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西林壁》和《望庐山瀑布》两诗有什么不同之处? 《题西林壁》与《望庐山瀑布》的不同之处

作者&投稿:良仁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1、从艺术上看之不同

在众多的歌咏庐山的作品中,苏轼的西林寺题壁诗与李白《望庐山瀑布》齐名。但两首诗的艺术构思却大不一样:李白通过香炉峰瀑布一处景色的描写,烘托庐山的磅礴气势,激发人们对祖国山河的热爱;比较宏大。苏轼则没有描写具体景特,而是概括抒写浏览庐山的总印象,从中揭发一种生活哲理来启发读者的思考和领悟。这首绝句的长处不在于形象或感情,而在于富有理趣。

2、 写景的角度不同  

唐诗重韵致,所以大都情景交融,或情寓景中。又如像李白《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四句均写景,并无特别深意,然其中洒脱高远,读者自能体会;其美全在情辞。而同是写庐山,苏轼《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便不尽相同,前两句还是写景,但后两句却是议论,不过正因有此议论,更能让人充分领略到庐山的峰回路转。的确,本诗与李白诗相比,意思较为深刻,以气骨见长;但情辞之丰腴则有所不如了。苏轼此诗的意义还不仅于此,读者还可从中领悟到深刻的哲理;而这也是宋诗的特色之一,即富于理趣。



《望庐山瀑布》和《题西林壁》有哪些不同之处?~

《望庐山瀑布》和《题西林壁》不同之处有:
1、内容不同
2、作者
3、表达情感
1、《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总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2、白话译文
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
现各种不同的样子。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自身处在庐山之中。
3、诗文赏析
《题西林壁》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诗作。这是一首诗中有画的写景诗,又是一首哲理诗,哲
理蕴含在对庐山景色的描绘之中。前两句描述了庐山不同的形态变化。庐山横看绵延逶迤,
崇山峻岭郁郁葱葱连环不绝;侧看则峰峦起伏,奇峰突起,耸入云端。从远处和近处不同的
方位看庐山,所看到的山色和气势又不相同。后两句写出了作者深思后的感悟:之所以从不
同的方位看庐山,会有不同的印象,原来是因为“身在此山中”。也就是说,只有远离庐山,
跳出庐山的遮蔽,才能全面把握庐山的真正仪态。全诗紧紧扣住游山谈出自己独特的感受,
借助庐山的形象,用通俗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表达哲理,故而亲切自然,耐人寻味。
4、《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5、白话译文
香炉峰在阳光的照射下生起紫色烟霞,远远望见瀑布似白色绢绸悬挂在山前。高崖上飞腾直
落的瀑布好像有几千尺,让人恍惚以为银河从天上泻落到人间。
6、诗文赏析
这是李白五十岁左右隐居庐山时写的一首风景诗。这首诗形象地描绘了庐山瀑布雄浑、奇异、
壮丽的景象,字里行间都流露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无限热爱的情怀。

  从艺术上看之不同:李白通过香炉峰瀑布一处景色的描写,烘托庐山的磅礴气势,激发人们对祖国山河的热爱;比较宏大。苏轼则没有描写具体景特,而是概括抒写浏览庐山的总印象,从中揭发一种生活哲理来启发读者的思考和领悟。这首绝句的长处不在于形象或感情,而在于富有理趣。
  写景的角度不同:李白《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四句均写景,并无特别深意,然其中洒脱高远,读者自能体会;其美全在情辞。而同是写庐山,苏轼《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便不尽相同,前两句还是写景,但后两句却是议论,不过正因有此议论,更能让人充分领略到庐山的峰回路转。的确,本诗与李白诗相比,意思较为深刻,以气骨见长;但情辞之丰腴则有所不如了。

望庐山瀑布和题西林壁有什么不同之处
答:《望庐山瀑布》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创作的;《题西林壁》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诗作。3、描绘场景不同:《望庐山瀑布》描绘了庐山瀑布的奇伟景象,既有朦胧美,又有雄壮美;后两句用夸张的比喻和浪漫的想象,进一步描绘瀑布的形象和气势,可谓字字珠玑。《题西林壁》只有远离庐山,跳出庐山的遮蔽,才能全面把握...

