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50年后地球会怎样的想象作文怎么写啊? 想象一下50年后的地球有什么变化

作者&投稿:宾妍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实际上50年应该没多大变化,

但还是不防想象一下,50年后如果人类完全灭绝,现在的地球将变成什么样子呢?这当然只是个假设

但是很有意思,因为一旦没有人类,现有生态系统都将被颠覆,地球完全变样,森林、草原、河流、城市、建筑将完全换位,动物的统治秩序也将改变。很多科幻片都有这样的设想,当然掺杂了很多戏剧效果,科学家们则根据自然规律描述了我们难以想像的场面。在以下的故事中,让我们亲身感受这些场面。

在百万年的进化和发展中,人类终于成为地球的主宰,从北极冰洋的海豹到非洲荒漠的蚂蚁,任何一个生物群落都受到人类行为的干扰。天空、陆地到海洋,绝大多数生存资源被人类控制和支配,地球整体生态系统的架构也以人类活动和居所为中心。然而,人类统治地球是否就是最好呢?不可否认,人类的工业化行为给自然环境带来深重灾难,海洋被严重污染、大气被严重加热、表层土壤严重流失、数量众多的物种相继灭绝。想到这些,我们对地球的展望变得黯淡,自然的惩罚终有一天将爆发,到时候,彻底消失的会轮到人类吗?

不过,如果人类现在就在地球上突然消失,情况是否会逆转呢?这个满目疮痍的地球是否会变成香花竞放,溪水奔流的伊甸园呢?海洋里是否会重新充满各种鱼类,我们的那些水泥建筑会否因为树根、水和种子的力量变成灰尘?需要多长时间,人类在地球上的痕迹会彻底消失?如果认真地思考这些问题,并跟随自然规律找到最接近正确的答案,我们将前所未有地惊诧于自然的恢复力,在大自然伟大的"清扫行动"前主动屈膝。

想知道无人的地球将是怎样,韩国和朝鲜交界的非军事区或许能提供答案。在朝鲜战争结束后,双方于板门店签订了停战协议,在双方边境上划出一块长250公里,宽4公里的无人地带作为军事缓冲区。除了偶尔有士兵巡逻走过,或者有难民从这里逃走以外,这块土地基本上没有人类的足迹。在被划定为非军事区之前的5000年,这里的土地一直被当地农民以水渠划成相隔的小块,密集种植水稻。而今天,那些分界线已经消失,这里成为一块沼泽,沼泽的主人之一是一群群列队的丹顶鹤。它们时而以整齐阵型掠过浅草和灌木丛,时而降落在水边,它们的脚步是那么轻,因而不会引爆埋在地下的地雷。除了丹顶鹤之外,这里还生活着其他数十种鸟类。在高倍望远镜的镜头中,韩国的鸟类学家和观鸟者一一辨认出,它们都是目前地球上最稀少的鸟类,其中包括一度被认为已经灭绝的白颈鹤,在日本和韩国,白颈鹤被认为是最尊贵的鸟类,是"和平的使者"。

和平到底在哪里呢?非军事区的北侧是韩国首都首尔的近郊,在几十年的发展中,首尔不断向非军事区推进,以确保随时可以完全"入侵并管理"非军事区。另一侧,朝鲜在非军事区旁边建立了规模庞大的工业园。两方的举动引起国际科学家的关注,他们成立了一个名为"非军事区论坛"的组织,试图把非军事区两侧的广大地盘发展为自然保护区和永久的和平公园。

如果韩国人和朝鲜人在一天之内全部消失,那么朝鲜半岛是否将完全变成和现在的非军事区一样呢?这种情形只有在两国境内所有河流上的大坝都自然消失后才可能出现,这些大坝截断了河流或者改变了河流的方向和速度,虽然为半岛上的人类提供了必不可少的电力,但是对生态的破坏是最致命的。当人类消失后,在100年到150年内,朝鲜半岛上人工建造的大坝会被自然力瓦解,到那个时候,各种各样的生物才能真正繁荣起来。

