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中转换层的施工技术?

作者&投稿:巩贫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高层建筑中转换层的施工技术具体包括哪些内容呢,下面中达咨询招投标老师为你解答以供参考。 1 转换层结构的整体施工特点与控制要点 1.1 施工特点 转换层的自重和施工荷载往往非常大,应选择合理的模板支撑方案,并进行模板支撑体系的设计。设置模板支撑系统后,转换结构施工阶段的受力状态与使用阶段是不同的,应对转换梁及其下部楼层的楼板进行施工阶段的承载力的验算。 对大体积混凝土转换层,混凝土施工时应考虑采取减小混凝土水化热的措施,防止新浇混凝土的温度裂缝。 转换层的跨度和承受的荷载都很大,其配筋较多,而且钢筋骨架的高度较高,施工时应采取措施保证钢筋骨架的稳定和便于钢筋的布置。 利用钢骨架或预应力卸荷。在转换层结构中使用钢骨混凝土和预应力技术可以减轻自重、改善结构的整体抗震性能。设计模板支撑时可以利用己经成型的水平钢骨或预应力平衡部分或全部施工荷载,极大改善支撑受力性能,这种措施适用于转换层与上部结构没有形成整体工作的情况如上部采用的是小柱网框架或开口剪力墙、壁式框架等结构形式。 1.2 施工控制要点 转换板的自重、施工荷载以及所承受的上部结构荷载往往非常大,所以应选择合理、可行的模板支撑方案,并根据转换板的结构特点进行模板支撑体系的设计。 转换板承受的荷载很大,其配筋较多,而且钢筋骨架的高度较高,施工时应采取措施保证钢筋骨架的稳定。 对于大体积混凝土转换板,施工时应考虑采取减小混凝土温度差值、温度变化以及混凝土收缩徐变的措施,防止新浇混凝土产生温度裂缝和收缩裂缝。 应及时做好转换板施工期间板的变形、混凝土施工温度的监测,及时掌握各种对施工质量不利的情况,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预防和纠正。 2 模板及支架的施工 2.1 斜撑的施工要点 所有斜撑杆按小于或等于450角设置,排距沿柱面竖向为lm,梁底斜撑杆同梁底模板的外钢楞相协调,间距为400mm,其上端伸至模板底并与梁度模外钢楞相扣接,并作双扣件抗滑移保险,斜撑杆的下支点主柱面预留的内设定位短筋的凹槽,最下排斜撑杆的下支点为所在楼层的柱根部。 梁底斜撑支架尽量与梁下排架同时搭设,如跟不上,也必须保证在大梁钢筋骨架就位前搭设完毕,以确保斜撑支架与梁下排架同步受力。所有斜撑杆要尽量与梁下排架的立杆、横杆相扣接(用转向扣件),同时与楼层满堂架连体,以增强斜撑支架的整体性和稳定性。 2.2 立杆和扫地杆的施工要点 立杆的上端直接与梁底的内楞、外楞分别相扣接(外楞紧贴在内楞下面),从而形成双扣件抗滑移保险.立杆的下端支撑在楼面上铺设的通长木板上设置的钢垫块上。梁下排架下设扫地杆,中间设两道大小横杆,梁底排架两侧,横向设置斜撑,纵向设置双肢剪刀撑,同时将梁下排架与楼层满堂架连为一体,以增加排架的空间刚度。 2.3 钢管支撑的施工要点 支撑体系中,一定要注意检查木楔是否顶紧、钉钉子、防滑动,这是避免钢管直接作用于楼板形成集中荷载的关键。 用 48x3.5碗扣式脚手钢管搭设排架作为转换结构模板支架,可调支托安放于钢管支撑顶端,再把小中48x3.5钢管安放在可调支托上,碗扣式钢管立柱承受的是轴向力。作用在模板支架上的荷载特别大,用钢管碗扣脚手架做支撑最关键的问题是绝对不能出现模板支撑倒塌事故,否则损失和影响极大,因此,即使在排架三维间距均满足设计要求条件下,仍须采取必要的附加保证措施。利用转换结构区域的边缘构件如框架柱、剪力墙卸失一部分荷载。中间部分用纲管与柱子锁紧。 对进场的构配件进行检查验收,扣件及底托等要有出厂合格证,碗扣脚手架要检查碗扣与杆件的焊接质量,杆件的变形情况。达到规定后方可使用。扣件符合《钢管脚手架扣件》的规定要求。 各级共同制定施工方案,并逐级进行技术交底,参照公司的碗扣式脚手架施工工法及己施工的梁式转换架体支设的经验进行施工,执行《组合钢模板技术规范》和《建筑施工扣件式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 用经纬仪和钥尺在己浇筑混凝土的地坪上找出立杆的纵横位置。