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邓小平检阅演习部队后,指着一位师长称赞:这人要重点培养

作者&投稿:犹恒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此人将来必定是中国的栋梁之材,你们一定要重点培养!”

1981年华北大演习结束之后, 邓小平同志指着师长廖锡龙,向身边的其他领导感慨道。

中越战争的战火平息后,越军依旧都蠢蠢欲动。

为了能向世界展示我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军事实力,给军队打气提高实战水平,邓小平同志下达了在华北某地举行大规模演习的任务。

在历时九个月的准备之后,1981年9月,一场声势浩大的华北大演习在河北省张家口北部展开。

演习当天,陆军、空军以及各种保障部队共计11万四千余人,装甲车、坦克1300多辆,大炮1500多门,飞机四百多架, 汽车 更是不计其数。

演习一开始,方圆数十里便火光冲天,硝烟弥漫。

如此大规模的现代化军演,很多将士是第一次见到,廖锡龙亦是如此。

作为一名军人,他内心充满了兴奋之情——这是展示他军事指挥能力的绝佳舞台。

在这次演习中,廖锡龙的飒爽英姿切切实实被邓小平看到了。

那么,邓小平的点评仅仅是依据这次演习的表现吗?这份欣赏还源于哪些事件呢?


自第一次“对越反击战”结束后,越军不甘心失败,连续五年以来不断对我国云南边境等地进行军事骚扰,对边境人民造成了巨大的伤害。

为了维护领土主权,保护人民的安全,我军决定在这一年对越军实施军事打击,一举收复老山、者阴山等军事高地。

“老山战役”在1984年4月28日,正式打响。

此战役我军兵分两路,同时进攻老山与者阴山。

而承担主攻者阴山任务的正是第三十一师,指挥战斗的便是师长——廖锡龙。

当廖锡龙率领军队赶到者阴山脚下的时候,老山那边早已是炮火连天。

我军已经南下纵深数月,敌军也早已洞悉我军动向,在前沿阵地铺设了雷区以及坚固的防御工事。

必须尽快攻下者阴山,配合友军才能彻底实现战略胜利。

要知道廖锡龙可是夸下海口,100口棺材意味着最多牺牲一百名战士就能快速解决战斗。

那他的当务之急就是得想出最好的进攻策略。

望着崇山峻岭的者阴山, 廖锡龙其实已经成竹在胸。

这日的早上天还未亮,廖锡龙一声令下,一连串炮声响起。

密集的炮弹从我军阵地飞出,铺天盖地覆盖住了者阴山上的敌军阵地。

刹那间,黝黑的夜空被火光照得通红,群山也在颤抖、颤栗。

敌军一下子被打懵了,想到我军会用炮火压制,却没想到会如此的猛烈。

敌军一些人来不及穿裤子便在火海中四处躲藏,同时还心惊胆战地猜测:炮击之后,步兵是否会大规模进攻呢?