首先,森林会重新出现,没有了砍伐,由橡树和樱桃树组成的森林会蔓延整个半岛,与之相随的是水獭、亚洲黑熊、麋鹿、已经几乎消失的亚洲豹会在森林中出现,树木将越来越多。目前仅在中国和朝鲜小块范围内生存的、数量稀少的西伯利亚虎也将迅速繁殖,朝鲜半岛的纬度和气候非常利于西伯利亚虎繁衍,它们将迅速成为森林的主人。哈佛大学的生物学家爱德华·威尔逊预测说:"野生食肉动物最开始会以家畜为食,人类消失了,但是他们豢养的牛、羊、马、猪甚至狗的后代还能存在100年到200年,逐渐消失的原因是大部分被猎杀。狗将在100多年内变成野狗,但是野狗也会很快灭绝,因为它们根本没有竞争力。"

如果整个地球上的人类都突然消失,那世界将发生翻天覆地的物种大战。像斑马、淡菜、火蚁和葛根(一种野生块茎植物)这些野生物种将和人类畜养和耕种的物种争夺地盘,与此同时,人类改造自然的任何成果都将在短时间内消失。例如,人类通过艰难育种得来的纯种马将在不到50年的时间内全部"退化"成蒙古矮种马(Przewalski's Horse),这是目前地球上仅存的野马品种。其他人类亲手培育出来的动物和植物品种,包括外形变化多样的纯种狗、特别甜的富士苹果和中国的高产水稻,将在100年到200年内被彻底"清扫"出地球,至于1000年到2000年之后,世界将恢复原始荒原,和人类出现前基本一样。

新生的荒原会很快吞噬城市,正如现在危地马拉北部的丛林覆盖了当年的玛雅金字塔和城邦国度的建筑一样。从公元800年到公元900年,因为连年干旱和持续不断的内战,导致农田不断萎缩,拥有2000年辉煌历史的玛雅文明走向衰落直至消亡。仅1000年之内,丛林就将所有伟大的建筑物覆盖或摧毁,从外面看不到任何痕迹。亚洲柬埔寨的吴哥窟也是一样,被成片森林掩埋,以至于很长时间内,人类都没有发现这些古代建筑奇迹。

玛雅人当年对地貌的改变是很有限的,仅在森林的空地中开发农田用于耕种。而今天的城市铺就了大面积的道路和各样建筑物,就如同一个人造的沙漠,因此自然夺回其领地的时间可能需要更长。纽约联合学院民用建筑系主任杰米·艾哈迈德说,在没有了人类的维护和市内取暖后,不断重复的季节性结冰和融化将很容易摧毁纽约的城市建筑,其他北方城市的命运也类似。从11月起,所有建筑都要承受低温考验,屋顶要堆积整个冬天的积雪,路面要覆盖可能厚1到2米的雪,3月开始进入冰雪融化期。如果不加维护,10年之内,路面和建筑物的水泥就会开裂、渗水,裂缝随着时间推移而扩张,当足够宽时,杂草就会乘虚而入,即便没有人撒种子,风也会让这些植物到处播种,甚至不是纽约原产的植物,例如中国的椿树也会在这里扎根成长。只要5年的时间,建筑物中就可能生长出树木,树木的破坏力是杂草的百倍,它们的根将彻底摧毁所有道路和下水设施,下水管爆裂将使纽约本就存在的地下水位过高问题变得更严重。

在纽约,官方不开采地下水,地表因为土壤越来越少,能吸附的水分有限,植物相对也很少,通过树叶蒸发的水分也有限,再加上密集的高楼大厦遮挡了阳光,自然的蒸发更加有限。在这种情况下,纽约市必须在地铁附近安装水泵,以防止可能出现的地下洪水,一旦地下水将地下土壤冲松,地表的建筑和路面势必塌陷。

