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业的发展现状 纺织的行业现状

作者&投稿:张差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中国是纺织品生产和出口的大国,中国纺织行业自身经过多年的发展,竞争优势十分明显,具备世界上最完整的产业链,最高的加工配套水平,众多发达的产业集群地应对市场风险的自我调节能力不断增强,给行业保持稳健的发展步伐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从国际环境看,国际市场仍有较大拓展空间和机遇。随着2007年底中欧纺织品设限到期、2008年底中美纺织品配额设限结束,中国纺织品无配额时代即将来临,约占全球纺织品市场60%以上份额地区全面开放,将会给中国纺织品贸易带来巨大机遇。而未来几年世界经济仍将处于上升区间,必将促进国际贸易的增长,这将给中国纺织品服装出口增长带来有利的国际市场保障。
从国内经济环境看,国内需求将成为行业增长的重要驱动力。80%左右的中国纺织品在国内消费。随着国内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居民收入的稳定提升,将拉动内需市场的进一步发展。
中国纺织企业应克服原材料上涨、人民币升值及出口退税调整的困难,抓住纺织行业发展的机遇,提高产业的集中度,遏制低效产能的盲目扩张,加大特色产业园区的建设,加强自主创新的步伐,提升中国纺织行业的品牌建设,进行产业调整和升级。使中国由纺织大国向纺织强国跨进。
全球纺织业市场前景不确定性日益增高,这与全球信用危机以及美国、欧盟经济增长减缓的趋势一致,将对服装零售业带来冲击。美元急贬、原油价格跌宕起伏以及中国纺织品输欧即将解除设限,都宣告着重大的改变。受美国经济走缓的影响,企业销售将出现衰退现象。而由于美、欧可能实施新的贸易壁垒,因此全球纺织业采购可能出现大幅变更的趋势。另外,还有不到3个月,针对纺织服装制品的配额制度就将结束。这一国际纺织、服装贸易制度的变化是纺织服装企业面临的最新挑战,这不仅带了希望和机遇,同时也带了极大风险。
伴随国际市场的需求不断萎缩,给许多纺织企业带来前所未有的压力。2008年,我国纺织业正遭受着近十年来最艰难的一年。受美国次贷危机、人民币升值、出口退税下调、货币政策从紧、加工贸易政策调整、劳动力成本上升等多种因素影响,纺织行业行业面临着巨大的困难和挑战。在这种情况下,众多纺织行业生产企业陷入了生产经营困难的窘境,挣扎在亏损的边缘,企业纷纷倒闭,停产、半停产的更多。这些,已给纺织行业构成严峻挑战。尽管纺织的出口退税率有所提高,但国家淘汰低层次产品和企业的决心没有改变。自主创新、节约成本,才是纺织行业走出困境的良方。
从国内纺织行业运行情况来看,2008年1-9月,中国纺织行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2,022.69亿元,比07年同期增长10.15%。2008年1-9月,中国纺织行业规模以上企业累计生产纱1,597.92万吨,同比增长9%;布累计产量417.32亿米,同比增长6.33%;服装累计产量151.59亿件,同比增长5.92%;化学纤维累计产量1,797.80万吨,同比增长2.44%。2008年1-9月,中国纺织行业出口达1,402.85亿美元,较07年同期增长13.06%;进口达141.94亿美元,较07年同期增长1.59%。预计未来5-10年纺织行业将保持稳定增长,结构调整会贯穿发展全过程。预计到2010年中国纺织纤维加工总量将达到3600万吨,未来几年化纤行业产能和产量增速将保持在7%~15%之间。 纺织品的原料主要有棉花、羊绒、羊毛、蚕茧丝、化学纤维、羽毛、羽绒等。
纺织业的下游产业主要有服装业、家用纺织品、产业用纺织品等。
国家环保总局统计,印染行业污水排放总量居中国制造业排放量的第5位。60%的行业污水排放也来自印染行业,且污染重、处理难度高,废水的回用率低。化纤行业在生产过程中,有些产品大量使用酸和碱,最终产生硫磺、硫酸、硫酸盐等有害物质,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有些则是所用溶剂、介质对环境污染较为严重。化纤生产污染环境的另一种表现是化纤产品本身的不可降解性,特别是合成纤维,其废弃物回收成本高,燃烧后污染空气;废弃后不易降解,造成土壤环境恶化。另外,毛麻丝行业的前处理过程也是行业污水排放的重点。在能源消耗方面,纺织机械、化纤机械电力消耗十分突出。化纤行业总耗能比国外先进水平高10%-30%左右。 2009年,欧美将更多地利用反倾销、市场经济地位、社会责任标准等新措施限制中国纺织品出口。“反倾销”将成为贸易摩擦主要焦点。对于出口增长,预测2009年纺织品出口仅能保持15%的增长。对欧出口稳定,但远远小于2005年;对美国出口可能下降,影响额约50亿美元。
