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雄安新区百分之八九十都将是装配式建筑? 建筑学专业= 建筑设计及其理论?

作者&投稿:亓蓝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老瓶装新酒,装配式建筑再出发

“未来雄安新区百分之八九十都将是装配式建筑”的消息,让装配式建筑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

现年79岁的黄汇,上世纪80年代曾在北京装配式建筑的重要推动力量——北京市住宅建设总公司设计所任总建筑师,参与拼搏打造出我国装配式建筑最辉煌时期。

谈及装配式建筑发展话题,她开门见山:“应该打造完整的产业链。”

 像玩乐高一样拼装房子

所谓装配式建筑,是用预制部品部件在工地装配而成的建筑。因为采用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装配化施工、信息化管理,预制部品部件精度特别高,装配式建筑的建造受气候条件制约小,建造速度快,可以节约资源能源,减少施工污染,节约劳动力并且提高建筑质量。

装配式建筑,曾是我国住宅产业化探索的最初模式。

“上世纪80年代,我们已实现7天盖一层楼。”黄汇回忆,当时在以政府为主体的体制下,全国许多省市建立了多种住宅产业化的生产链。尽管各地工业化水平不同、原料不同、拼缝及节点做法不同,但产品差异不大。北京、上海、天津、四川、湖南、浙江等都有各自的产品体系,也都建设了一些居住小区。北京市住宅建设总公司所属的第三构件制造厂,一度在生产能力和技术方面成为亚洲最先进的企业。据不完全统计,在当时成片建设的居住小区内,北京建成了约1000多万平方米的多层及高层住宅,并拥有专业基本齐全的设计、生产、建造实体和研发平台。北京较早的外交公寓就采取装配整体式钢筋混凝土双向框架结构。

“当时我国的建筑标准化和工业化已经发展到了相当的水平,和发达国家的发展水平相距甚小。尤其是在建筑购配件预制和安装方面,已经达到了较高水平。”黄汇说。

  实现因地制宜还缺研发

但在上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装配式建筑在我国遭遇“滑铁卢”——生产线都被悄然拆除了,同一时期,全国的装配式住宅也几乎瞬间消失。

除了商品住宅个性化、欧化和豪华的市场需求浪潮冲击,一个重要原因是住宅防水等技术质量问题逐渐暴露,在黄汇看来,“也许,对装配式住宅的抗震能力研究不足以及引进苏联的装配式建筑而没有本土化是根本性的死因。”

据住建部数据,目前我国装配式建筑所占比例仅5%,在德国、新加坡等,装配式建筑占到80%左右,尤其在多地震国家日本,日本前田、丰田等大企业在引进了荷兰等欧洲国家的技术后,大力进行二次研发实现本土化,提出“像造汽车一样造房子”的口号,花大力气培训技术工人,使产品精致化,并以企业为主体,打造完整的产业链。

2007年以后,我国开始新一轮的住宅产业化。

“现在的装配式建筑市场百花齐放,单纯的乐高积木式已经不是装配式建筑体系的全部,技术已从单纯模仿日本逐渐过渡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以下简称建材总院)北京凯盛建材工程有限公司新型房屋负责人唐玉娇告诉记者,建材总院的装配式建筑——优科房屋已经走出国门,钢结构的属地便捷度与板材的因地制宜化是其中一大特点。

位于撒哈拉沙漠的阿尔及利亚STG员工高级宿舍是优科房屋落地的一处示范点,该地区常年温度高达五十摄氏度,建材总院多年的技术积淀为装配式建筑的板材定制化奠定了可靠的基础,与同场区其他建筑相比,该建筑保温隔热效果明显。而面对老挝别墅群项目,为了适应当地多雨湿热的气候,技术人员则在板材配比上做了调整。

2016年2月6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提出,发展新型建造方式。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力争用10年左右时间,使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达到30%。积极稳妥推广钢结构建筑。在具备条件的地方,倡导发展现代木结构建筑。