为分散荷载,立杆支托下垫50mm厚木板,下设扫地杆。碗扣要锁紧,扣件使用力矩扳手核准拧紧力的要求。斜撑按施工方案的要求进行设置。 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注意观察架体的变形情况,混凝土浇筑要求两个搓子从中间向两边对称浇筑。下层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5%后才能浇筑上层混凝土,浇上层混凝土之前,先将架体支顶松开,让己浇筑混凝土变形受力后再顶紧支撑,这样使己浇混凝土和架体共同承担、共同作用来承受上部荷载。 3 混凝土工程的施工分析 3.1 原材料要求 水泥:在满足强度和耐久性等要求的前提下,宜选用低热或中热的矿渣水泥、火山灰水泥(发热量270-290Kj/kg),严禁使用安定性不合格的水泥。 骨料:粗骨料碎石和卵石均可,应采取连续级配。其最大粒径不得大于钢筋最小净距的3/4。当采用泵送混凝土时,为了提高混凝土的可泵性和控制增加水泥用量。骨料中不得含有有机杂质,其含泥量应小于等于1%。 细骨料宜选用粗砂或中砂,含泥量应小于等于3%。当采用泵送混凝土时,其粗细率以2.6-2.8为宜。控制细砂以0.3二筛孔的通过率为15%-30%;0.15mm筛孔的通过率为5%-10%。 粉煤灰为了减少水泥用量,可掺入水泥用量10%的粉煤灰取代水泥。粉煤灰的烧失去量应小于15%,SO3应小于3%,SiO2应大于40%,并应对水泥无不良反应。 外加剂为了满足和易性和减缓水泥早期水化热发热量的要求,宜在混凝土中掺入适量的缓凝型减水剂。 3.2 施工准备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前的准备工作,除按一般混凝土施工前必须进行的物质准备、机具准备、技术准备和现场准备外,应根据其施工的特殊性,做好附属材料和辅助设备的准备工作,如冰、冰水箱(池)、真空吸水设备、水泵、测温设备等。尤其要做好施工方案的编制工作。施工方案编制的重点,应该是:①根据减少约束的要求,确定分层分块的尺寸及层间、块间的结合措施。②通过热工计算,确定混凝土入模温度以及对材料加热或降温的措施。③确定混凝土搅拌、运输和浇筑的方案。④制定混凝土的保温方案。⑤保证工程质量、安全施工和消防措施的制订。 3.3 混凝土浇筑要点 转换梁混凝浇筑量大,浇筑速度块,总的浇筑时间长,又要考虑温度应力的 影响,因此,施工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混凝土施工尽量安排在白天进行,并确保混凝土的输送不间断。混凝土浇筑应分层进行,每层高度控制在300--5OOmm。每层间隔时间1.5-2h。 混凝土的振捣采用机械振捣为主,人工扦插为辅。插入振动器宜采用快插慢拔,振动时间以出现泛浆为准,同时插入点距离应在振动棒有半径1.25倍范围内。在梁柱节点处,若钢筋太密,振动不能插入,则采用钢扦插,在梁柱侧模用橡皮锤敲打,用人工振捣来弥补。 楼板混凝土浇筑,除在梁处采用插入式振动器外,其余均采平板振动器沿垂直浇筑方向来回振捣。平板振动器依口成排进行,且排与排之间应有一定的搭接,确保混凝土不漏振,以达到其密实度。为保证楼板混凝土厚度,除在柱墙筋外注有标高标志外,还应加设用钢筋制作而成的移动式高度控制件,用于控制板厚,以保证板厚,满足设计要求。 泵送施工全过程除了按常规操作外,应注意以下几点: 布管及拆管要严格配合施工顺序和施工缝留设要求。管泵送前,加强压送水湿润管和泵体,必要时将湿麻袋覆盖于泵管上,降低混凝土温。泵送过程中,有泵管与溜槽配合,控泵送冲击力,避免挠动深梁锚固筋。混凝土入模温度控制。入模温度直接影响混凝土的中心温升值,固而降低入模温度是转换层大体积混凝土施工重要控制内容之一。
更多关于工程/服务/采购类的标书代写制作,提升中标率,您可以点击底部官网客服免费咨询:https://bid.lcyff.com/#/?source=bdzd