由于出口以及产能过剩等原因,纺织行业2006年利润增幅有所回落,整体利润率将降到2.5%-3.1%之间。2005纺织品市场,在外销受阻的同时,内销市场其实并没有“吃饱”。内销利润已经几倍于外销。
2007年1-11月,中国纺织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实现累计工业总产值1,690,091,131千元,比上年同期增长了21.46%;实现累计产品销售收入1,625,893,972千元,比上年同期增长了21.22%;实现累计利润总额61,878,749千元,比上年同期增长了31.27%。
2008年1-2月,中国纺织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实现累计工业总产值270,235,318千元,比上年同期增长了16.44%;实现累计产品销售收入255,274,904千元,比上年同期增长了17.08%;实现累计利润总额7,551,666千元,比上年同期增长了17.14%;截至2008年2月底,全行业规模以上企业数量为28,174家。
在出口方面,2007年1-12月,中国纺织品服装出口总额达1712.06亿美元,同比增长18.9%,比2006年同期回落6.3个百分点。其中,纺织品出口561.04亿美元,同比增长14.99%;服装出口1151.02亿美元,同比增长20.93%。 1、技术装备落后,新产品开发不足。据统计,中国纺织品三大行业(纺织业、服装业、化学纤维制造业)产值占比约分别为61%、28%、11%。除化学纤维生产技术和服装骨干企业的缝纫设备接近国际先进水平以外,纺纱、织造、染整等传统工艺与世界先进水平有较大差距。
2、标准低。中国的纺织企业还处于低端生产阶段。大约有80%的企业生产中低档产品、6%的企业生产中高档产品,4%的企业生产质量低价格低产品,仅有10%的企业生产高质量产品。
3、高素质人力资源缺乏。行业缺乏品牌运作、资本运筹、国际交往的人才,缺乏国际化经营经验和适应国际竞争的复合型人才。
4、企业信息化程度不高。行业性软件开发力量薄弱,软件产品少,企业管理软件应用比例低,信息化普及率低,电子商务起步慢,多数企业管理方式落后,难以真正建立起“小批量、多品种、高质量、快交货”的市场快速反应机制。
5、缺乏品牌经营理念。传统家纺多,规模小,产品单一,加工贸易比重仍然很大,应对国际竞争手段不足,处在整合阶段。 纺织业业内专家认为,从中国环境看,纺织业难点是“三率两价”,即利率、出口退税率、汇率和劳动力价格以及原材料价格。除此之外,还有加工贸易保证金和棉纺织企业棉花增值税、进项税、和销项税税率不相统一的政策。
汇率。相对于劳动力成本上升、出口退税下调等因素,人民币持续升值对出口带来的压力更大、影响更深远,人民币持续升值已经成了令出口企业谈之色变的最大利空因素。企业提价空间已经接近极限,出口数量已经在下降,再度提价只会导致订单向其他国际市场转移。
出口退税率。所谓出口退税主要针对一般贸易,非加工贸易,从理论上讲可下调出口退税率对抑制过剩行业,淘汰落后产能,减少资源浪费和污染的作用更直接。不过,纺织业作为劳动密集型行业,利润空间十分有限,利润率也较低,过猛的调整出口退税,大批纺织企业难以承受。
利率。面临通胀压力,银根紧缩已经成为针对全盘经济的货币政策,纺织业处困境之中,银行清楚知道这一点,所以大型纺企从银行贷款也很有难度了。
劳动力、原材料成本快速上涨。在纺织企业的成本中,原材料占主营业务成本的比例约为60%至70%,人工成本约占10%至15%,中国原材料价格2008年更是呈现出加速上涨的趋势。此外,2008年7月1日起中国销售电价提高2.5分钱/度,纺织行业一年就将增加用电负担约37.5亿元。人力成本的上涨幅度每年也在15%至20%,新劳动合同法很多地方缺乏可操作性导致纺企“招工难”情况加重。据有关部门抽样调查,劳动力成本、原材料价格、环保等叠加到一起已经令企业的综合成本上升了20至30%左右。