敌人只猜对了一半, 我军步兵确实发动了进攻,但不是在炮击之后,而是跟着炮弹的一起冲了过来。

廖锡龙就是要给敌人一个措手不及,在炮声响起片刻后,他便派出多路兵力在炮火掩护下冲向了敌方阵地。

此时,92团的战士们已经摸到了敌人的“鼻子”。

中国军队是从哪冒出来的?敌军仿佛看到了“天降神兵”,完全来不及作出反应,便尝到了败北的滋味。

炮击是在6点40分的时候开始,而现在刚刚到7点24分,仅仅44分钟92团就攻下了一个关键的战略高地。

迅雷不及掩耳的进攻速度,让敌军呼叫的炮火拦击都“打了水漂”。

很快,多路攻击部队相互配合,交互穿插,陆陆续续已经拿下多处高地。

坐在指挥所的廖锡龙看到战术效果极佳,不可错失良机, 便让炮火延伸到更深处,并下达指示令全部进攻分队全线出击,不给敌军喘息机会。

但越军也不会坐以待毙,回过神后立刻组织了先锋部队作为援军,企图要增援者阴山夺回阵地。

洞察全局的廖锡龙早有准备, 安排一个连队截断了敌方援军的道路,利用者阴山的地形优势,将援军的数次进攻都打退了。

孤立无援的者阴山敌军此时已经如同“瓮中之鳖”,被我军93团四面包围在了狭小的柴山堡、新寨等地。

然而这些敌军仍然在做垂死挣扎,见援军不到意图突围。

这天真的想法当然是弄巧成拙, 在我军严密的火力之下突围计划被粉碎不说,还被我军攻入其堡垒内部,彻底将这些顽抗的敌军剿灭。

之后,多处高地被我军占领,开始在者阴山进行全面搜剿扩大战果,至此者阴山作战任务完成。

捷报的电话在指挥部络绎不绝地响起,廖锡龙欣慰地笑了,这一切似乎都在他的意料之中。

清扫完整个战场后,廖锡龙也不敢放松警惕,当即下令全军转入防御状态。

这时刚好是十二点15分。

也就是说, 阴山战役在五小时三十五分钟内,解放军以歼敌2000余人,牺牲仅近百人(一说115人)的成果迎来了彻底的胜利。

眺望着一望无际的云海和山峰, 组织科长这才明白廖师长战前为什么会嫌200口棺材太多,原来他早已是稳操胜券。

想到这里,组织科长由衷地给廖锡龙师长敬了个军礼。

战后廖锡龙说:

"我们人民解放军的任何一个师、团,都可以把者阴山从越军手里拿下来,问题是看谁的伤亡小、消耗小。”

用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胜利,这正是一个优秀指挥员的最大才能。

此战让廖锡龙至此一战成名。

名声大噪后的廖锡龙,凭借出色的军事指挥能力成为了解放军中的明日之星。

时任中央军委主席的邓小平同志对他更是器重有加。

在者阴山之战十几天后,邓小平亲自签署了一项委任命令:

晋升廖锡龙为11军的副军长。

该命令竟然在《人民日报》上首次被公开刊载。

这无疑是邓小平同志对廖锡龙史无前例的嘉奖。

4个月后,邓小平再次签署命令,任命廖锡龙为军长。

这年廖锡龙也被选为了“中国十大风云人物”。

短短几个月连升两级,年仅44岁的廖锡龙已经是军长,这让所有人都羡慕不已。

可又有多少人知道,廖锡龙的军旅生涯曾经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而是崎岖坎坷的。

廖锡龙18岁的时候在贵州参军入伍,这当兵一当就是6年。

当时,解放军的规定是士兵服役期为3年, 不过廖锡龙由于出色的个人能力被部队当作军事训练骨干,一直延期到了第六年。

在这期间,与廖锡龙同年一起入伍的战士石伦常先后被提拔为排长、副连长,但廖锡龙却一直没有提干机会。

原本在第五年的时候, 廖锡龙被部队列入到了提干的名单里。

可惜因为学历太低被筛选了出来, 但依然被作为干部苗子留在部队重点培养。

到了第六年,廖锡龙终于又迎来了一次机会。

这年他报名参加了昆明军区的大比武,凭借自己过硬的军事技术在大比武中取得了优秀的成绩,尤其是对抗刺杀比赛拿到了第一名。

无奈命运捉弄人, 在提干命令下达前夕,廖锡龙却因为在销毁施工后剩余的一枚雷管时,操作失误造成自己右手手指伤残。

右手致残的士兵部队当然不会给机会了。

眼看着做了六年士兵提干无望,廖锡龙的名字只能被列入到了退伍的名单里。

穿了六年的军装就要脱下了,廖锡龙满含泪水甚是不舍,可是他又有什么办法呢?

命运就是爱开玩笑,在你充满希望的时候泼你“一盆冷水”,在你绝望的时刻又给你抛来“橄榄枝”。

没过多久,师部的首长来到连队做考察。

他观看了“郭兴福教学法”的汇报演讲,意外地发现了廖锡龙这个“千里马”。

他对廖锡龙称赞不绝,声称廖锡龙是一个很有指挥才能的干部苗子。

有了师长的认可, 廖锡龙终于如愿被破格转正成为一名职业军人。

这下彻底拯救了他的军旅生涯。

从此之后,廖锡龙好运袭来,一路高升做到了师作训科副科长,同时兼任骨干集训队队长。

在集训队,廖锡龙可以给后辈传授自己最擅长的刺杀技术。

然而,当一切都顺利进行的时候,廖锡龙再一次面临离开军队窘境。

师部当时正在精简机关人员,廖锡龙便是要被精简转业的人员之一。

千钧一发之际,拯救廖锡龙的第二位贵人又出现了,他正是当时的三十一师副师长关福成。

关副师长惜才爱才,廖锡龙的表现他都看在眼里,便提出建议: “廖锡龙当战士时就是军事技术尖子,军事技术过硬,带兵训练有两下子,还是让他留在部队,到步兵团去带兵吧!”