美国布鲁尼克斯野生动物保护协会的教授埃里克·桑德森说:"在1609年,荷兰船队刚刚到达纽约曼哈顿地区时,那里曾有30到40条河流,当然今天已远没有这么多了。如果纽约人全部消失,下水道将因为无人使用在数年内全部淤塞,来自天上的降水,只能在地面上选择奔流入海的途径,因此河流将重新出现,而形成的河道和400年前基本是一样的。所有支撑在地铁隧道和路面之间的钢架,因为被水浸泡,在20年内会全部腐蚀,到时候市内纵横交错的地铁隧道都将成为敞口的小水沟。"

一开始,因为土壤还不够深,因此城市里的大部分地区只能生长杂草。200年内,随着腐叶不断积累,土壤不断积聚,杂草的地盘将被橡树和枫树取代。城市里出现森林景观从人类消失后200年开始。因为打雷,树木和草丛很容易发生自然火灾,这些火当然也会烧掉人类建筑中原封未动的文件、支票和文化典籍。因为空气污染得以缓解,常青藤、维多利亚爬行者等攀援植物生长速度成倍翻,它们很快就将建筑物的外观完全遮蔽,这些攀援植物的根系和枝叶会破坏水泥建筑,使其结构变得松散。大约在200年之后,水泥建筑陆续开始倒塌,建筑材料中的石灰渗透土壤,改变了土壤的酸碱度,此时的土壤不再适合橡树和枫树生长,鼠李草和桦树、橄榄树则填补了它们的空缺。也有一些外地的、喜欢碱性土壤的植物,它们的种子会被鸟类带到这里。

这个森林的景象,既是几百年前欧洲的景象,也将是人类消失以后,大约300年后,大片土地上出现的景象。更令人惊奇的是,在今天的比亚洛维兹亚森林,还能看到最原始的野牛,大约有600头。在森林中波兰和白俄罗斯的交界处,前苏联人曾修建了一道铁丝网,目的是防止国民逃往波兰。尽管狼在铁丝网上钻出了洞,鹿也能越过这些铁丝网,但是这群野牛——欧洲大陆上最大的野生哺乳动物群落——却被铁丝网一分两半,一边各有大约300只,它们交换基因的机会也因此被割断。铁丝网今天属于白俄罗斯,在列宁像都还没有被移走之前,白俄罗斯人还没有拆除铁丝网的打算。野牛因此遭受基因不断退化的打击,对疾病和自然灾害的抵抗力减弱,将有灭绝的可能。

如果野牛在欧洲绝种,这将是历史上大型哺乳动物集体消失的另一个例子。美国亚利桑那大学的古生物学家保罗·马丁在他的实验室里存放了一堆保存完好的干粪便,那是他在美国大峡谷的一个洞穴中发现的。这是一个体重约100公斤的大树懒留下的,如此大的树懒在今天已经鲜见,但是在人类第一次出现在美洲时,这只能算是树懒中的"小个子"。当时的美洲大陆,巨型树懒数量众多,最大的体型和现在的大象差不多,光是在当时的美国沙漠中游荡的树懒就有超过1000只。生物学家把体重超过500公斤的动物称为"巨兽",在没有人类的原始时代,美国巨兽的数量是今天整个非洲大陆巨兽数量的三倍,当时犰狳(生活在美洲的浑身长满尖刺的小型哺乳动物)是现代犰狳的5倍大,当时的熊是现在熊的两倍大,当时头上长角、食草的箭齿兽和现在的犀牛差不多大,当时的老虎也是今天老虎体型的将近两倍。那个时代生存的巨兽还有巨大的海狸、猛犸、乳齿象等等。但一个区域的巨兽总是在很短时期内全部灭绝,气候的极端变化和外来疾病或许是灭亡的原因,但是更多古生物学家认为,人类的猎杀是真正原因。古生物学家马丁说:"当古代人类学会使用工具和群体围猎后,地狱的大门就被打开了。"他补充说,在世界任何地方,人类出现的时间都与巨兽大规模灭绝的时间奇妙吻合,最初是6万年前在澳大利亚,然后是13000年前在非洲大陆,接着是6000年前在加勒比海诸岛