纺织业发展到现在也进入了瓶颈期,梳棉、并条、精梳、粗纱、细纱、自络、织布等主要生产环节,几乎每个环节现场电气设备和运行状况都无系统性的管理,单纯靠当班人员手动调整设备开启,无法做到合理用电、科学用电、经济用电;各生产环节对用电设备缺乏基础用电管理,电能质量的控制、电能消耗分析和电能数据的管理;缺少设备台账、设备运行记录和设备检修记录等必要的整理和信息化的管理。进行能源监测和制定节能解决方案对纺织行业的发展有一定的帮助。

我国纺织业的发展状况~

在过去的半个世纪里,纺织业在中国既是传统产业,也是优势产业,为国民经济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近年来高科技产业的发展和国民经济结构的调整特别是国有企业的改革,使纺织业面临的问题进一步凸现,如企业的重组,劳动生产率的低下,设备的陈旧和技术的落后,等等。然而,纺织工业仍然是一个大产业并在整个经济结构中占据重要的地位。1999年纺织工业出口顺差320亿美元,占全国外贸顺差的70%。据2000年数字统计,纺织业产业工人1300万,占全国产业工人13%,固定资产占全国的11.4%;而江苏省纺织工业出口创汇达 74亿美元,占顺差净值16亿美元的94%。全国近13亿人口,其衣用和装饰用纺织品离不开纺织工业。

据测算,中国加入WTO后最大的受益者是纺织行业:7年内纺织行业上岗人数估计增加23%;在未来5年里,中国纺织工业总产值将每年以6。5%的平均速度增长;到2005年,纺织纤维年加工总量将达到1425万吨,人均年消费量将达到7.8公斤左右;纺织服装年出口创汇将达到650亿美元;行业科技进步对产值增长的贡献率有望达到60%以上。

二十一世纪贸易体制的主要变化有:一方面,关税的不断降低,非关税贸易壁垒的不断减少,必然出现西方发达国家以其高新技术产品直接冲击发展中国家;另一方面,发达国家利用技术优势,设置繁多的技术规定和标准,形成各种无形的技术、标准壁垒,限制发展中国家的产品进入他们的市场。

全球纺织业市场前景不确定性日益增高,这与全球信用危机以及美国、欧盟经济增长减缓的趋势一致,将对服装零售业带来冲击。美元急贬、原油价格跌宕起伏以及中国纺织品输欧即将解除设限,都宣告着重大的改变。受美国经济走缓的影响,企业销售将出现衰退现象。而由于美、欧可能实施新的贸易壁垒,因此全球纺织业采购可能出现大幅变更的趋势。另外,还有不到3个月,针对纺织服装制品的配额制度就将结束。这一国际纺织、服装贸易制度的变化是纺织服装企业面临的最新挑战,这不仅带了希望和机遇,同时也带了极大风险。伴随国际市场的需求不断萎缩,给许多纺织企业带来前所未有的压力。2008年,中国纺织业正遭受着近十年来最艰难的一年。受美国次贷危机、人民币升值、出口退税下调、货币政策从紧、加工贸易政策调整、劳动力成本上升等多种因素影响,纺织行业行业面临着巨大的困难和挑战。在这种情况下,众多纺织行业生产企业陷入了生产经营困难的窘境,挣扎在亏损的边缘,企业纷纷倒闭,停产、半停产的更多。这些,已给纺织行业构成严峻挑战。尽管纺织的出口退税率有所提高,但国家淘汰低层次产品和企业的决心没有改变。自主创新、节约成本,才是纺织行业走出困境的良方。面料行业下游需求企业主要是服装鞋帽企业,受益于经济体制改革、居民收入增长、经济全球化以及技术进步等因素,中国纺织行业随着服装鞋帽市场规模的迅速成长保持着高速稳定增长。2011年,中国大部分纺织服装企业生产稳定,纺织服装产业销售产值保持高增长水平。其中,纺织服装、纺织面料鞋和制帽行业所著比重分别为94.18%、4.15%和1.67%。纺织服装制造企业仍是面料需求最大的采购方。2011年中国纺织服装产量达到254.20亿件,同比增长8.14%,其中针织服装的产量达121亿件,同比增长6.13 %。针织面料因为人们生活方式的转变,在服装市场所占比重有所增长。同时,中国是世界公认的制鞋生产大国、消费大国。2011年中国年产纺织鞋95.27亿双,同比增长17.51%。中国鞋产量约占世界总产量的65%,但内销比重仅为15%。2011年中国制帽行业共生产各种帽子4.52亿打,同比增长9.61%。受欧美经济不景气影响,2011年,中国有35.16%的出口企业受到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不同程度的影响;全年出口贸易直接损失622.59亿美元,占同期出口额的3.27%。其中纺织行业名列第五位,占直接损失总额的8.9%。欧美的贸易保护主义迫使中国纺织行业转型升级,在纺织用品出口压力加大的背景下,内需市场的释放无疑将为中国纺织面料的发展带来巨大的发展空间。在国家纺织产业升级的战略推动下,2011全年纺织业投资额为3669亿元,比上年增长30.9%;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投资额为2267亿元,比上年增长43%。可见,纺织企业技术水平和研发、环保方面的投入在不断增长。未来几年,中高端休闲面料、功能性面料的需求将不可避免的迎来高速增长。

