兵丁,土匪地痞即趁火打劫把园残存和陆续基本修复的共约近百座建筑物,皆拆抢一空,使圆明园的建筑和古树名木遭到彻底毁灭。其后,圆明园的遗物,又长期遭到官僚、军阀、奸商巧取豪夺,乃至政府当局的有组织地...

火烧圆明园的经过是怎么样的?
答:英法侵略军到达圆明园后把圆明园抢劫一空。之后,为了报复,英国军队首领额尔金伯爵詹姆斯·布鲁斯在英国首相帕麦斯顿的支持下,下令烧毁圆明园。并派遣戈登执行火烧圆明园命令,大火连烧3天3夜,使这座世界名园化为一片废墟,这是人类历史文明史上的一次浩劫。清咸丰十年(1860年)英法联军攻占北京后,...

火烧圆明园是谁烧的。
答:是英法联军烧的——正如法国著名作家雨果所描绘和抨击的那样:有一天,两个强盗闯进了圆明园,一个大肆掠夺,另一个纵火焚烧,这两个强盗一个叫法兰西(法国),一个英吉利 (英国)。火烧圆明园,这是一个普遍的民众说法。其实,火烧圆明园的真正概念,不是火烧圆明园,而是火烧京西皇家三山五园。焚毁...

颐和园被烧是那年?背景是什么?谢谢
答:颐和园没有被烧,被烧的是圆明园。1860年圆明园被英法联军烧毁。咸丰十年(1860年)英法联军攻占北京后,占据圆明园。中国守军寡不敌众,圆明园总管大臣文丰投福海自尽,住在园内的常嫔受惊身亡。英国军队首领额尔金在英国首相帕麦斯顿的支持下,下令烧毁圆明园。3500名英法联军冲入圆明园,纵火焚烧圆...

究竟是谁烧毁了圆明园
答:事后据清室官员查奏,偌大的圆明三园内仅有二三十座殿宇亭阁及庙宇、官门、值房等建筑幸存,但门窗多有不齐,室内陈设、几案均尽遭劫掠。自此同时,万寿山清漪园、香山静宜园和玉泉山静明园的部分建筑也遭到焚毁。圆明园及附近的清漪园、静明园、静宜园、畅春园及海淀镇均被烧成一片废墟,英国侵略军...

到底是谁策划烧毁了圆明园?因何原因要烧毁?
答:火烧圆明园发生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清咸丰十年(1860)英法联军攻占北京后,于10月6日占据圆明园。中国守军寡不敌众,圆明园总管大臣文丰投福海自尽,住在园内的常嫔受惊身亡。英、法军队洗劫二天后,向城内开进。10月11日英军派出1200余名骑兵和一个步兵团,再次洗劫圆明园,英国全权代表詹姆士·布...

圆明园是谁烧的?
答:圆明园是经历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建造起来的皇家园林,是当时世界最大的皇家园林被称为万园之园,里面汇聚了无数的奇珍异宝东西方文化的建筑风格和中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1860年清政府主力部队南征太平天国,京城兵力空虚,英法联军趁机攻取塘沽兵临北京城下,咸丰皇帝逃到承德避暑山庄。英法联军进城后...

圆明园是谁烧毁的
答:1. 在1860年,英国军队在额尔金爵士的领导下,遵循英国首相帕麦斯顿的政策,对圆明园实施了毁灭性的焚烧。2. 3500名英国士兵闯入圆明园,放火将这座历史悠久的皇家园林付之一炬。3. 大火肆虐了三日,不仅圆明园,还包括附近的清漪园、静明园、静宜园、畅春园以及海淀镇,均遭受了毁灭性的破坏。4. ...

圆明园是谁烧的
答:圆明园汇聚了江南名园胜景,还引入了西方园林建筑,堪称古今中外造园艺术集大成者,是人类文化的宝库,同时也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圆明园始建于康熙末年和雍正年间,雍正二年开始扩建。乾隆帝即位后,调整了园内景观,增建了建筑群。1860年,英法侵略者放火焚烧圆明园,同时烧毁了清漪园、静明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