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胆小懦弱老被欺负怎么办 孩子胆小懦弱经常受欺负该怎么教育

作者&投稿:长兴转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一、懦弱
悦纳:
性格懦弱的人比较不会强势,和人相处不会给人造成压力。很多性格懦弱的人都比较随和好相处。
分析:
家庭教育过于苛刻,在这种高要求、批评多的环境中产生了懦弱的性格。先天条件不足,身体疾病、身材矮小,有的也会导致不自信的性格。或者受到欺负和孤立,没有及时的情绪疏导,同样会造成懦弱自卑的特点。
懦弱的人优先考虑别人的感受,担心得罪人、惹得别人生气。
懦弱的性格会表现为自我怀疑,觉得自己不够好,觉得别人比自己要优秀。
态度:
不要瞧不起懦弱的人,不要打击他们。他们也非常需要关爱和鼓励。给他们勇气,让他们增强自信。
懦弱可以是性格上的懦弱,但仍然可以非常能干。人人都是平等的,懦弱的人也有自己的生存方式,不是只有强者才能够生存。如果每个人都是强者,这个世界就会变得不平衡、无法维持下去。
记住一点,没脾气可以,性格懦弱也罢,但一定要有原则,做人要有自己的底线。小事情可以没脾气,当威胁到你亲人的时候或关系到你尊严的时候就要强硬。
方法:
通过锻炼自己的身体,增强自己的自信心。
多去经历事情、多去尝试,多去和人交往。
做自己擅长的事情,看到自己的能力。
学会独立。
多参加团体活动锻炼胆量。
向强者学习。
亲子教育:
1.要学会放手,培养孩子独立的个性。
2.不要太强势。
3.管好自己的情绪。
4.多鼓励,不要打骂。
5.参加户外活动和夏令营,多参加兴趣班。
6.在孩子需要的时候,永远给予孩子支持和爱。
二、胆小
很多人都会面临胆小的问题,并因此感到特别困扰,它看起来并不利于我们融入社会生活和自我实现。胆小真的有那么不好吗?
其实说起来,胆小的人很多拥有细心、谨慎、思维周密的优点。虽然不能像胆子大的人那样“为所欲为”,但是胆子小也不一定是坏事。至少我们不应该把胆小作为一个问题和不应有的特质。我们不一定要要求自己胆大,先接纳才有改变。
我们为什么会胆小呢?有可能是因为遗传,也有可能是父母的过度保护的原因。但这都不是我们责怪父母的理由,我们要对自己的人生负责,我们也有能力这样做。
一般来说,胆子小的人比较不会惹是生非。这是胆子小和胆子大的一个重要区别,虽然胆子大有胆子大的好处,但是胆子大的人,一旦品行不正,容易惹上麻烦。所以胆小怕事不一定是贬义词。但是不敢为自己的权益发声、害怕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就是适应性不良的胆小人群。我们要做的是正确判断一件事情的严重程度及可能带来的后果,必要时候大胆尝试去触碰所谓的“警戒线”,就是俗称的我们不惹事我们也不怕事,要就事论事。
那么我们怎么去让胆子小的特质得到缓解和改变呢?应急的方法是,可以假装对方是木偶,或者假装对方欠你的钱,这样就会在遇到事情的时候不那么胆怯和紧张。要知道,别人、你面对的人,可能也是胆怯和害羞的。如果希望自己的胆小性格得到改善,可能需要我们刻意去自我锤炼,循序渐进。例如先从对着镜子练习、再到家里人面前练习,最后慢慢实现在大庭广众之下的演讲或者演出。同时,我们可以和积极外向的人交朋友,潜移默化之间,就会发生改变。
胆小不可怕,我们也不怕承认自己胆小。本身小心谨慎也会帮助我们规避很多麻烦与危机。既然是天生的性格,也不着急马上就能改变,带着胆小的个性生活,认真的过好我们的每一天。
(中医上:胆子小、易恐惧,可以点按侠白穴)
孩子胆小:
在保证孩子安全的前提下,放手让孩子探索新事物。
鼓励孩子自主的做一些事情,减少对孩子的干涉。
鼓励孩子经常走出去,接触一些人群。
鼓励孩子在课堂上发言、并且登上一些舞台。
给孩子选择开朗和年龄稍小的玩伴,更有助于内向、胆小的孩子的发展和成长。

1、正确看待“受欺负”这件事。处在幼儿园或刚上小学阶段的孩子之间产生打闹行为,并不是真心想要欺负他人。因为,孩子总是要和其他同龄人接触的,碰触、拉扯、推搡其他小朋友的身体,都是免不了的,而这也是他们成长中必须经历的。

2、有些孩子可能因为生理原因无法控制自己的行为,也有的孩子是通过过激的方式引起关注。无论何种情况,把孩子间的冲突关系简单地看成是欺负与被欺负的关系,这显然加入了成年人的主观意识,而没有深入了解孩子们的想法。如果大人用过激的方式处理,对孩子的成长会造成不利影响。

3、给予孩子信任支持。如果孩子受欺负了,回家告诉家长,有时候可能要的并不是家长告诉他应该怎么做,或许只是希望从家长那边得到一点的温暖。所以,当孩子告诉你自己被欺负了,先不要急着教育孩子,或是怒气冲冲的领着孩子找上门,孩子不能一辈子躲在父母的羽翼下寻求庇护。冷静点安抚孩子,让孩子从被小朋友欺负的委屈、难过等情绪中走出来,讲清楚他们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4、总而言之,孩子胆小被欺负了,爸爸妈妈不可以为宝宝出头,那样不利于宝宝的健康成长。有一些爸爸妈妈是比较冲动的,会去宝宝的班级为宝宝讨回公道。千万不可以这样子,这样会造成孩子软弱不自立的形象。不利于宝宝与同学们的相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