位置弄错了,不好意思

想象作文:50年后的地球~

实际上50年应该没多大变化,

但还是不防想象一下,50年后如果人类完全灭绝,现在的地球将变成什么样子呢?这当然只是个假设


但是很有意思,因为一旦没有人类,现有生态系统都将被颠覆,地球完全变样,森林、草原、河流、城市、建筑将完全换位,动物的统治秩序也将改变。很多科幻片都有这样的设想,当然掺杂了很多戏剧效果,科学家们则根据自然规律描述了我们难以想像的场面。在以下的故事中,让我们亲身感受这些场面。

在百万年的进化和发展中,人类终于成为地球的主宰,从北极冰洋的海豹到非洲荒漠的蚂蚁,任何一个生物群落都受到人类行为的干扰。天空、陆地到海洋,绝大多数生存资源被人类控制和支配,地球整体生态系统的架构也以人类活动和居所为中心。然而,人类统治地球是否就是最好呢?不可否认,人类的工业化行为给自然环境带来深重灾难,海洋被严重污染、大气被严重加热、表层土壤严重流失、数量众多的物种相继灭绝。想到这些,我们对地球的展望变得黯淡,自然的惩罚终有一天将爆发,到时候,彻底消失的会轮到人类吗?

不过,如果人类现在就在地球上突然消失,情况是否会逆转呢?这个满目疮痍的地球是否会变成香花竞放,溪水奔流的伊甸园呢?海洋里是否会重新充满各种鱼类,我们的那些水泥建筑会否因为树根、水和种子的力量变成灰尘?需要多长时间,人类在地球上的痕迹会彻底消失?如果认真地思考这些问题,并跟随自然规律找到最接近正确的答案,我们将前所未有地惊诧于自然的恢复力,在大自然伟大的"清扫行动"前主动屈膝。

想知道无人的地球将是怎样,韩国和朝鲜交界的非军事区或许能提供答案。在朝鲜战争结束后,双方于板门店签订了停战协议,在双方边境上划出一块长250公里,宽4公里的无人地带作为军事缓冲区。除了偶尔有士兵巡逻走过,或者有难民从这里逃走以外,这块土地基本上没有人类的足迹。在被划定为非军事区之前的5000年,这里的土地一直被当地农民以水渠划成相隔的小块,密集种植水稻。而今天,那些分界线已经消失,这里成为一块沼泽,沼泽的主人之一是一群群列队的丹顶鹤。它们时而以整齐阵型掠过浅草和灌木丛,时而降落在水边,它们的脚步是那么轻,因而不会引爆埋在地下的地雷。除了丹顶鹤之外,这里还生活着其他数十种鸟类。在高倍望远镜的镜头中,韩国的鸟类学家和观鸟者一一辨认出,它们都是目前地球上最稀少的鸟类,其中包括一度被认为已经灭绝的白颈鹤,在日本和韩国,白颈鹤被认为是最尊贵的鸟类,是"和平的使者"。

和平到底在哪里呢?非军事区的北侧是韩国首都首尔的近郊,在几十年的发展中,首尔不断向非军事区推进,以确保随时可以完全"入侵并管理"非军事区。另一侧,朝鲜在非军事区旁边建立了规模庞大的工业园。两方的举动引起国际科学家的关注,他们成立了一个名为"非军事区论坛"的组织,试图把非军事区两侧的广大地盘发展为自然保护区和永久的和平公园。

如果韩国人和朝鲜人在一天之内全部消失,那么朝鲜半岛是否将完全变成和现在的非军事区一样呢?这种情形只有在两国境内所有河流上的大坝都自然消失后才可能出现,这些大坝截断了河流或者改变了河流的方向和速度,虽然为半岛上的人类提供了必不可少的电力,但是对生态的破坏是最致命的。当人类消失后,在100年到150年内,朝鲜半岛上人工建造的大坝会被自然力瓦解,到那个时候,各种各样的生物才能真正繁荣起来。