《望庐山瀑布》和《题西林壁》有哪些不同之处?
答:1、内容不同 2、作者 3、表达情感 1、《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总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2、白话译文 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 现各种不同的样子。我之所以认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自身处在庐山之...

望庐山瀑布.题西林壁诗意
答:在众多的歌咏庐山的作品中,苏轼的西林寺题壁诗与李白《望庐山瀑布》同样著名。但两首诗的艺术构思却大不一样:李白通过香炉峰瀑布一处景色的描写,烘托庐山的磅礴气势,激发人们对祖国山河的热爱;苏轼则没有描写具体景特,而是概括抒写浏览庐山的总印象,从中揭发一种生活哲理来启发读者的思考和领悟。这首绝句的长处不在...

题西林壁和望庐山瀑布有什么不同
答:又如像李白《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四句均写景,并无特别深意,然其中洒脱高远,读者自能体会;其美全在情辞。而同是写庐山,苏轼《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便不尽相同,前两句还是写景,但后两句却是议论,不过正因有此议论,更能让人充分领略到庐山的峰回路转。的确,本诗与李白...

这首诗与李白的望庐山瀑布内容上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
答:这首诗与李白的望庐山瀑布内容上相同处是两位诗人都以庐山为景来咏物.不同处是《题西林壁》苏轼借景说理启发读者的思考和领悟,看问题一定要全面,有多角度的看问题.而诗人李白以高度夸张的艺术手法,把瀑布勾画得传神入化,有一种大气磅礴的、浪漫的想象在其中,使人有美的感觉,精神上受到极大的愉悦.

以李白望庐山瀑布和苏轼题林西壁来比较唐宋宋词的异同
答: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我们先评价一下望庐山瀑布,众所周知,李白是浪漫主义诗人中的代表,很多的诗都非常富有想象力。来讲讲这两首诗——第一首诗是五言古诗。此诗共换四次韵,前八句为...

望庐山瀑布和题西林壁的区别
答:1、内容区别:《望庐山瀑布》一首诗中描写了香炉峰瀑布的景象,通过形象生动地描绘水流飞溅、声势浩大的场景,展现出庐山雄伟壮丽之美。《题西林壁》没有具体描写景色,是以总体印象来表达对浏览庐山所获得感悟与哲理。2、艺术构思区别:《望庐山瀑布》通过具体描述一处自然景色来营造气势恢宏、豪迈奇美之...

...我们能知道这首诗也是写什么的风景,和望庐山瀑布相比
答:读了《题西林壁》这首古诗,我们能知道这首诗也是写庐山的风景的。和《望庐山瀑布》相比,望庐山瀑布写的是它的水,这首诗写的是它的山。题西林壁 宋代: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译文: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

望庐山瀑布和题西林壁的不同点和相同点
答:其前两句描绘了庐山瀑布的奇伟景象,既有朦胧美,又有雄壮美;后两句用夸张的比喻和浪漫的想象,进一步描绘瀑布的形象和气势,可谓字字珠玑。《题西林壁》不单单是诗人歌咏庐山的奇景伟观,同时也是苏轼以哲人的眼光从中得出的真理性的认识。由于这种认识是深刻的,是符合客观规律的,所以诗中除了有谷峰...

以李白望庐山瀑布和苏轼题林西壁为例鉴赏比较唐宋诗歌异同
答:1、简述:同样是写庐山的诗,李白的《望庐山瀑布》(以下简称“李诗”)运用了夸张和想象,结合实景表达了自己看到庐山瀑布的感受。李诗用“银河落九天”的奇思展示庐山瀑布的风貌,非常形象生动,使人如临其境,惊叹于诗人奇丽的想象;而苏轼的《题西林壁》(以下简称“苏诗”)则从眼前所见出发,得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