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常见质量问题及防治?

作者&投稿:季鸿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一、用料问题使用不合格的钢材
一些施工企业看重效益,不看重质量,低价购买一些不合格的钢材如地下小炼铁厂、黑工厂生产的罗纹钢或圆钢,或者是从废品回收站买来生锈钢材,致使钢结构强度和韧度达不到要求。这些材料若用在居民日常的平房建造中,由于这类住宅往往采用一层四合院结构,顶部不再承重和负载,一般不易发生问题,但假如用于楼房建筑,就轻易出现断筋、开裂、墙体变形等质量问题。
使用的砂子杂质含量大。一些施工企业为省工钱赶进度,一是以次充好,该用石砂时不用石砂,而用价格稍低的石粉代替或掺杂部分石粉。二是砂子不上铁筛,连大带小,一齐拌入混凝土中。三是砂子中泥土含量太高,不经水洗,直接用于施工。这些做法导致的问题是混凝土强度不够,取样打压后,不符合要求,用在基础上轻易诱发桩基偏位,基础下坠,用于顶部时发生顶部开裂渗漏现象。
不按要求使用砖块。在山西省偏关县要求在楼房施工中使用朔州产的红砖,而多数施工企业采用当地的红砖,一方面省运费,另一方面单块成本也低,可是当地产的红砖由于黏土质量和添加的煤质量存在差异,抗压强度明显不如朔州砖;或使用半砖较多,这种砖块用在底层墙体砌筑时,易产生墙体裂缝现象。
水泥强度不够。从2008年起国家已明令禁止生产325#水泥,可是一些企业见利忘义,抓住水泥市场紧缺的机会,只顾产量,不管质量,生产的水泥名为425#,实际上连325#的标准都达不到,致使灌筑的顶20天都拆不了模板,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严重的财产损失。
二、施工问题
施工人员未经正规培训。偏关县建筑市场的建筑工人主要来自农村,大部分只是小学毕业,有的虽然初中毕业,但知识水平相当于小学文化水平。据调查,90%以上的农民工未参加过技能岗位培训或未取得有关岗位证书和技术等级证书,是典型的“放下镰刀拿起瓦刀,放下锄头砌起砖头。”
配筋不足。施工企业为了节省开支,在施工中,配筋间距大,配筋率小,就轻易造成混凝土构件开裂,出现墙体或顶部裂缝质量问题。
施工治理不善。施工中由于治理人员少,治理不到位,致使水泥受潮或存放时间过长,导致水泥强度降低,性能改变,或钢筋淋雨生锈,影响与水泥砂浆的结合牢固度。
墙体砌筑施工时,干砖上墙,致使砖块与水泥沙浆的和易性下降,影响墙体的稳定性。
在施工中使用木模板和竹条模板,造成水泥泥浆流失,砂石间胶结能力下降。
不按工程量计算所用材料,水灰比变大或拌制混凝土时水泥比例降低,出现露筋或表面不光洁问题。
震捣不密实、不及时、不均匀、水灰比太小,导致浇筑的混凝土松散,内有气泡或孔洞,造成局部凝力降低,形成渗漏隐患。
混凝土养护不足,导致混凝土中水泥固结缺水而不能充分水化,造成混凝土质量整体下降,大大降低强度。
三、预防对策加大质量行政监管处罚力度
多数监管单位,对于平时检查中发现的质量问题,主要以督促整改为主,很少给予企业经济行政处罚,从而纵容了这些企业的质量违法行为。为抓好建筑施工质量,建议对工地出现的违章违法行为,一经发现决不姑息迁就,从重从严处罚,使施工企业充分熟悉到质量是企业的生命,不加强治理,就会付出沉重代价,甚至断送企业发展前途。
加强质量培训教育工作。利用各种时机,采用多种形式对建筑企业各层次人员进行分期分批培训教育,以技能实践教育为主,理论知识教育为辅,未参加培训或培训不合格人员不得上岗作业,提高全员质量意识。
严格工程施工操作规范。混凝土浇筑终凝后,要派专人进行养护,用多种方法覆盖养面,天天浇水不少于三次(因气温而定),保持混凝土在潮湿环境下凝聚硬化,一般养护不少于两周;提高混凝土震捣密实的质量意识,严格遵守震捣操作流程。
严把建筑材料进场关。优质的工程离不开优质的材料。在材料选购上,坚持“六不用”的标准:无出厂合格证材料不用;无试验报告材料证实不用;超过误差范围内的不用;破损的材料不用;超期失效的材料不用;假冒伪劣产品不用。在材料进场前,由施工、设计、监理、建设单位牵头,组成材料认证小组,通过市场调研,比较分析,确定所需的材料并联合签订认证单。
加强工程监理,充分发挥工程监理的质量监督作用。作为监理员要严格把关,做到细、狠、准、实,通过巡查和跟踪检查相结合,变事后把关为事前预防、事中控制,变管结果为管因素,实行预防为主的原则,非凡是重大质量隐患问题,要实施重点监控,及时清除施工中的质量隐患问题。现场监理必须向施工单位明确每道工序的报验制度,上一道工序不合格不准进入下一道工序,现场监理要多巡检,做到腿勤口勤,出现问题及时与各方沟通,针对经常出现的质量通病,要明确监控办法,对于有些施工工序要严格控制工作环境和温度、湿度,确保工程质量。
百年大计,质量第一。为造福子孙后代,防止和减少事故发生,保障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让全社会都来关注质量问题。
更多关于工程/服务/采购类的标书代写制作,提升中标率,您可以点击底部官网客服免费咨询:https://bid.lcyff.com/#/?source=bdzd