首先,森林会重新出现,没有了砍伐,由橡树和樱桃树组成的森林会蔓延整个半岛,与之相随的是水獭、亚洲黑熊、麋鹿、已经几乎消失的亚洲豹会在森林中出现,树木将越来越多。目前仅在中国和朝鲜小块范围内生存的、数量稀少的西伯利亚虎也将迅速繁殖,朝鲜半岛的纬度和气候非常利于西伯利亚虎繁衍,它们将迅速成为森林的主人。哈佛大学的生物学家爱德华·威尔逊预测说:"野生食肉动物最开始会以家畜为食,人类消失了,但是他们豢养的牛、羊、马、猪甚至狗的后代还能存在100年到200年,逐渐消失的原因是大部分被猎杀。狗将在100多年内变成野狗,但是野狗也会很快灭绝,因为它们根本没有竞争力。"

如果整个地球上的人类都突然消失,那世界将发生翻天覆地的物种大战。像斑马、淡菜、火蚁和葛根(一种野生块茎植物)这些野生物种将和人类畜养和耕种的物种争夺地盘,与此同时,人类改造自然的任何成果都将在短时间内消失。例如,人类通过艰难育种得来的纯种马将在不到50年的时间内全部"退化"成蒙古矮种马(Przewalski's Horse),这是目前地球上仅存的野马品种。其他人类亲手培育出来的动物和植物品种,包括外形变化多样的纯种狗、特别甜的富士苹果和中国的高产水稻,将在100年到200年内被彻底"清扫"出地球,至于1000年到2000年之后,世界将恢复原始荒原,和人类出现前基本一样。

新生的荒原会很快吞噬城市,正如现在危地马拉北部的丛林覆盖了当年的玛雅金字塔和城邦国度的建筑一样。从公元800年到公元900年,因为连年干旱和持续不断的内战,导致农田不断萎缩,拥有2000年辉煌历史的玛雅文明走向衰落直至消亡。仅1000年之内,丛林就将所有伟大的建筑物覆盖或摧毁,从外面看不到任何痕迹。亚洲柬埔寨的吴哥窟也是一样,被成片森林掩埋,以至于很长时间内,人类都没有发现这些古代建筑奇迹。



玛雅人当年对地貌的改变是很有限的,仅在森林的空地中开发农田用于耕种。而今天的城市铺就了大面积的道路和各样建筑物,就如同一个人造的沙漠,因此自然夺回其领地的时间可能需要更长。纽约联合学院民用建筑系主任杰米·艾哈迈德说,在没有了人类的维护和市内取暖后,不断重复的季节性结冰和融化将很容易摧毁纽约的城市建筑,其他北方城市的命运也类似。从11月起,所有建筑都要承受低温考验,屋顶要堆积整个冬天的积雪,路面要覆盖可能厚1到2米的雪,3月开始进入冰雪融化期。如果不加维护,10年之内,路面和建筑物的水泥就会开裂、渗水,裂缝随着时间推移而扩张,当足够宽时,杂草就会乘虚而入,即便没有人撒种子,风也会让这些植物到处播种,甚至不是纽约原产的植物,例如中国的椿树也会在这里扎根成长。只要5年的时间,建筑物中就可能生长出树木,树木的破坏力是杂草的百倍,它们的根将彻底摧毁所有道路和下水设施,下水管爆裂将使纽约本就存在的地下水位过高问题变得更严重。

在纽约,官方不开采地下水,地表因为土壤越来越少,能吸附的水分有限,植物相对也很少,通过树叶蒸发的水分也有限,再加上密集的高楼大厦遮挡了阳光,自然的蒸发更加有限。在这种情况下,纽约市必须在地铁附近安装水泵,以防止可能出现的地下洪水,一旦地下水将地下土壤冲松,地表的建筑和路面势必塌陷。

美国布鲁尼克斯野生动物保护协会的教授埃里克·桑德森说:"在1609年,荷兰船队刚刚到达纽约曼哈顿地区时,那里曾有30到40条河流,当然今天已远没有这么多了。如果纽约人全部消失,下水道将因为无人使用在数年内全部淤塞,来自天上的降水,只能在地面上选择奔流入海的途径,因此河流将重新出现,而形成的河道和400年前基本是一样的。所有支撑在地铁隧道和路面之间的钢架,因为被水浸泡,在20年内会全部腐蚀,到时候市内纵横交错的地铁隧道都将成为敞口的小水沟。"