2016年3月,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第一次被写进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

当年9月27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指导意见,提出以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三大城市群为重点推进地区,常住人口超过300万的其他城市为积极推进地区,其余城市为鼓励推进地区,因地制宜发展装配式混凝土结构、钢结构和现代木结构等装配式建筑。同时,逐步完善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和监管体系,推动形成一批设计、施工、部品部件规模化生产企业,具有现代装配建造水平的工程总承包企业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专业化技能队伍。

行业复兴呼唤全产业链

在唐玉娇看来,随着我国装配式建筑产业政策与住宅产业结构调整改革的逐步推进,装配式建筑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新的挑战。

“如果企业各自为战,血拼价格,忽视质量,不把目光放长远,都一锤子买卖,那么产业既不能良性发展也不能长久发展。”唐玉娇认为,发展装配式住宅,除了技术的突破、政策法规的指引,更需要有产业联动的支撑平台。她介绍,作为市场的新生力量,在技术创新、开拓市场的同时,北京凯盛建材工程有限公司与建材总院下属建筑材料行业生产力促进中心联手,在利用科研优势提升中小企业技术力量的同时,积极组织集合上下资源产业链的联盟。

唐玉娇表示,虽然现在还没有形成大的气候,虽然优质技术工人欠缺,虽然各专业技术仍有很大进步空间,但希望能共同进行工程合作、联合技术开发帮助产业升级发展。

“上世纪80年代,北京市政府调兵遣将,着力成立了北京市住宅建设总公司,建立了完整的住宅产业建设产业链。”黄汇分析发现,许多发达国家的大规模钢筋混凝土集合住宅产业化从上世纪60年代起步至今节节高升,究其原因就在于其规划和操作过程的科学性。“如今我国发展装配式建筑,也需要对全产业链的程序和全部主要参数进行分析、研究,提出策划性方案,经过试验、测试、论证确定对全产业链的规划。”

目前在我国,住宅是装配式建筑的主要应用领域。在黄汇看来,在服务对象方面,住宅和IT行业一样,用户的构成和同一用户的需求随时都在变。但住宅和IT产品的本质和生产运作很不一样,住宅成本高、寿命长,难以随时升级、更新甚至换代。“规划中,调查依据的可靠性、目标的前瞻性和在远近期的需要、成本、利益和技术可实施性等方面权衡的科学性,都对成败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各方协作工作,相互制约监督,让新的技术更具完善,发展更快!



是的,未来绿色建筑,使用钢构宝APP

建筑 建筑学 建筑设计 职称有区别吗~

建筑学和建筑设计,他们的注册都是建筑师(一二级),职称就是工程师(助理、中、高级)。至于说建筑,那就不单单指建筑学方面了,还有结构、水暖电、景观等各专业都属于建筑庞大分支