~

混凝土浇筑后容易出现哪些质量问题
答:八、模板施工缺陷1.现象:炸模,倾斜变形。拼装后的模板平整度差。3.预防措施:采用对拉螺栓,水平支撑,斜支撑等措施,保证模板不能炸模。对变形不能使用的模板进行更换,以保证拼装后的模板符合要求。每层砼浇注厚度控制在30cm左右。提倡采用定型大面积模板或整体拼装式模板。九、砼构筑物表面蜂窝1....

建筑土方工程中的常见问题及防治措施?
答:建筑土方工程中的常见问题及防治措施具体内容是什么,下面中达咨询为大家解答。在土方工程施工中,由于操作不善和违反操作规程引起的质量通病和导致的质量事故,其危害程度往往很大,如造成建筑物沉陷、开裂、位移、倾斜,甚至倒塌、摧毁。避免这些质量通病,及时防治,是我们需要时刻注意的重要问题。【场地积水/...

施工现场常见问题原因分析和防止措施?
答:3、防治措施(1)钢筋绑扎完毕,用压缩空气或压力水清除模板内垃圾。(2)地封模前,派专人将模内垃圾清除干净。(3)墙柱根部、梁柱接头处未留清扫孔,预留孔尺寸:100mm*100mm,模内垃圾清除完毕后及时将清扫口处封严。施工现场常见问题原因分析和防止措施十一 封闭或竖向模板无排气孔、浇捣孔1、现象由于封闭或竖向的...

建筑工程中常见的质量通病有哪些
答: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决不留后患,做好测温试验,防止因混凝土内外温差过大而出现裂缝;剪力墙钢筋走位现象的防治:钢筋工程在高层剪力墙结构中比框架结构更为复杂、繁锁,主要特点是钢筋数量多、规格小,绑扎时不像框架柱一样相对独立,每一堵墙都相互影响,容易引起连锁反应,修正特别困难。

建筑工程质量通病的形成与防治?
答:建设工程质量通病是指建筑工程中经常发生的、普遍存在的一些工程质量问题。由于面广量大,因此对工程质量危害较大,由于普遍存在所以不容易引起广泛重视。建筑工程质量通病的种类很多,涉及到各个分部、项,仅建设部94年列出的重点消除住宅质量通病就包括以下十个方面:1.砌砖工程。消除砖、砂浆强度达不到设计要求,砌体尺寸...

建筑工程质量常见问题及防治措施
答:建筑工程质量常见问题主要包括施工材料不合格、施工工艺不规范、设计缺陷、监管不严格等。这些问题若不及时防治,将直接影响工程的安全性、耐久性和使用功能。首先,施工材料不合格是建筑工程质量问题的常见源头。例如,使用低标号的水泥代替高标号水泥,或者钢筋的强度和韧性不达标等。这些不合格材料的使用会...

现场施工常见质量问题及防治措施分析?
答:现场施工常见质量问题及防治措施分析?  我来答 1个回答 #热议# 二次感染新冠后会发生什么?中达咨询 2023-02-04 · 工程/服务/采购类标书制作,15年行业经验 中达咨询 向TA提问 关注 展开全部 导言在工程中,安全永远是第一位。如何不一脚踏进工程中的安全陷阱?一起来看吧。27项常见质量通病1、桩身...

现浇混凝土工程出现的质量问题有哪些?有哪些防治措施?
答:蜂窝 混凝土结构局部出现酥松、砂浆少、石子多、石子之间形成空隙类似蜂窝状的窟窿。蜂窝往往出现在钢筋最密集处或混凝土难以捣实的部位。麻面 混凝土局部表面出现缺浆和许多小凹坑、麻点,形成粗糙面,但无钢筋外露现象。麻面一般由下列原因造成:模板表面粗糙或粘附水泥浆渣等杂物未清理干净,拆模时混凝土表面被...

房建施工过程中会出现哪些问题?
答:当气温低于零下20℃时,不得继续施工,否则毛石与砂浆之问水膜被冻冰,化冻后,砂浆与毛石之间有缝隙,不能形成一个整体。三、关于桩基础施工中常见的问题及采取的措施 (1)长螺旋钻孔砼灌注桩:长螺旋砼灌注桩在没有水、没有砂子的地质条件广泛应用。其优点是施工速度快,质量容易保证,但在施工时...

砌体工程九个常见质量通病防治办法?
答:墙体中的洞口、管道、预埋件应在砌筑施工过程中正确的及时进行预留与预埋,以免事后进行打凿破坏。混凝土加气块切锯、钻眼打孔、镂槽均应采用专用的设备工具进行加工,不得随意砍凿。通病2:砂浆强度低,质量不稳定原因1:配合比称量计量不准。防治方案:按照计量管理的有关规定定期检查校准计量的精度。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