中国未来几年纺织业的发展趋势
答:提高品质/花样/花色/款式,并不断扶持国有自创品牌向国际市场进发,或可避开各种各样的国际贸易障碍/包括各种技术障碍。同时可以避免与许多低开发国家的竞争,以免引起这些国家的不满。回顾香港60年代以来纺织工业/制衣工业的发展/转型,似乎可以让我们更清楚的看到中国纺织工业的前途/前景与结局。

南通 纺织业发展的历史及现状
答:家用纺织品业已拥有喷水、喷气织机等设备1万多台,电脑绣花机、电脑多针绗缝机3万多台,喷胶棉生产线、印花和染整生产线200多条,其它相关大型设备超过3000台套,科技的进步已成为家纺产业发展的不竭动力。三是市场优势。通州家用纺织品业迅猛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依靠一个现代专业大市场的幅射和带动。...

我国纺织工业的现状前景
答:一系列以自主创新、产业升级为主攻方向的发展目标和蓬勃实践,都表明“纺织的好日子刚刚开始”。心得体会:作为纺织系的一名学子,我目前最关心的是纺织工业现状及发展前景。它关系到我以后能否在纺织行业更好地发展下去,和所学的知识能否更好地运用出来。现在看到纺织技术不断在创新,品牌不断地升级,连...

美国纺织服装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答: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方面美国传统工业如纺织服装工业面临国际上新兴工业国家的激烈竞争,正呈衰落状态;另一方面,以高技术工业为核心的新兴工业部门则呈现出蓬勃发展趋势,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整个工业水平下降的趋势。美国工业虽面临来自多方面的挑战,但其在世界工业中所占的份额一直保持在25%~26%的水平。 1995年1月1日...

我国纺织业的发展状况
答:在过去的半个世纪里,纺织业在中国既是传统产业,也是优势产业,为国民经济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近年来高科技产业的发展和国民经济结构的调整特别是国有企业的改革,使纺织业面临的问题进一步凸现,如企业的重组,劳动生产率的低下,设备的陈旧和技术的落后,等等。然而,纺织工业仍然是一个大产业并在整个...

中国丝绸业的发展现状(要详细)
答:中国丝织行业之生产设备及其技术在近几年中获得了全面升级,发展历程可概括为从喷水到喷气、从单喷到多喷、从平机到提花、从中速到高速。无梭织机发展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嗣后,喷水、剑杆、片梭、喷气及多梭箱等织机机型陆续面世。80年代后,无梭织机与电脑、传感技术和变频调速等现代化尖端科技结合...

从1913——1921年,中国棉纺织业的发展呈现什么状况?
答:2.中华民国的建立提高了民族资产阶级的政治地位。南京临时政府还颁发一系列发展实业的法令,激发了民族资产阶级投资近代工业的热情 3.1915年因反对二十一条而掀起的“抵制日货,提倡国货”运动 4.(最重要)一战期间欧洲各帝国主义国家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对华输出的资本和商品都有所减少 纺织业...

2019年纺织行业形势如何?(2019年中国纺织业发展报告)
答: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总结2018年就一个字:难。外有国际原材料上涨,东南亚纺织业快速崛起冲击以及中美贸易摩擦的不确定因素,内有转型升级和环保政策双重压力,纺织行业整体悲观情绪蔓延,不少纺织企业身心疲惫,纺织3.8万亿容量的传统行业,如今已站到了风口之上!目前来讲,纺织行业形势严峻,问题突出,融...

纺织业的发展趋势
答: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3-2019年,中国纺织业企业数量持续下滑,截至2019年2月,国内纺织业企业数量下降至18009家。东南亚国家凭借其低廉的劳动力成本,复制中国的发展模式,吸引了大批企业在当地建厂。2018年,越南纺织品服装业出口规模高达2482亿人民币,成为继中国、印度之后世界第三大纺织品服装出口国家。

纺织业的发展趋势如何?
答:网络收集,只为帮忙,非广告)中国纺织行业发展趋势 中国纺织行业协会副会长 许坤元 大家都很关心 国际 国内 纺织行业的发展趋势,下面我谈点个人的 看法 ,供大家参考。一、国际纺织行业发展趋势有以下几点 (一)世界对各种 纤维 的 需求 将呈现持续增长的 趋势 ,全球 纺织纤维 需求在过去的20年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