一开始,因为土壤还不够深,因此城市里的大部分地区只能生长杂草。200年内,随着腐叶不断积累,土壤不断积聚,杂草的地盘将被橡树和枫树取代。城市里出现森林景观从人类消失后200年开始。因为打雷,树木和草丛很容易发生自然火灾,这些火当然也会烧掉人类建筑中原封未动的文件、支票和文化典籍。因为空气污染得以缓解,常青藤、维多利亚爬行者等攀援植物生长速度成倍翻,它们很快就将建筑物的外观完全遮蔽,这些攀援植物的根系和枝叶会破坏水泥建筑,使其结构变得松散。大约在200年之后,水泥建筑陆续开始倒塌,建筑材料中的石灰渗透土壤,改变了土壤的酸碱度,此时的土壤不再适合橡树和枫树生长,鼠李草和桦树、橄榄树则填补了它们的空缺。也有一些外地的、喜欢碱性土壤的植物,它们的种子会被鸟类带到这里

想象一下50年后地球有什么变化,人的生活,文化,会变成怎样的文章可以参照或者依据本文——论文的写作格式、流程与写作技巧进行撰写:广义来说,凡属论述科学技术内容的作品,都称作科学著述,如原始论著(论文)、简报、综合报告、进展报告、文献综述、述评、专著、汇编、教科书和科普读物等。但其中只有原始论著及其简报是原始的、主要的、第一性的、涉及到创造发明等知识产权的。其它的当然也很重要,但都是加工的、发展的、为特定应用目的和对象而撰写的。下面仅就论文的撰写谈一些体会。在讨论论文写作时也不准备谈有关稿件撰写的各种规定及细则。主要谈的是论文写作中容易发生的问题和经验,是论文写作道德和书写内容的规范问题。

论文写作的要求
下面按论文的结构顺序依次叙述。

(一)论文——题目科学论文都有题目,不能“无题”。论文题目一般20字左右。题目大小应与内容符合,尽量不设副题,不用第1报、第2报之类。论文题目都用直叙口气,不用惊叹号或问号,也不能将科学论文题目写成广告语或新闻报道用语。

(二)论文——署名科学论文应该署真名和真实的工作单位。主要体现责任、成果归属并便于后人追踪研究。严格意义上的论文作者是指对选题、论证、查阅文献、方案设计、建立方法、实验操作、整理资料、归纳总结、撰写成文等全过程负责的人,应该是能解答论文的有关问题者。现在往往把参加工作的人全部列上,那就应该以贡献大小依次排列。论文署名应征得本人同意。学术指导人根据实际情况既可以列为论文作者,也可以一般致谢。行政领导人一般不署名。

(三)论文——引言 是论文引人入胜之言,很重要,要写好。一段好的论文引言常能使读者明白你这份工作的发展历程和在这一研究方向中的位置。要写出论文立题依据、基础、背景、研究目的。要复习必要的文献、写明问题的发展。文字要简练。

(四)论文——材料和方法 按规定如实写出实验对象、器材、动物和试剂及其规格,写出实验方法、指标、判断标准等,写出实验设计、分组、统计方法等。这些按杂志 对论文投稿规定办即可。

(五)论文——实验结果 应高度归纳,精心分析,合乎逻辑地铺述。应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但不能因不符合自己的意图而主观取舍,更不能弄虚作假。只有在技术不熟练或仪器不稳定时期所得的数据、在技术故障或操作错误时所得的数据和不符合实验条件时所得的数据才能废弃不用。而且必须在发现问题当时就在原始记录上注明原因,不能在总结处理时因不合常态而任意剔除。废弃这类数据时应将在同样条件下、同一时期的实验数据一并废弃,不能只废弃不合己意者。