就这样, 廖锡龙兜兜转转又回到了基层部队,成为了步兵91团的副团长。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回到军事团队的廖锡龙才真正的能发挥自己的才能,他就是为了作为军事指挥官而生的。

很快,让廖锡龙大展拳脚的机会就到了。

,者阴山之战的五年前,也就是1979年, 中越两国因为边境冲突终于发展到了大规模军事冲突,“对越自卫反击战”爆发。

作为91团的副团长的廖锡龙,也接到命令随军出征。

开战不到一个月时间,我军就取得了自卫反击战的胜利,并打算在同年3月5日,向全世界宣布从越南撤军。

本来廖锡龙也下令部队提前做好准备回国,但此时接到了一项重要任务——攻占班绕散,消灭该据点的敌方守军。

班绕散是位于我国边境处的一个越军据点,距离我国金平县较近还未受到我军打击。

上级担忧撤军后该据点越军会对我国平民不利,便命令91团调转方向杀他个回马枪,拔掉这颗眼中钉。

廖锡龙与另一位副团长汪启发各自带领一个营的兵力,采取左右两翼包抄与友军配合的计划,将班绕散合围后全歼敌军。

根据情报得知, 此地有大概一个营越军,而且地处高山地区,山上草木丛生、树木茂密、道路狭窄,可谓是易守难攻。

由于时间紧迫,来不及勘察地形,也不清楚敌军武器配置,廖锡龙只好带着部队边前进边摸清楚地形,并派侦察兵探察敌情。

廖锡龙带领军队先是占领了班绕散东侧的高地后,便居高临下对其开展了进攻。

在木桑、巴沙山等地的几场小规模战斗的胜利后,也让其他战士对这位首次带兵出征的团长充满了信任。

但由于班绕散地形复杂,敌情不明,廖锡龙所在的三营战士不幸误入雷区负伤。

眼看天色已黑不宜作战,团部只得下达命令暂时推迟攻击。

不过汪副团长带领的一营因为通讯损坏,并未接到暂缓进攻的命令。

在黑夜与敌军殊死搏斗,先后11次进攻都被顽抗的敌军阻挡,损失惨重。

第二日天刚亮,廖锡龙便指挥三营发动新一轮进攻。

然而事与愿违的是,9连的队伍在行军中走错了路,掉入了敌军的三面包围当中,伤亡较大。

9连因为未能按约定时间到达作战地点,一下子打乱了廖锡龙的作战部署。

在这生死一线之际, 廖锡龙根据远处的枪声判断位置,思索片刻便断定9连是迷了路已经与敌军展开了战斗。

为了快速解救9连,廖锡龙当即下令,让其他连队改变攻击方向。

9连此时情况危急,终于等到了战友的炮火支持。

虽然不少战士战死在沙场,却更加激发了活着的战士们的战意。

为了给牺牲的战友报仇,9连发挥出更强的战斗力,逆转了形势与敌军形成对峙。

廖锡龙果断抓住了战机,下令其他连队策应9连,接连攻占了高地并占领了越军的弹药库和军需仓库。

在经过四天的战斗, 廖锡龙带领三营从东侧率先突破敌军阵地攻入班绕散,歼灭了右翼的敌人,为整个战局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91团不只是出色地完成了任务, 还开创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对外战争史上,以步兵团在敌情不明情况下全歼防御工事牢固的加强营的 历史 先河。

战后,91团被授予“二等功臣团”的荣誉称号。

这个 历史 记录在世界战争史上都是少见的,它为中国军队在战争史上写下了最为光辉的一页, 廖锡龙自然是功不可没。

但此战因为种种元素,我军的伤亡并不算小。

这也让赢得荣誉的廖锡龙开心不起来,尤其是在遇到宋时轮将军后。

宋时轮将军后来带领中央慰问团来到91团召开军事干部座谈会,原本的慰问表彰却演变成了一场“批斗”大会。

宋将军毫不客气地点名质问了几名干部在班绕散战斗中的指挥问题,闹得人人自危,不敢大声说话。

最后, 宋将军语重心长地说:

