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地势呈三级阶梯分布,第二级阶梯与第三级阶梯的分界线是什么一线 我国地势三级阶梯的分界线

作者&投稿:钟永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

我国地势呈三级阶梯状逐级下降,地势可划分为中国第一级阶梯、中国第二级阶梯与中国第三级阶梯共三级阶梯。

阶梯状分布的特点,使我国大多数河流流向为自西向东。

阶梯第一级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附近,海拔在4000米以上。

阶梯第二级主要分布在我国主要盆地,海拔1-2千米。

阶梯第三级主要分布在我国主要平原,海拔500米以下。

阶梯地狱:

中国第一阶梯:

盆地:柴达木盆地;高原:青藏高原,位于昆仑山、祁连山之南、横断山脉以西,喜马拉雅山以北,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

中国第二阶梯:

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盆地有:准噶尔盆地,四川盆地,塔里木盆地,平均海拔1000~2000米。

中国第三阶梯:

平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 ;丘陵:辽东丘陵,山东丘陵,东南丘陵,其中,我国最大的丘陵是东南丘陵。大部分海拔在500米以下。

第三级阶梯继续向海洋延伸,形成近海的大陆架(大陆向海洋自然延伸的部分)。



贵州地势呈三级阶梯,第一级阶梯与第二级阶梯的分界线是大方、治今、普安一线。
贵州地势西高东低,自中部向北、东、南三面倾斜,呈三级阶梯分布。第一级阶梯平均海拔以上;第三级阶梯平均海拔以下。
大方县地处黔西北高原(云贵高原)向黔中山原丘陵过渡斜坡地带,属中山地貌类型,县境大部份海拔在1400~1900米之间。地势中部和东北高,河流向北和向南流。境内山峦重叠、切割较深、沟壑纵横、地貌破碎,地形多样,山地、坡地、丘陵、洼地、盆地(小坝子)、河谷交错分布。全县地貌可分为山地、丘陵、河谷三类形态,山脉多呈东北西南走向。根据地貌类型特征、海拔高度差异和地面切割程度,分四个地貌区:西北部中山丘陵区、东北部中山缓坡谷地和丘陵洼地区、中西部高中山切割和缓坡丘陵谷区、东南部低中山浅切割谷区。
普安县地处云贵高原向黔中过渡的梯级状斜坡地带,县境呈不同规则南北向长条形。地势特点是中部较高,四面较低,乌蒙山脉横穿中部将全县分为南北两部分:南部地势由东北向西南倾斜,北部地势由西南向东北倾斜。主要山脉有:中部呈西南向东北走向的乌蒙山,南部呈西南向东北走向的卡子坡山,北部呈西南向东北走向的普纳山。这些山脉走向都顺应新老地质构造走向的分布,构成普安地貌骨架。境内最高峰长冲梁子位于中部莲花山附近,海拔2084.6米,最低点石古河谷位于北部,海拔633米。

贵州的第十层三级阶梯分布第二阶梯与第四节地理分界线是丘陵。

贵州省,简称“黔”或“贵”,地处中国西南腹地,与重庆、四川、湖南、云南、广西接壤,是西南交通枢纽。世界知名山地旅游目的地和山地旅游大省,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辖贵阳市、遵义市、六盘水市、安顺市、铜仁市、毕节市、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贵州境内地势西高东低,自中部向北、东、南三面倾斜,全省地貌可概括分为: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四种基本类型,高原山地居多,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是全国唯一没有平原支撑的省份。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春暖风和、雨量充沛、雨热同期。
贵州是古人类发祥地之一,远古人类化石和远古文化遗存发现颇多。早在24万年前,就有人类栖息繁衍,已发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80余处。观音洞旧石器遗址被正式命名为“观音洞文化”,对研究中国旧石器时代的起源和发展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

贵州地势呈三极阶梯分布 第一级阶梯和第二级阶梯的分界线是哪个城市~

大方、治今、普安一线

http://wenku.baidu.com/view/4350dbd484254b35eefd3466.html

一二阶梯分界线:
昆仑山脉—阿尔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

二三阶梯分界线:
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
我国西部海拔高,东部海拔低,如图突出反映了我国地势西高东低。我国陆地地势可划分为三级阶梯。 阶梯状分布的特点,使我国大多数河流流向为自西向东。

扩展资料:
阶梯地域
1、第一阶梯
盆地:柴达木盆地;青藏高原,位于昆仑山、祁连山之南、横断山脉以西,喜马拉雅山以北,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

2、第二阶梯
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盆地有:准噶尔盆地,四川盆地,塔里木盆地,平均海拔1000~2000米。

3、第三阶梯
平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 ;丘陵:辽东丘陵,山东丘陵,东南丘陵,大部分海拔在500米以下。
第三级阶梯继续向海洋延伸,形成近海的大陆架(大陆向海洋自然延伸的部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地形的三大阶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