实验结果的整理应紧扣主题,删繁就简,有些数据不一定适合于这一篇论文,可留作它用,不要硬行拼凑到一篇论文中。论文行文应尽量采用专业术语。能用表的不要用图,可以不用图表的最好不要用图表,以免多占篇幅,增加排版困难。文、表、图互不重复。实验中的偶然现象和意外变故等特殊情况应作必要的交代,不要随意丢弃。

(六)论文——讨论 是论文中比较重要,也是比较难写的一部分。应统观全局,抓住主要的有争议问题,从感性认识提高到理性认识进行论说。要对实验结果作出分析、推理,而不要重复叙述实验结果。应着重对国内外相关文献中的结果与观点作出讨论,表明自己的观点,尤其不应回避相对立的观点。 论文的讨论中可以提出假设,提出本题的发展设想,但分寸应该恰当,不能写成“科幻”或“畅想”。

(七)论文——结语或结论 论文的结语应写出明确可靠的结果,写出确凿的结论。论文的文字应简洁,可逐条写出。不要用“小结”之类含糊其辞的词。

(八)论文——参考义献 这是论文中很重要、也是存在问题较多的一部分。列出论文参考文献的目的是让读者了解论文研究命题的来龙去脉,便于查找,同时也是尊重前人劳动,对自己的工作有准确的定位。因此这里既有技术问题,也有科学道德问题。

一篇论文中几乎自始至终都有需要引用参考文献之处。如论文引言中应引上对本题最重要、最直接有关的文献;在方法中应引上所采用或借鉴的方法;在结果中有时要引上与文献对比的资料;在讨论中更应引上与 论文有关的各种支持的或有矛盾的结果或观点等。

一切粗心大意,不查文献;故意不引,自鸣创新;贬低别人,抬高自己;避重就轻,故作姿态的做法都是错误的。而这种现象现在在很多论文中还是时有所见的,这应该看成是利研工作者的大忌。其中,不查文献、漏掉重要文献、故意不引别人文献或有意贬损别人工作等错误是比较明显、容易发现的。有些做法则比较隐蔽,如将该引在引言中的,把它引到讨论中。这就将原本是你论文的基础或先导,放到和你论文平起平坐的位置。又如 科研工作总是逐渐深人发展的,你的工作总是在前人工作基石出上发展起来做成的。正确的写法应是,某年某人对本题做出了什么结果,某年某人在这基础上又做出了什么结果,现在我在他们基础上完成了这一研究。这是实事求是的态度,这样表述丝毫无损于你的贡献。有些论文作者却不这样表述,而是说,某年某人做过本题没有做成,某年某人又做过本题仍没有做成,现在我做成了。这就不是实事求是的态度。这样有时可以糊弄一些不明真相的外行人,但只需内行人一戳,纸老虎就破,结果弄巧成拙,丧失信誉。这种现象在现实生活中还是不少见的。

(九)论文——致谢 论文的指导者、技术协助者、提供特殊试剂或器材者、经费资助者和提出过重要建议者都属于致谢对象。论文致谢应该是真诚的、实在的,不要庸俗化。不要泛泛地致谢、不要只谢教授不谢旁人。写论文致谢前应征得被致谢者的同意,不能拉大旗作虎皮。

(十)论文——摘要或提要:以200字左右简要地概括论文全文。常放篇首。论文摘要需精心撰写,有吸引力。要让读者看了论文摘要就像看到了论文的缩影,或者看了论文摘要就想继续看论文的有关部分。此外,还应给出几个关键词,关键词应写出真正关键的学术词汇,不要硬凑一般性用词。

五百年后的地球 作文400字、拜托了。谢谢谢。
答:总统的手握地死死的,他准备无论如何哀求首领让他活下来。总统被带到一个白得像雪,令人发悚的房间里,里面有一个屏幕,火星首领背对着他。“总统先生,您终于来了。”传出了首领闷闷的声音:“为了使您快乐,我们决定让您和您的地球同胞见面。也就是所谓的‘上西天’。到了那里,您会受到很好的...