“不是批评一个人,更不是否定你们的战功,珍惜战士的生命,要做到这一点,不能光是宣扬他们的英勇顽强,而是要首先组织发扬火力优势,去大量地杀伤敌人。”

宋时轮的话深深地刻在了廖锡龙的心里。

这也是为什么他会在者阴山战役中听到200口棺材就生气的原因。

廖锡龙在班绕散战斗中临危不乱,出色地指挥能力让他在军队中备受重视。

也因为如此,有幸参加了两年后的华北大演习。

中越战争的战火虽刚刚平息,但越军一直都在蠢蠢欲动。

为了能向世界展示我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军事实力,更为了给军队打气提高实战水平,邓小平同志下达了在华北某地举行大规模演习的任务。

为了此次演习,三个方案被制定出来,分别是10万人以上的方面军、数万人的集团军、以及只搞图上作业的师一级规模。

最终方案由邓小平同志拍板。

这场演习投入的兵力、武器之多,规模之大被小平同志称为“我军 历史 上是开天辟地第一次”。

廖锡龙所在的陆军第十一军31师91团是我军的“功臣团”,自然是此次演习中的重要“角色”,廖锡龙也已经是91团的团长。

演习当天,陆军、空军以及各种保障部队共计11万四千余人,装甲车、坦克1300多辆,大炮1500多门,飞机四百多架, 汽车 更是不计其数。

演习一开始,方圆数十里便火光冲天,硝烟弥漫。

如此大规模的现代化战争,廖锡龙也是第一次见到,作为一名军人内心也充满了兴奋之情,这是展示他军事指挥能力绝佳的舞台。

演习结束后,小平同志与其他国家领导人一起检阅了海陆空组成的53个方队。

当方队一个个雄壮威武地走过检阅台时,小平同志也激动地连连鼓掌,这时他看到了英姿飒爽的廖锡龙。

邓小平同志指着廖锡龙对身边的其他领导说,一定要重点培养此人,将来必成国家栋梁。

通过这次演习的出色表现,廖锡龙在演习结束后便升为了师长,有机会在后来的者阴山战役中一战成名。

再加上小平同志的青睐,廖锡龙才能得到前文所讲的四个月连升两级的签署命令。

邓小平同志可以说是廖锡龙人生所遇到的第三位伯乐了。

廖锡龙当然也没有让小平同志失望。

他并没有因为自己的平步青云被冲昏头脑,依然是小心翼翼地对待每一场战斗,更没有忘记宋时轮将军的教诲。

在外界不断地赞美声中,廖锡龙却更想念那些在者阴山牺牲的战士。

他借助参加慰问宴会的机会,悄悄溜出到正在修建的烈士陵园内,和施工战士一起运土搬石头,只是想为牺牲的战士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然而当时世人所不知道的是, 在者阴山战斗打响前夕,廖锡龙刚刚得知自己的二儿子在河里游泳溺亡。

他是将丧子之痛深深埋在心底,去想着怎样减少战士们的伤亡做的战斗指挥。

打了胜仗升官嘉奖却能不骄不躁,时刻念及每一名士兵生命,这样的将领怎能不让战士们爱戴?怎能不战无不胜呢?

在每一次战斗失利后, 廖锡龙副司令都亲自为基层指战员总结经验教训,给士兵开展针对性训练。

在他的整顿之下,部队战斗力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我们所熟知的名将多是从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朝鲜战争中走出来的,廖锡龙是少有的越战中成名的将领。

廖锡龙在2000年6月,被授予上将军衔。他当之无愧,更是一个活着的传奇。

现如今82岁高龄的廖锡龙将军,早已退出了工作第一线。

但他为国家和人民做出的贡献永垂不朽。

他传授部队的军事技术,才让部队提升战斗力减少战士们的伤亡;并在边境去的一次次的胜利,为国家赢得了主权完整,保护了边境人民的生命安全。

他没有辜负小平同志的厚爱,更没有辜负人民对他的信任。他是值得我们永记的英雄!


责编:Thali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