~

结构转换层的施工方案怎么做?
答:结构转换层 建筑物某层的上部与下部因平面使用功能不同,该楼层上部与下部采用不同结构类型,并通过该楼层进行结构转换,则该楼层称为结构转换层。结构转换层的实际应用 现代高层建筑向多功能和综合用途发展,在同一竖直线上,顶部楼层布置住宅、旅馆,中部楼层作办公用房,下部楼层作商店、餐馆和文化娱乐...

经验交流:高层建筑结构转换层(二)
答:以下介绍两种形式的结构转换:1、V形柱式结构转换重庆银星商城,总建筑面积49800m2,地上28层,总高度101.2m,为商住、商贸综合楼,1~9层为商场,基本柱网为7.80m×7.80m及7.80m×9.30m,第10层为技术层及物业治理,第11~26层为住宅,第27层及第28层为电梯技术间及水箱间。由于上部住宅的柱网、...

高层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发展趋势?
答:2.2厚板转换层施工技术 现在高层建筑中的厚板转换层施工技术可以根据其功能的不同进行相应的厚板转换层设计。目前在我国高层厚板转换层的主要设计方式有板式、梁式、桁架式三种。现在高层建筑中常采用的是梁式,施工工艺简单,便于操作。在建筑业的发展过程中厚板转换层施工的设计理念被人们越来越重视。2.3...

高层建筑转换层结构设计?
答:本文就高层建筑施工为研究方向,对高层建筑转换层结构设计工作展开了一定程度的分析和探索。1高层建筑施工存在的问题 第一,在对转换层支撑工作进行实施中容易受到多种阻碍。转换层在施工井过程中往往具备以下几种特点,施工空间尺寸大、重量高、结构相对复杂和繁琐,这就对转换层的支撑工作开展带来了较高的...

高层建筑发展趋势?
答:其对解决高层建筑转换层结构预应力和剪切力等问题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节能、减排是本世纪建筑工程领域在发展中必须遵循的一个核心原则,所以对于高层建筑领域来说加强绿色建筑材料的应用已成为一个必然趋势,鉴于各类新材料在具体实践中需要不同的施工技术作为支撑,所以新材料施工技术的创新与实践成为了高层...

吊顶转换层规范要求
答:3、在吊顶后,钢架转换层会产生很大的弯矩,对石膏板的平整性有直接的影响。吊顶转换层设置的依据是什么?根据《建筑装饰装修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6.1.11中,应按下列各项标准进行:吊杆与主龙骨末端的间距不得超过300米,超过300米时,必须增设悬臂。在超过1.5米的情况下,必须安装反向支撑。在遇到...

高层建筑内部结构采用的转换层结构?
答:5、空腹桁架式转换层 这种形式的转换层与桁架式转换层的优点相似,但空腹桁架式转换层的杆系都是水平、垂直的,而桁架式转换层则具有斜撑竿。空腹桁架式转换层在室内空间上比桁架式转换层好,比箱式转换层更好。查询更多建筑企业中标业绩、诚信信息、资质条件,马上一键查询结果,下载建设通app 更多关于...

高层建筑梁式转换层结构设计
答:但是,由于预应力混凝土的生产过程复杂,其成本也就略高。现代科技在不断进步,预应力的技术也定会不断提高,相信不久的将来,预应力的成本会随之降低。钢骨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的结构和使用并未存在太大的差异,所以预应力材料结构的转换梁在高层建筑中普遍存在,而且使用效果非常令人满意。3建筑中梁式转换层...

转换层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策略?
答:使得搭接柱受内力的影响大大衰减。在搭接柱形式的转换层中,最主要的重心便是筒体对侧力的抵抗能力。所以对于筒体的承受力,伸缩性和横截面的尺寸要做到足够精细。就要求受力能从搭接柱伸缩到上一层,当筒体的构造材质发生变化时,不会影响塔柱因受力而产生变形,从而使高层建筑的抗震性不衰减。另外...

建筑结构知识:转换层楼板有哪些要求
答:转换层楼板有哪些要求?1)板厚不得小于180。2)楼板应双层双向配筋,并加强与剪力墙的锚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