《我想对50年后的世界说》英语作文及翻译两分钟左右
答:我曾经想象过自己进行人体冬眠,结果琢磨了一个小时,完全没法想象冬眠醒来之后的世界,全用来想冬眠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意外了。冬眠是志愿者实验还是商业行为?是前者的话,技术上是否有什么缺陷?能保证安全地冬眠几十上百年不断电、不出事故、不影响生理机能吗?后者的话,收费多少?能承受吗?是一次性的...

未来的地球是什么样子,写一篇关有地球环的作文大全
答:题目:未来的地球 地球的未来会是什么样,关键在于人类怎样善待自己的家园。未来的地球是什么样子呢?是一排排的高楼大厦,还是茂密的森林呢?每个人想像的都不一样,我希望未来的地球成为绿色的海洋。当地球面临危机时,人类突然觉醒了,为了更好地绿化环境,种植了大量的树木,一排排的绿树让地球重新...

小学作文,几十年后的地球将会什么样
答:我们的母亲——地球向我们呼吁“伤害我,就是伤害你们自己”保护我们的地球母亲吧!不要为了我们自己的利益而伤害我们的母亲,为了不让我们的母亲--地球像20年后的那个样子,我们要从现在加入保护环境、保护地球的行动中来。从我做起从淡淡滴滴做起,让我们共同努力吧!

未来的地球作文50字三年级
答:所以我们要从现在开始节约每一滴水资源,养成良好的用水习惯。还要减少对水资源的污染,化工厂不随便将废水倒入水中,我相信未来的地球一定会有新鲜的空气和纯净的水资源啦。除此之外,我们不能再乱扔垃圾和砍伐树木,不随便捕杀动物。每人每年种一棵树,使地球变得越来越绿色。我相信地球上也就变成美丽...

...500年后的地球将是怎样的?写一篇想象作文(不少于500字)
答:未来的地球 20年后,我已经是参加工作的大人了,有一天,我在工作的时候,突然,一股令人恶心的臭味儿从不远处的“废物收购站”中传来。我坚持了一会儿,但最终还是承受不了那臭味儿的打击。我想探个究竟,便来到“废物收购站”一旁。我一看,这里的环境使我目瞪口呆。“天!”我大叫。这里的环境...

一篇写幻想的作文,写以后未来想象的。要550字。
答:想象未来作文 -未来的宇宙 2050年,我们已经可以随便住在哪个星球上了,我和爸爸、妈妈住到了木星上,那里有三大部分组成:欢乐城、海洋国和水果园。我们先住进了欢乐城,哇,大地是超大弹簧床,我们一蹦,一跳,一蹦,一跳,真有趣,我在弹簧床上学小兔跳,妈呀,我竟然蹦到天上,“啊 ”我张大...

若干年后的地球想象作文
答:“地球是什么?”“我们这一代的人以前就生活在地球。”“包括奶奶吗?那怎么又到这里了呢?”“我也记不得了。”老人微笑着,眼里闪过一丝悲哀。他怎会忘记呢?有些事是会烙在心里的,而时间只会使它们更生硬地刻入骨子里。半世纪前,因为环境受到人为破坏已无法居住,濒临毁灭。经各国首领商议后...

未来的地球作文
答:我坐上了守宙飞船,准备飞向月球,可是安全带怎么也系不好,急得我出了一身汗。 我猛然坐了起来,原来是一个梦,这个梦让我看到了幻想的未来世界,未来的世界科技会越来越发达,地球也会越来越美,让我们用自己的双手共同创造一个美丽地未来吧! 未来的地球作文7 大家想知道20年后的地球是什么样的吗?那就跟我来吧...

未来的地球小学想象作文350字
答:地球妈妈再也不用忍受地狱般的煎熬了。20年后的车辆不再使用汽油了,都有磁浮功能了。每一辆车的“司机”都是电脑,只要输入要去的地址,就马上出发。近至五分钟,远至二十分钟不等。这种功能有多个好处:时间大大缩短了;不会破坏环境……一举多得哇!20年后的地球妈妈,是充满微笑的地球妈妈……