建筑设计专业作为一个非常成熟的专业,正越来越受到艺术留学生的欢迎。下面将详细为大家剖析世界建筑学专业排名详情,希望对建筑设计留学生有所帮助。

1.麻省理工学院-美国
麻省理工学院(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简称MIT,位于美国马萨诸塞州剑桥市的一所世界顶级研究型私立大学。建筑世界第一,艺术设计世界第二。成立于1868年的建筑系是麻省理工大学最早的四个院系之一,也是在美国第一个有正式建筑课程的学校。
MIT尤其重视学生的动手能力,并且为同学们准备了世界上一流的硬件设备做prototype,如3D Print, CNC, Water Jet, Laser Cut等等。MIT建筑设计最大的特点就是跨学科、交叉应用。同学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于各个领域内的探索以及各种设备的应用都是为他们提供不同的思考维度,让视野更加广阔。
2.伦敦大学学院(巴特莱特建筑学院)-英国
伦敦大学学院创建于1826年,是伦敦历史最悠久最大的学院,与剑桥、牛津、帝国理工、伦敦政经并称“G5超级精英大学”,代表了英国最顶尖的科研实力、师生质量、经济实力,在经济危机时期政府财政预算不减反增,是英国金三角的名校之一。
其中,巴特莱特建筑学院(The Bartlett,以下简称Bartlett)又是伦敦大学学院中最负盛名的一所学院,由赞助人Herbert Bartlett爵士命名,也是全英最早的建筑学院之一,成立于1841年。
巴特莱特建筑学院是世界领先的设计学院之一。在建筑学,城市规划,景观设计,发展规划,建筑项目管理及其他空间研究领域领域拥有全球化的明星师资力量。科学和研究覆盖了这个领域的各个方面。
3.代尔夫特理工大学-荷兰
代尔夫特理工大学是荷兰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专业涉及范围最广、最具有综合性的理工大学,其专业几乎涵盖了所有的工程科学领域,被誉为“欧洲的麻省理工”,是世界顶尖理工大学之一。
其高质量的教学、科研水平在荷兰国内和国际都具有极高的知名度,其化学工程,土木建筑等学科在世界上都具有领先地位和卓越声望。
新的建筑学院是一座由100多年前的化学楼改造而成的新建筑,建筑学院之大可以从这座楼的名字中可见一斑(BK CITY)。整个建筑学院包括建筑学系(Architecture),城市规划系(Urbanism),建筑环境管理系(Management in the Built Environment),建造技术系(Building Technology),景观建筑学系(Landscape Architecture)等不同系(track)组成。在每个不同的系里面,根据不同的年级会有不同的studio,来构成日常的教学组织。Studio会根据年级而不同,需要学生自己在每学期规定的选课时间内做出选择。
4.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美国
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是美国顶尖研究型大学,伯克利在世界范围内拥有崇高的学术声誉,在其所拥有的100多个子学科里,有众多世界级的学术大师。
伯克利建筑系坚定多学科合作和尊重实验的原则。作为环境设计学院的一部分,该系的发展已经孕育了社会,文化和环境价值,体现在创新教学,学术研究,关键设计查询和综合实践活动。
通过对于建筑学各个领域的研究与学习,学生在建筑设计与表现、建筑技术与建筑性能、建筑史、社会学等各方面都能够掌握扎实的基础。
5.苏黎世联邦理工大学-瑞士
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是享誉世界的顶尖理工大学,连续多年位居欧洲大陆理工高校翘首,享有“欧陆第一名校”的美誉。建筑构造与建筑设计的紧密结合作为该校的重要教学特点之一,自一百五十多年前学院创立至今经过一代代教授们的不断发展,形成了一套独具特色的既相对独立、自成体系,又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始终在各个方向上保持着活跃的探索的系统。
6.曼彻斯特建筑学院-英国
曼彻斯特建筑学院成立于1996,是曼彻斯特大学与曼彻斯特城市大学的一项创新协作。由两所学校超过一百年教学经验的建筑系联合产生的,英国最大的一所建筑学校。是一所规模小型(10000以下)的公立艺术/设计院校。
曼彻斯特建筑学院是一所联合学校,是由曼彻斯特大学环境、教育与发展学院(School of Environment, Education and Development-The University of Manchester, UoM)和曼彻斯特都市大学艺术学院(Manchester School of Art-Manchester Metropolitan University, MMU)联合而成的。
曼彻斯特建筑学院这样的组合使得学生能够利用两所学校的资源。曼彻斯特建筑学院的学生毕业后,学位是由两所大学共同授予的。
7.哈佛大学-美国
哈佛大学的艺术史教授查理艾略特诺顿在1874年开始了哈佛大学的第一堂建筑课,而真正的建筑系则在1913年成立,后来直到1936年才以建筑学、城市规划与景观设计三大专业组建了设计学院,转年由格罗皮乌斯执教,并陆续培养出贝聿铭、菲利普约翰逊、保罗鲁道夫、桢文彦等众多杰出的建筑师。
哈佛大学建筑系只设有硕士学位,且该专业对学生的要求很高。你必须学习历史、工艺、社会环境等领域的知识。建筑专业的老师很重视培养你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解决设计相关问题的能力。哈佛大学设计学院是一个充满开发和创意的地方。
8.剑桥大学-英国
剑桥大学(University of Cambridge)是一所位于英国剑桥市的世界顶级研究型大学。始创于1209年,亦是英语世界里第二古老的大学。剑桥大学本身没有一个指定的校园,没有围墙,也没有校牌。绝大多数的学院、研究所、图书馆和实验室都建在剑桥镇的剑河两岸,以及镇内的不同地点。
剑桥大学的建筑学院在世界上都比较出名,学院建立于1912年,其设立有建筑与都市研究中心,即马丁研究中心,是全英历史最悠久,最著名的建筑研究中心,曾被过国际著名建筑刊物评为建筑研究的领跑者。其建筑学院在各英国大学排名中都名列前茅。
9.新加坡国立大学-新加坡
新加坡国立大学(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是新加坡首屈一指的世界级顶尖大学,建筑系旨在成为区域杰出的建筑设计、技术、城市规划、建筑历史与理论的研究中心。
在设计技术方面,建筑系的研究重点是可持续建筑、建筑环境与设计计算;在建筑历史与理论方面,则是侧重亚洲建筑的传统与现代研究;在城市研究方面,着重亚洲城市规划、可持续城市发展以及城市的高密度发展,目标是开发高容量的模型,以应付高速城市化的需求。
在新加坡国立大学建筑学研究生专业课程在教育培养目标上,主要培养掌握工程力学、土力学、测量学、房屋建筑学和结构工程学科的基础理论,负责土木工程专业建筑工程方向的教学与管理。
10香港大学-香港
香港大学建筑学院于1950年创立。建筑学士学位旨在培养学生具备基本建筑技术与知识,为日后继续攻读建筑学硕士学位及其他硕士课程,如城市规划、园境规划及建筑文物保护等打下坚实的基础。建筑系的学生必须修读建筑、经济、金融、工程管理和法律等核心课程。
这些课程均结合了建筑系独具特色的"测量工作室"的方式,即解疑为本,以真实案例为教材,帮助学生掌握理论应用以及解决房地产和建设的实际问题。在实践中,这套理论被证明可以非常有效地培养每个学生的专业技能和领导才能。建筑系的教师是来自经济、工程、法律、测量和规划等专业领域的学者和专业人士。所获奖项颇丰。
11.清华大学-中国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的前身清华大学建筑系由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先生于1946年10月创办。至今经过了六十余年的发展历程,累计有5,000余名毕业生完成学业,成为活跃在国内外建筑前沿领域的专业帅才。按照学科思想的演变可大致划分为两个阶段。
前三十年以建筑学院的创办者梁思成先生提倡的建筑“体形环境论”为特色,后三十年以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两院院士吴良镛先生提出的 “人居环境科学”为指导,建筑教育学科领域不断拓展,始终引领中国建筑教育的发展。
12.哥伦比亚大学-美国
哥伦比亚大学的建筑系成立于1881年,身处曼哈顿这个充满活力的大都会自然地在现代城市规划相关的领域有着先天优势。师资方面也能够时常引进年轻的纽约新锐建筑师。最著名的教授有老牌评论家弗兰姆普敦,仍在进行活跃的建筑实践活动的史蒂文霍尔、弗兰克盖里,新生代的建筑师格雷戈林等等。
哥大的风格总是给我们以未来的即视感,这确实是件很酷的事情。所以在二十世纪末二十一世纪初期的计算机设计大潮中,GSAPP一直处于无法被撼动的领头羊地位。
以上就是对世界建筑学专业排名详情介绍,学校的排名是大家择校的一个重要参考,但是小编觉得,地域、城市还有学校氛围同样也是需要考虑的因素。总之,在选择一所学校的时候,我们更看重的是它的特色研究领域,而不是学校的排名和声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